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6|回复: 18

谈知之与写诗十二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2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知之与写诗十二
——在拙文《生活与提升写诗水平一》下复骆子

七十七
  果不出所料,上面才写完,又看到朋友自顾自说了起来,好吧,就本着上面说过的不再说,来分析分析朋友这次表现怎样。
  先说这四句诗,不仅仍没有情,也仍没有艺术和艺术的美,主要是把别人的诗,当成了用自己脑袋来写来改,连一点换位思考的意识都忘了,完全不入写与改之就里,缺乏这方面常识,仅凭主观想怎么好,就怎么好,根本没有考虑人家的实际情形和灵感所在。
  这就是我常指出的,自导自演,自编自话,不但是冷冰冰的,就这几句来讲,也是在自己先前的思维圈子里,原地打转,根本看不出这次写的有什么飞跃,无非调整了个别说法,以及对钱的字面态度。
  殊不知,在冷冰冰之中,即使调整了语言和态度,情感不投入,改变不了麻木不仁的内在,又能有什么用?配不上我前面说的“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16 18:57 编辑

七十八
  同时,也违背了作者自己说的“一,中心思想不明确。二:缺意象,用写文章的辑思维写诗。现在多了个三:老干体。其实三是顺第二带出来了,写些人人皆知,人人皆能说万能句凑诗,正是写样板诗的套路化的结果。”
  “用写文章方法写诗,全篇无意象,无形象思维,最后写成了文章体(第二议题)。通篇的用万能句凑,写成了老干体(引出了第三议题)。”
  “以形象形成意象或用比拟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思考,而不是像文章一样把道理直接给说明白”,“全篇居然无一处是用形象思维表达情感,这也能称诗,那写诗真能开流水线了”。
  “干瘪的文章体。拿写诗当文章来写,没意象,没形象思维,标语和口水横飞,万能句当家,正确的废话凑数,结尾口号式提升境界。”

点评

谢谢老师说的维护和讲解,这位诗友的心情我能理解,就是理性诗带给一般读者直接感受。没有意境意象就难以给人直观的形象思维感受,也就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诗。事实上是不是诗他们即说了不算,也不能够分辨,否则就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0: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16 18:58 编辑

七十九
  比如,从“二子相传似火煎”到“幼子高烧把我煎”,是换汤不换药,加个“我”就能证明情感参入了吗?哪有这么简单,情感不是皮毛,是有血有肉,活生生会呼吸的东西,这从哪里能体现出来?
  从“寻医入镇不差钱”到“三更入镇岂关钱”,还是如此,脑筋从一开始就没离开“钱”字,难道不清楚,人家原诗是在后面才提到钱吗?
  这就是有情感和没情感的区别,一个是先考虑治病,再考虑实际困难,一个该说什么不说什么,总离不开强调钱,且要么“万担砖”,要么“万块砖”。
  再看从“大夫莫看农夫瘦,一日能挑万担砖”,到“大夫莫问何来瘦,一日犹能万块砖”,有什么实际区别吗?是不是原地踏步式转圈圈?而且总是批着什么,就犯着什么错误。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认识和思想如果没有提升,那怎么在文字上改都是原地打转,因为没有实质的改变和提升。比如“三更入镇岂关钱?”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很突兀且不符合情理,让人对主人翁的用心有所怀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4: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16 18:58 编辑

八十
  原诗底稿,是“冬来流感惹人烦,大侄才安二侄连。问药寻医知底细,分明输水像搂钱。”比较朋友的“幼子高烧把我煎,三更入镇岂关钱。大夫莫问何来瘦,一日犹能万块砖”,哪个更真、更有情?
  何况这种情形,我都要批原诗作者呢?如:“这首诗说的都是现象,也就成了发牢 骚,而且看不出对患者的真正感情,即使题目说了怎么回事,也无法越俎代庖,不过就是成了发牢 骚的引子,况且写诗写成了发牢 骚,是蹩脚之作,还是要想想,怎么用积极的涵养,看出周围世界的问题。”
  这时,我又该怎么对待朋友这一稿?所以还是把先前我的评价,拿来更好,不知还记得否,如:“朋友很有才,在这一点上,与“学习道理入诗行”有可一论,在其它方面,比如文笔概括力方面,日常修养体验方面,诗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方面,尤其对写诗的认识和理解方面,都逊色太远。”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要有积极的涵养,并以此来看待和思考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和联系。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什叫艺术高于生活,就是具有对生活的引领作用,对生活中人的感染和打动的功能。只有这样才有写的必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4: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16 18:58 编辑

