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05|回复: 1

[经典释文] 《孟子·滕文公章句》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472

帖子

2791

积分

首席版主

晴耕雨读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26
贡献
598
金钱
106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19 21: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5·1滕文公为世子(1),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2)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3)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4),厥疾不瘳(5)。‘”
注释:
(1)世子:古代诸王公侯嗣子之称谓。
(2)成覸jiàn,看也:齐国的勇士。
(3)公明仪:人名,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学生。
(4)瞑眩:眼睛昏花看不清楚。引自《尚书·说命》,意思是吃了药要是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应激反应,他的病就不会治好。
(5)(chòu):病愈。



5·2滕定公①薨②,世子谓然友(3)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④,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⑤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⑥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⑦。‘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⑧,齐疏之服⑨,飦粥之食⑩,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⑾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⑿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⒀,歠⒁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⒂。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⒃,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注释:
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
薨:死。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代以后用于指二品以上官员死。
然友:人名,世子的老师。
大故:重大的事故,指大丧、凶灾之类。
之:至,到。邹与滕相距只有四十余里,所以可以问后行事。
自尽:尽自己最大的心力。
曾子曰:这几句话在《论语为政》中是孔子对樊迟说的。
三年之丧:指子女为父母、臣下为君主守孝三年。
(zi)疏之服:用粗布做的缝边的丧服。齐,指衣服缝边。古代丧服叫做衰(cuī),不缝衣边的叫“斩衰”,缝衣边的叫“齐衰”。
(zhān):稠粥。粥:稀粥。这里是偏义复词,指稀粥。《说文》:“饘,糜也。从食,亶声。周谓之糜木,谓之饘。”厚者曰饘,稀者曰粥。
宗国:鲁、滕诸国的始封祖都是周文王的儿子,而周公封鲁,于行辈较长,所以其余姬姓诸国都以鲁为宗国。
《志》:记国家世系等的一种书。
冢宰:官名。在君王居丧期间代理朝政。
(chuò):饮。《说文》:“歠,饮也。”《广韵》:“歠,大饮。”
君子之德……必偃:这几句出自《论语·颜渊》篇孔子的话。“尚”与“上”同;偃,倒下。
五月居庐:居住在丧庐中五个月。



5·3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①;亟其乘屋②,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③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④也;助者,藉⑤也。龙子⑥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⑦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⑧,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⑨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校⑩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⑾。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使毕战⑿问井地⒀。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⒁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⒂,谷禄⒃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⒄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⒅,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注释:
(táo):《诗经·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广雅·释器》:“绹,索也。”索,动词,以两三股摩而交之,总为以绳,这个动作叫做“索”,这里用为绳索之意。于,往也;茅,用作动词,取茅之意。
亟其乘屋:赶紧修缮房屋。《诗》郑笺云:“亟,急;乘,治也。”
阳虎:季氏的家臣,字货。季桓子(?-前492),即季孙斯,姬姓,季氏,名斯,谥桓,史称季桓子,季孙意如(季平子)之子,鲁国三桓之季孙氏宗主兼鲁国执政。前505年,季孙意如病逝,其家臣阳虎趁新家主季孙斯年幼而将其囚禁,从而代替季孙斯执鲁政达三年之久。阳虎之乱平定后,季孙斯任用孔子帮助三桓打击当权的家臣。前498年,孔子堕三都,名义上是为了防止家臣据城叛乱,实际上是在摧毁三桓的根基,于是季孙斯将孔子逼走,孔子于是开始周游列国。前492年,季孙斯病逝,其子季孙肥(季康子)继位。
彻:《诗·大雅·公刘》:“彻田为粮。”《老子·七十九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论语·颜渊》:“盍彻乎!”这里用为税田十取一的周朝田税制度之意。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徹”;徹,通也,为天下之通法也。
藉:《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墨子·公输》:“借子杀之。”《韩非子·孤愤》:“其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汉语大字典·草部》:“藉,为凭借之意。”这里用为凭借之意。
龙子:古代贤人。
(jiào):同“校”,比较、估量之意。
(xì)盻然:赵岐《注》云:“勤苦不休息之貌。”
称:赵岐《注》云:“举也。”
(xiáng)、序、校:诸词亦见于《仪礼》、《周礼》、《礼记》、《左传》诸书,都用作乡里学校的名称。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皆是教导之名。王念孙《广雅疏证》云:“‘庠‘训为‘养‘;‘序‘训为‘射‘。皆是教导之名。”
毕战:人名,滕国的一个臣子。
井地:即井田。
经界:赵岐《注》云:“经亦界也。”则“经界”为同义复词。解释为土地、疆域的分界。
钧:“钧”、“均”古字通用。
谷禄:亦为同义复词,古人俸禄用谷,所以谷有禄义。
为:赵岐《注》云:“为,有也。”
(guī)田:赵岐《注》云:“古者卿以下至於士皆受圭田五十亩,所以供祭祀也。圭,洁也。”这里用为供祭祀用的田地之意。



