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2

《二南密旨》 旧题唐贾岛 撰

[复制链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2-3 17: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南密旨》 旧题唐贾岛 撰

  ○论六义
  歌事曰风。布义曰赋。取类曰比。感物曰兴。正事曰雅。善德曰颂。
  风论一。风者,风也。即兴体定句,须有感。外意随篇目白彰,内意随入讽刺。歌群臣风化之事。
  赋论二。赋者,敷也,布也。指事而陈,显善恶之殊态。外则敷本题之正休,内则布讽诵之玄情。
  比论三。比者,类也,妍媸相类、相显之理。或君臣氏佞,则物象比而刺之;或君臣贤明,亦取物比而象之。
  兴论四。与者,情也,谓外感于物,内动于情,情不可遏,故曰兴。感君臣之德政废兴而形于言。
  雅论五。雅者,正也,谓歌讽刺之言,而正君臣之道。法制号令,生民悦之,去其苛政。
  颂论六。颂者,美也,美君臣之德化。

  ○论风之所以
  君之德,风化被于四方,兹乃正风也。或否塞贤路,下民无告,即正风变矣。

  ○论风双之所由
  骚者,愁也,始乎屈原。为君昏暗时,龙乎谗佞之臣。含忠抱素,进于逆耳之谏,君暗不纳,放之汀南,遂为《离骚经》。以香草比君子,以美人喻其君,乃变风而入其骚刺之旨,正其风而归于化也。

  ○论二雅大小正旨
  四方之风,一人之德。民无门以颂,故谓之大雅。诸候之政,匡救善恶,退而歌之,谓之小雅。大雅,如卢纶《兴善事后池》诗:“好风能自至,明月不须期。

  ○论变大小雅
  大小雅变者,谓君不君,臣不臣,上行酷政,下进阿谀,诗人则变雅而讽刺之。言变者,即为景象移动比之。如《诗》云:“绿衣黄裳。”此乃变小雅之体也。

  ○论南北二宗例古今正体
  宗者,总也。言宗则始南北二宗也。南宗一句含理,北宗二句显意。南宗例,如《毛诗》云:“林有朴,野有死鹿。”即今人为对,字字的确,上下各司其意。如鲍照《白头吟》“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如钱起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此皆宗南宗本也。北宗例,如《毛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此体今人宗为十字句,对或不对。如左太冲诗:“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如卢纶诗:“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此皆宗北宗之体也。诗人须宗于宗,或一聊合于宗,即终篇之意皆然。

  ○论立格渊奥
  一曰情。二曰意。三曰事。
  情格一。耿介曰情。外感于中而形于言,动天地,感鬼神,无出于情。三格中情最切也。如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如钱起诗:“带竹飞泉冷,穿花片月深。”此皆情也。如此之用,与日月争衡也。
  意格二。取诗中之意不形于物象。如古诗云:“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如书公《赋巴山夜猿送客》:“何年有此路,几客共沾襟。
  事格三。须兴怀属思,有所冥合。若将古事比今事,无冥合之意,何益于诗教。如谢灵运诗:“偶兴张邴合,久欲归东山。”如陵士衡《齐讴行》:“鄙哉牛山欢,未及至人情。”如古诗云:“懒向碧云客,独吟黄鹤诗。”以上三格,可谓握造化手也。

  ○论古今道理一贯
  小手皆言《毛诗》及《文选》诸公之作是古道,与今不同,此不可与言也。诗教今古之道皆然。

  ○论题目所由
  题者,诗家之主也;目者,名目也。如人之眼目,眼目俱明,则全其人中之相,足可坐窥于万象。

  ○论篇目正理用
  梦游仙,刺君臣道阻也。
  水边,趋进道阻也。
  白吟,忠臣遭佞,中路离散也。
  夜坐,贤人待时也。贫居,君子守志也。
  看水,群佞当路也。
  落花,国中正风隳坏也。
  对雪,君酷虐也。
  晚望,贤人失时也。送人,用明暗进退之理也。早春、中春,正风明盛也。
  春晚,正风将坏之兆也。
  夏日,君暴也。
  夏残,酷虐将消也。
  秋日,变为明时,正为暗乱也。
  残秋,君加昏乱之兆也。
  冬,亦是暴虐也。
  残冬,酷虐欲消,向明之兆也。
  登高野步,贤人观国之光之兆也。
  游寺院,贤人趋进,否泰之兆也。
  题寺院,书国之善恶也。
  春秋书怀,贤人时明君暗,书进退之兆也。
  题百花,或颂贤人在位之德,或刺小人在位淫乱也。
  牡丹,君子时会也。
  鹧鸪,刺小人得志也。
  观棋,贤人用筹策胜败之道也。
  风雷,君子感威令也。
  野烧,兵革昏乱也。
  赠隐者,君子避世也。
  已上四十七门,略举大纲也。