八十一
  先抛开朋友说的“我肯定不会写诗,连写诗的资格都没有,空间的诗全是那个梦中人写的,我只是抄到自己的空间显摆罢了”,因为朋友原来说过:“我只是因为是诗者,所以平时尽量养成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这也是我少看诗论的原因,里面多是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我怕逻辑思维用得多,用惯写诗时也按惯性来,结果写出干瘪瘪的文章体。”
  已经指出过这类自相矛盾太多,所以先跳过这几句。朋友这次说的“诗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诗来源于生活,是指其素材取于生活,但并不意味诗是生活的原始记录。如果把诗给写成了生活的记录本,就是流水账体”,
  这倒有点靠谱,不过仍未离开走马观花式的言语,不能证明朋友很内行,更提不上有所研究,还是看看我前面对这些,是怎么阐述的吧。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人不可以犯虚荣,不能因能够虚荣就承认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而不能达到虚荣的目的就托言于梦境,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作风。用趋吉避凶来形容这样的为人处世是恰当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就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0: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16 18:58 编辑

八十二
  朋友又说到:‘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我”(形象),是我(即拿笔的人)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两件事经过揉和凝炼而成。
  我母亲多病,常到医院陪护。有一回陪护期间,邻床是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妇,丈夫照顾妻子。丈夫每次都是自己吃完了,才给妻子带饭来,劝妻子把肉汤全喝了,但妻子每次都只些须喝了点汤。
  直到有一天,我烟瘾犯了,到开水房侧那个**吸烟者过烟瘾的角落时,看到了感人珠一幕。发现丈夫就着妻子喝剩的汤加点开水咽馒头。我顿时明白妻子为什么每次都说瘦肉咽不下了,她想多留一点给丈夫。还有一次,……’
  说这些话,我才觉得朋友有了情,也能说起了生活,可这与朋友说过的“我没见过现在还有人为了子女治花不到两百元钱,在过程中想到钱的。如果这家人真穷到两百块钱心痛的,这父亲的话感人啊…”,不又矛盾了吗?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一个人总是说自相矛盾的话,以及做自相矛盾的事。比如这件事,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主观使人轻易的就否定别人,向用否定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对,这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因为别人的错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16 18:59 编辑

八十三
  再想一想,这个故事讲得很有情,为什么到写成了诗,就没有情了呢?不是没有情,若真的没有情,生活中还能活吗?而是在写诗的过程中,各种有意无意的意识,如想法,态度,倾向,取向,观念,好恶,习惯,习性,目的,目标,等等,一掺杂进来,要么由于关注的转移,而抑制了情感,要么就是过分在意什么,而让情感必须溜走。
  我说的这些,朋友可感兴趣?其实这不是感不感兴趣的事。一方面即使感兴趣,若是研究不进去,也是白搭,同看天书没有两样,所谓“扯得宽”,如此这般厌烦,怎么能透彻写诗就里?
  一方面,果真有点研究意识,也恐怕早已钻进摆弄语言的囚笼里出不来了,以为写诗就是会点形象思维,写几行字,几个意境意象,只要想法在这上面赚眼球,便已经谢天谢地,如此又怎么能跳出井外,看到还有更大的天地?
  蛙分井里井外,写诗也分井里井外,如此这两种情况怎么形成有效联系,用谁说服谁?所以一方在摆事实讲道理,扯得宽,说得深,一方则观点、情绪、讽刺一大片。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是什么东西影响情感的自然而然的表达。即要么因价值观和认识的扭曲而转移了关注点而抑制了情感,比如认为“钱”是万能的种错误观念;要么是过分在意什么而情感必须绕着走,比如为了维护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6: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0: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16 18:59 编辑

八十四
  驻个足,得几句,---
  诗技如何不足寒,但无修养便如残。内容浮浅难欣赏,表面光鲜恰乱弹。
  几句常言堪表达,三千佳语不平安。来于生活回生活,输掉功能失算盘。

