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6|回复: 8

七律(进退格) 滑雪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万

帖子

17万

积分

副首版

潇湘夜雨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058
贡献
36299
金钱
6652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3 20: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赠我国冬季奥运会
成群猛虎勇争先,百米飞腾一瞬间。
雪具追风风不速,肉身比马马无前。
回眸舞杖闻鸡唱,昂首争勋侣月弯。
怀玉雄心红似火,凯歌不胫响高天。
人杰地灵。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2-1-4 21: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各位新年好。

   现在网上出现的所谓【进退格】亦称“进退韵”。据一些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
    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例如李师中《送唐介》诗: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难:十四寒】   押寒韵
    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山:十五删】 押删韵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寒:十四寒】   押寒韵
    天为吾皇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还:十五删】 押删韵
   这首七言律诗中,第二句韵脚“难”与第六句“寒”同寒韵,第四句韵脚“山”,与第八句“还”同删韵,使用第七类邻韵,平声寒删先及元半。这就是七律进退韵格。

现在楼主的七律,使用《平水韵》第七类邻韵:平声寒删先及元半。
:01 :成群猛虎勇争先,百米飞腾一瞬间。    (间,上平十五删 )
:03 :雪具追风风不速,肉身比马马无前。    (前,下平一先 )
:05 :回眸舞杖闻鸡唱,昂首争勋侣月弯。    (弯,上平十五删 )
:07 :怀玉雄心红似火,凯歌不胫响高天。    (天,下平一先 )
因此,这也是流传的七律进退韵格,没错。

    但王力在《诗律余论》里提到:  ---。所谓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只是巧立名目,让诗人们押韵时有较多的自由。但是,他又作茧自缚,加上一句“失此则谬矣”。依照这种说法,起句借韵的诗以及像上述李商隐的通韵诗反而是“谬”的,真是荒唐之至!即使郑谷有此主张,也不堪奉为典要。诗人们不宗高岑李杜,而崇拜一个郑鹧鸪,那也未免太陋了。

   我觉得这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2-1-4 21: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说,邻韵通押,在新韵里是基本上是做到了。
  故此,也不用“巧立名目(王力所说)”来说什么“进退格”不“进退格”。不如直接使用“新韵”就好了。

  比如,楼主的诗,按“中华通韵”来押,就全OK了。

点评

如果说进退格,如先、删两种韵组,是一先一删一先一删交错才行,但通韵则是无先删寒韵组之分,所用之韵脚,可以全是平水韵中的寒韵或是先韵或是删韵,也可各韵组有一个两个的。但决不是进退格中一先一删一先一删的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7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2-1-5 07: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普通话声韵》规则"韵母"相同为主韵,全部合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4万

帖子

17万

积分

副首版

潇湘夜雨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058
贡献
36299
金钱
6652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7 1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程显明 于 2022-1-7 19:19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2-1-4 21:56
一般来说,邻韵通押,在新韵里是基本上是做到了。
  故此,也不用“巧立名目(王力所说)”来说什么“进 ...

如果说进退格,如先、删两种韵组,是一先一删一先一删交错才行,但通韵则是无先删寒韵组之分,所用之韵脚,可以全是平水韵中的寒韵或是先韵或是删韵,也可各韵组有一个两个的。但决不是进退格中一先一删一先一删的交叉押韵法。因而进退格决不能用通韵代替。这不是巧立名目,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2 2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韵三十,
先小后大谓葫芦格
先大后小谓辘轳格
一组或两俎交错押谓进退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2 21: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合进退格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2 22: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诗之谓始于唐,见白居易诗论:诗有数格.......
。。。
王力不知格诗之论,一贯打胡乱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2 22: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韵诗不符合葫芦格和辘轳格的,通归进退格。查诗题标有进退格诗可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