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9|回复: 25

烟雨楼词研班【飞霞】组《忆王孙》解析作业

  [复制链接]

70

主题

1257

帖子

8423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1
贡献
2091
金钱
3138
发表于 2022-3-8 04: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清清 于 2022-3-8 04:13 编辑

二,解析题:
自选五首《忆王孙》例词(需是名人佳作)做出解析,要求写出句与句、拍与拍、上下片(双调的)之间的承接点;在五首解析的后面试着总结出本词牌的写作方法。






70

主题

1257

帖子

8423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1
贡献
2091
金钱
3138
 楼主| 发表于 2022-3-8 04: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清清 于 2022-3-8 04:27 编辑

风清清作业
自选五首《忆王孙》解析

1,忆王孙·春词
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风清简析】
      这首词主要写景,由景入情。作者将萋萋芳草、柳色高楼、声声杜鹃、雨打梨花这些古诗词里普用的物象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思念在外游子的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王孙代指游子,典出《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看着暮春广野的萋萋芳草,而想起不归人。人不归就楼空断魂,再加上黄昏雨中那不忍闻的杜鹃声声,那深闭闺门中的怨妇是多么的寂寞可怜啊!
      全词以留守妇女角度看暮春,句与句之间采用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描写手法,触景生情地刻画了一副闺怨图。

2,忆王孙·夏词
宋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风清简析】
      李重元的这首夏词,同样是以女子口吻来叙述。钩画出一副别有情趣的夏令仕女图。     
      头两句并列写夏景,雨过荷塘,水草有声,荷香入院,给炎热的夏天带来清凉。似乎这清凉还不够,第三句又拿来了冰镇西瓜,感受着窗外清香凉气,享用着冷饮,接着就有了第四第五句的描写。躺在竹床上享受这难得的清凉,那有心思去做女工啊,困意来了美美睡一觉是多么惬意啊!(还有可能梦到王孙归来)
       这首词前三句围着夏天难得的清凉来写,给后两句的竹床慵睡做铺垫,写出了大家同感深受的夏季特景。


3,忆王孙·秋词
宋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风清简析】
      李重元的这首秋词是写留守妇女楼上望月,暗将思念埋心底,几望月,总是渔灯闪渡头。
      第一句总写,表明时间、情调,用飕飕冷风中的芦花,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凉心情,在这样的心情下,自然有了第二句主人公出场,月夜独倚楼。
      第三句,自然倚楼,肯定有所外望,但不是全窗大开,而是“十二珠帘不上钩”。意思是:由于独守空房,珠帘懒得挑起,总是垂着,只从帘逢处倚楼望月。(用珠串的帘子是挡不住月色的)“黯凝眸”这三字句承上启下,从帘逢处黯然凝望,除了看到天上月,还有就有一点渔火闪烁在古渡口。(尾留白,给读者向着思念远人方向思考)
      整首词句与句的意境衔接紧密,意脉清晰,通过简单的物象组合,沟出一幅生动的秋怨场景。

4,忆王孙·冬词宋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风清简析】
      女主经过春夏秋的煎熬,来到了李重元的冬词。看来王孙还是没归。
      冬云虽被风吹开雪晴了,但天边传来两三声孤鸿哀鸣,女主心情怎么能好呢?独自一人在家裹着被子听哀鸿,只有月下窗外梅影斜横相伴。
      这首词,先从听觉上给女主打击,后又从视觉上给女主衬出孤苦伶仃。但梅花这意象又可能给女主带来些些安慰,梅的精神可能融入女主心灵。(年底了,王孙归不归我都要像梅一样坚强一点)
      同样这词句句紧衔,脉络清晰,让我这个半坛水的都能看出一点意境。


5,忆王孙
清  钱牧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那回临别两魂销,恨迢迢,双桨春风打暮潮。


【风清简析】
      这是一首回忆送别词。第一句“短长亭子短长桥”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址场景,是在有亭有桥的水边。规则重字“短长”给句子加强了感染力。
      第二句顺着第一句的桥说下去,自然地说出“桥外杨柳一万条”,给送别场景增加了气氛。
      杨柳在古诗词中本就有送别之意,顺其意自然导出第三句“那年临别两销魂”的中心主题。
      紧接着临别两销魂的意境,来了“恨迢迢”这承上启下的三字句。结句在恨迢迢的离舟上,别恨的双桨在恼人的春风中拨动着暮潮。
      此词构思新颖,一气呵成,词风自然流畅。句句承接,层层写来,极富情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1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桃园心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7
贡献
2915
金钱
38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3-8 06: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火龙果 于 2022-3-11 09:03 编辑

(二)解析《忆王孙》
此词单调三十一字者创自秦观,宋元人照此填。《太平乐府》注“黄钟宫”,《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梅苑》词名《独脚令》,谢克家词名《忆君王》,吕渭老词名《豆叶黄》。陆游词有“画得蛾眉胜旧时”句,名《画蛾眉》。张辑词有“几曲阑干万里心”句,名《阑干万里心》。
1.忆王孙 春词
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火龙果解析】李重元四首《忆王孙》是一组怀人闺怨词。
春词起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亦景亦情,倒叙写法,应是先登楼,后看到萋萋芳草才忆王孙才断魂。交待时间暮春,地点柳外高楼,所见所感。正是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
第二拍杜宇声声不忍闻。接着断魂之时继续写所听到的杜鹃凄婉叫声,更助悲凉,意思更加递进一层。
结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楼上望到黄昏不见归人,惆怅掩门,此时更有雨打梨花,不堪春将逝去,青春欲老,意味悠远,缠绵不绝,词尽而意不尽也。

2.忆王孙·夏词
宋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火龙果解析】夏词起拍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景起交待季节以及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临池庭院,风过荷香。
第二拍沈李浮瓜冰雪凉。写过美景再写美味,夏季冷水之中浸润瓜李,暗示与之相关的人富足闲适,然而这些却无人一同分享。
结拍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提示出女主人公一个人的寂寞,无心针线,竹席梦长。虽然没有人物活动和形象描写,也没有喜怒情感表达,只通过唯美的景致和意境,就令人不禁遐想女主人公必定是一位多情佳人,只一句针线慵拈午梦长,未言何梦,却把人物情绪表达得委婉含蓄,余韵袅袅,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3.忆王孙·秋词
宋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火龙果解析】秋词起拍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景起交待时间秋天月夜,人物状态独倚楼,飕飕冷风,萧瑟荻花,孤寂秋月,无边凉夜衬托出倚楼人的无限凄清落寞。
第二拍十二珠帘不上钩。前一拍是全景,这拍则是特写,珠帘不卷,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慵懒心绪,无人相守,李白有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诗句,这里的女主人公也空有幽梦一帘。
结拍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倚楼凝望,却有一点渔火闪烁在古渡头,回扣起拍倚楼,景结,意味悠长,一点渔灯如果是女主人公等待的那条船该有多好。

4.忆王孙·冬词
宋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火龙果解析】冬词起拍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景起交待季节情景,冬季雪后,天边有孤鸿几声,恰似征人远游未归,又似思妇所盼归人消息杳杳天外,无可奈何,孤鸿之声更衬托出女主人公凄清孤独的境况。
第二拍独拥寒衾不忍听。由外部环境写到室内之人,独拥寒衾说明孤单一人,听到孤鸿悲鸣更加不胜此情。
结拍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月笼明回扣起拍雪初晴,独拥寒衾久不入眠,相思之苦正是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梅花瘦影横正如佳人瘦影,一缕馨香,一缕情思,缠绵不尽。

5.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清 纳兰性德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火龙果解析】纳兰这首《忆王孙》依然是怀人闺怨词,看来此词牌颇为适合忠于词牌本意,写忆事怀人。
起拍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赋起交待时序地点,刺桐花儿正谢,已拆秋千尚未采茶是清明刚过暮春时节。女儿家也非一般人家,虽未写朱门绣户,只在刺桐花底必定是富贵风流人家。
第二拍睡起重寻好梦赊。交待人物活动揭示情感心绪,睡起想着梦中的美好再要重温却已成奢望,好梦里必定有所念之人,只能在梦中相逢。
结拍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勾起多少旧事新愁,无处安放,无人诉说,只能倚窗闲着无聊细数落花。数落花回扣起拍刺桐花底。数落花即是无聊心绪,也是慨叹青春老去,是否还有细数归期的意思在里边,这就是作者结句的妙处,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4

帖子

9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7
贡献
215
金钱
361
发表于 2022-3-8 08: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月作业
自选五首《忆王孙》解析

1,忆王孙·春词
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紫月简析】
      这首词主要写景,由景入情。作者将萋萋芳草、柳色高楼、声声杜鹃、雨打梨花这些古诗词里普用的物象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思念在外游子的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王孙代指游子,典出《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看着暮春广野的萋萋芳草,而想起不归人。人不归就楼空断魂,再加上黄昏雨中那不忍闻的杜鹃声声,深闭闺门,不忍看到雨打梨花的情景。
      全词以留守妇女角度看暮春,句与句之间采用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描写手法,触景生情地刻画了一副闺怨图。

2,忆王孙·夏词
宋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紫月简析】
      李重元的这首夏词,同样是以女子口吻来叙述。钩画出一副别有情趣的夏令仕女图。     
      头两句并列写夏景,雨过荷塘,水草有声,荷香入院,给炎热的夏天带来清凉。似乎这清凉还不够,第三句又拿来了冰镇西瓜,感受着窗外清香凉气,享用着冷饮,接着就有了第四第五句的描写。躺在竹床上享受这难得的清凉,那有心思去做女工啊,困意来了美美睡一觉是多么惬意啊!(还有可能梦到王孙归来)
       这首词前三句围着夏天难得的清凉来写,给后两句的竹床慵睡做铺垫,写出了大家同感深受的夏季特景。


3,忆王孙·秋词
宋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紫月简析】
      李重元的这首秋词是写留守妇女楼上望月,暗将思念埋心底,几望月,总是渔灯闪渡头。
      第一句总写,表明时间、情调,用飕飕冷风中的芦花,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凉心情,在这样的心情下,自然有了第二句主人公出场,月夜独倚楼。
      第三句,自然倚楼,肯定有所外望,但不是全窗大开,而是“十二珠帘不上钩”。意思是:由于独守空房,珠帘懒得挑起,总是垂着,只从帘逢处倚楼望月。(用珠串的帘子是挡不住月色的)“黯凝眸”这三字句承上启下,从帘逢处黯然凝望,除了看到天上月,还有就有一点渔火闪烁在古渡口。(尾留白,给读者向着思念远人方向思考)
      整首词句与句的意境衔接紧密,意脉清晰,通过简单的物象组合,沟出一幅生动的秋怨场景。