点评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诗技如何不足以寒暄,那是因为没有修养就等于灵魂的残缺不全。言修养才是写诗的决定因素。 颔联,内容肤浅就难以给人美好的欣赏,表面光鲜亮丽恰恰是乱弹琴。言写诗并非表面的文字游戏。 颈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4: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说什么话都要情感的投入,否则就是冷冰冰。同时让我明白了,改别人的诗换位思考是最基本的,不如就不是改别人的诗,而是名副其实的自顾自话。也就是囿于自己的主观而原地打转,也就得不到任何实质上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4: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4 20:09
七十三  比如,从“二子相传似火煎”到“幼子高烧把我煎”,是换汤不换药,加个“我”就能证明情感参入了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认识和思想如果没有提升,那怎么在文字上改都是原地打转,因为没有实质的改变和提升。比如“三更入镇岂关钱?”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很突兀且不符合情理,让人对主人翁的用心有所怀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4: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4 20:08
七十二  同时,也违背了作者自己说的“一,中心思想不明确。二:缺意象,用写文章的辑思维写诗。现在多了个 ...

谢谢老师说的维护和讲解,这位诗友的心情我能理解,就是理性诗带给一般读者直接感受。没有意境意象就难以给人直观的形象思维感受,也就让人难以理解这就是诗。事实上是不是诗他们即说了不算,也不能够分辨,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4: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4 20:10
七十四  原诗底稿,是“冬来流感惹人烦,大侄才安二侄连。问药寻医知底细,分明输水像搂钱。”比较朋友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要有积极的涵养,并以此来看待和思考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和联系。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什叫艺术高于生活,就是具有对生活的引领作用,对生活中人的感染和打动的功能。只有这样才有写的必要,否则对于生活和他人而言没有实际是意义,没有意义就是没必要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5: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4 20:10
七十五  先抛开朋友说的“我肯定不会写诗,连写诗的资格都没有,空间的诗全是那个梦中人写的,我只是抄到自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人不可以犯虚荣,不能因能够虚荣就承认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而不能达到虚荣的目的就托言于梦境,这是极为不负责任的作风。用趋吉避凶来形容这样的为人处世是恰当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就丧失对真善美的追求行为是得不偿失的,以为这等于走在了规律的歧路上,是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背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5: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1-15 15:38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4 20:12
七十六  朋友又说到:‘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我”(形象),是我(即拿笔的人)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两件事经过揉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一个人总是说自相矛盾的话,以及做自相矛盾的事。比如这件事,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主观使人轻易的就否定别人,想用否定别人来证明自己的对,这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因为别人的错未必就一定能证明谁的对。如果在这样错误的逻辑上坚持一条道走到黑,心理上知错却囿于面子不想承认,那就会因为想掩盖自身已经犯下的错误而罗织理由,这样的理由因要弥补先前的错误,就必然会和先前的主观言论形成矛盾冲突,这样弥补就成了暴露,又犯了拿来主义的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6: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4 20:13
七十七  再想一想,这个故事讲得很有情,为什么到写成了诗,就没有情了呢?不是没有情,若真的没有情,生活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是什么东西影响情感的自然而然的表达。即要么因价值观和认识的扭曲而转移了关注点而抑制了情感,比如认为“钱”是万能的种错误观念;要么是过分在意什么而情感必须绕着走,比如为了维护虚荣面子。是这些让人表达的动机不纯,或者是方向出现了错误,情感也就随之被扭曲和转移了。如果能够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共同进步为交流目的,那就本质有什么说什么,那样情感就算想扭曲也不太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6: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4 20:13
七十八  驻个足,得几句,---  诗技如何不足寒,但无修养便如残。内容浮浅难欣赏,表面光鲜恰乱弹。  几句 ...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诗技如何不足以寒暄,那是因为没有修养就等于灵魂的残缺不全。言修养才是写诗的决定因素。
颔联,内容肤浅就难以给人美好的欣赏,表面光鲜亮丽恰恰是乱弹琴。言写诗并非表面的文字游戏。
颈联,本来几句常语都能够表达清楚,现在是说尽好话也找不到出路。言写诗的出路不在表面的语言。
尾联,原因就算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还是要用于反映生活,失去了这个功能机关算尽也是失算。言艺术是反映生活。

点评

首联“诗技如何不足寒,但无修养便如残”,其中“寒”,是指让人打冷,不自在,这里转义为批评和受批评,次联“内容浮浅难欣赏,表面光鲜恰乱弹”,“恰乱弹”是指琴声本身好听,却因弹的人没有真情实感,只凭炫耀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6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13: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15 16:19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诗技如何不足以寒暄,那是因为没有修养就等于灵魂的残缺不全。言修养才是写诗的决 ...

