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1-12-17 09:41 编辑
奇文共赏
大眼怪: 金池长老要论兴“兴"的要旨,还拿我的峰会来做解剖,口水飞溅如云雾。可怜,一开始就把金刚经念成了金瓶梅,冇眼睇啰。
所谓兴,无非是由此及彼。从一个大家熟知的,或者美好的东西开始,引出自己要说的东西来,如同请明星做广告一样。
金池长老还举了诗经的首篇关关雎鸠来说事,硬说是比喻。兴是兴,比是比,如果不是不学无术,那就是金池长老脑水干了,连这个都分不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用散文来写就是,河边的斑鸠在关关啼叫,呼唤它的爱情。在草木萌发的春天里,俺也是春心萌动,可我的春天在哪里啊,在哪里。唉,前面那只妹仔好正点耶,她正是俺心中的女神!
可见,兴就是通过共同点来由A引出B,和比是两码事。
金池长老的鸿篇巨制,只能供人饭余谈资。
九门:
其实很简单,比如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由“物”先生发开去,逐渐过渡到“人”,这就是“托物起兴”之一般套路。比,就是照猫画虎。
以上是大眼怪对他的大作进行辩解和九门的帮腔再解。大眼怪原诗:
瞌睡乔的峰会
当年呼啸众云从,万国如潮参岱宗。
木叹春秋人亦老,夜观星斗恨尤浓。
连横乏术东风起,聚众唯凭岛链封。
暮合残烟平鹤路,山巅神主已龙钟。
我只是说:这是“一首比喻不当逻辑混乱的七律”。作者是想用比喻的手法成诗,但用中国的名山岱宗(泰山)作比喻,首先就有问题!“美国当年呼啸众云从,犹如中国当年万国如潮参岱宗”?这比喻简直不伦不类! 作者是以当今的美国和拜登为丑类,去比喻现在中国的泰山和神主的。任何时候,中国的泰山和神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神圣的美的。写诗的手法,不管你用兴也好,比也好,此物与彼物除了形的类似之外,还有理的类似。不能以丑类去喻美类。不能以发情母狗去喻窈窕婌女。这是常识。同样,大眼怪也不能用美国和拜登来比喻中国泰山和神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