  ○论物象是诗家之作用
  造化之中,一物一象,皆察而用之,比君臣之化。君臣之化,天地同机,比而用之,得不宜乎。

  ○论引古证用物象
  四时物象节候者,诗家之血脉也。比讽君臣之化深。《毛诗》曰:“殷其雷,在南山之阳。”雷,比教令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贤人他适之比也。陶潜《咏贫士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以孤云比贫士也。以上例多,不能广引,作者可三隅反也。

  ○论总例物象
  天地、日月、夫妇君臣也,明暗以体判用。钟声,国中用武,变此正声也。石磬,贤人声价变,忠臣欲死矣。琴瑟,贤人志气也,又比廉能声价也。九衢、道路,此喻皇道也。笙箫、管笛,男女思时会,变国正声也。同志、知己、故人、乡友、友人,皆比贤人,亦比君臣也。
  舟楫、桥梁,比上宰,又比携进之人,亦皇道通达也。
  馨香,此喻君子佳誉也。
  兰蕙,此喻有德才艺之士也。
  金玉、珍珠、宝玉、玫瑰,此喻仁义光华也。
  飘风、苦雨、霜雹、波涛,此比国令,又比佞臣也。
  水深、石磴、石迳、怪石,比喻小人当路也。
  幽石、好石,此喻君子之志也。
  岩岭、岗树、巢木、孤峰、高峰,此喻贤臣位也。
  山影、山色、山光,此喻君子之德也。
  乱峰、乱□、寒□、翳□、碧□,此喻佞臣得志也。
  黄□、黄雾,此喻兵革也。
  白□、孤□、孤烟,此喻贤人也。
  涧□、谷□,此喻贤人在野也。
  □影、□色、□气,此喻贤人才艺也。
  烟浪、野烧、重雾,此喻兵革也。
  江湖,此喻国也,清澄为明,混浊为暗也。
  荆棘,蜂蝶,此喻小人也。
  池井、寺院、宫观,此乃喻国位也。
  楼台、殿阁,此喻君臣名位,消息而用之也。
  红尘、惊埃、尘世,此喻兵革乱世也。
  故乡、故园、家山、乡关,此苏廊庙也。
  松竹、桧柏,此贤人志义也。
  松声、竹韵,此喻贤人声偿也。
  松阴、竹阴,此喻贤人德荫也。
  岩松、溪竹,此喻贤人在野也。
  鹭、鹤、鸾、鸡,此喻君子也。
  百草、苔、莎,此喻百姓众多也。
  百鸟,取贵贱,比君子、小人也。
  鸳鸿,比朝列也。
  泉声、溪声,此贤人清高之举也。
  他山、他林、乡国,比外国也。
  笔砚、竹竿、桂楫、桨、棹、橹,比君子筹策也。
  黄叶、落叶、败叶,比小人也。
  灯、孤灯,比贤人在乱,而其道明也。
  积阴、冻雪,比阴谋事起也。
  片□、晴霭、残雾、残霞、□□,此比佞臣也。
  木落,比君子道清也。
  竹杖、藜杖,比贤人筹策也。
  猿吟,比君子失志也。

  ○论总显大意
  大意,谓一篇之意。如皇甫冉送人诗:“淮海风涛起,江关幽思长。”此一联见国中兵革、威令并起。“同悲鹊透树,独作脂随阳。”此见贤臣共悲忠臣,君恩不及。“山晚云和雪,门寒月照霜。”此见恩及小人。“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潇湘。”此见贤人见几而退。李嘉《和苗员外雨夜伴直》:“宿雨南宫夜,仙郎伴直时。”此见乱世臣节也。“漏长丹凤阙,秋冷白云司。”此见君臣乱暗之甚。“萤影侵阶乱,鸿声出塞迟。”此见小人道长,侵君子之位。“萧条吏人散,小谢有新诗。”此见佞臣已退,贤人进逆耳之言。李端诗:“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呜。”此贤人趋进兆也。下一句郎韦金部在他国,孤进失期,乃招之也。“古道黄花发,青蒸赤烧生。”此见他国君子道消,正风移败,兵革并起。“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此见前国贤人,虽未遂大志,尤喜无兵革。以上三篇,略而列之,用显大意。

