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6|回复: 8

古风学院绝句(试验)班第八讲兰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767

帖子

901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绝句班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38
贡献
321
金钱
6448
发表于 2015-4-14 21: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波,远人送客此经过。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2、请用比较法作诗一首,韵依平水,余不限。

0

主题

155

帖子

7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8
贡献
203
金钱
251
发表于 2015-4-16 12:2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兰03芜芯 沁水山寺,典型的一二三四起承转合,开篇铺景,二句顺承补充延伸画面,三句无端转向递进,极言奔波劳顿之无期,合句以僧人之悠闲比出,此诗为三四句相比,正格,无拗、救。  江楼留别,一句铺景,二句言事,三句借景以为后用,四句点题,以西风落叶之多以较离思之多,此诗为四句自比,一句三字俯拗,五字楼本句自救孤平,四句不拗离本句自救孤平。  再游龙潭湖 有感 桃映红霞柳拂波 当年野径共吟哦 于今独看桃花落 柳絮不如愁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7

帖子

5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0
贡献
141
金钱
184
发表于 2015-4-16 23:1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兰04听琴
绝句第八讲作业: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此诗运用了对比手法,以长安道上顪顪马嘶声和僧人饱睡形成比较  。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波,远人送客此经过。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兰04听琴
绝句第八讲作业: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此诗运用了对比手法,以长安道上顪顪马嘶声和僧人饱睡形成比较  。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波,远人送客此经过。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本诗采用了对比法,落叶与离思相比,一句三字俯字拗,四句不字拗

2、请用比较法作诗一首,韵依平水,余不限。

七绝   筠园怀念邓丽君

香草美人称绝色,
小城故事动水云  。
只今唯有湖边柳,
犹对荷花思丽君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78

帖子

248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七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5
贡献
594
金钱
941
发表于 2015-4-18 18:3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梓秋芸 于 2015-4-18 18:38 编辑

兰01-梓秋芸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
五更人起马嘶频。
无端又上长安道,
输与僧窗饱睡人。
答:此诗用的是仄起入韵式,起句交代金山寺的地点,承句陈诉时间,事件, 在第三句与第四句作对比,所以用上了“输于”字眼在第四句句首作起
此诗无拗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波,
远人送客此经过。
西风扬子江边柳,
落叶不如离思多。
答: 这首诗诗词浅白,内嵌折柳送别的古老传统,用数不尽的落叶与离思作对比,可见愁丝之乱,思念之浓郁深沉
第一句第三字俯字拗,第五字楼救;
第四句不字拗,第五字离救,本句已经产生了孤平自救

2、请用比较法作诗一首,韵依平水,余不限。
秋愁
不觉又临菊苑中,
秋千还与幼时同。
而今不见少年勇,
只叹黄花伴晚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66

帖子

16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5
贡献
427
金钱
596
发表于 2015-4-19 06:0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更人起马嘶频。
仄平平仄仄平平
无端又上长安道
平平仄仄平平仄
输与僧窗饱睡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
符合绝句起承转合,首句景起,二句顺承,三四句对比,无拗救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波,
平仄仄平平仄平
远人送客此经过。
仄平仄仄仄平平
西风扬子江边柳,
平平平仄平平仄
落叶不如离思多。
仄仄仄平平平平
古绝, 答: 这首诗内嵌折柳送别的古老传统,用数不尽的落叶与离思作对比,衬托离思情,深,浓,第四句自比
第一句第三字俯字拗,第五字楼救;
第四句不字拗,第五字离救,本句已经产生了孤平自救

2、请用比较法作诗一首,韵依平水,余不限。
无题
闲游墨海觅知音
字里行间表寸心
昔日新诗常讨论,
而今只剩自悲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560

帖子

3121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楹联学校六期一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57
贡献
664
金钱
1178
发表于 2015-4-19 11: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丽江 于 2015-4-19 11:40 编辑

兰-08 丽江第八讲作业

作业: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
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答:一句起,二句顺承,第三句与第四句作对比,以“无端”“输与”等字在三、四句首作起。无拗句。
第一句交代了地点,第二句交代了时间,脉络清晰顺畅,透出了作者被迫离开家乡的思想。又通过五更马嘶跟僧窗饱睡做鲜明对比,升华了主题,与起句环环相扣,回味无穷。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波,远人送客此经过。
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表达出落叶没有思念多。第一句写景交代了地点,第二句点出送别,第三句第四句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离愁之多。一句三字俯字拗,四句不字拗。此种作法用在第四句后自作比较,所以“不似”“不如”等不用在句首,而用在句中。

2、请用比较法作诗一首,韵依平水,余不限。
七绝  散步有感
碎石河边落晚霞,春光几处漫华沙,
难寻一莞小弯月,独见亭边这朵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3

帖子

6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2
贡献
175
金钱
237
发表于 2015-4-19 22: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润龙 于 2015-4-19 22:44 编辑

兰-11  润龙  第八讲作业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
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本诗为律绝,一二句景起、相对,三四句转结、对比。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波,远人送客此经过。
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本诗首句用了规律重字形似古绝,但可以用律绝来认定,诗中用了拗救,如首句的第三、第五两字平仄互换,避免了孤平的发生。结句也是,第三字本应平,实际用了仄声字,故第五字的仄声字就改用了平声“离”自救,第六字的思平仄两用,可以被视为不出律。
这首诗也是以折柳送别为意,落叶和离思对比,是自句对比法。
第一句第三字俯字拗,第五字救;


2、请用比较法作诗一首,韵依平水,余不限。
《老虎》  文/润龙
2015/4/19夜
昨日灯红醉酒楼,
风光气势没春秋。
今天罢作秦城客,
腐肉一堆蝇满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6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
贡献
180
金钱
251
发表于 2015-4-20 03: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儿 于 2015-4-25 19:23 编辑

兰05-心儿作业: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
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答:此诗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五更起与僧窗饱睡形成鲜明对比
起句景起,承句进一步扩展引出时间地点人物,五更人起马嘶鸣:第三句句进一步说明发生的事情,第四句转合句用对比得手法写出输与僧窗饱睡人,
起-承-承接-转合
无拗救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波,远人送客此经过。
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答:本诗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有拗句,合句采用本句自救第五字“离”就第三字“不”
作者起句景起,承句扩展引出人事,转句,笔锋一转引出”江边柳“暗合,”送客“
第四句用“落叶”“离思”对比的方法写出作者的依依别情。

2、请用比较法作诗一首,韵依平水,余不限。
送别  /心儿
尤记当年君远行,
依依送别意难平。
而今笑面天涯远,
杨柳婆娑燕独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7
贡献
11
金钱
39
发表于 2015-4-23 23: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讲作业:箖子
1、下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试简要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如有拗救,请指出。
沁水山寺 金 王寂
两峡山高月半轮,五更人起马嘶频。
无端又上长安道,输与僧窗饱睡人。
先承接后对比的手法。

2、请用比较法作诗一首,韵依平水,余不限。
心感
文:箖子
五尺同肩英俊身,他为白领我为臣。
察言观色工心计,一路阳光满面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1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