4,忆王孙·冬词宋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紫月简析】
      女主经过春夏秋的煎熬,来到了李重元的冬词。看来王孙还是没归。
      冬云虽被风吹开雪晴了,但天边传来两三声孤鸿哀鸣,女主心情怎么能好呢?独自一人在家裹着被子听哀鸿,只有月下窗外梅影斜横相伴。
      这首词,先从听觉上给女主打击,后又从视觉上给女主衬出孤苦伶仃。但梅花这意象又可能给女主带来些些安慰,梅的精神可能融入女主心灵。(年底了,王孙归不归我都要像梅一样坚强一点)
      同样这词句句紧衔,脉络清晰,让我这个半坛水的都能看出一点意境。


5,忆王孙
清  钱牧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那回临别两魂销,恨迢迢,双桨春风打暮潮。


【紫月简析】
      这是一首回忆送别词。第一句“短长亭子短长桥”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址场景,是在有亭有桥的水边。规则重字“短长”给句子加强了感染力。
      第二句顺着第一句的桥说下去,自然地说出“桥外杨柳一万条”,给送别场景增加了气氛。
      杨柳在古诗词中本就有送别之意,顺其意自然导出第三句“那年临别两销魂”的中心主题。
      紧接着临别两销魂的意境,来了“恨迢迢”这承上启下的三字句。结句在恨迢迢的离舟上,别恨的双桨在恼人的春风中拨动着暮潮。
      此词构思新颖,一气呵成,词风自然流畅。句句承接,层层写来,极富情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89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4
贡献
1873
金钱
3042
发表于 2022-3-8 10: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忆王孙》例词解析
1.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
简析:这是一阕写闺阁愁思的词。“萋萋芳草忆王孙。”芳草繁茂,又到了春天,想起了不归人。开篇直奔题目。“柳外楼高空断魂。”顺承,写把“忆”付诸行动“望”。佳人高楼远望,只见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烟柳外高楼挡住视线,不免伤心不已。“杜宇声声不忍闻。”仍然顺承,接写偏偏又听得杜宇声声悲鸣,更加不忍听。“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想着望着愁着,结果什么也没得到。黄昏来临,暮色苍茫,雨点摧残着梨花,不免产生迟暮之感,愈加悲切。索性躲进小楼,紧闭阁门。
2.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李重元
简析:这是一阕写夏景以及主人公生活感受的词。“风蒲猎猎小池塘”。小池塘里,风声猎猎,蒲草摇曳。“过雨荷花满院香。”雨后的荷花散发出沁人的芬芳,满院充溢着荷花的香气。“沉李浮瓜冰雪凉。”天气炎热,难得的雨后清爽。享用着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象冰雪一样浸人心脾,好惬意。“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在竹制的方床上,懒得做针线,睡一个长长午觉,做个美美的梦。小令从写景入手,由荷塘到小院,然后是人物活动,人物描写由享用浮瓜沉李到方床就寝。顺势递进,轻云流水。
3.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李重元
简析:这是一阕写秋景以及主人公孤寂生活的词。“飕飕风冷荻花秋”。起句一股肃杀的秋气扑面而来:飕飕的冷风刮着,荻花漫天飞舞。“冷”不仅是客观的,也是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明月斜侵独倚楼。”独自守着空楼,看着明亮的月光斜着照进来。“十二珠帘不上钩。”那缀满珍珠的帘子也懒得撩起来,一任它静静地垂着。(反正也无人到来。这显然是女主人公盼伊人归来,从春到夏,又从夏到秋,有些个失望了。)“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但是,还是不死心。不自觉地注视着远处闪着一点灯火的渡口(希望那里发生点什么)。
4.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李重元
简析:这是一阕写冬景以及主人公孤寂生活的词。“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浓浓的云彩终于被风吹散,雪停了,天晴了,不免让人稍稍快慰一些。可谁知道,偏偏这个时候,从远处传来孤雁的几声哀鸣,顿时又使人陷入悲凉。“独拥寒衾不忍听。”孤雁哀鸣,再也听不下去了,只好独自拥着冰凉的被子发呆。“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这时候,可见窗外明亮的月光下,梅花的影子横卧着,显得那么凄清孤寂。全词笼罩着悲凉孤寂的气氛。
5.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谢克家
简析:这是一阕怀君忧国的词。背景是:北宋灭亡,徽钦二帝被掳。“依依宫柳拂宫墙。”依依柳丝飘拂在宫墙上,仿佛思念被掳去的君王。开篇写柳,睹物伤怀,以物寄情。“楼殿无人春昼长。”人去楼空,往日热闹的宫中只嫌时间过得快,如今荒凉空寂,时间就显得慢长了。“燕子归来依旧忙。”燕子归来,依旧衔泥做巢,忙忙碌碌,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这是以燕子的“无情”来做反衬,人不像燕子,面对国破家亡的局面,痛不欲生。“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怀念君王,怀念国家,直到月亮冲破黄昏升起来,人都在痛断肝肠思念里。这阕小令多处着笔,含蓄凝练,情调悲凉,感人肺腑。
《忆王孙》写法:通常一二句写景,给人物出场设置客观环境,烘托心情;三句着重人物描写;四五句或景或情写人的行为心情,作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4

帖子

19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01
贡献
453
金钱
777
发表于 2022-3-8 12: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逸) 于 2022-3-8 12:06 编辑

二,解析题:
自选五首《忆王孙》例词(需是名人佳作)做出解析,要求写出句与句、拍与拍、上下片(双调的)之间的承接点;在五首解析的后面试着总结出本词牌的写作方法。
飘逸

1.忆王孙 其一 春词 宋 •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第一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第1句总领全篇内容,第2句补充前句,景中含情,体现在看字。
第二拍:杜宇声声不忍闻。
承接首拍一个听字,又到了春归时间,而王孙未归。
第三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结拍回扣首拍的忆王孙,通过白天的看和听,一直到黄昏雨,失落,孤凄而深闭门,用景的描写并作了收结。闺怨词。

2.忆王孙 其二 夏词 宋 •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第一拍: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景起,烘托环境,点名时间,地点。
第二拍:沈李浮瓜冰雪凉。
承接首拍,用具体的物象描写闺中女子的生活状态。
第三拍: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结拍是说女子在此时此地环境下如何,描写了一个闺中女子慵懒闲适的一个状态,并作了收结。

3.忆王孙 元 • 白仁甫
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消遣此时此夜景。步閒庭。苔浸淩波罗袜冷。
第一拍: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
对偶句。景的描写,由外到内。烘托环境。
第二拍:消遣此时此夜景。
承接首拍的环境,提出人主观意思。
第三拍:步閒庭。苔浸淩波罗袜冷。
结拍紧扣第2拍,并行动,继而在行动的过程中的插曲,并作了收结。

4.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纳兰性德 〔清代〕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第一拍: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
点名地点,时节。
第二拍:睡起重寻好梦赊。
承接首拍。
第三拍: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结拍紧扣第2 拍回忆,细致的描写2人欢乐时光并作了收结。

5.忆王孙 其六 集句数首,甚婉娩,情至可观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离宫别苑草萋萋。对此如何不泪垂。满槛山川漾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第一拍:离宫别苑草萋萋。对此如何不泪垂。
1句怀古,2句感慨,由景入情总领全篇内容。
第二拍:满槛山川漾落晖。黄昏也是衰败之意。
承接首拍的点明时间。
第三拍: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结拍回扣首拍的草萋萋,物是人非之感,用雁飞之景作了收结,有苍凉悲伤感。

总结:
1.12句可对可不对,景起,景中含情多,也可述事。
2.2拍要承上启下,意脉不断。
3.尾拍或承接首拍或延续2拍的意脉
4.多为闺怨词和表现闲适的生活状态的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20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5
贡献
497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2-3-8 14:2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阳光作业 《忆王孙》解析 1,忆王孙·春词 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这首词主要写景,由景入情。作者将相关物象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思念在外游子的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王孙代指游子,典出《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看着暮春广野的萋萋芳草,而想起不归人。人不归就楼空断魂,再加上黄昏雨中那不忍闻的杜鹃声声,那深闭闺门中的怨妇是多么的寂寞可怜啊!       全词以留守妇女角度看暮春,句与句之间采用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描写手法,触景生情地刻画了一副闺怨图。 2,忆王孙·夏词 宋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李重元的这首夏词,同样是以女子口吻来叙述。钩画出一副别有情趣的夏令仕女图。            头两句并列写夏景,雨过荷塘,水草有声,荷香入院,给炎热的夏天带来清凉。似乎这清凉还不够,第三句又拿来了冰镇西瓜,感受着窗外清香凉气,享用着冷饮,接着就有了第四第五句的描写。躺在竹床上享受这难得的清凉,那有心思去做女工啊,困意来了美美睡一觉是多么惬意啊!(还有可能梦到王孙归来)        这首词前三句围着夏天难得的清凉来写,给后两句的竹床慵睡做铺垫,写出了大家同感深受的夏季特景。 3,忆王孙·秋词 宋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李重元的这首秋词是写留守妇女楼上望月,暗将思念埋心底,几望月,总是渔灯闪渡头。       第一句总写,表明时间、情调,用飕飕冷风中的芦花,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凉心情,在这样的心情下,自然有了第二句主人公出场,月夜独倚楼。       第三句,自然倚楼,肯定有所外望,但不是全窗大开,而是“十二珠帘不上钩”。意思是:由于独守空房,珠帘懒得挑起,总是垂着,只从帘逢处倚楼望月。(用珠串的帘子是挡不住月色的)“黯凝眸”这三字句承上启下,从帘逢处黯然凝望,除了看到天上月,还有就有一点渔火闪烁在古渡口。(尾留白,给读者向着思念远人方向思考)       整首词句与句的意境衔接紧密,意脉清晰,通过简单的物象组合,沟出一幅生动的秋怨场景。  4,忆王孙·冬词宋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女主经过春夏秋的煎熬,来到了李重元的冬词。看来王孙还是没归。       冬云虽被风吹开雪晴了,但天边传来两三声孤鸿哀鸣,女主心情怎么能好呢?独自一人在家裹着被子听哀鸿,只有月下窗外梅影斜横相伴。       这首词,先从听觉上给女主打击,后又从视觉上给女主衬出孤苦伶仃。但梅花这意象又可能给女主带来些些安慰,梅的精神可能融入女主心灵。       同样这词句句紧衔,脉络清晰,让我这个半坛水的都能看出一点意境。   5,忆王孙 清  钱牧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那回临别两魂销,恨迢迢,双桨春风打暮潮。         这是一首回忆送别词。第一句“短长亭子短长桥”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址场景,是在有亭有桥的水边。规则重字“短长”给句子加强了感染力。       第二句顺着第一句的桥说下去,自然地说出“桥外杨柳一万条”,给送别场景增加了气氛。       杨柳在古诗词中本就有送别之意,顺其意自然导出第三句“那年临别两销魂”的中心主题。       紧接着临别两销魂的意境,来了“恨迢迢”这承上启下的三字句。结句在恨迢迢的离舟上,别恨的双桨在恼人的春风中拨动着暮潮。       此词构思新颖,一气呵成,词风自然流畅。句句承接,层层递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53