首联“诗技如何不足寒,但无修养便如残”,其中“寒”,是指让人打冷,不自在,这里转义为批评和受批评,次联“内容浮浅难欣赏,表面光鲜恰乱弹”,“恰乱弹”是指琴声本身好听,却因弹的人没有真情实感,只凭炫耀技法,跟不懂弹琴的人装样子一样,没有分别。
颈联“几句常言堪表达,三千佳语不平安”,其中“佳语”是讽刺,两个句子是说,用常言能表达的,用“佳语”反而不保险,影响欣赏。末联“来于生活回生活,输掉功能失算盘”,“回”是指回馈,是说写诗要从生活中来,反过来又有益于影响和指导生活,帮助人们品味生活。
因此,全诗可从字面意思解释为:诗技运用得怎么样并不足以批评,若表现不出有修养就是残次品,像内容浮浅就难以欣赏,做表面文章就如同乱弹琴,如果几句常言能说清的,用多少“佳语”都是忸怩作态,不切实际,故写诗要本着来于生活并回馈生活,如果这个功能输掉了,算盘也就落空了。
我的诗通常写得很浅显,你之所以常常理解不准确,反而不如理解他人写的更容易,还是在于拥有的认识跟不上,造成解读不到位,同时还欠缺咬文嚼字功夫,感受不到汉语字义的丰富性及其用法,也就筛选不出来,这又成了知识和语感问题。
用此来比较,通过读不同人的诗,可领会什么是诗的内涵和内涵深浅,什么叫由浅入深,怎么写才谓创作,才内容丰富,意义深邃和深远。
要知道,通常你能理解的,也大多是跟你某些地方接近的,不接近就必然反映为有距离,实际是层次不同,任何跨层次的东西,理解起来都会难。
这不是坏事,得会想。比如,要想能力超群,出类拔萃,就不要别人怎么想,你就怎么想,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老逃不出想到一块,做到一块,如此永远学不出来。
任何时候,遇到任何情况,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先考虑和选择站在大方向和规律上,然后再去想、去做。人与人之间不是浅浅想到一块就好,而是看深层都需要什么,怎么才能达到,浅层的东西都是一时功利性质,除了满足短视之苟且一欢,埋下的不是缺这少那,就是暂时看不到的祸患。
尤其在当今这个心浮气躁的时代,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心沉气定,脚踏实地,用别人看不起的笨办法来学习,用别人不愿想、不敢想的慢方式,走出自己的路子,否则不管怎么变换,都离不开这样那样的随波逐流。
办法和方式之所以有笨有慢,总是规律正处于尚没有熟能生巧时最原始的样子,所以任何人都可能因不了解规律,而想撇开这一阶段,恰恰任何过来人又都会以自身经验教训,强调让后学者要重视最初的过程,毕竟返璞才能归真,否则均是欲速不达,无非待有了教训,还得从原点开始,并且谁不从原点出发,谁就永远意味欲速不达。
人不是机器,可以任意装程序,是人就要服从必要的经历,从一地到另一地永远没有可省略的过程和阶段,省略了就意味终止了,于是同样的动作就变成了貌似和摆样子,想想这能蒙得了谁,蒙不了谁?
也是这样,用最平常的心,用最朴实的做法和思路,去对待任何简单和复杂的东西,才是真的上策,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轻易图省力和投机取巧,什么时候和什么情况下,都不可望文生义和胡引申,都要以三思加查阅筛选的严谨态度面对,最终让能力通过各种不可或缺的修养,自然而然走向熟能生巧。
这让我想到了,人人幻想的“胜读十年书”,似乎什么人都盼望在他人那里谋求这样的效果,其实“胜读十年书”的情形无处不在,可为什么这样的效果却不多见?说到底还是在于人人自己。
“胜读十年书”不过是个悟性问题,可以减少人的非必要经历,但缺少必要经历,自然再怎么有“胜读十年书”的情形,也还是看不见,悟不到,而功利性学习恰恰是想跨越必要的经历和修养的,于是再怎么恨缺少“胜读十年书”的情形,不仅没用,而且即使遇到了“胜读十年书”的情形,仍然要做睁眼瞎。
这就是我力主人诗合一和修身养性的原因。人诗合一离不开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永远代表人通过必要经历增长悟性,并用悟性来减少非必要经历和因此形成的弯路,包括因此带来的不必要的坎坷和教训。
人生苦短,为了尽早干成事情,减少过程,这既不矛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分不清必要过程和非必要过程,则是无知,实际上也是因为人在这种无知中,才出现了什么过程都想省略的愚昧贪图。
为什么说“三思而行”?“三思”就意味催生和开启悟性,而一旦想要的悟性出不来,也意味该面对的还不懂面对,该解决的还解决不了,这时“三思”中便昭示了,一定缺少必要的经历。
必要的经历,无外乎就是学习、生活和主动修养,像多读书、多查阅,多观察思考,多分析研究等,亦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便是一句胜读十年书的话,不仅成就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也带来了一个崭新中国,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这句话充耳未闻,熟视无睹?
比如,多读书、多思考、多使用,总是人的必要经历,也就因为这些都代表调查,而有了发言权,如此还会把我这几句诗,理解得望文生义,胡加引申,全然表现不出有何悟性否?
反过来,既然知道这方面有缺陷,是选择继续望文生义,胡加引申,还是转而去多读书、多思考、多使用?这又成了另一句胜读十年书话:做得出来,才能理解,也才能说得出来。
这句话带给人的悟性是什么?自然是,那些说得出来,却做不出来的情形,注定是因不理解而主观,并藏有这样那样错误的,犹如背书一样囫囵吞枣,不仅蒙人,且是谁信就给谁挖坑的。
相反,对那些真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熟能生巧境界的人,任什么人说话,不论主客观还是对错,又无一例外随时都能有“胜读十年书”的效果。想想这该如何辩证?几句说诗,---
会写诗歌皮不难,三言两语即偷安。无非起伏调声韵,总是铿锵像对联。
可惜内容须见馅,只凭表面枉生端。莫如平日多休养,规避做人皆乱弹。

