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9|回复: 15

谈知之与写诗十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3 1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知之与写诗十
——在拙文《生活与提升写诗水平一》下复骆子

六十一
  说了再现,再说表现,艺术反映生活基本是这两种手段。再现是为了让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表现则承载着作者的全部和最高认识和情感,尤其表现为意图、目的、情结、情绪、情调、态度、认识、思想、理想等“三观”的内容,这时也称为内涵,特别指重点和主要内涵。
  如,为什么说这件事,而不说别的事?这本来是谋求升华的空间,是最能体现作者现时心情、情绪、感触、态度、选择、心怀和抱负的,但在就诗论诗者看来,写诗不过是他们一拍脑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事,无论如何都是主观在做主,殊不知艺术则不这样。
  艺术是以美为核心的,美总是以精致再精致,细腻再细腻,完美再完美,直至无与伦比才最好,所以艺术的态度,要求作者,只有待认识和情感及其创造性萌发到一定程度,只有待对事情熟悉和灵感酝酿到一定阶段,只有待以这些为自知之明,抵达无可否认的一定层次,并将所有这些集中于具体且饱满的悟性,乃至顿悟,才能下笔。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1: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二
  否则,都不可轻易下笔,唯有如此,艺术才不被亵渎,才对得起读者和欣赏,才称得上艺术和艺术创造,正是这种认真到一丝不苟的态度,才代表了作者的修养,才具备通过再现到表现,而有升华的意识和能力。
  正是基于此,表现必须高于再现,必须通过表现让人明白再现的价值,并借助表现过程本身,来给人以强大的美的刺激和启迪,所谓打动人,感染人和引导人。
  也是这样,艺术不以单纯吸引人为主,而是有着全面重视和全面能做到的,表情达意和经得起审美的功能,这之中又以个性化的发现、揭示和创造的美,为艺术的美,并反映为一个个作者,对待创作和欣赏的个性风格和特色。
  在这方面,就诗论诗者是没能力管这些的,想管也管不来,除了冷冰冰地麻木不仁是他们共同的特色,此外便不外乎凭谁玩的花活多少,体现出的小聪明多少,而有所差异罢了,进而以这样的差异,作为他们评论写诗水平高下的依据。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艺术表现的不但是反映生活对象的美,实际上也包涵了作者一丝不苟的修养美,也可以泛称生活美,因为人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让我明白了表现之所以要高于再现,是因为人对生活要有认识和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1: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三
  像“大夫莫看农夫瘦,一日能挑万担砖”,这样写就是如此,还不是囿于作者的思维圈子里,想怎么联想,就怎么联想,想怎么虚构,就怎么虚构?
  况且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有表现意味?不过是一句用来编八造模般的主观揣度,既没有尊重艺术真实的客观意义,也没有深化前两句的表现价值,若拿来看成继续再现,则又同前两句一样,缺少艺术再现功底。
  想一想,既然作者看到了“二子相传似火煎”,且已经“寻医入镇”,为什么把视角又拉到了“大夫莫看农夫瘦”?难道看病与人的形象有必然联系吗?
  可见,这种自以为在生活中,却不能深入生活,专把语言玩于股掌,而导致情感扭曲不堪,所造成的冷冰冰的写法,倒是对作者形象的再现,除了证明主观编八造模,还是主观编八造模外,一点无益于艺术,更无关于艺术是什么,在哪里。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一定要尊总客观真实,否则写出来的诗就难免似是而非,也就看不到修养在那里。玩弄文字只会让人觉得写诗就是文字游戏,那对于自身的修养就会觉得无足轻重,也就没有了修养的动力,这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1: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四
  另一句“一日能挑万担砖”,就更证明了这种主观编八造模的后果,即,除了主观胡说八道,漫天猜想,打哪指哪,除了总是东锤西镐,不着边际,便根本不懂得写诗,最终要往哪里说。
  试问,难道“一日能挑万担砖”,就是对“二子相传似火煎”,“寻医入镇”后的表现吗?恐怕是为了作者想说“不差钱”,而硬塞给诗里的吧?这再怎么含有态度、观念、价值,因为是不合理的,也不叫表现。
  表现必须是上升之,来源于个人健康修养,注定为健康欣赏所共鸣,永远要保证打动人,感染人,引导人三位一体,而非个人主义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想怎么引申,就怎么引申,导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此这首诗只能看成,除了作者想玩嘴皮子,算有写的必要,还有任何艺术价值吗?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表现必须是来自于个人的健康修养,否则就很难有美的欣赏价值,或者是容易让人产生歧义,那感染人,打动人,引导人的艺术价值必然会大打折扣。同时让我明白了,有些看似合理的东西未必合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7: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1: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1-14 20:17 编辑