帖子

29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30
贡献
681
金钱
1118
发表于 2022-3-8 15:0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尚竹 于 2022-3-9 10:27 编辑

忆王孙•春词
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作品解析
第一句,景写,点明了忆之时间季节,芳草萋萋(暮春)。景阔。
第二句,景写,由景生情,柳外高楼空断魂。
第三句,景写,递进,杜宇声声不忍闻。
结拍,收束。景结,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景缩至最小。
写作方法:全写景,由大至小,运用递进写作方法。

忆王孙•秋词
宋•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作品分析
第一拍,交待时间季节,女主人状态。秋天,夜,独依楼。全景。
第二拍,特写,十二珠帘不上钓。意为空有一帘幽梦。
第三拍,景缩小,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回扣起拍倚楼。景结,意味悠长。
写作方法,全诗景写,运用不同的取景,由大到小。

忆王孙•冬词
宋•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作品解析
首句,视觉,冬云被风吹开雪晴了。大景。
第二句,景,但天边传来的是孤鸿的哀鸣。听觉。
第一、二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完成孤苦画面。
第三句,景,递进,独拥寒衾不忍听。
第四句,时间,月笼明。
结句,转景,窗外梅影…,给人坚强。景由大至小,梅。
写作方法,
全词景写,景分视觉听觉。一波三折。景由大至小。情感递进。

忆王孙•长短亭子长短桥
清•钱牧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那回临别两魂销,恨迢迢,双桨春风打暮潮。

作品分析
第一拍,长亭,短桥,杨柳。古送别之地。
第二拍,紧接着承上,情语,那回临别两魂销。
第三拍,再接着,描写,心境,景结。双桨春风打暮
朝。
写作方法,层层剥离。以景喻情。

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作品分析
第一拍,景起,时间季节,何处,如何。风蒲猎猎,夏。小池塘,满院香。
第二拍,景,递进。沈李浮瓜冰雪凉。
第三拍,景,惬意。躺在竹床上享受难得的清凉,那有心思去做女工啊。
写作方法,全部景写,递进关系,环环相扣,描写惬意。
《忆王孙》写忧愁的多,此首词借鉴于当今写欢愉来说,尤为可贵。

写作总结
《忆王孙》词全部景写居多。运用递进关系。写景多采用由大至小。得趣主要在末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4

帖子

11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7
贡献
281
金钱
444
发表于 2022-3-8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忆王孙 5首次词解析   雪后山花   第一次作业之二(2022-3-8)
忆王孙  (宋代)汪元量
离宫别苑草萋萋。对此如何不泪垂。满槛山川漾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第一拍写见到景物的状态,近景描写;第二拍写见到景物后心里的感受;第三拍是远处景物的状态描写;第四拍点题之笔;第五拍是拓展之笔,唯有秋雁还似从前飞来,但也不是原来的秋雁了,第五拍把第四拍的主题,进一步延展,是主题的提出更加的有理有据,使主题更加的鲜明。
忆王孙 纳兰性德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第一拍,交代时间地点;第二拍进一步写与时间有关的事件;第三拍写人物在此时间内做的事情;第四拍是对第三拍好梦进一步描写,是本词的题旨;第五拍是对第四拍情绪的进一步宣泄,增添了愁绪。一拍一拍的跟进,层层递进,延展。
忆王孙  【宋】秦观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第一拍点题,是题旨;第二、三拍写周围物象,第四拍写时间,第五拍用自然景物衬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层层递进,烘托出第一拍的愁绪更加浓烈,近乎哀怨。
忆王孙  夏词  李重元  宋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第一拍写环境;第二、三拍用对偶句对第一拍进一步描写;第四拍交代人物所处的场景,是题旨写床上的人;第五拍写人物的进一步活动。第四、五拍,看似与第一拍不相关,其实是对第一拍意迈的进一步延展,第五拍是第一拍产生的果。有了前三拍清凉场景的刻画,才有了第五拍的场景出现。
忆王孙 夜泛鉴湖  清 朱彝尊
天边新月两头纤。镜里晴山万点尖。小棹乌篷不用帘。夜厌厌。渐觉微风衣上添。
第一拍写夜晚湖上的月亮;第二拍写湖面的景色,水清月明;第三拍写湖上的船的形态,不用帘子,也点出时间,是夏季;第四拍写夜晚的景色,厌厌,非常安静,点题之笔;第五拍是对第四拍的进一步描写,只有微风吹到衣服上。通过短短的几句,把夏日夜晚鉴湖的安宁、月色的清澈写出来。月光与水面波澜不惊,表现的非常透彻。其他几拍都是对第四拍的说明。
忆王孙词牌的写作方法:第一、二、三拍写景,第四拍点名题旨,第五拍对第四拍做进一步的描写,突出主旨。第一二三拍都是为四拍主旨进行进一步的描摹。此词牌可以表达忧伤、哀怨、惆怅,亦可进行场景抒情,中性表达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9

帖子

48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4
贡献
1073
金钱
1882
发表于 2022-3-8 19: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1
忆王孙.春词
作者:李重元(宋)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起拍用了萋萋芳草,一是点明是暮春,二是芳草说明写的是愁绪。忆王孙是主旨。第二句柳外楼高,是送别之处,是前一句忆王孙的说明,扣了个忆字。第三句杜宇声声这句,表明思绪回到现在时。最后用黄昏下雨梨花落作景结。此词写离愁,没有直接写如何思念,只是用柳,杜宇,黄昏,雨,梨花逐步渲染出孤独凄凉离恨绵绵,景中带情,令人回味。

解析二忆王孙·夏词
李重元(宋)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解析:一二句景写,第三句虽是景写,但其实已经有了人的迹象,最后主人翁顺势而出。一幅美丽的夏日闲图。
前三句从视觉嗅觉触觉分别描写。
3.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姜夔(宋)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解析:景开头,冷字定基调。行云本指游子,此处用法别出心裁。三字句转角度,以对方说愁,意境更深远。全词写羁旅之愁。
4.双调忆王孙·赏荷
李清照(宋)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解析:描写了清新广阔的秋景。莲子已成荷叶老,回扣上阙“秋已暮、红香稀少。”鹭鸥拟人化。
这是别格,双调押仄韵。句式也与单调不同。第二句七言句改成三字读加四字句。结尾也不同37成了33。

5.忆王孙.冬词
李重元(宋)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解析:景起点明季节,第二句延展,第三句转到人,景结。这词没直接表达什么感情,但用了孤鸿,独,寒,不忍,瘦这些字,营造出一种孤独忧伤的氛围。或许是羁旅之愁,或许是思念游子的愁。

总结忆王孙,适合离愁别绪,缠绵悲伤或清新。无对仗。一般前一二三句递进,或第三句转,或结拍转折延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27

帖子

40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62
贡献
985
金钱
1561
发表于 2022-3-8 22: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起五首《忆王孙》解析


一、忆王孙•春词
[ 宋 ]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解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首拍兴起,倒写,交代时间(萋萋芳草是春)地点(高楼)事件(忆王孙断魂)。女主人站在高楼上苦苦等待盼望思念心上人,可是她等到结果所极度伤心。忆王孙是主旨。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次拍以实写虚补充说明断魂的状态。用杜宇的凄惨叫声比喻倚楼人悲伤心境。
结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景结,黄昏时不忍看雨打梨花落所以要掩门。呼应首拍。雨打梨花也与萋萋芳草呼应。黄昏是一天之暮,也扣在楼高空断魂。


二、忆王孙•夏词
[ 宋 ]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解析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首拍景起,一二分句从听觉、嗅觉两方面写夏日难得凉风和扑鼻的荷香,定下闲适惬意的情感基调。
次拍:沈李浮瓜冰雪凉,继续补充夏日里的感官享受,由室外写到室内人生活状态。
结拍: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午梦长是词眼,表现女子在凉爽午后的慵懒状态。午梦长回扣首拍风蒲猎猎。
本首词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三、忆王孙•秋词
[ 宋 ]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解析:


第一拍,一二句。景起,交代时间(秋)、地点(楼上)、人物(倚楼远望人)、事件(怀人,冷定下凄清感伤基调。这是室外远望的景,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写。
次拍,十二珠帘不上钩,,由室外写到室内。,进的写法。楼上的珠帘总是垂下,风冷也是人的心冷,荻花老了人却未归,,一次次的失望。于是干脆垂下帘栊。,扣在首句“冷递进的写法。
结拍: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景结,这是虚写,即使凝眸也是黯然销魂,也只能看到古渡头渔民的灯火。古渡头也回扣首拍倚楼远望和荻花秋。表达了主人公一次次盼望到一次次失望,到最后的绝望心里。
黯凝眸是题旨。


四、忆王孙•冬词
[ 宋 ]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首拍一二句,景起,从视听两个角度写景同时交待时间(雪初晴是冬天),人状态(人如孤鸿)。彤云、孤鸿有暗指漂泊的远人定下凄清的基调。
次拍,独拥寒衾不忍听。
由景及人,寒衾是人的寒冷孤寂,情感递进,这句是题旨。
结拍: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景结,月,梅花都是思念,景中含情。梅扣首拍雪。


五、《忆王孙》 程垓
宋代   程垓
萧萧梅雨断人行。门掩残春绿荫生。翠被寒灯枕自横。
梦初惊。窗外啼鹃催五更。


解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


首拍一二句景起,从听觉(萧萧梅雨)、视觉(残春绿荫生)写春已去人未见的伤感。残春点出季节是暮春。断人行,是女子所盼的人无踪影。这是白天所见的引发的春愁。一分句是主旨句,断人行是词眼。
次拍,翠被寒灯枕自横。
是写夜里词人的状态,因为伤春和感伤年华暗逝及离人未归而久久不能入睡。是对首拍语义的补充延展。寒灯扣在萧萧雨上。寒也是女子的心寒。由景及人。
结拍:梦初惊。窗外啼鹃催五更。
化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的语义,表达女子对远人的思念。窗外回扣首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1

帖子

25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1
贡献
592
金钱
956
发表于 2022-3-9 15:5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舞动人生@ 于 2022-3-9 16:03 编辑

舞动人生《忆王孙》五首解析作业
1.[宋]姜夔 《忆王孙·冷红叶叶下塘秋》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这首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的情景。首二句泛写登楼所见所感,接着叹息自己为生计所迫,或寄人篱下,或辗转远游,过着不能自主的生活。后二句由感喟身世而转到怀人,并料想亲人也在惦念自己,双方情意绵绵,相互思念。全词以景含情,气氛凄冷;语言清新明快,篇幅虽小而情味深长。  