  ○论裁体升降
  诗体若人之有身,人生世间,禀一元相而成体,中间或风姿峭拔,盖人伦之难。体以象显。颜延年诗:“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鲍明远诗:“腾沙郁黄雾,飞浪扬白鸥。”此以象见体也。
以上一十五门,不可妄传。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自号碣石山人。今北京市房山区贾岛村(贾岛峪)人,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艮。19岁云游,识孟郊等,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
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2-3 17: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骚旨格 [唐] 齐己
■六诗 
  一曰大雅  诗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二曰小雅  诗云: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
  三曰正风  诗云: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四曰变风  诗云:当道冷云和不得,满郊芳草即成空。
  五曰变大雅  诗云: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六曰变小雅  诗云:寒禽黏古树,积雪占苍苔。
■诗有六义
  一曰风  诗云: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二曰赋  诗云:风和日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三曰比  诗云: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鬚。
  四曰兴  诗云:水谙彭泽阔,山忆武陵深。
  五曰雅  诗云: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又云:远道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六曰颂  诗云:君恩到铜柱,蛮款入交州。
  
■诗有十体
  
一曰高古  诗云:千般贵在无过达,一片心闲不奈高。[四部丛刊本作奈何]
  二曰清奇  诗云: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三曰远近  诗云:已知前古事,更结后人看。
  四曰双分  诗云: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五曰背非  诗云:山河终决胜,楚汉且横行。
  六曰虚无[四部丛刊本作无虚]  诗云: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七曰是非  诗云:须知项籍剑,不及鲁阳戈。
  八曰清洁  诗云: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斋。
  九曰覆妆  诗云: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十曰阖门  诗云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诗有十势
  狮子反掷势  诗云: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猛虎踞林势  诗云:窗前闲咏鸳鸯句,壁上时观獬豸图。
  丹凤衔珠势  诗云:正思浮世事,又到古城边。
  毒龙顾尾势  诗云: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孤雁失羣势  (诗阙)
  洪河侧掌势  诗云:游人微动水,高岸更生风。
  龙凤交吟势  诗云:崑玉已成廊庙器,涧松犹是薜萝身。
  猛虎投涧势  诗云: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龙潜巨浸势  诗云:养猿寒嶂叠,擎鹤密林疏。
  鲸吞巨海势  诗云:袖中藏日月,掌上握乾坤。
  
■诗有二十式
  
  一曰出入  诗云:雨涨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二曰高逸  诗云: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三曰出尘  诗云:逍遥非俗趣,杨柳谩春风。
  四曰回避  诗云:鸟正啼隋柳,人须入[四部丛刊本作出]楚山。
  五曰并行  诗云:终夜冥心坐,诸峰叫月猿。
  六曰艰难  诗云: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七曰达时  诗云:高松[四部丛刊本作高风]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八曰度量  诗云:应有冥心者,还寻此境来。
  九曰失时  诗云:高秋初雨后,夜半乱山中。
  十曰静兴  诗云:古屋无人到,残阳满地时。
  十一曰知时  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十二曰暗会  诗云: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
  十三曰直拟  诗云: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十四曰返本  诗云:又因风雨夜,重到古松门。
  十五曰功勳  诗云:马曾金镞中,身有宝刀痕。
  十六曰抛掷  诗云:琴书留上国,风雨出秦关。
  十七曰背非  诗云:山河终决胜,楚汉且横行。
  十八曰进退  诗云:日午游都市,天寒住华山。
  十九曰礼义  诗云:送我杯中酒,与君身上衣。
  二十曰兀坐  诗云:自从青草出,便不下阶行。
  
