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0|回复: 0

[经典释文] 《孟子·梁惠王章句》

[复制链接]

100

主题

472

帖子

2791

积分

首席版主

晴耕雨读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26
贡献
598
金钱
106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15 06: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的篇名与《论语》一样,不过是摘取每篇开头的几个重要的字眼来命名,并无别的意义。“章句”是汉代经学家、训诂家所常用的字眼,分析古书的章节、句读的意思。
1·1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319),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叟:老人。
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士庶人:士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苟:如果。
餍(yàn):满足。遗:遗弃,抛弃。

1·2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⑴:‘经始灵台⑵,经之营之。庶民攻⑶之,不日⑷成之。经始勿亟⑸,庶民子来⑹。王在灵囿⑺,麀鹿攸伏⑻。麀鹿濯濯⑼,白鸟翯翯⑽。王在灵沼⑾,於轫⑿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⒀曰:‘时日害丧⒁?予及女⒂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是前两章。
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攻:建造。
不日:不几天。
亟:急
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囿(yòu):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从囗(wéi),有声。“囗”表示范围和区域。
幽鹿:母鹿;攸:同“所”。
濯(zhuó)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hèhè)。”毛传:“濯濯,娱游也。” 郑玄笺:“鸟兽肥盛喜乐。”孔颖达疏:“娱乐游戏,亦由肥泽故也。”明净貌;清朗貌。《诗·大雅·崧高》:“四牡蹻蹻,钩膺濯濯。”毛传:“濯濯,光明也。”《晋书·王恭传》:“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唐乔知之《折杨柳》诗:“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宋苏轼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诗:“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光明貌。《诗·商颂·殷武》:“赫赫厥声,濯濯厥灵。”郑玄笺:“濯濯乎其见尊敬也。” 孔颖达疏:“濯濯乎光明者,其见尊敬如神灵也。”

翯翯:羽毛洁白的样子。光泽洁白貌。《诗·大雅·灵台》:“麀鹿濯濯,白鸟翯翯。”毛 传:“翯翯,肥泽也。”朱熹集传:“翯翯,洁白貌。”《野获编·列朝二·贺唁鸟兽文字》引明杨士奇《贺得白鹊表》:“与凤同类,跄跄于帝舜之庭;如玉其翚(huī),翯翯在文王之囿。”
灵沼:池名。
於():赞叹词;轫(rèn),满。
《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时的誓师词。
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
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1·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填然:形容声势宏大。
直:通“只”。
洿()池:水塘。《说文》:“洿,浊水不流也。”
谨:谨慎,小心,用心。
申:一而再,再而三为申。
颁白:鬓发半白,也写作“斑白”。颁,形声,从页,分声。“页”本音念{xié},意思是头,汉字部首之一。从“页”的字多与头有关。
检:检点。
发:开仓放粮赈灾。
斯:连词,这就。

1·4梁惠王曰:“寡人愿安①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⑤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⑦,其无后乎!’为其象⑧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安:乐意。
梃(tǐng):木棒。《广雅·释器》:“梃,杖也。”朱骏声曰:“竹曰竿,草曰莛,木曰梃。”
庖(páo):厨房。形声。从广(yǎn),包声。广,表示房屋。本义:厨房。《说文》:“庖,厨也。”《诗·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厩(jiù):马栏。形声。古文字中,“厂”(hǎn)与“广”常常通用,都表示与房舍、居住有关。本义:马圈,马棚。《说文》:“厩,马舍也。”
且人恶()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
恶():疑问副词,何,怎么。
俑(yǒ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
象:同“像”。

1·5梁惠王曰:“晋国①,天下莫强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③;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⑥,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⑧;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
南辱于楚:公元前324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
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
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易耨(nòu):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槈、鎒。会意。从耒,从辱。耒,翻土的工具。字本作“辱”,从辰,从寸。“辰”表示蜃的贝壳,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辱”借为“耻辱”字,遂产生“耨”字。本义:锄草,耕作。

