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2|回复: 3

[学习资料] 填词的技巧和词牌的选择

[复制链接]

2300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656
贡献
33430
金钱
41559

元老功臣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4-13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楚天逸人 于 2015-4-13 13:35 编辑

   
填词谋篇常见的十种模式。


(一)   铺垫
   
“铺垫”是词中最常见的谋篇方式。词是抒情诗体,为了抒情,

词人往往先以景物或者事物来铺垫,来旁衬,使其融情于景,然

后才直抒胸臆,情景交融,上辉下映,从而取得更好的抒情效果。
     
       唐宋词作中,有许多作品都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铺垫”

式。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上片写景——秋塞风物;下片抒情——秋塞相思。

范仲淹是苏州人,对北方的季节变换之“异”自然敏感,这就

为抒发乡思作了必要的铺垫,这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来

由。而“四面边上连角起”的紧张防务形势,万峰千嶂,落日

孤城、防守不易的地情,又为下片“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了很

好的注释。正是因为有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

作铺垫,才使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情感显得十分

真切动人,具有着一种撼人心魄的悲壮之美。

    又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如画”的江山就为下片的风流人物周瑜出场作了很好的

铺垫,有力地抒发了词人那无限怅恨之情。

    此外,也有上片叙事,下片抒情的。再如苏东坡的《江城

子·密州出猎》。

    当然,一切景语皆情语,言情之词,不过是借景衬托而已。

因此,“上景下情”式有时也不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如范

仲淹的《渔家傲》,下片照样有“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景语。


(二)   直注


   此法特点是:文气直注,不加穿插;纵多脱换,而主位不变。

宋词中多用此法。柳永、苏轼、秦观、贺铸等人的词集中,尤不

乏其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人的“少年狂”便一

注到底,统率全篇。上片牵黄擎苍时之“狂态”,下片酒酣胆张

后之“狂想”,无不集中表现出词人报国建功的“少年狂”。全

词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其一往无前之气势,让读者仿佛听见金

戈铁马之声。然,此发必须情满意足,步步振起,否则易流空泛,

薄弱乏力。


(三)   点染

    点染式的特点是先点明主题,然后具体描写。如欧阳修《采桑

子·咏西湖》十三首用的都是这种点染式的章法。其一云: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词一开篇。便开宗明义地点出西湖“天容水色”的美好景象,

下面则分别从白天、夜色两个侧面去具体描写。

    小令如此,慢词同样可以如此。如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也是开篇就点明钱塘的“繁华”,然后逐次铺叙繁华的方方面

面。


(四)   跳脱

    词是饱和着强烈感情与丰富想象的抒情诗。为了避免芜杂与零

乱,使情感显得集中、浓烈,词人往往会略去一些过程、叙述等

次要的东西,只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按照内在的联系连缀起来。这

样一来,词在感情和想象的转移与变化上,就常常呈现出千变万

化的景象,呈现着极大的深度与跳脱性。这种跳脱性的词具有两

大特点。其一是形象展开迅速,其二是语意间呈藕断丝连、辞断

而意属的状态。如蒋兴祖女的《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朝云横渡,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两三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续编》中指出,这首词“寥寥数十字,写

出了步步留恋,步步凄恻”之情。这特点与“步步换景”的跳脱

式章法不无关联。表面看来,词人忽而天上,忽而地下,忽而近况,

忽而远景,忽而状景,忽而抒情,这中间省略了许多的过程与叙述,

形象展开十分迅速,语意时断时续;然,只要我们按照词中所显示

的主题线索——词人被掳而北去时的“百结愁肠”与渐行渐远的空

间——去领会,那么。词人国破家亡、身为虏囚的深哀巨痛就不难

理解了。


(五)   对比


    对比,就是对照、对称,也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

或情,前后相叙,从而增强艺术效果。


    对比式的谋篇方法,在唐宋人的词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后主李

煜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箩,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这是今、昔境况的对比,是豪华的帝王生活与“日夕只以泪洗