2.[宋]辛弃疾 《忆王孙 秋江送别,集古句》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这首词与前几首不同,题上有注:集古句。集古人句是一种再创造。不同或同一古人作品中的句子,碎玉零琼集成一首诗词,不但要结构妥贴风格统一内容有新意,还要音节浏亮琅琅上口回肠荡气。 这首《忆王孙》,表现空寞寥廓与天地秋江同在的莫可解脱的永恒悲哀,非仅别离而已。五句皆有出处,从《楚辞》到唐宋,可见所归纳是传统的共同悲哀。所集非随手拈来,因才高不觉锻炼贯串之迹。 首句隐括《秋声赋》全部内容。一开始就造了一个空旷寥廓的境,渲染送别场境。承出二句对生离久别的无际悲叹。三句不用登临与首句登山临水看似矛盾实则补充二句的悲伤,是多么的无奈。四句“”昔人非”扣首句送别。结句用江上秋雁年年反衬年年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无能为力。

  3.忆王孙·夏词 (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这首也是递进式的一首夏词,先写小池塘里,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炎热的夏季,难得的雨后清爽。这时候引出女主人,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真象冰雪一样凉啊!竹制的方床(大床、双人床)上,谁还有心思去拿针线(慵拈:,懒拿)做女工呢?没了汗,有了倦,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小令虽短,虽只是简单地写景叙事,却勾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别有情趣。


4.【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纳兰性德〔清代〕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译文:开花的刺桐树下就是我的家,秋千刚刚拆下新茶还未采摘。睡觉时做了好梦,只可惜醒来美梦却渺茫难寻。本想倚靠着闲窗,静数落花,但脑海里却满是关于两人在这窗前依偎看花的回忆。 首拍一二句交待了地点人物时间,三句交待了一二句中当时的事情即刚从美梦中醒来,四句交待了三句中女儿所梦之事,五句用闲数落花,刻画出一个怀春少女无聊羞涩的样子出来。整首语言虽近白话,但清新自然。


5.【忆王孙】南宋:汪元量
吴王此地有楼台。风雨谁知长绿苔。半醉闲吟独自来。小徘徊。惟见江流去不回。
一句借用唐代刘沧《长洲怀古》中的句子开篇,也是借此诗之意,为后面的感慨作铺垫,一二句用古今对比法表达岁月无情,世事变换莫测,三四句写出了词人已领悟了这些而淡然自得,结尾与一二句相呼应,也表达了词人一种无奈和一种开悟释怀的双面情绪。  

总结《忆王孙》:此词多写离情别绪,也可作清新小调,词句皆律句,首二句对偶,流水对皆可,景起事起居多。结尾景结情结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0

帖子

14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2
贡献
362
金钱
562
发表于 2022-3-9 17: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忆王孙》五首解析作业
晴雨作业
此词单调三十一字者创自秦观, “黄钟宫”, “仙吕宫”。《豆叶黄》《画蛾眉》。双调《怨王孙》,
选五首《忆王孙》解析
忆王孙 梦中作 北宋 • 王安石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
析:此词单调忆王孙,77737,三十一字押仄韵句句押韵,七言句式加三字句,和婉抒情,但仄声韵有点急切。起拍景起交待地点,桃花红未半,含苞待放,引起蜜蜂环绕,也暗示下面武陵人、春宵苦短;三拍由景入情,三字句点题,又是承上词下,引出结拍,中心主旨。情感寄托,用惆怅二字,引典,花静静地开,无人问津,只有我在夜半梦醒时分,还依依不舍地欣赏,这首题:梦中作,寄托对春光的怜惜之情。
豆叶黄/忆王孙 其一 唐腔也,为伯南赋早梅,复和韵 宋 • 张元干
冰溪疏影竹边春。翠袖天寒炯暮云。雪里精神澹伫人。隔重门。宝粟生香玉半温。
析:小词单调77737,三十一字押平韵句句押韵,七言句式加三字句,比较仄韵应该比较舒缓。起拍景语起,疏影点明是梅,地点冰溪竹边格,时间是初春;二拍继续写景,角度变换到人触觉和天云;三拍中心句点明了梅的特点,澹字通“淡”用得好,三四拍由三字字句转入人重门内室景结,
豆叶黄/忆王孙 其二 宋 • 张元干
疏枝冷蕊忽惊春。一点芳心入鬓云。风韵情知似玉人。笑迎门。香暖红炉酒未温。
析:此词是单调77737,押平声韵。起拍起拍写景,初春花时节,惊字写得好引出人活动,二拍引出人花插双鬓情貌,三拍写花下女子情韵似仙女,三字句承写女子活动入门,结拍室内景语,烘托其惬意闲适情趣。

豆叶黄/忆王孙 其一 南宋 • 陆游
春风楼上柳腰肢。初试花前金缕衣。袅袅娉娉不自持。晓妆迟。画得蛾眉胜旧时。
析:此词77737,押平声韵,比较婉转流美;起拍还是交待时间人物地点,二拍承写杨柳腰女子在此时花开季节,衣着华丽,三拍由外貌到情态刻画,三字句承接春天清晨梳妆,引出结拍议论作结,叙事为主,角度不同,
其二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析:此词还是写春天但写作角度不同,以议论入词,春天有风雨,二拍春已空,流露出情感,三拍承上惜春,落花一地万点红,类似于落红万点愁如海伤感,四拍承接了议论恨难穷三字点明中心,引出结拍愤懑不平的内心,应该是有所寄托。
怨王孙(1139年3月) 宋 •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析:此词是双调7776句式,二拍变成了34句逗,上片押三仄,下片相同; 起拍景起句七言格律句,二拍7字34断句,比较拗急,点明时节,秋景,三拍四拍转写议论句,歇拍又是33断句,一缓一急;情感有所波动,下片由上片秋已暮引出细节描写:莲子,清露,蘋花汀草,三拍神来之笔:眠沙鸥鹭不回头鸥鹭,拟人化手法,赋予了人物内心情绪,对秋的怜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

帖子

54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99
贡献
1149
金钱
2321
发表于 2022-3-9 17: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徐徐第一课作业
《忆王孙》五首例词解析
1:忆王孙    其一   春词   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答;这首词分三拍,第一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抒写春闺相思。见芳草而念王孙,登楼眺望而不见伊人归来。第二拍:杜宇声声不忍闻。眼前雨打犁花,窗外杜宇声声。春色恼人,动人愁思。第三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渲染出黄昏时分的凄恻气氛。伤离意绪,也就浮现纸上。全词委婉曲折,轻柔细腻。

2:忆王孙    其二    夏词   宋   李重元
风浦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
针线慵拈午梦长。
答:这首词分三拍,第一拍:风浦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小池雨后,风蒲猎猎生响,荷花满院生香。第二拍:词中女主人浸着瓜果,懒于针线,竹床昼寝,午梦方长。第三拍:小令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颇有风致。


3:忆王孙    其三   秋词    宋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
明月斜侵独倚楼。
十二珠帘不上钩。
黯凝眸。
一点渔灯古渡头。
答:这首词分三拍,第一拍: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表明了时间,地点,暗示此时悲凉心情。依第二句:明月斜侵独倚楼,表达了对远方思念人儿的 怀念。第二拍,由第三句,十二珠帘不上钩,进行细腻的动作微写。第三拍,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由第三句的描绘说起,从帘逢处倚楼望月。还有一 点渔火闪烁在古渡口,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之感。

总结《忆王孙》其一 春词 , 其二  夏词  ,其三 秋词:这三首词写作方法:
这三首词,先写出时间,地点,环境,烘托出词人的心情。描写由想到叹息交集的情壮。词对人物心理描写极为细腻,使人深觉真切可感。

4:忆王孙  秋江送别   南宋   辛弃疾
登山临水送将归。
悲莫悲兮生别离。
不用登临怨落晖。
昔人非。
惟有年年秋雁飞。
答:这首词分三拍,第一拍: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两个七字句以对偶形式,表达辛弃疾用它点出送别之意。而抒写
悲秋的感情。送别的是刚刚结识的知心朋友,因此“悲莫悲兮 ”朋友相聚,兴犹未尽,不觉又到了分手时刻;登临送别,能不使人分外伤感吗?第二拍;不用登临怨落晖。人们常常怨恨落晖无情。另一方面,日出日落,本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怨恨呢?第三拍;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一句寓意深刻,其中有多少世事更替、人情变幻!结句“惟有年年秋雁飞 ”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失望之情。借此表示痛心之情。

总结《忆王孙》秋江送别  这首词写作方法:
这首词虽是集古句而成的,但写得如此深沉,并且转接自如。由送别写起,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调,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5:忆王孙   梦中作     北宋    王安石
隔岸桃花红未半。
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
清梦断。
亭亭伫立春宵短。
答:这首词分三拍,第一拍,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作者依作梦手法细腻梦阑起接以幻象的描绘。对梦境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情梦的描写。第二拍:惆怅武陵人不管。武陵是个典故。“武陵”当作桃花源的代名词。失意的桃人你们怎么不观赏眼前的美景哪?第三拍;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清梦醒来回到现时,伫立亭中叹息对春夜失去。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之感。

总结《忆王孙》梦中作  这首词写作方法:
这首词以梦境的美景,营造出祥和的春天,由乐转想到悲,悲喜交集心情事,使人深觉真切可感。
20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49

帖子

2034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9
贡献
454
金钱
773
发表于 2022-3-10 11:4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楼词研班飞雪组-花海飘香 1.豆叶黄/忆王孙 其一 北宋末 · 陈克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 午醉醒来一面风。绿匆匆。几颗樱桃叶底红。 解析:首句描写住处(外境),第二句写室内。第三句写人事并引出后面。句与句之间衔接很紧密。  2.忆王孙 宋 · 蔡伸  凉生冰簟怯衣单。明月楼高空画栏。 满院啼螀人未眠。掩重关。乌鹊南飞风露寒。 解析:这是一首悲秋之作。首句写凉席在秋天比较寒,衣被单薄不舒服,第二句写晚上月明登楼空个倚栏。一.二句都是抒情句子,第三句写虫声满院人难眠,体现心事多多。掩重关,是指从北到南的处处关山,掩是关闭或不看的意思,一到深秋!很多候鸟向南方迁移,北方的冷空气要来了。  3.忆王孙 梦中作 北宋 · 王安石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 解析:这是北宋名人王安石之作,写梦。梦中有什么?首句写对岸桃花,还没完全开放,但枝头上已有蜂儿乱飞了。第三句抒情,说武陵人不管,引用典故,三字句收朿,最后五字句感叹!抒发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感叹好时光是如此之短暂!  4.忆王孙 其四 冬词 宋 ·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 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解析:这是一首写冬天的词,首句写先下雪后天晴,还听到有孤鸿的叫声,这种情况一般很特别。紧接着写人的反应不忍听。到了晚上,虽然有月!但窗外梅花却很瘦!写出了冬天孤寂冷漠  5.忆王孙 有怀 元 · 善住  天涯芳草碧萋萋。何事王孙去不归。 城郭虽是人民非。信音稀。几度无言对落晖。 解析:这是一首感怀词,首句先自然环境,说芳草长满天涯海角,第二句说王孙不知何事去了不回来。第三句假设城外是人民的是不是?为什么音信这么少呢?我多次无言以对落山的太阳!意思不言而喻!给人留下无穷意味  此词牌以律句的形式,可以写多种情绪的词!但由于韵密,句句押韵,应该以悲壮拗怒抒怀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0

