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95|回复: 13

谈知之与写诗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4 08: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知之与写诗一
——在拙文《评诗一则二》下复骆子
  朋友所言,这么真诚恳切实在,溢于言表,且笔下勤奋,理据充分,言辞得当,论证合理,让我肃然起敬,尤其“一诗只论一事,必深得文章体之精要”,说得精到,致谢!
  这首诗的作者,学诗近两年,从不会写诗开始,通过读我写的东西跟我学诗,这是在说他的体会,是指从中所接触并学到的理论和认识,因为我强调人诗合一和个人修养,这是他的概括,不涉及“我实在看不出是想表达对马列的热爱,还是歌颂劳动,或讴歌爱情,或谈普渡众生,或独善其身。深得老师写文章诗之道”。
  朋友说“我理解的诗,即便是写哲理诗,也是以形象形成意象或用比拟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思考”,确一语中的,就是要坚持这样,发挥传统诗的优势,“而不是像文章一样把道理直接给说明白”,也是要遵循的,毕竟二者不是一类,各有各的创作规律和欣赏特点,不容打破,弄得不伦不类。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4 08: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篇居然无一处是用形象思维表达情感,这也能称诗,那写诗真能开流水线了”,则属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范畴。
  关于“把诗当文章写,把文章的题纲律化后当诗”,涉及二者能力转化问题,知者可清,不知者则不明,会者不这样做,不会者可能这么想。
  “奈何想写的太多,律体诗字又不够,没有足够的字词衔接各部分”,说得也很实际和客观,“最后只好散句一大篇”,涉及会写不会写的问题,写不好当然会出现这种状况,写得好就没这担心。
  不知这样跟朋友沟通,可否明了,若觉不细,可看一看近日写的拙文《从实践学写诗》系列,共六帖,里面专门谈到了文章和写诗的联系,以及怎么办。

点评

谢谢老师的开导,作者虽然未必明白我这样写诗的缘由,但却让我明白了我这样写给人的感受有那些方面,这就为我以后写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事实上正如您之前文中论述的那样”感性诗和理性诗的主要区别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4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4 0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诗谊再表谢,敬友,几句,---
  公历新年除夕夜,隔屏会友细沟通。品人思语迎春酒,解惑答疑辞岁风。
  不惧辛勤都努力,谨凭诚实一由衷。纵然此网交流少,怀有热情心自红。

点评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点明时间和沟通的方式,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温馨气氛,一个“细”字展现了严谨的学风和劳动的热情。 颔联指出了作者的人诗合一学术思想,也体现出了一个解惑答疑的教育者形象,让人感受到了师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4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4 08: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朋友的交流之心,确实令人感动,本来有上面的回复,就算已经回答了任何问题,都有明确的分析和指向,而且我的诗论里也无所不包,大到方法,策略,修养,是认识和智慧方面,属于方法论,小到技术细节,拟声调韵,咬文嚼字,语法语感修辞,等等,是功利方面,属于本领范畴。
  下面,继续纳入我的诗论,并按诗论来写,以尊重学术求真,就还得本着认真细致严谨和尽量少有漏洞,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再客观,也就无法考虑彼此主观感受。
  又因为,不得不进行稍详细一点的分析和论述,文字可能多而繁冗,让人不肯卒读,加之我一旦如此说话,不但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必带针砭性质,就特别容易触及人的面子和虚荣,都请朋友海涵。
  朋友这番言论,已经离开了实事求是,完全是对写诗的主观臆断,这么小看写诗,等于用扭曲的世界观,来看艺术现象,如此仅就写诗而言,何以值得并经得起品嚼吟咏,还有必要一传千年吗?