面”的“臣虏”生活的对比。这种对比,既有利于布局谋篇,也有

利于抒写极度的亡国之痛。象这样用对比方式谋篇的。宋人辛弃疾

《采桑子·少年不识愁滋味》《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陆游

《谢池春·壮岁从戎》、蒋捷《虞美人·听雨》、欧阳修《生查


子·去年元夜时》都应用的相当的成功。


(六)   陡转


      一般说来,词中的情感常常是委婉曲折的渐进式。而“陡转”

则不同,它是词人感情大曲的折的结果。词人为了深化主题,往

往在词的结尾处来上一个大转折,以突出词旨。这种“画龙点睛”

法,构成了词在谋篇上的又一特色——“陡转”。如辛弃疾的

《破阵子·为周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

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壮词”,当是词人当年在起义军中

战斗生活的回忆。词一开篇就从醉中不忘建功立业写到酒醒梦回,

进而回忆起梦中经历的军营生活,继而又将词人少年时英勇的往

事做梦的续篇来抒写:身骑名马,迅若流星;拓开大弓,声似雷

鸣,斗志昂扬,所向披靡,功成名就,何等豪迈,何等惬意。然

末句的“可怜白发生”一陡转,豪情竟一落千丈!前面捧的越高,

后面摔得越狠,越能突出词人两鬓白发、壮志未酬的痛苦情感。

这一声忧愤的长叹不仅与前面的热闹的抒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也与起首的醉眼看剑想呼应,章法十分严谨。苏轼的《念奴娇·赤

壁怀古》采用的也是对比式的写法,具有同样的审美效应。

(七)   递进

      作为抒情诗体的词,它所抒写的感情绝非凝固不动的。或由

淡而浓,或由壮而悲,或由思而怨……即使是对所抒写的人、物

乃至事件,也会有程度的深浅,语意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以及时

空序次的不同。而这种种不同,词人在谋篇布局时,就常常用

“递进式”结构,不仅有利于组织文章,且极利于深化感情,取

得较好的审美效应。这种方法在谋篇中是很普遍的。


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处。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是抒写闺怨之情的,而闺怨又与惜春相交织,层层递进,

词风深稳而妙雅。

    起句以反诘发篇,且连用三个“深”字点出思妇幽居之苦。然

后从“杨柳堆烟”(状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帘幕无重数”

两个侧面极力渲染这种苦况。“玉勒”二句又递进一层:正是由于

“深深”,所以,即使登上“高楼”,


连丈夫寻欢作乐的地方也看不到,更不要说见到他本人的身影了。


      以上是上阕。下阕则用工笔将女主人公抽象的情思进一步层

层深入地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闺愁已令她不胜痛苦了,而“雨横

风狂”的天气,暮暮三月的季节,此时此景的黄昏,尤使她感到春

已归去,无计可留,感到韶华正逝,红颜渐衰,青春难再,于是,

经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甚至进入痴情心态——含着泪向与自己

相同命运的花儿发问。然思妇多情花无情,它不仅“不语”,反而

像故意要抛舍她似的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了!而秋千架下,曾是她同

丈夫欢聚的处所,物是人非,能不令她更加愁肠百结吗?……就

这样,词人用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将情感层层深入地推向纵深,

进而达到作者所需的深度而后已。象这样手法写作的,还有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八)   画面组合


      词同诗一样,往往通过一定的画面来创造意境,抒发感情。

在大多数情况下,或前景后情,或情景交替,从而推动着作品情

感的起伏。然,有时全词竟不着半句直抒胸臆的情语,只有由一

个个景物组成的一幅和谐的画面,即就是说,一切情语全以景语

出之。至于词的思想感情为何,全凭读者透过画面去领会。


      这种“画面组合式”布局,在唐宋词作中不乏其例。如张志

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于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

雨不须归。


     这是一幅水乡春讯的渔乐图。全由一个个景物组成,仿佛出

自天然。然山


光水色之明快,“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人身影,跳荡着的轻快

音乐旋律,让我们看到一个遁迹江湖、怡情山水的隐士形象。故

不言隐居之乐隐居之乐自见。


又如韦应物的《调笑·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在这里,词人想我们展示的是辽阔的草原风光。而在沙雪无垠,