帖子

14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4
贡献
330
金钱
550
发表于 2022-3-11 15: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馨百荷作业
自选五首《忆王孙》解析

1,忆王孙·春词
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百荷简析】
      这首词主要写景,由景入情。作者将萋萋芳草、柳色高楼、声声杜鹃、雨打梨花这些古诗词里普用的物象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思念在外游子的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王孙代指游子,典出《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看着暮春广野的萋萋芳草,而想起不归人。人不归就楼空断魂,再加上黄昏雨中那不忍闻的杜鹃声声,那深闭闺门中的怨妇是多么的寂寞可怜啊!
      全词以留守妇女角度看暮春,句与句之间采用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描写手法,触景生情地刻画了一副闺怨图。

2,忆王孙·夏词
宋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百荷简析】
      李重元的这首夏词,同样是以女子口吻来叙述。钩画出一副别有情趣的夏令仕女图。     
      头两句并列写夏景,雨过荷塘,水草有声,荷香入院,给炎热的夏天带来清凉。似乎这清凉还不够,第三句又拿来了冰镇西瓜,感受着窗外清香凉气,享用着冷饮,接着就有了第四第五句的描写。躺在竹床上享受这难得的清凉,那有心思去做女工啊,困意来了美美睡一觉是多么惬意啊!(还有可能梦到王孙归来)
       这首词前三句围着夏天难得的清凉来写,给后两句的竹床慵睡做铺垫,写出了大家同感深受的夏季特景。

3,忆王孙·秋词
宋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百荷简析】
      李重元的这首秋词是写留守妇女楼上望月,暗将思念埋心底,几望月,总是渔灯闪渡头。
      第一句总写,表明时间、情调,用飕飕冷风中的芦花,暗示了主人公的悲凉心情,在这样的心情下,自然有了第二句主人公出场,月夜独倚楼。
      第三句,自然倚楼,肯定有所外望,但不是全窗大开,而是“十二珠帘不上钩”。意思是:由于独守空房,珠帘懒得挑起,总是垂着,只从帘逢处倚楼望月。(用珠串的帘子是挡不住月色的)“黯凝眸”这三字句承上启下,从帘逢处黯然凝望,除了看到天上月,还有就有一点渔火闪烁在古渡口。(尾留白,给读者向着思念远人方向思考)
      整首词句与句的意境衔接紧密,意脉清晰,通过简单的物象组合,沟出一幅生动的秋怨场景。

4,忆王孙·冬词宋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百荷简析】
      女主经过春夏秋的煎熬,来到了李重元的冬词。看来王孙还是没归。
      冬云虽被风吹开雪晴了,但天边传来两三声孤鸿哀鸣,女主心情怎么能好呢?独自一人在家裹着被子听哀鸿,只有月下窗外梅影斜横相伴。
      这首词,先从听觉上给女主打击,后又从视觉上给女主衬出孤苦伶仃。但梅花这意象又可能给女主带来些些安慰,梅的精神可能融入女主心灵。(年底了,王孙归不归我都要像梅一样坚强一点)
      同样这词句句紧衔,脉络清晰,让我这个半坛水的都能看出一点意境。

5,忆王孙
清  钱牧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那回临别两魂销,恨迢迢,双桨春风打暮潮。

【百荷简析】
      这是一首回忆送别词。第一句“短长亭子短长桥”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址场景,是在有亭有桥的水边。规则重字“短长”给句子加强了感染力。
      第二句顺着第一句的桥说下去,自然地说出“桥外杨柳一万条”,给送别场景增加了气氛。
      杨柳在古诗词中本就有送别之意,顺其意自然导出第三句“那年临别两销魂”的中心主题。
      紧接着临别两销魂的意境,来了“恨迢迢”这承上启下的三字句。结句在恨迢迢的离舟上,别恨的双桨在恼人的春风中拨动着暮潮。
      此词构思新颖,一气呵成,词风自然流畅。句句承接,层层写来,极富情韵,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14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桃园心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7
贡献
2915
金钱
381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3-11 21: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逍遥作业
二解析词《忆王孙》
1、《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宋代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逍遥语:注意特定景物的选取“芳草”“柳”“杜宇”,在古诗词中,这些特定景物,都是勾起思妇,游子离别之愁的意象。词人把这些景物从颜色到形态再到声音,逐步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然后用三个字点明时间,正是倦鸟投林的黄昏时间。自然就产生了思念游子归家的伤感之情。词的最后在黄昏雨无情打落梨花的背景下,主人公把院门深闭,表现了深深的失望之情。

2、《忆王孙·夏词》 李重元 宋代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
针线慵拈午梦长。
逍遥语:
此词和上阕词的布局相同,首先选取典型景物入词,三字句点明佳人所处的地点,煞尾写出佳人的状态:不想再做针线活了,午睡了。
刻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别有情趣。

3、《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姜夔 宋代
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逍遥语:
景起,首先点明季节,枫叶下了一个“冷红”,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第二拍,唯与“行云”同舟,可见寂寞之情。第三拍,进一步写自己的羁旅之情。第四拍,用“两”字,引出作者和其心爱之人,在感情上的共鸣。煞尾用设想词“料得”,把两人的相思之苦写了出来,词尽而意不尽。

4

《忆王孙》 陆游 宋代
[宋代] 陆游
一春常是雨和风。
风雨晴时春已空。
谁惜泥沙万点红。
恨难穷。
恰似衰翁一世中。
逍遥语:
第一二拍紧承而下,忽然想到“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第三拍写出了对落花的怜惜之情,下了个“谁”字,欲表明天下知己之少,“微斯人吾谁与归”第四拍,进一步写出了自己的遗憾之情。煞尾,由落花无人怜惜,想到自己的身世,花人和一,寓情于物。

5.《忆王孙(冬词)》 李重元 宋代
[宋代]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
天外孤鸿三两声。
独拥寒衾不忍听。
月笼明。
窗外梅花瘦影横。
逍遥语:
景起,首先刻画出孤寂,凄清的环境,孤鸿的哀鸣,更增添了作者孤独的感受。独拥寒衾,既然不忍听孤雁哀鸣,那就看看窗外吧。在月色中,梅花的瘦影横斜着。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此时的梅花,就是作者自己的写照,虽经风雪却不改傲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

帖子

17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8
贡献
370
金钱
670
发表于 2022-3-13 18: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霁月 于 2022-3-13 18:44 编辑

霁月作业

1、忆王孙·夏词(宋)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霁月简析】
第一拍“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景起交代了时间地点物象。
第二拍“沈李浮瓜冰雪凉”承接第一拍看到夏季美景,同时又在享用夏季的瓜果,烘托悠闲自在主题。
第三拍“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前两拍基础上,写炎夏热午时人物慵懒困倦的状态。点题收束。对比手法描写场景。

2、忆王孙·春词(宋)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霁月简析】
第一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情起写春天离去的景物,引起思念的伤春之情
第二拍“杜宇声声不忍闻”,承接首拍的所见春归之景,进一步用春去时所闻之声表达情感。
第三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结拍以春景收束,“深”进一步回扣首拍“空”忧伤之情。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手法。

3、忆王孙·萧萧梅雨断人行(宋)程垓
萧萧梅雨断人行,门掩残春绿荫生。翠被寒灯枕自横。梦初惊,窗外啼鹃催五更。

【霁月简析】
第一拍“萧萧梅雨断人行,门掩残春绿荫生”首拍景起,以“梅雨残春”,点明伤感基调。
第二拍“翠被寒灯枕自横”承接首拍,由远及近写屋内人无眠状态,进而补充人物情感。
第三拍“梦初惊,窗外啼鹃催五更”由二拍的翠被寒灯写刚入梦被杜鹃啼夜惊醒,突出悲凉之感。由远及近描写场景体现人物情感手法。

4、忆王孙·一春常是雨和风(宋)陆游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霁月简析】
第一拍“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用情景对比直接抒发愤懑之情。
第二拍“谁惜泥沙万点红”。承接首拍风雨吹打落红万点,表达无人怜惜之情,并引起下文
第三拍“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由二拍的谁惜落红,引出愁怨之情,并以自己如风雨中落红的比喻结束。比喻手法。

5、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宋)姜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霁月简析】
第一拍“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首句写秋景点明季节,同时结合第二句引出伤感情绪。
第二拍“零落江南不自由”补充第二句“与行云共一舟”的原因,漂泊不定。
第三拍“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承接二拍的不自由,两地相思,尾句想象心上人可能会因思念夜夜忧愁无眠。运用想象表达情感的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3

帖子

25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93
贡献
594
金钱
1000
发表于 2022-3-13 21: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忆王孙自选五首解析
冬日春天作业
第一首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作者是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风一夜翦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
  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简译:昨天晚上刮了一夜西风,今天起来一看,蕉都凋残了,满眼的花儿草儿也都打了蔫了。——我也打了蔫了,心情很差,那,怎么排解坏情绪呢?干脆,去喝酒好了。
赏析:这首小令别看短小,所有意象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诸家注本往往忽略平凡无奇的前两句而不加解释,其实,对这首词来讲,《离骚》是一个主题,全部句子都在围绕着这个《离骚》。词的开头便是《离骚》的一个主要意象:“众芳芜秽,美人迟暮”。而后词人又是借着读《离骚》来平定澎湃的心潮。古人喝酒、读书,有两个很著名的典故,一是“《汉书》下酒”,和《汉书》有关,这里不讲,另一个就是“痛饮酒,熟读《离骚》”。一般只要一说喝酒,如果接下来要说读书的话,读的这个书往往不是《汉书》就是《离骚》,这已经是文人传统中固定的文化符号了。