点评

谢谢老师的开导,提到了写诗实践论中,详细分析和论述需要的文章功底。也同时让人明白了智慧和写诗本领之间的辩证关系,任何艺术行为都不能无视和逃避人这个客观世界的主体,是人在反映社会,艺术是人的创作行为。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4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4 08: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写诗看成短时间就可攻之,可玩于股掌的东西,想想后果如何?恰恰证明的是,如同今天的机器也可为一样,是写不来真正的诗的。
  朋友这次的谈话倾向,完全没有对我的回复进行认真解读和思考,也没有去仔细阅读拙文《从实践学写诗》系列,仍固执于徜徉在自己的视界和境界里,可以肯定,如果不主观,如果不带着旧的先入为主观点,就不会不认真对待我的详细回复,这个态度本身就证明不严谨,于是一切都不难想象。
  朋友这几首诗,的确是说理诗,所用的意象,恰如“从第二首我就意识了,开始有意识的用意象(如白驹过隙)或化典(如西子东施),但终笔力有限”。
  可是,这无法证明朋友先前观点:“也是以形象形成意象或用比拟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思考,而不是像文章一样把道理直接给说明白”,倒反证了自己说的“全篇居然无一处是用形象思维表达情感,这也能称诗,那写诗真能开流水线了”。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语言和实践方面的不统一,恰恰证明的是作者和诗是两层皮关系,即就诗论诗,也同时证明对人对己的双重标准。囿于主观的偏执和固执多是虚荣心在作怪,抛弃体现大道的文章而热衷于至简,这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4 2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4 08: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相矛盾?说明朋友还在初学,认识和经验也在初学里,且仅仅处于刚刚开始的样子,自以为有了点感受,就觉得通向了写诗的大门,其实这是所谓的“就诗论诗”和“为写诗而写诗”。
  写诗和怎样写诗,是需要一生来思考、探索和体验的事,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也是厚积薄发,泉满自流的事,积淀就是无限无终的学习和无穷无尽的生活修涵,而不仅仅玩从语言到语言,最终到处是漏洞的皮壳子。
  从这几首诗可看出,朋友很有才,在这一点上,与“学习道理入诗行”有可一论,在其它方面,比如文笔概括力方面,日常修养体验方面,诗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方面,尤其对写诗的认识和理解方面,都逊色太远。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刚学诗时的情景。那是也认为诗道无非平着和词汇量,多读书和熟练运用就可以。现在想想这就是简单粗暴的功利心在作怪,是人固执己见而看不到和看不懂“功夫在诗外”这个千古定论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4 20: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4 08: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说明,像这样写诗,除了一点个人小体会,小感觉,或者小得意,小释放,便既不吃重,也无容纳,如此怎么能说“最后抄起韵表和平仄表硬上,反而写出了诗”?
  这也说明,朋友所论的,与朋友看到的,不属于一个范围,一个层次,是对一件事说着两家话,如此怎么能说到一块?
  果真朋友能实事求是,能客观对待自己和眼前,或曰真有才的话,仅凭求知求真的愿望和习惯,就放不过对我说的几个“不涉及”的思考和警觉,更不会放着我的建议而顾不上。
  这也证实了,朋友一边反对诗论,说“结果发现看诗论写不出诗,就如看文学理论写不出文学作品。尤其是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却不能把要义言简意赅的收拢的文章,只能越看起糊涂”,一边依旧自己也在论:“总而言之:跟学者型的学诗,只能学到知识。而创作,几乎无法跟人学。正因如此,是故,大学只有文学系,设各种文学专业,却无作家系,以教如何创作各种文学作品为主的专业。”,这就是自相矛盾的后果之一。

点评

这同样让我想起来曾经遇到的一位诗友说过的话,观点也和这位诗友基本相同,说写诗不是讲道理,讲道理也学不会写诗。但他没有事实的论据能证明自己的话正确,也就是缺乏实践证明观点。我那是也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4 2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4 19: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维护,这也是您经常告诉我要尽量从感性诗学习写诗的原因,这是诗味的范畴。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从意象意境到总结概括,这是一个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升华过程,也就更符合一般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还让我想起了您之前告诉我的,语境分为意象语境和概念语境,这是纯粹说理诗和非纯粹说理诗不同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4 19: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4 08:18
二  “全篇居然无一处是用形象思维表达情感,这也能称诗,那写诗真能开流水线了”,则属于知之为知之,不知 ...