边草连天,空旷迷茫之中,又推出一匹失群之骏马,从而增加了

草原的奇特色彩,堪称神来之笔!那么,这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

思想感情呢?有人说,它仅仅是描写了大草原的风光;有人说,它

表现了词人人生的迷茫……这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九)   先泛后专


    前半泛写,后半专叙,这是宋人多用的技法。苏轼的《贺新郎

·乳燕飞》就是这样的作品,整个后段就只写了石榴。乳燕飞(小

燕子)飞华屋(指装饰华丽的房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新

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安然

入睡)。帘外谁来推绣户(华美的门户,指女子居处),枉教人

梦断瑶台(传说神仙居处)曲,又却是,风吹竹。古榴半吐红巾

蹙(蹙,形容榴花半开,像是一条紧束起来的有褶纹的红巾),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上两句意为:又恐到了秋天,榴花凋谢,剩下

的绿叶已难经受秋风的摧


残)。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指女子眼

泪),两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词中表现的是一个女子的孤独、抑郁的情怀。上阕泛写了美人

种种孤独的情境,甚至写到了梦境。而下阕则“另意另起”专写

起了石榴花。不过,貌状榴花而实际上依旧是在写美人,句句咏

花,又句句拟人。象“芳心千重似束”,君来则为开怀倾诉,以

及收花落泪等等,都是花、人难分的。


(十)   意识流动


   “意识流”原是美国实用主义者詹姆斯的哲学用语。詹姆斯认

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有连续性的“意识之流”

中把他所注意的部分挑选出来而构成他自己的世界。西方的文学

创作都广泛地运用了这种理论,并把它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而事

实上,这种表现手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创作中。就早已经被广泛

采用,特别是在以抒情见长的词的创作中,应用得尤为普遍,它

往往是词人布局谋篇的重要手段。


如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去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这首词跳跃性极强,采用的完全是“思想流、意识流|主观生活

之流”的意识流手法。开篇两句,上下问答,却又漫不经心。似

答非答。因为问非真问,不过是词人的一个意念。答亦非答,仅

表明词人意念中一种想象。正因为如此,所以接下来便让意识流

向假设:“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当然无人知道春

的去处,也无法唤取归来同住时,词人意识便又流向了与春有关

系密切的黄鹂,又从黄鹂进而流向与黄鹂为伴的蔷薇花。而最后之

迷,仍是“春归何处?”了!尽管全词意识之流颇为迷离樘恍,象

纯“主观生活之流”,而实则是遵循了“惜春”这一内线在流动着

的。只不过组织得巧妙罢了。


又如戴叔伦的《转应曲·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

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这曲词的意识是按照征人思乡这一主线而流动的:三个“边草”

,极状边地荒凉,且以“草”衬“兵”,以“尽”喻“老”,为思

乡设下伏笔;接着,意识忽然流向雪景,又由“雪晴”进而流向

“千里万里月明”,因“雪晴”而月愈明,因月明“千里万里”,

自然会想到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家乡;家乡远隔万里,欲归不得,

偶然一声羌笛,悲悲切切,呜呜咽咽,戌卒当然要伤痛欲绝了!全

词都是以征人思乡的意识流动为中介,来组织画面,展开情节,开

拓思绪的。

553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1856
贡献
18262
金钱
20824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4-14 05: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老弟了!遥握!

点评

只要版里水平提高,辛苦点也值。哥不也是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4 16: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0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656
贡献
33430
金钱
41559

元老功臣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4-14 16: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张酒票 发表于 2015-4-14 05:41
辛苦老弟了!遥握!

只要版里水平提高,辛苦点也值。哥不也是么?

点评

说得是!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4 1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3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功勋诗友

草堂诗社开版元勋

Rank: 3Rank: 3

威望
1856
贡献
18262
金钱
20824

功勋诗友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4-14 17: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天逸人 发表于 2015-4-14 16:48
只要版里水平提高,辛苦点也值。哥不也是么?

说得是!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2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