六十五
  从修改的角度讲,应该说,和平时期的生活,不管认识深浅,对周围世界的样子,谁看上去都基本是大同小异的,这就给诗的再现和铺陈部分,带来了相互修改的可能,毕竟这属于共识和常识的内容。
  像把“二子相传似火煎,寻医入镇不差钱”,从人之常情和艺术的双重需要,考虑为“二子相传似火煎,寻医入镇为安全”,就很能见出端倪。
  对于表现部分,因为依赖于个性化的经历、阅历和独特感受,而且特别关乎一个人业已形成的稳定认识和情感,尤其还寄寓着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个人独到的倾向和智慧,也就不容易相互修改。
  这时,除非人与人比较熟悉,认知和情感相仿,或有互补性,才有相互修改的可能外,一般无法由一个人,替另一个人当家做主,又除非相互都有意识地,接受艺术的共识和常识,站在艺术的高度上取长补短,否则表现部分便只能,是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有没有水平,路子走得对不对,都得瓢就是瓢,葫芦就是葫芦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艺术的再现和表现的不通,因为生活环境的大致相似,再现就有别别人修改的可能。而表现则关系到一个人稳定的认识和情感,以及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也就很难被别人修改,实际上是别人几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1: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六
  从我的认识和情感看去,要想对这首诗的表现部分有所改进,就还是要回到正常认识和情感的基础上,考虑艺术如何表现。比如,是以扭曲的冷冰冰的色调表现,还是以美的温情,着以新的提炼和加工,直至获得艺术所要的打动人、感染人和引导人的效果。
  不妨全诗这样说:“二子相传似火煎,寻医入镇为安全。大夫亲切怜人意,家长松心始释然。”然而这样一来,这首诗也就不再是原作者的思路,而是我的思路,打上了我的烙印。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哪个是正常的诗作,哪个是扭曲的诗作,哪个是堆砌语言而麻木不仁的,哪个是感同身受而有感而发的,于是可见哪个是艺术的,哪个是非艺术的,包括哪个离龙家小院的原稿,是近还是远。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歌表达的色调问题,这关系到写诗内容真假的问题。首先在医患关系非常不好的今天,看病的人就是再有钱也断然不会说”不差钱“,这本身就很怪异,显得很没有社会经验和常识。而事实上也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2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1: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七
  就此一驻,又得几句,---
  莫把写诗当秘传,几行文字不新鲜。但凡修养如泉涌,那得呻吟顾自怜。
  无病耽于装作样,有医难对扮成癫。自强自省图生活,何苦追求伪圣仙。