谢谢老师的开导,作者虽然未必明白我这样写诗的缘由,但却让我明白了我这样写给人的感受有那些方面,这就为我以后写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事实上正如您之前文中论述的那样”感性诗和理性诗的主要区别是思维模式的不同,但感性诗不代表可以没有理性的认识,理性诗也不代表没感情上的倾向,理性诗和感性诗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这无疑是在告诉我意象意境同样可以说理,而且也能说好,对我以后写诗的方式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4 20: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4 08:18
三  以诗谊再表谢,敬友,几句,---  公历新年除夕夜,隔屏会友细沟通。品人思语迎春酒,解惑答疑辞岁风。  ...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点明时间和沟通的方式,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温馨气氛,一个“细”字展现了严谨的学风和劳动的热情。
颔联指出了作者的人诗合一学术思想,也体现出了一个解惑答疑的教育者形象,让人感受到了师道的尊严。
颈联点明了这种沟通的有效性和互动成果,让人看到了两个人沟通中有什么说什么的真诚和热情,展现出的是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让人读后由衷向往。
尾联总览全文,让人明白了沟通交流贵在真诚和热情,贵在沟通的质量,而非有量无质的数量,令人读了很受启迪,呼应首联。
总的来说,此诗讲了公历除夕夜作者的沟通交流场景,让人明白体会到了沟通交流的乐趣,也同时让人明白了什么是有效交流和其特征特点,令人读后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4 20: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4 08:19
四  好吧,朋友的交流之心,确实令人感动,本来有上面的回复,就算已经回答了任何问题,都有明确的分析和指 ...

谢谢老师的开导,提到了写诗实践论中,详细分析和论述需要的文章功底。也同时让人明白了智慧和写诗本领之间的辩证关系,任何艺术行为都不能无视和逃避人这个客观世界的主体,是人在反映社会,艺术是人的创作行为。还让人明白了实践论文章的指向和内容,就是人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4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4 08:20
五  把写诗看成短时间就可攻之,可玩于股掌的东西,想想后果如何?恰恰证明的是,如同今天的机器也可为一样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语言和实践方面的不统一,恰恰证明的是作者和诗是两层皮关系,即就诗论诗,也同时证明对人对己的双重标准。囿于主观的偏执和固执多是虚荣心在作怪,抛弃体现大道的文章而热衷于至简,这是功利心驱使下的必然结果。而小视学问正是对学问之道的未曾耐心了解,表现出来的特点特征就是简单粗暴和自我否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4 20: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4 08:21
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相矛盾?说明朋友还在初学,认识和经验也在初学里,且仅仅处于刚刚开始的样子,自 ...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刚学诗时的情景。那是也认为诗道无非平着和词汇量,多读书和熟练运用就可以。现在想想这就是简单粗暴的功利心在作怪,是人固执己见而看不到和看不懂“功夫在诗外”这个千古定论的具体指向和内涵。直到遇到老师的批评和领略了您信手拈来的境界和水平后,我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当时是多么的可笑和无知。因为任何理论都需要和实践相印证,而老师的实践就很好的证明了自己的实践论理论,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4 20: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4 08:22
七  这说明,像这样写诗,除了一点个人小体会,小感觉,或者小得意,小释放,便既不吃重,也无容纳,如此怎 ...

这同样让我想起来曾经遇到的一位诗友说过的话,观点也和这位诗友基本相同,说写诗不是讲道理,讲道理也学不会写诗。但他没有事实的论据能证明自己的话正确,也就是缺乏实践证明观点。我那是也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写的诗和古人的诗同样的平仄格式,为什么感觉就是不对味,直到遇到老师让我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是人认识和情感,即智慧和心胸存在着境界的差别,当然就写不出人家那种效果。在老师的诗论中,有 很多举例就是用名篇来论述,让我更是真正体会到了写诗实践中的代差和甘苦,如此我就更不能也不敢轻视学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6: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