■诗有四十门
  
  一曰皇道  诗云: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二曰始终  诗云:养鶵成大鹤,种子做高松。
  三曰悲喜  诗云:两行灯下泪,一纸岭南书。
  四曰隐显  诗云:道晦金鸡伏,时来木马鸣。
  五曰惆怅  诗云: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
  六曰道情  诗云:谁来看山寺,自是扫松门。
  七曰得意  诗云:此生还自喜,余事不相侵。
  八曰背时  诗云:白发无心镊,青山得意多。
  九曰正风  诗云:一春能几日,无雨亦多风。
  十曰返顾  诗云: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十一曰乱道  诗云:苦雨涨秋涛,狂风翻野烧。
  十二曰抱直  诗云:须知三尺剑,只为不平人。
  十三曰世情  诗云:要路争先进,闲门肯暂过。
  十四曰康救  诗云:傍人皆默语,当路好隄防。
  十五曰贞孝  诗云:无家空託墓[四部丛刊本作托梦],主祭不从人。
  十六曰薄情  诗云:君恩秋后薄,日夕向人疏。
  十七曰忠正  诗云:敢将心为主,岂惧语从人。
  十八曰相成  诗云:怪得登科晚,须逢圣主知。
  十九曰嗟歎  诗云:泪流襟上血,发变[四部丛刊作发白]镜中丝。
  二十曰俟时  诗云:明主未巡狩,白头犹钓鱼。
  二十一曰清苦  诗云:在处人投卷,移居雨着衣。
  二十二曰骚愁  诗云:已难消永夜,况复听秋霖。
  二十三曰睠恋  诗云:欲起游方兴,重来遶塔行。
  二十四曰想像  诗云:溪霞流火色,松月照罏光。
  二十五曰志气  诗云:未抛先[四部丛刊作无]达路,难作便归人。
  二十六曰双拟  诗云:瞑目瞑心坐,花开花落时。
  二十七曰向时  诗云:黑壤生红朮,黄猿领白儿。
  二十八曰伤心  诗云:六国空流血,孤祠掩落花。
  二十九曰监戒[四部丛刊本作鉴戒]  诗云:因思〈后庭曲〉,懒上景阳楼。
  三十曰神仙  诗云:一为嵩岳客,几丧洛阳人。
  三十一曰破除  诗云:大都时到此,不是世无情。
  三十二曰蹇塞  诗云:气蒸垂柳重,寒勒牡丹迟。
  三十三曰鬼怪  诗云:山魅隔窗舞,鹏鸟入帘飞。
  三十四曰纰缪[四部丛刊作乱道]  诗云:日落月未上,鸟栖人独行。
  三十五曰世变[四部丛刊作世情]  诗云:如何人少重,都为带寒开。
  三十六曰风雅[四部丛刊作雅风]  诗云:日落无行客,天寒有去鸿。
  三十七曰嗟歎  诗云: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
  三十八曰是非  诗云:须知项籍剑,不及鲁阳戈。
  三十九曰礼义  诗云:送我杯中酒,与君身上衣。
  四十曰清洁  诗云:大雪路亦宿,深山水也斋。
  
■诗有六断
  一曰合题  诗云:可怜半夜婵娟月,正对五侯残酒巵。
  二曰背题  诗云: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三曰即事  诗云: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四曰因起  诗云:闲寻古廊画,记得列仙名。
  五曰不尽意  诗云:此心只在相逢说,时复登楼看远山。
  六曰取时  诗云:西风起边燕[四部丛刊作过燕],一一向潇湘。
  
■诗有三格
  
  一曰上格用意  诗云:那堪怀远道,犹自上高楼。又云:九江有浪船难济,三峡无猿客自愁。
  二曰中格用气  诗云:直饶人买去,还向柳边栽。又云:四海鱼龙精魄冷,三山鸾凤骨毛寒。
  三曰下格用事  诗云:片石犹临水,无人把钓竿。又云: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四部丛刊本后有小字“贯休晚泊湘江”]
  
  莆田蔡氏着《吟窗杂咏》,载诸家诗格诗评类三十余种,大略真赝相半,又脱落不堪读。丙寅春,从云间了予内父遗书中简得齐己《白莲集》十卷,末载《风骚旨格》一卷,与蔡本迥异,急梓之,以正诸本之误云。湖南毛晋识。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103
贡献
19613
金钱
25779
发表于 2022-5-8 16: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致敬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7: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