第二首忆王《番阳彭氏小楼作》姜夔〔宋代〕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简译:火红的枫叶片片飘落进秋天的池塘,我常乘着小船与浮云一起四处飘泊。飘泊在这江南水乡,实在是身不由己。唉,我和她的恩爱是那样缠绵深厚,她想必一夜又一夜地思念着我,以至愁肠百结了。
赏析:这首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的情景。首二句泛写登楼所见所感,接着叹息自己为生计所迫,或寄人篱下,或辗转远游,过着不能自主的生活。后二句由感喟身世而转到怀人,并料想亲人也在惦念自己,双方情意绵绵,相互思念。全词以景含情,气氛凄冷;语言清新明快,篇幅虽小而情味深长。词人并未将重点放在对漂泊的具体抒写上,而是通过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伤感,将人引入一个更为幽微的境界,细致人微,感人至深。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不过,次句“长与行云共一舟”,句法颇为新颖。行云,常用来比喻飘泊江湖的游子。  下一句承上意,具体点明所处之地。不自由,即不由自主。“两绸缪”,一笔两用,兼写男女双方。绸缪,缠绵之意。
全词以感叹身世起,由写景开端,以抒情歇拍,由妻子怀想收结,巧妙地将身世感叹与怀人情愫绾合起来,凝炼地写入短短的五句词里,真是“超妙入神”。
第三首《忆王孙·春词》宋朝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打梨花深闭门。
简译: 暮春时的萋萋芳草总是让⼈想起久去不归的游⼦。杨柳树外楼阁⾼耸,她终⽇徒劳地伫望伤神。杜鹃声声悲凄,令⼈不忍听闻。眼看⼜即将到黄昏,暮⾬打得梨花凌落,深深闭紧闺门。
赏析:这⾸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种伤春怀⼈的意绪,那⼀份杳渺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的转换⽽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的。在场景的转换上,词作⼜呈观⼀种由⼤到⼩,逐步收敛的特征。全词⽤⼀连串带有伤感的暮春景物来衬托相思的伤感,深切动⼈。全诗⼀句⼀层渲染,层层推进,直⾄最后“深闭门”打住,⼤有此时⽆声胜有声之感。读来令⼈为之⼼恸。
⼩令如绝句,易成⽽难⼯,最重神韵。此词利⽤传统意象,将芳草、烟柳、杜鹃、春⾬、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第四首忆王孙·夏词
宋代: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简译:小池塘里,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炎热的夏季,难得的雨后清爽。这时候,又有水镇的李子和瓜,真象冰雪一样凉啊!再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应该是很惬意的事情啊!
赏析:这首小令虽短,却勾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别有情趣。

第五首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清代:纳兰性德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简译:刺桐花开了,花瓣儿嫣然飘进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窗,总是漫天情,总是夜来香。四月好美丽,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她坐在家门,微笑朦胧着羞红的脸。梦里花落知多少。数一片落花,就想起曾经,窗前的月光,把两个人的影子缝成一个的日子。
赏析:这首词是篇书写童稚回忆的词章,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稚气散漫的词人只轻轻几笔的勾画便使意象鲜明,境界全出。首句点明主人公身份:年轻女子。 “刺桐花底是儿家”,寥寥数语,听来无不给人以温柔旖旎,天真烂漫之感。接下“已拆秋千未采茶”一句,点明时令。这首小令与纳兰其他作品的风格截然不同,采用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口语的语言,描写生活细节的小情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情窦初开的渴望与心上人厮守的小儿女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9

帖子

27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20
贡献
619
金钱
1043
发表于 2022-3-14 07: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飘 于 2022-3-14 09:09 编辑

一:
忆君王/忆王孙(宋·谢克家)词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词。借物抒情。首拍点明时间地点。接着通过宫墙拂柳和燕子归来,这样的暖春,却在“忆君王”中,流露出“人断肠”的凄切慨叹。词中虽然对过去宫中繁华不着一字,而情绪的转换,却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的伤感表现。不由得让人生出珍惜当下的情怀。
词中在物象选择方面:柳,燕子,月,极尽彰显了伤怀情绪。“忆君王”更是扩展了空间时间,给人以无限遐思,意犹未尽。

二:
忆王孙(宋·汪元量)词
汉家宫阙动高秋。人自伤心水自流。今日晴明独上楼。恨悠悠。白尽梨园子弟头。

赏析:
和前一首词相同的是,这也是宫阙感怀词。第一拍点明时间地点,“宫阙、高秋”已经有了悲凉感,而下句的“人自伤心水自流”直接把情绪渲染出来。而后的“独上楼”又提升了伤怀意境。“恨悠悠”以叠词为词眼,体现了作者纯熟的写作技巧。结句“白尽梨园弟子头”慨叹当年情景真如南柯一梦,一切都如水空流。全词物象选择自然妥帖,情绪一气呵成。

三:
忆王孙(宋·汪元量)词
茫茫苦海两无边。无限迷鱼戏黑渊。我掷金钩钓有缘。线儿牵。引上神州采玉莲。

赏析:
此词为托物言志。作者南宋末词人,元军南下而宋日渐衰亡。身为忠君爱国人士,抗元复宋根植于内心深处。词作者以“鱼戏黑渊”的景观,表明劳苦大众麻木的生存状态,也呼吁人们能够在仁人志士的引领下,积极保家卫国,实现安居乐业的愿望。
头两句暗喻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第三拍体现笔者意图,最后两句是愿望和愿景。全词寓情于景,把主观感情融入到客观景物中。表达了深层次的抗元思想。

四:
忆王孙(宋·蔡伸)词
凉生冰簟怯衣单。明月楼高空画栏。满院啼螀人未眠。掩重关。乌鹊南飞风露寒。

赏析:
这首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悲秋情怀,还夹杂着某种思念成份。那份深沉微妙的情思,通过移步换景而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出来。在场景的转换上,从趋于封闭的空间逐渐转换到“乌鹊南飞”而“风露寒”的悲怆境界。
   词作结构由小而大,由内而外,总体上表现为扩散特征。这一特征又准确地表现了无言的思念。
   从物象选择上,无不显示了笔者的匠心独运。虽然“冰簟怯衣”“明月高楼”“乌鹊南飞”大多在前人诗词中反复出现过,但当作者把这些意象巧妙组合到一起时,给人以言而未尽的想象。

五: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姜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飘泊的词作,词人并未将重点放在对漂泊的具体抒写上,而是通过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伤感。
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
行云,常用来比喻飘泊江湖的游子。“长与行云共一舟”,这句表明词人浪迹江湖,居无定所,乘舟走到哪里,天上的行云也仿佛跟到哪里。下一句承上意,具体点明所处之地,不自由也不自主。“两绸缪”,一笔两用。绸缪,缠绵之意。既反映了词人对对方的一往深情,同时也坚信对方对自己的真挚思念
全词以感叹身世起,由写景开端,以抒情歇拍,由怀想收束,巧妙地将身世感叹与怀人情愫结合起来。意脉流畅自然,耐人寻味。值得后人效仿、学习。

总结:如果简单地把忆王孙句式,分为五句的话。首句和第四句为双平韵,二三五句多为单平韵。但也不绝对。首句多点明时间地点,或总旨。接下来承述主题,表达情感。结句收束,深化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1

帖子

8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0
贡献
211
金钱
301
发表于 2022-3-16 2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鸣笛晓子 于 2022-3-17 15:16 编辑

第一题:写出《忆王孙》词牌规范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蛾眉"等。以李重元《忆王孙·春词》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另有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三平韵两叶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纳兰性德《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等。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忆王孙·春词》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第二题,选五首《忆王孙》例词(需是名人佳作)做出解析,要求写出句与句、拍与拍、上下片(双调的)之间的承接点;在五首解析的后面试着总结出本词牌的写作方法。

《忆王孙》五首例词解析:【鸣笛晓子简析】

李重元《忆王孙》四阙

一、《忆王孙·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起拍:总领全篇
首句“萋萋芳草忆王孙”点明主题“忆王孙”。因为“忆”,所以结句才会“深闭门”,首尾呼应。
第二句“柳外楼高空断魂”,顺承接首句之意,着重刻画闺中之人“忆”的神态,写出了“忆”之深切。这一句也在首句和第二拍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行文作用。
第二拍:承上启下,转写庭院树上的杜鹃
一句“杜宇声声不忍闻”紧承起拍的第二句围绕主题渲染“空断魂”的程度,同时,引起下文,即引出点明此时的时间为“欲黄昏”。
结拍:既承接第二拍语意,又与起拍呼应,景语收束全词。
第四句“欲黄昏”,承接第三句表明闺中人已经“忆”一天了。
第五句“雨打梨花深闭门”中的“雨打梨花”为双关语,既是“暮雨打得梨花凌落”的自然景色描写,也是闺中人“泪如雨下”的思人之境写照。“深闭门”是“不忍看”(草萋萋、柳依依、梨花落、斜阳归)、“不忍闻”(杜鹃啼)、“空断魂”的总结与呼应。

二、《忆王孙·夏词》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起拍:交代环境之清爽
首句“风蒲猎猎小池塘”点明地点清悠的“小池塘”环境。因为“池塘”的清凉景,所以结句才会有夏日的“午梦长”,首尾呼应。
第二句“过雨荷花满院香”,顺承接首句之意,具体细致地描写“小池塘”里给人惬意生活的“植物——荷花”。
第二拍:承上启下,转写供人享用的食物之爽口
一句“沉李浮瓜冰雪凉”承接起拍,人物出场,以“吃”引出人物,这样的环境中锦上添花的还有人享用着消暑的美味。同时,引起下文,那个人在哪儿呢?即引出人所在的地方为“竹方床”。
结拍:既承接第二拍语意,又与起拍呼应,事件收束全词。
第四句“竹方床”,承接第三句交代主人公所在之处。
第五句“针线慵拈午梦长”交代主人公在做什么——正惬意地消夏呢,酣睡,只有清凉的环境才得以炎炎夏日里得以安眠,因此收结全篇,呼应起句。

三、《忆王孙·秋词》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起拍:总领全篇
首句“飕飕风冷荻花秋”点明季节营造凄清的环境。因为“荻花”的生长地,所以结句才会有“一点渔灯古渡头”,首尾呼应。
第二句“明月斜侵独倚楼”,顺承接首句之意,点明时间并让人物出现“独倚楼”,情景交融,一幅凄清孤寂的《独倚秋月楼》。这一句同时引出第二拍场景。
第二拍:承上启下,转写楼内的未遮掩的窗帘
一句“十二珠帘不上钩”,就把起拍和结拍的楼外景是楼内“倚楼人”所见。交代的无疑了。因为那人正“黯凝眸”呢。
结拍:既承接第二拍语意,又与起拍呼应,总结收束全词。
第四句“黯凝眸”,承接第三句交代主人公正在做什么。
第五句“一点渔灯古渡头”交代主人公看到了什么——秋月高悬的夜晚,飕飕风冷的荻花畔的古渡头只有一盏渔灯,不见归人,凄寂的场景收结全篇,呼应起句。

四、《忆王孙·冬词》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起拍:交代环境之凄清
首句“彤云风扫雪初晴”点明时间“落雪方停”。因为“雪”的季节,所以结句才会有冬日的“窗外梅花瘦影”,首尾呼应。
第二句“天外孤鸿三两声”,顺承接首句之意,云、雪知道傍晚不再行走(风送走红彤彤落霞的雪停的傍晚),进一步具体刻画了“孤鸿”知道归家的情景。这一句同时引出第二拍人物出场。
第二拍:承上启下,转写主人公的状态。
一句“独拥寒衾不忍听”承接起拍,人物出场,既不“忍听”“孤鸿”的叫声,也不“忍看”云雪停下脚步迎来又一个孤寂的夜晚。同时,引起下文,夜晚来临的“月笼明”。
结拍:既承接第二拍语意,又与起拍呼应,收束全词。
第四句“月笼明”,承接第三句交代主人公所处时间。
第五句“窗外梅花瘦影横”交代主人公的状态怎样——如横在窗外那支瘦影的梅花一样高洁坚强执着,依然等雪,收结全篇,呼应起句。

