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精华805
注册时间2021-2-27
威望18572
金钱60940
贡献2496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威望- 18572 点
贡献- 24966 次
金钱- 60940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2-1-5 22: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如失识,长大不思迟”,指少年如不知道,长大了连迟都不思了,这是对比常识“知时迟”,“悔时迟”说的。
“逆子有因果,常胎无智痴”,应从对仗理解,是说逆子的产生都有因果联系,一般的人出生的时候,并没有智和痴的分别。
如果像这样,注意把握好字面意思,就能领会从内容到语言,语言又是怎么包裹和表现内容的。通常说“语言的意思”,实际语言没法直接产生意思,都是内容产生意思,是内容需要语言来表达,才把意思传给了语言,所以空玩语言是没用的,必须把握好内容。
同理,内容在见诸语言之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就没法直接把握,又只有靠把握语言,来把握内容,这就是内容和语言的关系。
这样说很抽象,但理解了,就明白了怎么仅仅是玩皮毛,怎么才是言之有物和联系生活,特别是如何让内容产生意思,并形成语言。
进而,也会从语言,也就是字面上,看出有多少说出来的内容和没说出来,也就是蕴含着的内容,这时又明白了,为什么语言不仅不是空洞的,而且总有潜台词,话外音,以致丰富和饱满得让人品味不尽。
像“不思迟”,含有的对比意味,如果不能领会以上说的,也就不知道语言底下,还有这样的内容和意思,于是理解是单调的,写起来因不会用,仍然会是单调的。
也是这样,好的表达,语言都不是死的,总是活生生且充实的,而且在一个语境中,语言除了字面意思,其它都是深深的涵义,有多少涵义就有多少内容,这就要求必须从不多不少,准确把握字面语言,字面意思开始,防止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学问深深无止境,一丝一扣要分清。写诗一旦疏研究,表面字词胡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