5·4有为神农之言①者许行②,自楚之滕,踵③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④。”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⑤。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⑥,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日:“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⑦而治。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⑧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⑨?”
曰:“然。”“自为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诚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⑩皆取诸其宫中⑾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⑿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⒀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水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⒁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⒂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后稷⒃教民稼穑,树艺⒄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内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⒅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⒆曰:‘劳之来之⒇,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21)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22)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23)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24)将归,人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25)之,皜皜(26)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27)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人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28)。‘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29),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30)运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贸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31),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32)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
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常与伏羹氏、燧人氏一道被称为“三皇”。神农氏主要的功绩是教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叫“神农”。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托古圣贤之名而标榜自己的学说。“农家”就假托为“神农之言”。
许行:农家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
(zhong):至,到。
廛:住房。氓:移民。
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穿粗麻衣,靠编草鞋,织草席谋生。衣(yi),动词,穿;褐(he),粗麻短衣;屦(ju),草鞋。
陈良:楚国的儒士。陈相、陈辛:都是陈良的学生。
饔飧:饔(yōng):早餐;飧(sūn):晚餐。《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册pp.1442》:“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之以鹜。”饔人:掌切割烹调之事。《周礼·天官·内饔》:“凡王之好赐肉脩,则饔人共之。”饔饩(yōngxì):a.古代诸侯行聘礼时接待宾客的大礼,馈赠较多。《周礼·秋官·司仪》“致飧如致积之礼”汉·郑玄注:“小礼曰飧,大礼曰饔饩。”贾公彦疏:“大礼曰饔饩者,以其有腥有牵,刍薪米禾又多。”孙诒让正义:“云大礼曰饔饩者,其礼比飧为盛也。”b.泛指接待异国来宾的隆盛的馈赠。《旧唐书·李载义传》:“今朝廷饔饩至厚,所以礼蕃客也。”宋·司马光《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礼有币帛饔饩,行于邦国,贽献饮酒,施于乡党。”明·归有光《赠给事中刘侯北上序》:“候馆饔饩将馈之礼,无不毕给。”
厉:病。
釜:金属制的锅;甑(zèng):用陶做的茶饭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食物。《说文》:“甑,甗(yǎn)也。”《方言》:“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爨(cuàn):烧火做饭;铁:指用铁做的农具。
舍:相当于方一言“啥”,即什么东西、一切东西的意思。何物也,后代作“亻奢”,缓言之“什麽”、“甚麽”。
宫中:家中。古代住宅无论贵贱都可以叫“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所居为宫。
大人:这里指有地位的人,与下文“小人”相对。
路:指奔波、劳累。
敷:遍。
瀹济漯:瀹yuè),疏导。《说文》:“瀹,渍(,沤也)也。从水,龠声。”济漯(tà):济水和漯水。古漯水当出今山东朝城县(聊城市莘县南部及西部)。瀹茗:煮茶。宋陆游《与儿孙同舟泛湖》诗:“酒保殷勤邀瀹茗,道翁伛偻出迎门。”荈(chuǎn):煮茶。章炳麟《旅西京记》:“食时过金阁寺,故足利八代将军义政别苑也。其下有泉,清洌可滥觞,义政以瀹荈者。”瀹祭:煮新菜以祭祀。《汉书·郊祀志下》:“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瀹祭。”颜师古注:“瀹祭,谓瀹煮新菜以祭。言祭祀之道莫盛修德,故纣之牛牲,不如文王之苹藻也。”
后稷:相传为周的始祖,名弃,尧帝时为农师。
树艺:种植。
(xiè):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
放勋:尧的称号,放是大,勋是功劳,原本是史官的赞誉之辞,后来成为尧的称号。
劳之来之:劳、来都读为去声,劝勉,慰劳。
(21)皋陶(gāoyáo):人名,相传为虞舜时的司法官。
(22)易:治。
(23)倍:同“背”,背叛。
(24)治任:准备行李。治,整治;任,负担。
(25)秋阳以暴:秋阳,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所以这里所说的秋阳实际相当于今天的夏阳。暴,同“曝”,晒。
(26)皜皜(hao):光明洁白的样子。
(27)(jue):伯劳鸟。
(28)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引自《诗经·鲁颂·閟官》。膺,击退;惩,抵御;戎秋是北方的异族;荆、舒是南方的异族。
(29)市贾不贰:贾通“价”;不贰,没有两样。
(30)五尺之重:古代尺寸短,五尺约相当于现在三尺多一点。
(31)倍蓰(xi):倍,一倍;蓰,五倍。后文的什、百、千、万都是指倍数。
(32)巨屦小屦:粗糙的草鞋与精致的草鞋。



