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骈文副首版
精华194
注册时间2015-3-13
威望3964
金钱17786
贡献13339
副首版
辞赋骈文副首版
  
威望- 3964 点
贡献- 13339 次
金钱- 17786 枚

|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诗人。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由于他在小说第一回写出了“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所以后人都称他为曹雪芹,而很少人叫他曹霑。
曹雪芹先祖为汉人,明末定居东北辽阳。后来加入满族“汉军八旗”正白旗,成为包衣。他的曾祖母当过康熙皇帝幼时保姆,所以深得康熙信任。从曾祖曹玺、祖父曹寅,到伯、父辈曹顒、曹頫,连任江宁织造六十余年,正所谓“赫赫扬扬,已将百年”。曹雪芹少年时代生活在这样的锦衣玉食之家,过着豪华的日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千里搭帐篷,没有不散的宴席”。大约在曹雪芹13岁那年,雍正登基几年后,借口曹家公款亏空,屡忤“圣意”,把他父亲曹頫革职抄家。雍正将抄没之房地人口财产全部赏给隋赫德。曹頫家眷回京,住蒜市口,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从此,曹雪芹告别了秦淮“钟鸣鼎食之家”的幸福生活,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悲惨境地。
“燕市悲歌哭离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敦敏诗)。没落贵族出身的曹雪芹,从这一巨变中,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残酷现实并没有磨灭他的勇气,在“举家食粥酒常赊”艰苦的环境中,他“著书黄叶村",坚持文学创作。
曹霑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为啥三个号都带“芹”字呢?原来他十分喜欢芹菜。这种草木植物柄发达,色黄绿,有香味。“菜之美者,云梦之芹”(吕氏春秋)。芹菜即可食用,也可观赏。农民在田园中种上碧绿的芹菜,与小溪流水相辉映,呈现出一幅“芹圃”“芹溪"的田园风光,令曹霑兴奋不已。在社会中饱尝辛酸的作家,以“芹圃”“芹溪”为号,以示自己不求仕进,敢于寂寞的田园生活。
为何又叫雪芹呢?原来芹菜秋天种植,冬天收获。喜冷凉,不耐热,而“雪底芹芽”又是曹霑喜欢的一道菜。“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可行脍。”(苏东坡诗)表现了苏东坡对芹菜的喜爱。曹霑从诗中取名号“雪芹",以示自己不同流合污,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怀。
雪芹还有一层意思。旧时芹菜入宴,表示科考得中。《红楼梦》中有“瑞云香炉采芹人"之句,“芹”上压“雪”自然没有祥云环绕了。这位性情高傲的文学家,不攀附达官贵人,不追求功名,以雪芹为名,犹如雪中寒梅,雪底芹芽,越在冷酷的环境中越显出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他在落魄时不甘屈服的叛逆性格,彰显了贫穷中不甘寂寞的伟大情怀。
曹霑字梦阮,也有说法。“阮”是“竹林七贤”的阮籍,其为人性格孤傲,藐视礼教,经常饮酒,愤世嫉俗。与曹霑有相似之处,恨不能生于同时,唯有梦中求之,故名梦阮。
自此,曹雪芹这个光辉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中国文学史画廊上,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