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生香首席版主
精华31
注册时间2014-10-5
威望3828
金钱40235
贡献33040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威望- 3828 点
贡献- 33040 次
金钱- 40235 枚
 
|
浅议填词中的“孤平” || 马帮诗歌
原创 墨脉 2022-01-03 10:01
收录于话题
#个人专辑
31个
mmexport1576508349100.jpg
顾问:潜东篱 廊桥水落痕 威力 潮 辰龙
乡心梦 风尘儒侠 荻埠归帆
过乃胜 吕永生
作者:墨脉
题刊:黄孟炜
图片
2022年第一刊!新年快乐!
首先感谢各位读者去年连续跟读《如何正确词谱与网络检测工具》系列。今年开始,将陆续介绍一些填词知识。
去年的系列文之五:词谱“平”两端的“中”如何判断平仄,就阐述过这点。
之前多次谈到,词是诗余,基本格律基本遵循诗之规则。诗律要避免孤平和三平尾,已经成了定律。但是词却很少有人提及,可能是因为词谱太繁杂,而且词律要求相对诗律而言,要宽松不少。再者,孤平和尾三平确实能在词谱中见到,因此不少人认为也可以。实际是否如此呢?通常词律中是不是也要刻意在避免孤平和尾三平呢?本文,就这点进行探讨。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何谓孤平。
对孤平,一直有几种看法,目前最为大众接受的当属现代诗律学者王力的观点:韵句中除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但是这个观点也有不科学之处,很容易认为仄仄仄平平也是孤平。事实上,两平相邻就不是孤平了。
填词中,五言字很多,也是最易犯孤平的。这是因为词谱中 “中平中仄平”句式很多,绝大多数人以为中可以随意填平仄,因而不经意间犯了孤平。
现代人填词,一般都要参照词谱,因此词谱的准确度很大程度决定了词律的准确性。
之前一直说过,龙谱虽然词牌少,但远比钦谱严谨。而钦谱词牌多,因此使用更广泛。据说康熙爷吩咐陈廷敬等人编著钦定词谱时,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意在综合各家,做到形式上的不偏不倚,未免就显笼统。也正因为如此,漏洞很多,使得现代诗词爱好者很容易陷入误区。
但是龙谱也不都是百分之百准确。
图片
图片
图片
前几天,看到有人填写破阵子。
钦谱正格:
破阵子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晏殊
海上蟠桃易熟 人间秋月长圆 惟有擘钗分钿侣 离别常多会面难 此情须问天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蜡烛到明垂泪 熏炉尽日生烟 一点凄凉愁绝意 漫道秦筝有剩弦 何曾为细传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龙谱正格:
破阵子 定格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仄仄平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仄仄平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可以看到,无论钦谱或龙谱,尾句格律都是”中平中仄平“。绝大多数人填词,都是依葫芦画瓢,看到中就随便填平仄,这样就不可避免出现孤平现象。“仄平仄仄平”这种错误极为常见。
我就看到很多人这样填,本段开端说的前几天,有人填写破阵子,其上下片尾句都孤平。
参阅了搜韵从宋代一直到清朝年间的上百首作品,尾句还未发现有孤平的。都是“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俗称的本句孤平自救,比如李白的“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恐为仄,为了避免孤平,第三字用了平声“天”来救)”以及“平平平仄平”。
就以钦谱正格晏殊这首来说,上片“此情须问天”格律为“仄平平仄平”,因第一字用了仄声此,在第三字用平声字来补救,这样就避免了孤平。
那么有人会说,龙谱正格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仄平仄仄平)”不就是孤平吗?。如果是诗律,这句毫无疑问是孤平。但是,填词一直有入声字替代平声字的用法,白就是入声字,再此当作平声,下片首句的卢之“的”也是入声字替代平声,因此依然合律。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古人填词,是刻意避免孤平的。
当然,不可否认,词律相对诗律确实要宽松一些,因此有些古人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曾经就有人举例说破阵子也有”孤平“,这一点也不奇怪。任何词牌估计都能找到一两首出律的古人作品,就如诗一样,就是格律成型之后,也难免有孤平或者三平尾的句子出现。但这些非主流,不能以特殊性当作常规,把古人的错误当作我们也可以出错的挡箭牌。
顺便再说说李煜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苍黄辞庙日,教坊独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是李煜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亦是破阵子典范作品之一。全词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却饱含了对故国的留恋与亡国的悔恨之意。
但是这首词格律多处出错。此词作于李煜降宋之后的几年,即作者生命的最后几年,应该做得很匆忙没修改。且他是比晏殊还要早的词人,现在普遍采用的破阵子格律是从晏殊那里推出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看了破阵子,好家伙,钦谱、龙谱格律如出一辙,令一众对词律掌握不好的诗词爱好者频频掉进沟里,出错了也不知道。不是说龙谱要严谨得多吗?能否再用几个词牌做说明,加深印象?
下一集,将以几个常用词牌做进一步阐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