5·5墨者夷之①,因徐辟②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③,则道不见④;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⑤。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⑥,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⑦姑嘬⑧之。其颡⑨有泚⑩,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⑾梩⑿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⒀然为间曰:“命之矣。”



注释:
墨者夷之:信奉墨子学说,名叫夷的人。
徐辟:孟子的学生。
直:《易··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诗·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韩非子·五蠹》:“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广雅·释诂二》:“直,义也。”《字汇·目部》:“直,正也。”这里用为正直、公正之意。
见:同“现”。
⑤“墨之治丧”句:墨家主张薄葬,《墨子》有《薄葬篇》。
赤子:《尚书·周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老子·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指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儿童之意。
(ruì):《通俗文》:“小蚊曰蚋。”主要是蠓科、瘿蚊科和摇蚊科的任何种小双翅蝇,其中很多都能够咬人疼痛并且还有某些是人类和各种其它脊椎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传播者。又名沙蚊。这里用指为小蚊之意。
(chuài):《韩非子·说林下》:“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这里用为叮咬之意。
(sǎng):《孔子家语·困誓》:“河目龙颡。”《淮南子》:“靥辅在颊则好,在颡则丑。”《说文》:“颡,额也。从页,桑声。”《方計》:“中夏谓之额,东齐谓之颡。”这里用为额头之意。
(cǐ):《正字通·水部》:“泚,汗出貌。”这里用为出汗的样子。
(léi):《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虆之。”《楚辞·刘向·九叹》:“葛藟虆于桂树兮。”这里用为藤、葛类蔓草名之意。
(lí):可以臿地铲土者,相当于今日的锹或者锸。
(wǔ):《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这里用为怅然失意的样子。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6.1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注释:
陈代:孟子的学生。
枉尺而直寻:弯曲一尺而伸展八尺,比喻以小的牺牲而换取大的成就。枉:弯曲。寻:八尺。
招虞人以旌(jīng):虞人,守园林的官吏。古代君王有所召唤,一定有相当的事物以见信。旌是召唤大夫用的,弓是召唤士用的。若是召唤虞人,只能用皮冠。
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的大夫。
王良:晋国的善御者。
嬖()奚:赵简子的宠臣,名奚。嬖,爱幸小人也。
范:作动词用。《礼记·礼运》:“范金合土。”《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仍密布字印,满铁苑为一板。”这里用为用模子浇铸,引申纳入规范之意。
诡遇:不依法驾御。
贯:通“惯”。《吕氏春秋·不二》:“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刃,不足以成也。”这里用为习惯之意。



6.2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景春:孟子的朋友。
公孙衍(yǎn):当时著名的说客,魏国人。在秦为大良造的官,又曾佩五国相印。《说文》:“衍,水朝宗于海貌也。”从水,从行。本义:水流入海。
张仪:(?~前310)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魏人,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
安居而天下熄: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战事。熄,可译为“太平无战事”。
冠:《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左右。这里用指为成年男子之意。
由:《诗·小雅·宾之初筵》:“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高亨注:“由,从也。”《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梁惠王上》:“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荀子·成相》:“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这里用为遵从,遵照之意。
淫:《书·大禹谟》:“罔淫于乐。”孔传:“淫,过也。”《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孔颖达疏:“淫,谓耆欲过度。”《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关雎序》:“不淫其色。”孔颖达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孔颖达疏:“淫,谓过奢侈。”《荀子·不苟》:“小心则淫而倾。”这里用为过度之意。