点评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莫把写诗当成什么秘不外传,写几行文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讲对待写诗要保持平常心态。 颔联,但凡修养到了思如泉涌的境界,哪还用得着无病呻吟和顾影自怜。言修养和写诗的关系。 颈联,无病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16: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绝非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要对所反映的对象有深入且透彻的了解,继而才是酝酿灵感和真实的表达。而就诗论诗者的空中架屋和闭门造车则属于主观造假,是对自己生活的无视和否认,也就不属于艺术表现的范畴。同时让我明白了艺术再现是美的再现,是对生活美的发掘和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16: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3 11:07
六十二  否则,都不可轻易下笔,唯有如此,艺术才不被亵渎,才对得起读者和欣赏,才称得上艺术和艺术创造,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艺术表现的不但是反映生活对象的美,实际上也包涵了作者一丝不苟的修养美,也可以泛称生活美,因为人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让我明白了表现之所以要高于再现,是因为人对生活要有认识和态度,也就是客观对象相对于人的价值,这个价值是人赋予客观对象的,寄情于景就是这样的原理。而就诗论诗者因善于造假,所以他们反映的生活是编造的生活,其中也就看不到真实的美和修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17: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3 11:08
六十三  像“大夫莫看农夫瘦,一日能挑万担砖”,这样写就是如此,还不是囿于作者的思维圈子里,想怎么联想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一定要尊总客观真实,否则写出来的诗就难免似是而非,也就看不到修养在那里。玩弄文字只会让人觉得写诗就是文字游戏,那对于自身的修养就会觉得无足轻重,也就没有了修养的动力,这样就算在生活中,那对生活也不会有多么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17: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1-14 18:01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3 11:09
六十四  另一句“一日能挑万担砖”,就更证明了这种主观编八造模的后果,即,除了主观胡说八道,漫天猜想,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表现必须是来自于个人的健康修养,否则就很难有美的欣赏价值,或者是容易让人产生歧义,那感染人,打动人,引导人的艺术价值必然会大打折扣。同时让我明白了,有些看似合理的东西未必合乎真实是情况,比如这位诗友写的诗,看似也是为了给孩子治病不惜重金的表现,也向医生展示了自己的这种愿望和实现愿望的能力。但是也正如老师说的那样,第二句“不差钱”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因其有“炫耀”的意味,最后一句中”万担砖“违背生活常识,因为没有人能够做到,也就成了造假,假的东西是注定没有艺术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18: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3 11:09
六十五  从修改的角度讲,应该说,和平时期的生活,不管认识深浅,对周围世界的样子,谁看上去都基本是大同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艺术的再现和表现的不通,因为生活环境的大致相似,再现就有别别人修改的可能。而表现则关系到一个人稳定的认识和情感,以及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感受,也就很难被别人修改,实际上是别人几乎无法修改。同时还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用表现很好的表现再现的价值和意义,就需要有好的生活修养和认识情感,否则就很难摆脱人云亦云的命运和结果,因为不能见识不俗就是一般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20: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1-14 20:15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3 11:10
六十六  从我的认识和情感看去,要想对这首诗的表现部分有所改进,就还是要回到正常认识和情感的基础上,考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歌表达的色调问题,这关系到写诗内容真假的问题。首先在医患关系非常不好的今天,看病的人就是再有钱也断然不会说”不差钱“,这本身就很怪异,显得很没有社会经验和常识。而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这个社会就是穷人才看不起病,富人反而倒不是问题,农村人看病看不起(农村人也年年交医保,但是和没交也没什么两样,因为只有住院才会报销很小的比例),而城里人医保相对比较完善多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逼迫老百姓进城打工。而这位诗友诗中的农民显然因为爱子心切已经乱了神,也失了分寸,给医生拍胸脯虽有可能让医生尽量用好药,但也有可能给不良医生小病大治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20: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3 11:11
六十七  就此一驻,又得几句,---  莫把写诗当秘传,几行文字不新鲜。但凡修养如泉涌,那得呻吟顾自怜。   ...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莫把写诗当成什么秘不外传,写几行文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讲对待写诗要保持平常心态。
颔联,但凡修养到了思如泉涌的境界,哪还用得着无病呻吟和顾影自怜。言修养和写诗的关系。
颈联,无病为什么耽于装模做样,有医看出问题,为什么还因难以面对而装疯卖傻。讲莫要讳病忌医,要永远承认错误。
尾联,自强自省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何苦追求做假的圣仙呢?讲人要做真实的自己,而非沽名钓誉。

点评

“无病耽于装作样,有医难对扮成癫”,应该没有说到讳病忌医的意思,倒是有无可救药的意思,上句说,无病呻吟是耽于装模作样,下句说这种情况,即使有了医生,也难以治装疯装癫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2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23: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14 20:48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莫把写诗当成什么秘不外传,写几行文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讲对待写诗要保持平常心 ...

“无病耽于装作样,有医难对扮成癫”,应该没有说到讳病忌医的意思,倒是有无可救药的意思,上句说,无病呻吟是耽于装模作样,下句说这种情况,即使有了医生,也难以治装疯装癫的人。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是我理解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0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09: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4 23:48
“无病耽于装作样,有医难对扮成癫”,应该没有说到讳病忌医的意思,倒是有无可救药的意思,上句说,无病 ...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是我理解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6: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