1·6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③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④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⑤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语():动词,告诉。
卒然:突然。卒同“猝”()。
与:从,跟。七八月:这里指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
渤然:兴起的样子。渤然兴之即蓬勃地兴起。
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牧”由牧牛、牧羊的意义引申过来。
由:同“犹”,好像,如同。

1·7齐宣王①问曰:“齐桓、晋文②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③,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④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⑤?对曰:‘将以衅钟⑥。’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⑦,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⑧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⑨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⑩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⑾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⑿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⒀也。

注释:
齐宣王:姓田,名辟疆。齐威王的儿子,齐泯王的父亲,约公元前319年至301年在位。②齐桓、晋文:指齐桓公、晋文公。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是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至前628年在位,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无以:不得已,以同“已”。
胡龁:人名,齐宣王身边的近臣。
之:动词,去,往。
衅钟:新钟铸成,杀牲取血涂抹钟的孔隙,用来祭祀。按照古代礼仪,凡是国家某件新器物或宗庙开始使用时,都要杀牲取血加以祭祀。
觳(hu)觫(su):因恐惧而战栗的样子。
爱:吝啬。
褊(bian):狭小。
异:动词,奇怪,疑怪,责怪。
隐:疼爱,可怜。
无伤:没有关系,不要紧。
庖厨:厨房。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⑸’,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⑹’,而不见舆薪⑺,则王许⑻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⑼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⑽,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⑾。天下可运于掌⑿。《诗》云⒀:‘刑于寡妻⒁,至于兄弟,以御⒂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⒄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⒅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注释:
说:同“悦”。
《诗》云:引自《诗经·小雅·巧言》。
忖度(cǔnduó):猜测,揣想。
戚戚:心有所动的感觉。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秋毫之末:指细微难见的东西。
舆:车子。薪:木柴。
许:赞许,同意。
形:情况,状况。
太山:泰山。北海:渤海。
老吾老幼吾幼:第一个“老”和“幼”都作动词用,老:尊敬;幼:爱护。
运于掌:在手心里运转,比喻治理天下很容易。
《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大雅·思齐》。
刑:同“型”,指树立榜样,做示范。寡妻:国君的正妻。
御:治理。
权:本指秤锤,这里用作动词,指称物。
抑:选择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
构怨:结怨,构成仇恨。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⑴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⑵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⑶土地,朝⑷秦楚,莅⑸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⑹,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⑺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⑻人与楚⑼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⑽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⑾,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⑿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注释:
采色:即彩色。
便(pián)嬖():君王左右被宠爱的人。
辟:开辟。
朝:使动用法,使······来朝。
莅():临。
若:如此,后来写作“偌”。
殆:副词,表示不肯定,有“大概”、“几乎”、“可能”等多种含义。
邹:国名,就是当时的邾国,国土很少,首都在今山东皱县东南的邾城。
楚:即楚国,春秋和战国时期都是大国。
盍():“何不”的合音字,为什么不。
涂:同“途”。
愬():通“诉”,控告。

王曰:“吾惛①,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②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③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④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⑤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⑥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⑦。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⑧,奚暇⑨礼仪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畜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惛:同“昏”,昏乱,糊涂。
恒产:可以赖以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如土地、田园、林木、牧畜等。
若:转折连词,至于。
放:放荡。辟:同“僻”与“邪”的意思相近,均指歪门邪道;侈:放纵挥霍。放辟邪侈指放纵邪欲违法乱纪。
罔:同“网”,有“陷害”的意思。
制:订立制度、政策。
轻:轻松,容易。
赡:足够,充足。
奚暇:怎麽顾得上。奚,疑问词,怎麽,哪有。暇,余暇,空闲。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庄暴见孟子,曰:“暴(1)(2)于王,王语暴以好乐(3),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4)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6)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7),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8)之音,举(9)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10)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11)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注释:
暴:齐国大臣。
(xian)于王:被齐王召见。
乐(yue):《说文》:“五声八音总名。”《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礼记·乐记》:“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可见,古代的乐是为了身心合德而作。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和谐境界的途径。
庶几:差不多。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
变乎色:改变了脸色。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直:不过、仅仅。
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前一个“乐(yue)”作动词用,以下几句类似。
管龠(yuè):赵注云:“管,笙;龠,萧。”笙是一种簧管乐器,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记载;这里的萧是指排萧,与现在所称类似笛的萧不同。
举:皆、都。
疾首蹙頞(cue促遏):蹙,收紧。頞,额头。
极:《说文》:“栋也。”《通训定声》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引申为极致,极端。