6.3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③如也,出疆必载④质⑤。’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⑥。’”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⑦,以供粢盛⑧;夫人蚕缫⑨,以为衣服⑩。牺牲⑾不成,粢盛不絜,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失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注释
周霄:魏国人。
仕:《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论语·微子》:“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韩非子·说难》:“此非能仕之所耻也。”这里用为从仕做官之意。
皇:通“惶”。忧悼在心之貌。《楚辞》王逸注云:“皇皇,忧惧貌。”
载:带着。出疆,失去官位而离开该国。
质:通“贽”,礼物。指的是初次见面的献礼,士贽为雉。
吊:《诗·小雅·天保》:“神之吊矣,诒尔多福。”《左传·襄公十四年》:“有君不弔。”《孟子·梁惠王下》:“诛其君而吊其民。”《淮南子·人间训》:“人皆吊之。”《资治通鉴》:“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这里用为慰问之意。
助:假借为“藉”。《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孟子·滕文公上》:“彻者,彻也;助者,藉也。”《墨子·公输》:“借子杀之。”《汉语大字典·草部》:“藉,为凭借之意。”这里用为凭借之意。
粢()盛(chéng):六谷(稻、黍、稷、粱、麦、苽)可以盛于器皿中的叫“粢”,已经盛于器皿中的叫“盛”。
夫人蚕缫(sāo):夫人,专指诸侯之正妻。缫,抽丝出茧。
衣服:专指祭祀穿用的衣服。
牺牲:祭祀所杀的牛羊猪等都叫“牺牲”,也叫“牺杀”。



6.4彭更①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②于诸侯,不以泰③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④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⑤易事,以羡⑥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⑥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⑧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⑨,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注释:
彭更:孟子的学生。
传(zhuàn)食:转食。《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三国志·张鲁传》:“作义舍,如今之亭传。”这里用为古时招待宾客的馆舍之意。
泰:通“太”,过于。《庄子·渔父》:“不泰多事乎?”《礼记·曲礼上》假尔泰龟有常。”《淮南子·原道》:“泰古二皇。”这里用为过分之意。
箪(dān):《左传·宣公二年》:“箪食与肉。”《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礼记·曲礼》:“苞苴箪笥。”《仪礼·士冠礼》:“栉实于箪。”《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文》:“箪,笥也。从竹,单声。”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功:《书·益稷》:“惟荒度土功。”《诗·豳风·七月》:“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庄子·天地》:“事求可,功求成。”这里用为成效之意。
羡:《诗·小雅·十月之交》:“四方有羡。”《管子·国蓄》:“钧羡不足。”《周礼·小司徒》:“以其余为羡。”《晏子春秋》:“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史记·平准书》:“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这里用为富裕有多之意。
梓匠轮舆:《周礼·考工记》有梓人、匠人,为木工;有轮人(制车轮)、舆人(制车箱),为制车之工。
待:读为“持”,这里为扶持之意。
墁(màn):本义为粉刷墙壁的工具,这里指新粉刷的墙壁。



6.5万章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孟子曰:“汤居亳②,与葛③为邻,葛伯放④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⑤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篚⑥厥玄黄⑦,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太誓⑧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注释:
万章:孟子的学生。
毫():地名,商汤的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北,汉时之薄县。
葛:古国名,嬴姓,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十五里。
放:放纵,放肆。
傒():《书·仲虺之诰》:“徯予后。”《虞书》:“惟动丕应徯志。”《孟子·梁惠王下》:“徯我后。”《说文》:“徯,待也。”这里用为等待之意。
篚(fěi):《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仪礼·士冠礼》:“洗有篚。”《仪礼·燕礼》:“设膳篚。”《仪礼·士虞礼》:“受肺脊实于篚。”本义为圆形的盛物竹器,这里当动词用,即装进筐子之意。
玄黄:本为束帛之色,即以指代币帛。
太誓:即《泰誓》,系《尚书》中的一篇,据传是周武王伐商时的讲话。



6.6孟子谓戴不胜①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②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③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④,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⑤如宋王何?”
注释:
戴不胜:人名,宋国之臣。
咻(xiū):这里用为喧哗之意。
庄岳:齐国的街里之名。
薛居州:人名,宋国之臣。
独:王引之《经传释词》云:“独,犹将也。”