点评

会写诗歌皮不难,三言两语即偷安。无非起伏调声韵,总是铿锵像对联。 可惜内容须见馅,只凭表面枉生端。莫如平日多休养,规避做人皆乱弹。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学会写诗歌的皮毛是不难的,三言两语即可以苟且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6 1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6 17: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讲解和开导,让我什么叫"三思而后行 " ,也明白了什么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确实是这样的,老师的诗虽然浅显易懂,但我有时间却不能明其就里,有时间我还纳闷这是怎么回事,总是觉得可能是咬文嚼字方面能力不足才造成的,现在明白了这还有跨境界的原因。常听人言:”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现在看来所言不虚,没有实际的经历和经验,仅凭脑袋的理解往往似是而非,说是明白了,但和不明白也差不了多少。而此时就需要三思而后行,查阅资料,从规律上去理解,从实践上去分析等等,所有的调查研究都是为了能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就是提高了认识和实践能力,否则再怎么说也是苍白无力的。
      也同时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提升没有捷径可走,实际上唯一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否则总会因基础不牢而风雨飘摇,也就达不到增加认识和能力的目的。不能有所进步的学习就总是貌似和摆样子,非但谈不上效率,更是没有了实质上的意义。必要的经历就是必须的经历,是阅历的一部分,是修养的一部分,更是提升能力必要的见识,确实这样的经历就等于没有这样的阅历和修养,也就更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修养不到就是素质不足。
       而能力到达炉火纯青的人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自然而然且能治标治本,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修养和能力。他们看问题和听言语不论好坏对错都能有”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这是因为他们能够科学合理辩证的看待问题,好的懂得汲取和借鉴经验,坏的能够吸取教训和引以为戒,他们有这样的转化能力,也有这样的智慧。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符合规律,一举一动都是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故而做人做事总是能够坚守原则和化腐朽为神奇。我一定要向这样的人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修养和经历,让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同样符合规律和合情合理。否则急功近利的结果就总是欲速则不达 ,是对做人做事修养的否定,也是对艺术规律的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6 17: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6 13:56
首联“诗技如何不足寒,但无修养便如残”,其中“寒”,是指让人打冷,不自在,这里转义为批评和受批评, ...

会写诗歌皮不难,三言两语即偷安。无非起伏调声韵,总是铿锵像对联。
可惜内容须见馅,只凭表面枉生端。莫如平日多休养,规避做人皆乱弹。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学会写诗歌的皮毛是不难的,三言两语即可以苟且偷安。
                          颔联,无非平仄起伏调节声韵,总是讲究铿锵顿挫像对联那般就行。
                          颈联,可惜内容要有实质,否则只凭表面文字是枉自制造问题。
                          尾联总揽全文,莫若平时就注重多多修养,规避做人做事的就诗论诗皆是乱弹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