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4|回复: 1

五律修改示例(文/封狼)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4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7
贡献
2658
金钱
755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8 10:5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律修改示例》文/封狼
   今天我就结合一首五律初稿的修改,分享一下跳出栏杆体的方法和思路。封狼在文章中说过这种堪与老干体并驾齐驱的诗风,他的特点就是无端自哀、顾影自怜、故作惆怅、扭捏作态,人人都好似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林黛玉,喜欢大量运用和重复那些表示情绪低落哀伤、孤独的字词,是一种女性初学者在学诗路上最容易掉进的大坑,女性因为天性使然尚且说得过去,男的写这种调调的诗词就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人生感怀
孤舟一叶悬,浪涌碧波颠。
寂寂愁多少?悠悠路八千。
无须追往事,何必叹流年。
笑看风云起,丝丝似管弦。

   我们看她的初稿,首句“悬”字凑韵,“舟”可以“泛”可以“漂”,“悬(飞)”起来算怎么回事儿呢?次句复沓,“浪”和“碧波”重复。
第二联“寂寂愁多少?悠悠路八千”,低沉的情绪突然介入,是“栏杆体”的特点之一,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我不开心”、“我孤独凄凉”、“我哀怨惆怅”,千篇一律的调性。在女性创作者中尤为普遍(这种调性在女性现代诗里也非常常见)。封狼在这里是提炼出问题并告知大家,并不是想刻薄地攻击作者。就像老干体一样,掉进去不要怕,可以跳出来,只要改变思路并找到正确方法并不难。
第三联“无须追往事,何必叹流年”,又是突然的转折,前面的低沉情绪来的本就不自然,这里又生硬突兀地转折为“豁达”和“看透”的感觉。无端的惆怅和莫名的豁达拧巴在一起,显得非常拼凑。
第四联首句“笑看风云起”,这是作者想先抑后扬,同样不自然,仔细揣摩体会的话,那种故作矫情的痕迹就会一览无余。“丝丝似管弦”这句凑韵,“管弦”来的莫名其妙,难道是风吹云起形成了自然的天籁?这种天籁之音好似“管弦”之音?怎么解释都不通,凑了一句。
下面是我的第一次改稿:
萍身转秋叶,昏恣似疯癫。
前路知多少,故交疏几年。
老来难旷达,追忆复流连。
一任凉风拂,愁丝落眼前。

   此改稿中“转秋叶”与“萍身”之间缺少关联词而显得突兀。“昏恣(愚昧而任性)”一词用力过度并再次突兀。
第二联“前路知多少”的迷茫与第一联的顺承衔接也不够自然。对句“故交疏几年”又多加了一个冲淡主题的意象。
接着看第二次改稿:
浮生如一叶,浪涌看危颠。
欲渡风多少?飘零意万千。
思存题柱志,为忆跃马年。
向老安云日,悠悠乐令天。

   此稿用了“题柱”、“跃马年”、“乐令天”三个典故(“向老安云日”也是化用“乐令天”的典故),本来就是抒发一下闲情,甚至本来就是故作一个闲情用来练笔,越自然流畅越好,后四句如此频用典故让前二联和后二联文风迥异,诗意凝滞而空泛。
接着看第三次改稿:
庸身似秋叶,飘荡每疯癫。
前路知多少,壮怀疏几年。
老来安旷达,梦去复流连。
一任凉风拂,愁丝在眼前。

   此稿诗意连贯,将“流年”逝去的惆怅层层加深。虽然用了一个表示低沉情绪的“愁”字,但用得自然而不刻意,并且“愁丝”既代表哀愁的思绪,又代表眼前被风吹动的白发,一语双关呼应首联。
跳出栏杆体最简单的方法:少用那些表示情绪低沉的字词,比如哭、泣、哀、伤、愁、冷、孤、独、恨、幽......等等。少用不是不能用,用也要通过前后转承的自然衔接和一些修辞方法让它显得自然而不刻意。
人的思维一转变,很快就可以跳出坑来更进一步,对于想通了的人而言很简单。
有人说我改过的诗已经不符合原意,这是强人所难!如果要100%符合原意的话,那就应该一个字不改。基本符合原诗立意,并把初稿修改提升,是一个诗人进步的必经过程,概莫能外。
   还有人说诗应该是有感而发,不应该是这般楞想出一个立意来,然后写一首。这样的观点,封狼不敢苟同。写诗人要多立意多写多练多改,才能加深布局能力和遣词用字的技巧,才能在真正有灵感的时候发挥得出来,才能驾驭住自己的灵感把它完美地自然地表达出来。否则你一点也不练习,就等着灵感来了之后用生涩的技巧凑几句前言不搭后语的顺口溜有什么用?

3976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280
贡献
122451
金钱
141288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2-5-15 20: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顺致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04: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