纳兰容若《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

起拍:总领全篇
首句“西风一夜剪芭蕉”点明时间“西风一夜”。因为“西风”,所以结句才会有“洗尽秋江潮”,首尾呼应。
第二句“满眼芳菲总寂寥”,顺承接首句之意,因为“西风”剪了芭蕉,所以也剪了芳菲,进而也减了人的情绪,引出人的状态。这一句同时引出第二拍人物正式出场。
第二拍:承上启下,转写主人公做了什么。
一句“强把心情付浊醪”承接起拍第二句,对“总寂寥”作进一步的形象刻画,哪些事能表现出作者的“总寂寥”呢?借酒浇愁!因为酒难浇愁,所以引起下文,那就只有“读《离骚》”了,屈原能理解我此时的状况和心迹。
结拍:既承接第二拍语意,又与起拍呼应,收束全词。
第四句“读《离骚》”,承接第三句进一步说明主人公在做什么。
第五句“洗尽秋江日夜潮”交代主人公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只有读《离骚》,才能除去和平复那如同秋江日夜不息的潮水一样的烦恼和愁苦啊,收结全篇,呼应起句。

总结《忆王孙》写作方法:
此词多写离情别绪,也可作清新小调。起拍两句可对偶可不对。一般前一二句顺承递进,第三句转,或结拍前一句转折后一句延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8

帖子

13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7
贡献
293
金钱
518
发表于 2022-3-17 22: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选五首《忆王孙》例词(需是名人佳作)做出解析,要求写出句与句、拍与拍、上下片(双调的)之间的承接点;在五首解析的后面试着总结出本词牌的写作方法。


1.忆王孙 其一 春词
宋 •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全首词共三拍。第一拍第1句总领全篇内容.正是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第二拍2.3两句.作者将柳树杜鹃鸟等相关物象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首思念在外游子的春词。第三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承接首拍一个忆字,又到了春归时间,而王孙未归。

2.忆王孙 其二 夏词
宋 •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全首词共三拍。第一拍: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直接描写夏景。
第二拍:沈李浮瓜冰雪凉。承接首拍,用具体的物象描写闺中女子夏天的生活状态。第三拍: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结拍描写了一个闺中女子慵懒闲适的一个状态,并作了收结。勾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别有情趣。
本首词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3:忆王孙    其三   秋词   
宋  •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全首词共三拍。第一拍: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表明了时间,地点,有种凄凉的感觉。第二拍:十二珠帘不上钩。进行细腻的动作微写。第三拍,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之感。
句与句之间衔接很紧密。意脉清晰,通过简单的物象组合,沟出一幅生动的秋怨场景。

4.忆王孙  刺桐花底是儿家
清 . 纳兰性德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全首词共三拍。第一拍1.2两句,刺桐树下就是我的家,秋千刚刚拆下新茶还未采摘。出示场景季节。第二拍:睡起重寻好梦赊。回忆很美,承接第一拍的梦境。 第三拍: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用闲数落花,刻画出一个怀春少女无聊羞涩的样子出来。
本首词采用层层递进的写法

5. 忆王孙·萧萧梅雨断人行
宋.程垓
萧萧梅雨断人行,门掩残春绿荫生。翠被寒灯枕自横。梦初惊,窗外啼鹃催五更。
全首词共三拍。第一拍“萧萧梅雨断人行,门掩残春绿荫生”首拍点明季节,“断人行”“门掩残春”给人一种伤感,以景生情。第二拍“翠被寒灯枕自横”由外及内,一些物象组合起来承接首拍情感。第三拍“梦初惊,窗外啼鹃催五更”由二拍的翠被寒灯写刚入梦被杜鹃啼夜惊醒,突出悲凉之感。
句句紧衔,脉络清晰,情景交融烘托孤寂思念之情。

《忆王孙》写作方法上大多采用以景托情的写法。大多分三拍进行,句句之间层层递进首尾相应,大多写孤寂离别相思之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帖子

8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1
贡献
194
金钱
316
发表于 2022-3-18 22:5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韵 于 2022-3-18 23:04 编辑

雨韵作业:自选五首《忆王孙》例词(需是名人佳作)做出解析,要求写出句与句、拍与拍、上下片(双调的)之间的承接点;在五首解析的后面试着总结出本词牌的写作方法。

其一《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纳兰性德
西风一夜翦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
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解析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总寂寥?”点明时间是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夜晚,这里的经秋与西风紧扣。
“强把心情付浊醪。”词人有一颗善感的心,面对此情此景,他是心生愁绪,然而这份愁绪无处排遣,他只有强压住内心的痛苦,借酒消愁。“强”字道破此中真意。
“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酒后,容若随手拿起一本《离骚》,漫目读去,字字尽愁语,篇篇有千结。容若胸怀天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有志报国却立功无门。三藩之乱未得平叛,容若心中的愁闷,如日夜奔腾不息的湘江水般澎湃。
全词只短短三十一字,而其中直接间接言及“愁”的,全篇皆是。直接写“愁”的如“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愁似湘江日夜潮”,而第一句“西风一夜剪芭蕉”虽未直接说出情绪,可也能根据传统,理解到词人正要表达一种愁闷。同时,这首词全篇的“愁”体现出细腻的女性化情感的风格。西风引起人伤时,第一愁;西风毁坏芭蕉,第二愁;奋力遣愁,借酒浇愁愁更愁,第三愁;停杯读《离骚》,所读尽愁,第四愁;悲于人生,第五愁。这样的写法,在读者方面感受起来,一层又一层地压过来,很为压抑。
其二《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纳兰性德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解析
这首词是洋溢着田园气息的小令,
“刺桐花底是儿家” 首句告诉我们这是一件发生在刺桐花下的事,说明了地点,点明主人公身份:年轻女子。接下“已拆秋千未采茶”一句,点明时令。古时,二月以后农事渐忙,因而古人常于寒食清明后,拆掉秋千。秋千既拆,新茶未采,正是晚春农闲时节。才有闲情做起春梦来了,“睡起重寻好梦赊”,醉眠之中,但是醒后,美梦却渺茫难寻。“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这句“忆交加”点明了好梦为乃是“交加”之梦。睡梦之中,全是与心上人相守相聚的情景,醒来之后,却只有回忆。本想倚靠着闲窗,静数落花,但脑海里却满是关于两人在这窗前依偎看花的回忆。由此可见,这首《忆王孙》是怀人之作。
这首小令与纳兰其他作品的风格截然不同,采用白描的手法,用近乎口语的语言,描写生活细节的小情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情窦初开的渴望与心上人厮守的小儿女形象。

其三《忆王孙·暗怜双绁郁金香》
纳兰性德
暗怜双绁郁金香,欲梦天涯思转长。几夜东风昨夜霜,减容光,莫为繁花又断肠。


 解析:双緤,指郁金香成双成对,谓两花相并。这一阕词以暗怜起头,将整个氛围都压低了,一如未语先颦,好不幽怨。睹物感怀是人的本能,容若看到郁金香花枝上两花相并,暗生怜意之余,更惹满腹情思。
欲梦天涯思转长,“欲”字在“暗”字的幽怨上又添了一层隐忍。梦悠悠,一霎天涯。可是天涯茫茫,梦若可至,醒终成空。情思百丈,婉转纠缠郁郁生。

“几夜东风昨夜霜,减容光,莫为繁花又断肠。”这几夜风霜的摧残,足够让花容憔悴。她们光彩消殆、芳姿尽损之貌曾让他断肠心伤。于是,他在心里说,莫为繁花又断肠。好似劝诫一般。心伤断肠是生之考量,容若太多情,以至太心苦。他深谙其道,却欲罢不能。
或,容若是借花说人。令他欲梦天涯思转长的人,是不是亦和自己一样容颜减损?他们曾一如并蒂花开为永世之好,现如今各分天涯音尘全消。爱情与生命,都太过脆弱,怎经得起风霜一重复一重。繁华谢尽,物我相望,亦只能抑住悲痛,装一回无心人。
容若这首《忆王孙》据说是怀人之作,那词里词外的意思,全是浮在那一枝并蒂郁金香上,清幽幽的捉摸不得,令人且喜且怜且怅惘。
 其四《忆王孙 秋江送别》
辛弃疾 宋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解析:这是一首集古人句的诗词,集不同或同一古人作品中的句子一种再创造,不但要结构妥贴风格统一内容有新意,还要音节浏亮琅琅上口回肠荡气。
本词首句登山临水送将归。出自《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辛弃疾用它点出送别之意
悲莫悲兮生别离。出自《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生别离是与第一句送将归的对应。
“不用登临怨落晖”,这是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句子,这一联为“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 ”。这里“登临 ”二字与“登山临水”相呼应。落日斜晖,暮色降临,朋友相聚,兴犹未尽,不觉又到了分手时刻;登临送别,能不使人分外伤感吗?为此 ,人们常常怨恨落晖无情。另一另一方面,日出日落,青山绿水,本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怨恨呢?这句意似排遣,实为深沉的离别之恨。“昔人非”一句,来自苏轼《陌上花》“江山犹是昔人非”的诗句。限于格律,用“昔人非”三字概括全句意思。“江山犹是 ”与不用怨落晖紧紧相承。“昔人非”一句寓意深刻,其中有多少世事更替、人情变幻!结句“惟有年年秋雁飞 ”,出自李峤《汾阴行》。《汾阴行》以汉武帝汾阴祭后土祠的盛况反衬眼前所见的凄凉。“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可见,辛弃疾由送别写起,逐步扩大到人生感慨和当时朝政的失望之情。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北方沦陷的领土,故主张坚决抗金的辛弃疾,借此表示痛心之情。
  这首词虽是集古句而成的,但写得如此深沉,并且转接自如,词中山水景观,甚至秋雁落晖,都是打上民族人文传统的烙印。所以读来颇耐咀嚼,回味绵长。
 其五《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宋代〕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解析:作者李重元共作有四首《忆王孙》,分别题作“春词”、“夏词”、“秋词”、“冬词”。此词是第一篇。这首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那一份杳渺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加浓,逐步显示的。在场景的转换上,词作又呈观一种由大到小,逐步收敛的特征。全词用一连串带有伤感的暮春景物来衬托相思的伤感,深切动人。
  首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是化用刘安《招隐士》赋中的“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之语,写出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点明了时间、季节。
  “柳外楼高空断魂”谓登上高楼,凭窗远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现在眼前,只是仍不见丈夫身影,不觉悲从中来,益觉伤悲。“杜宇声声不忍闻”言杜鹃鸣声凄厉,更能引起思念亲人的悲凄之情。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则是时将黄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伤情离绪更进一层。少妇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随凄风厉雨,更加魂消肠断。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关掩门户,不再见人。给人以无穷遐思,悲苦难以尽言。全诗一句一层渲染,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深闭门”打住,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读来令人为之心恸。
  小令如绝句,易成而难工,最重神韵。此词利用传统意象,将芳草、烟柳、杜鹃、春雨、梨花诸物与所抒离恨别绪结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远而韵味悠长。
总结:忆王孙,该词牌为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为 “黄钟宫”。此调皆写离情别绪。也有怀念之作,情感十分凄婉,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忆王孙·春词》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1257

