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丁若水 于 2015-4-17 20:48 编辑
-----电影《色戒》观后感
当一个国家或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往往是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的时候,也是民族情绪最浮躁的时候。这时候的抗争与其说是背水一战,不如说是垂死挣扎来得贴切实在。
顾炎武先生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先生只说对了一半,天下的兴是百姓的责任,天下的亡百姓绝无责任。也只有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才会有这样愤懑无奈的呐喊,看似慷慨激昂,实则悲辛无尽。我们想一想,农民的责任是种地,工人的责任是生产,学生的责任是读书...国家的兴旺繁荣自然会因他们的苛尽职守而生生不息,如果农民弃家流亡,工人到处暴动,学生去搞暗杀了,国家能兴旺才怪!
国家的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公民苛尽职守,不越权,不逾矩就是尽了一个国民的责任。可是国家败亡的罪责却不能由这些民众来承担,应该承担责任的是那些位高权重,昏聩无能的家伙,而这些人又是绝无担当的败类。
王佳芝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民族危亡,国家残败的年代,在同学们鼓吹爱国的狂热中做了一个无奈无力的牺牲者。看这部片子让我想起龙应台的文章《生了梅毒的母亲》,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对于我们所有的国民而言就是一个已经堕落了的生了梅毒的母亲,让她的每个儿女在切齿痛恨的同时又捶心刺骨地痛心!
一个女孩儿因为盲目爱国而放弃了自己做为女性的尊严和权利,让她从女孩儿成为女人的决定居然是经过别人商量后的结果,而那个和他一起完成这个转变的男人是同学中唯一有性经验的---嫖妓的经验。那个镜头残酷的让人心疼,完全没有人间情欲的美好。
当女孩儿成为女人,计划却因目标的离开而破产。女孩儿原有的热情和盲目破碎成一出闹剧。付出成为女人的代价她得到的是麻木的不堪回首的漠然。可是三年后,当一个男同学再次找到她,要求她继续当年的计划她还是义无返顾地答应了,为了把那个闹剧变得神圣一些吧,也为了刷新自己对生活的绝望和冷漠,给自己的行为一个交代和收刹。
于是,如意料中的,男人被女人吸引,开始了最初的征服,接着有了在恐惧和绝望中的抵死缠绵。男人的焦虑和恐惧在情欲中得到宣泄和舒缓。女人的绝望也因为这份激情凭添了几分盎然生气,只是迷醉中的男女浑然不觉。
原本作为阴谋的爱情却让涉世未深的女人动了七情六欲。毕竟热情和理想是太过虚无的东西,而眼前男人的迷恋和关注似乎更真实动人。就算些许温情女人的收获也是来自于这个霸道残酷又不失柔情的男人,而不是来自于利用她的所谓“同党”,她不过是他们手中的棋子。其实女人作为政治祭品的命运是从计划开始就注定了的,无论成败。
最后一刻女人的不确定的信仰还是输给了情感,同时输掉的还有自己的性命,面对死亡女人漠然平静,些许的不安来自于同自己赴死的同伴,也许这一刻是三年来女人第一次轻松的呼吸,因为她终于给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交代,虽然生命已经走到尽头。
看电影的我在为女孩儿命运唏嘘的同时最想说的话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玩弄权术和阴谋的天分,不是每个人都有做演员的本钱。爱国不等于政治,牺牲也未必是对理想的执着。珍爱自己,远离盲目,生活才会真实而充盈。即使处身乱世,即使国破家亡,谋定而后动,衡量得失,避免牺牲才是上策。有时候保全有用之身也是积蓄力量更好地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