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4.4.20.)周日,上午。读初一的雨宸和怡宁照例来我这儿学习。今天学顶针,顺便让她们看俗雅斋的这个故事。我问:“ ‘天下文章数白洋,白洋文章数我乡,我乡文章数阿妹,我给阿妹改文章。'这首诗属于顶针还是顶真体?”一致答是顶针。问:“为什么不是顶针体?”答,诗体要贯穿到底,这首诗最后一句没用顶针。我夸奖她们学得好。又问:“能改成顶真体吗?”“能。”“好。那你们先仍用'文章'收尾,各写一句。”一会儿都交来了。雨宸写的是“阿妹邀我评文章”,怡宁写的是“阿妹请我改文章”,我问雨宸:“你说评字好还是改字好?”“改字好。”“为什么? ”“ 用评字表现不出我的水平,用改字说明我比阿妹强。”“怡宁,我感到邀字请字没写足味道,你能换一个字吗?”怡宁想了想说:“用求字。”“好,改得好。说说看,为什么用求字?” “也是为了表现我的水平高过阿妹。”我笑了。 “下面进行第二种改法,‘阿妹文章()’,填空。先问一下,这个文章一词能不能换用别的词?”异口同声:“不能。”“为什么?”“因为这还是复字诗。”我又笑了。
过了一会,她们交卷了。有“阿妹文章求我帮”“阿妹文章靠我帮”“阿妹文章我帮忙”“阿妹文章夸我强”“阿妹文章没我强”“阿妹文章我酌量”等。因为已到时间了,我说下周再继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