帖子

8423

积分

版主

烟雨楼诗词学院老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1
贡献
2091
金钱
3138
 楼主| 发表于 2022-3-20 1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联奕中乐作业

《忆王孙》例词解析    飞霞十八·书联奕中乐
忆王孙·春词    宋代·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解析】
这是作者李重元四首《忆王孙》词的第一篇:此词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词中的那一份情思又是通过景色的转换逐步显示出来,且又逐步加深加浓的。在场景的转换上,词作呈观一种由大到小,逐步收敛的特征。全词用一连串带有伤感的暮春景物来衬托相思的伤感,深切动人。

忆王孙·夏词    宋代·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解析】
这是作者李重元四首《忆王孙》词的第二篇:此词勾画出一副别有情趣的夏令仕女图。前三句“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围着夏天难得的清凉来写,给后两句“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的竹床慵睡做铺垫,写出了大家同感深受的夏季特有景象。

忆王孙·秋词    宋代·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解析】
这是作者李重元四首《忆王孙》词的第三篇:此词主要写留守妇女倚楼望月。整首词句与句(风冷——月斜——独倚楼;珠帘不上钩——渔灯古渡头)衔接紧密,意脉清晰,通过简单的物象组合(风、花、月、楼、帘钩、渔灯、渡头),沟出一幅生动的秋怨场景。

忆王孙·冬词    宋代·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解析】
这是作者李重元四首《忆王孙》词的第四篇:此词主要写女主人独自在家裹着被子听哀鸿。它先从听觉上(“风扫”“孤鸿三两声”)给女主人打击,后又从视觉上(“雪初晴”“月笼明”“梅花痩影”)衬出女主人的孤苦伶仃。此时,或许只有梅花这一意象,还有可能给女主人带来些许安慰;“梅花痩影”不正是女主人的缩影和化身吗?

忆王孙  清代·纳兰性德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解析】
这是清代·纳兰性德的一首怀人之作,主要写年轻女子期盼与心上人相守相聚的怀春之事。它采用白描手法,用近乎口语的文笔,通过生活小情趣,来刻画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形象。此词清新自然,明白如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7

帖子

8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5
贡献
190
金钱
326
发表于 2022-3-21 12:4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忆王孙·春词 宋 ·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首句忆字是领字,萋萋芳草点明季节。只望到墙内的柳树,柳外的高楼隔断了远眺的视野,空,断魂,是点睛之笔,空虚寂寞孤独。从早上盼到晚上,欲黄昏,雨打梨花,没有惜花人,以花喻 己,大好青春就这样孤独流逝。深字回应断字,庭院深深望不断天涯路,只有回忆只有盼望。  2.忆王孙·夏词 宋 ·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首句:风蒲猎猎风吹过小池塘,带来一池雨后荷花的清香,瓜果浸过凉水后吃起来很是凉爽,凉凉的竹床,吃饱了懒洋洋的不愿意做针线活就睡一觉。这是一种状态,无人与她一起赏花。也是暗指不愿意做针线活的原因,为谁做?没有目的没有动力,一个人百无聊赖就是睡觉了。 3.忆王孙·秋词 宋 · 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首句秋字点明时节,月夜独倚楼,冷清。独自黯然神伤。一点渔灯古渡头,一点更是暗沉冷清。没有人来人往,所盼之人仍未归来。通篇都是孤寂冷清。秋天更易伤感。  4.忆王孙·冬词 宋 · 李重元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首句:雪字点明时节:冬季。接着孤鸿哀鸣,更衬的独人孤单。雪后月下清晰的照出窗外隐隐绰绰的寒梅疏影。还是描写清冷。  5.忆王孙 梦中作  北宋 · 王安石 隔岸桃花红未半。 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 清梦断。 亭亭伫立春宵短。   首句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二句写春景,突出一个“乱”字,这种乱来自一种盎然的春意,更是蓬勃生命力的体现。 由“红未半”可知,春色尚早,桃花还未盛放,但蜂儿早已按捺不住欢喜,飞到枝头,竞相争春了。“蜂儿乱”,一个“乱”字,不但是视觉上的纷杂,挤拥,更是听觉上的嘈乱,喧闹。 惆怅武陵人不管,这是一个典故,由喧闹到惆怅来转折,这是“乐景写哀情”,“以乐衬哀”,“惆怅武陵人不管”,主人公是惆怅的,因何不快?因“武陵人不管”。“武陵人”又是谁?作者没有展开故事,而以梦醒(“清梦断”)来作结。原来,“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是一个美丽的梦境,梦中有爱情,有尘封已久的往事。只是“清梦断”后,一切都成空,她(王安石代梦中女子作)独自立在春宵,仿佛一身都凝着清愁…… 王安石退居江宁时,也找不志同道合的友人,心中也怏怏不乐。梦里如此美景美人,清楚醒了,如何不伤感?春宵苦短,一个短字总结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1
贡献
2
金钱
3
发表于 2022-3-27 00: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海无涯 于 2022-3-27 00:58 编辑

第一首:
忆王孙·春词
作者/宋.李重元

萋萋(1)芳草忆王孙(2)。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柳外楼高空断魂。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杜宇(3)声声不忍闻。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欲黄昏。
仄平平(韵)
雨打梨花深闭门。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注释:
(1)萋萋: 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2)王孙: 这里指游子,行人。
(3)杜宇: 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译文
       佳人高楼远望,只见连天芳草,千里萋萋,而所思之人更在天涯芳草之外;又听得杜宇声声悲鸣,痛“不忍闻”。主人公在“雨打梨花”的滴沥声中步归绣阁,但心中愁思无疑比此前更加凝重,全词可谓写得一派愁气弥漫。

解析:
       这首词的结构。主要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思绪。那一份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加浓,在场景的转换上,又由大到小,逐步收束,此词起笔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连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轻飘扬到天尽头了。接下来,场景收束为田间路头杨柳、柳外高楼。在杜鹃声声中,已到黄昏,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景再次收束为小院梨花带春雨,到一个无言深闭门。可以想见,闭门人游荡在千里外的芳心也将最后回到常日紧闭的心扉内。词作结构由大而小,由外而内,由景生情,总体上表现为收束的特征。
       这首词选用的都是一些最常见的意象。比如:芳草、杨柳、高楼、杜宇、梨花。
        因此,当作者把这些意象巧妙组合到一起时,就形成了一种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性的画面。



第二首
忆王孙·夏词
作者/宋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过雨荷花满院香。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沈李浮瓜(1)冰雪凉。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竹方床。(2)
仄平平(韵)
针线慵拈(3)午梦长。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注释:
(1)沈李浮瓜——指消夏果品。
(2)竹方床——竹子编制的床(一般夏天使用)。
(3)慵拈——困倦、慵懒。

译文:
      这首词写的是,夏日雨后微风吹拂,满院充满阵阵的荷花香味,也懒得做针线,并享受着井水沁润的瓜果,吃完瓜果,就在竹床上美美的睡一觉,享受着午睡带来的美梦!

解析:
        写作手法:由外景到内景这一首夏词,先写小池塘里的荷花,再写荷花的香味飘进了庭院。炎热的夏季,难得的雨后清爽。这时候,又描写了庭院子里面发生的故事   (如享受瓜果和懒得做针线及在竹床如梦的惬意的事情)      
        小令虽短,却勾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别有情趣。



第三首
忆王孙(秋词)
作者/宋·李重元

飕飕风冷荻花(1)秋。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明月斜侵独倚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十二珠帘不上钩。(2)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黯凝眸。
仄平平
一点渔灯古渡头。(3)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注释:
(1)荻花——像芦苇一样的植物。
(2)十二珠帘不上钩——没有卷起来的门帘。
(3)古渡头——古时候的渔船码头

译文:
秋天来了,飕飕的冷风吹着萧瑟的荻花,月亮也冒着冷光斜斜的照进楼里,因为是独自一个人,门帘也懒得卷起来,百无聊赖的我呀,倚靠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古渡头,古渡头哪里还有着星星点点、冷冷清清的渔火。

解析:
本词的写作方法是从天气入手,借着冷冷的月光来表达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心情,先景后情,从外到内,从远到近,又从近到远,钩画出来一个人的心情像秋风吹过一样也是冷飕飕的。



第四首
忆王孙·冬词
作者/宋.李重元

彤云(1)风扫雪初晴,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天外孤鸿(2)三两声。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独拥寒衾(3)不忍听。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月笼明,
仄平平。(韵)
窗外梅花瘦影横(4)。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注释:
(1)彤云——下雪前密布的浓云。
(2)孤鸿——离群的孤雁,鸣声悲楚
(3)独拥寒衾——独自一个人睡在冰冷的被窝里,
(4)瘦影横——表明梅花飘落,梅枝影孑斜映在窗外的墙壁面上。

译文:
        雪后初晴的一天,阳光明媚,而我却孤独的躺在冰冷的被窝里,听到那偶尔传过来鸿雁的悲鸣,甚是伤感与凄凉!
        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天,我却没有心情欣赏雪后的大自然,到了晚上明静的月光洒满大地,而我只看见花瓣飘落后的梅花枝影被映照在窗外的墙上!

(这么好的大自然环境,作者却不出门走动一下,是不是久病卧床?这只是猜测,因为暂时查不到作者的个人资料)

解析:
       写作手法:先景后情,从室外景到室内景;从眼睛看到、到耳朵听到;从心里想到的又到眼睛看到,属于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第五首
忆王孙·一春常是雨和风
作者/宋·陆游

一春常是雨和风,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风雨晴时春已空。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谁惜泥沙早点红。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恨难穷,
仄平平(韵)
恰似衰翁一世中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译文:
         这首词是陆游的伤春之作,词意为,春天总是常有风和雨,等到风雨皆过,终于放晴时,春天却也将尽了,谁还会怜惜泥沙地上那些凋落的花瓣呢?忿懑这些落花无人赏识的心情难以平息,而它的遭遇也正和作者年迈体弱的老人无人问津命运相同。

解析:
        这首词作的写作手法是:先景后情,比喻自己是被风吹落的花瓣,无人问津!



总结:
《忆王孙》是一种词牌名,
又名“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蛾眉”等。以李重元《忆王孙·春词》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
一、《忆王孙》属“仙吕宫”—— 清新绵邈
二、《忆王孙》正格体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三、
(1)、单调31字,五句五平韵
(2)、三字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
本词牌有4个七字句和1个三字句
(4)、句式:
三字句:为1/2
七字句:为2/2/3
(5)、对偶:
一、二句为对偶句,2、4、6字平仄相对。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8 0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