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论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16-5-6
威望1236
金钱4986
贡献3575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威望- 1236 点
贡献- 3575 次
金钱- 4986 枚
|
发表于 2022-1-4 21: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各位新年好。
现在网上出现的所谓【进退格】亦称“进退韵”。据一些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
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例如李师中《送唐介》诗: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难:十四寒】 押寒韵
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山:十五删】 押删韵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寒:十四寒】 押寒韵
天为吾皇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还:十五删】 押删韵
这首七言律诗中,第二句韵脚“难”与第六句“寒”同寒韵,第四句韵脚“山”,与第八句“还”同删韵,使用第七类邻韵,平声寒删先及元半。这就是七律进退韵格。
现在楼主的七律,使用《平水韵》第七类邻韵:平声寒删先及元半。
:01 :成群猛虎勇争先,百米飞腾一瞬间。 (间,上平十五删 )
:03 :雪具追风风不速,肉身比马马无前。 (前,下平一先 )
:05 :回眸舞杖闻鸡唱,昂首争勋侣月弯。 (弯,上平十五删 )
:07 :怀玉雄心红似火,凯歌不胫响高天。 (天,下平一先 )
因此,这也是流传的七律进退韵格,没错。
但王力在《诗律余论》里提到: ---。所谓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只是巧立名目,让诗人们押韵时有较多的自由。但是,他又作茧自缚,加上一句“失此则谬矣”。依照这种说法,起句借韵的诗以及像上述李商隐的通韵诗反而是“谬”的,真是荒唐之至!即使郑谷有此主张,也不堪奉为典要。诗人们不宗高岑李杜,而崇拜一个郑鹧鸪,那也未免太陋了。
我觉得这是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