6.7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①逾垣而辟之,泄柳②闭门而不内③,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④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矙⑤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⑥。’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⑦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注释:
段干木:人名,战国初期魏文侯时的贤者。
泄柳:人名,鲁穆公时人。
内:同“纳”。《礼记·月令》:“无不务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赵不内。”《史记·项羽本纪》:“欲止不内。”《说文》:“内,入也。自外而入也。”这里用为接纳之意。
阳货:又称阳虎,季氏的家臣。季氏曾几代掌握了鲁国的朝政,而此时阳货又掌握着季氏的家政。后来他与公山不狃共谋杀害季桓子(季孙斯),失败后逃往晋国。
矙(kàn):同“瞰”。《孟子·离娄下》:“王使人矙夫子。”《文选·班固·东都赋》:“瞰四裔而抗棱。”《文选·张衡·东京赋》:“左瞰暘谷。”《广雅·释诂一》:“瞰,视也。”这里用为窥伺之意。
畦():《庄子》:“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史记·货殖列传》:“千畦姜韭。”《说文》:“畦,田五十亩曰畦。”菜圃间划分的行列。这里是当动词用,灌园,浇水。
赧(nǎn):柳宗元《乞巧文》:“大赧而归,填恨低首。”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这里用为形容词,因羞惭而脸红之意。



6.8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②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戴盈之:宋国的大夫。
攘(rǎng):《墨子·非攻》:“攘人犬豕鸡豚。”这里用为窃取、偷盗之意。



6.9公都子①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氾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②,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③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④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⑤议,杨朱⑥、墨翟⑦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⑧先圣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⑨狄⑩是膺⑾,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注释:
公都子:孟子的学生。
菹():《穆天子传》:“纽菹之兽。”注:“吴人呼田猎茸草地曰菹。”这里用为水草丛生的沼泽地之意。
飞廉:殷末时人,一作“蜚廉”。
有:同“又”。
横:假借为“犷”。《荀子·修身》:“横行天下。”扬雄《长杨赋》:“东夷横畔。”《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这里用为横暴,放纵之意。
杨朱:魏国人,战国初期思想家,主张“贵生”、“重己”。
墨翟: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其生卒年月,历史上无确切记载。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
闲:《广雅·释诂二》:“闲,遮也。”王念孙疏证:“《士丧礼》下篇:‘抏木横三缩二。‘郑玄注:‘抏,御也。所以御止士者。‘皆遮之意。”《广韵·山韵》:“闲,防也,御也。”这里用为捍卫、规范、限制、防御之意。
戎:《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辞海·西部》:“西戎,中国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禹贡》指织皮、昆仑、析支、渠搜。原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后逐渐东迁。”《中国古代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高祉主编):“文王被放回后,……先后征服了西北的西戎等国……。”这里实指为戎族。
狄:《论语·子路》:“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国语·晋语》:“戎狄怀之。”《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史记·货殖列传》:“夷狄益甚。”本义是指中国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通称为北狄。狄或北狄曾是古代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膺:《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孟子·滕文公上》:“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后汉书·班彪传附班固》:“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这里用为服从接受之意。
承:这里用作抵御之意。



6.10匡章①曰:“陈仲子②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③,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④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⑤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⑥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⑦,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⑧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⑨兄离母,处于於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⑨曰:‘恶用是鶂鶂⑩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注释:
匡章:人名,齐国人,曾在齐威王和宣王朝做过将军。其年岁大致和孟子相当,两人当是朋友。
陈仲子:齐国人,因他居住在於陵,后人称他为於陵子,是个思想家。《淮南子·泛论训》:“季襄、陈仲子立节抗行,不入洿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饿死之说恐有争议。
於()陵:齐国地名,在今山东长山县南。
螬:即蛴螬。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向腹面弯曲。居粪土中,吃农作物的根和茎。俗称地蚕、土蚕、核桃虫。《庄子·至乐》:“鸟足之根为蛴螬。”
巨擘:大拇指。引申为特殊人物之意。
盗跖:春秋时有名的大盗,柳下惠的兄弟。
纑():《左传·昭公十九年》:“因纺纑。”《说文》:“纑,布缕也。从糸,卢声。”这里用为纺织麻线之意。辟:绩麻,即把麻分开,把短的续长
盖():地名,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为陈戴食邑。
辟:逃避,远离。
己:仲子。频顣():同颦蹙,形容皱着眉头,不高兴、忧愁的样子。
鶂():鹅叫声。

135

主题

325

帖子

15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0
贡献
247
金钱
571
发表于 2024-3-23 09: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诗友佳作、学习点赞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18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