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6|回复: 0

永明体诗的押韵及永明体与古风的区别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3-16 16: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明体诗的押韵及永明体与古风的区别

    在王力的《诗词格律》里,只有近体与古风之分,王力把句子、句数相似律诗,而又不完全合律者称为律诗似古风。这样一来,只要不是近体诗就是古风,自然没有永明体一说,所以我的此文特别论述永明体与古风的区别。
     古风者,句子不论长短 ,可以一言至多言。押韵可一韵到底,亦可任意转韵。句数多少也没有限制。
     到了六朝时代,沈约等人发现了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并用于诗句,其时为永明帝时代,这句子论四声的诗体就称为“永明体”。
     永明体的格律:句子为五言,句子中用字论四声搭配,押韵应该是有韵书的,只是这些韵书到了隋代的《切韵》之后,六朝韵书即消亡了。但我们可以从诸多的永明体诗的押韵归纳出一个大致的规律来,这永明体诗的押韵即被唐人继承为近体诗的押韵,(后人总结为“平水韵”)。
     现在来论永明体诗的句子:字数必须是五言。每句用字不能全平声,或全上、全去、全入声。沈约有“前有浮声,后须切响”理论,所以句子内多半是平声与上去入声兼用。押韵可一韵到底,或转韵。但转韵必须是四句一转,不能如古风可两句一转。
     现在以举例的方式证明永明体诗的押韵与唐人近体诗的相同之处:
     一、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沈约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这诗押韵相当于“平水韵”的[十一真]。而其中的字则是《切韵》[十七真]和[十八醇]的“同用”。
    二、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诗
    沈约
表闾钦逸轨。轼墓礼真魂。化涂终眇默。神理暧犹存。
尘经未辍幌。高衡已委门。日芜子云舍。徒望董生园。
华阴无遗布。楚席有灵樽。玄泉倘能慰。长夜且勿论。
    此诗押韵相当于“平水韵”的[十三元]。而其中的字则是《切韵》[二十二元]、[二十三魂]、[二十四痕]的“同用”。
    三、赠族人秣陵兄弟诗
    何逊
吾宗昔多士。文通高缙绅。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
傍枝实纷乱。领袖寄亲姻。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
风力咸通迈。艺业并纷纶。元方振高羽。洛令初解巾。
自尔典名郡。所在号清淳。齐儿敢为俗。蜀物岂随身。
禄俸不妻子。讴吟乃吏民。孰云秽明德。惟在中圣人。
若能遗酌我。称首当属仁。仲将本特达。坎壈犹贱贫。
方成天下士。岂伊席上珍。外情或简易。内鉴甚人伦。
时然临下邑。摘伏信如神。顾余晚脱略。怀抱日湮沦。
游宦疲年事。来往厌江滨。十载犹先职。一官乃任真。
土牛竟不进。刍狗空重陈。覊旅无俦匹。形影自相亲。
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霏霏入窗雨。漠漠暗床尘。
所思不可见。邈若胡与秦。愿子加餐饭。良会在何辰。
    此诗押韵相当于“平水韵”的[十一真]。而其中的字则是《切韵》[十七真]和[十八醇]的“同用”。
    四、学古诗三首 其一
    何逊
长安美少年,羽骑暮连翩。玉羁玛瑙勒,金络珊瑚鞭。
阵云横塞起,赤日下城圆。追兵待都护,烽火望祁连。
虎落夜方寝,鱼丽晓复前。平生不可定,空信苍浪天。
    此诗相当于“平水韵”的[下平一先]。其中的字不与[上平十五删]“同用”。《切韵》为[下平声第二,先、仙同用],并不与[上平声第一山、删同用]。
    沈约有早发定山: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此诗并非一韵到底,相当于“平水韵”:前四句押[上平十五删]后六句押[下平一先],前四句从删韵转押至先韵。是一首转韵诗!
    结论:唐近体诗的押韵(“平水韵”)是永明体诗押韵的继承,与《切韵》无关。唐人许敬宗于唐高宗时代的奏请“同用”“独用”是根据永明体诗的押韵继承为标准的,并非许敬宗的发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