2·2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1)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释:
(1)

2·3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⑴,文王事昆夷⑵;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⑶,句践事吴⑷。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⑸。’”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诗》云⑹:‘王赫斯⑺怒,爰⑻整其旅,以遏徂莒⑼,以笃周祜⑽,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⑾:‘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⑿志?’一人衡行⒀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释:
汤事葛:汤,商汤,商朝的创建人。葛,葛伯,葛国的国君。葛国是商紧邻的小国,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北十五里处。
文王事昆夷:文王,周文王。昆夷,也写作“混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国名。殷周时我国西北部族名。《诗·小雅·采薇序》:“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郑玄笺:“昆夷,西戎也。”
太王事獯(xūn)(yù):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父。獯鬻又称猃狁,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
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吴:指春秋时吴国国君夫差。
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引自《诗经。周颂。我将》。
《诗云》:以下诗句引自《诗经·大雅·皇矣》。
赫斯:发怒的样子。
爰:语首助词,无义。
遏:止;徂(cu):往,到。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所灭。
笃:厚;祜:福。
《书》曰:书,《尚书》,以下引文见伪《古文尚书·周书·泰誓》。
厥:用法同“其”。
衡行:即“横行”。

2·4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昔者齐景公④问于晏子⑤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⑥,遵海而南,放于琅邪⑦。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⑧,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⑨,民乃作慝⑩。方命⑾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⑿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⒀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⒁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⒂?’畜君者,好君也。”

注释:
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
非: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
非:不对,错误。
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
晏子:春秋时齐国贤相,名婴,《晏子春秋》一书记载了他的事迹和学说。
转附、朝舞:均为山名
琅邪: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东南。
豫:义同“游”。
睊睊juàn:因愤恨侧目而视的样子;
胥:皆,都;谗:毁谤,说坏话。慝:恶。
方命:违反命令。方,反,违反。
大戒:充分的准备。
大师:读为“太师”,古代的乐官。
《徴招》、《角招》:徴与角是古代五音(宫、商、角、徴、羽)中的两个,招同“韶”,乐曲名。
(xu):爱好,喜爱。尤:错误,过失。

2·5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①。毁诸?已乎②?”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③也,耕者九一④,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⑤,泽梁⑥无禁,罪人不孥⑦。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⑧。’”
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⑨好货;《诗》云⑩:‘乃积乃仓,乃裹餱粮⑾,于橐于囊⑿。思戢用光⒀。弓矢斯张,干戈戚扬⒁,爰方启行⒂。’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⒃妃。《诗》云⒄:‘古公亶父⒅,来朝走马,率西水浒⒆,至于岐下。爰及姜女⒇,聿来胥宇(21)。’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22)。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注释:
(1)明堂:为天子接见诸侯而设的建筑。这里是指泰山明堂,是周天子东巡时设,至汉代还有遗址。
(2)已:止,不。
(3)岐: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一带。
(4)耕者九一:指井田制。把耕地划成井字形,每井九百亩,周围八家各一百亩,属私田,中间一百亩属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入归公家,所以叫九一税制。
(5)关:道路上的关卡,近于现代“海关”的概念。市:集市。讥:稽查。征:征税。
(6)泽梁:在流水中拦鱼的设备。
(7)(nǔ):本指妻子儿女,这里用作动词,不孥即指不牵连妻子儿女。
(8)()矣富人,哀此茕(qióng)独:引自《诗经·小雅·正月pp439》。哿,训“嘉”,快乐,换了。茕:孤单。
(9)公刘:人名,后稷的后代,周朝的创业始祖,传为后稷的曾孙。他迁徙豳地(今陕西旬邑)定居,不贪享受,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后用为仁君的典实。
11)《诗》云:引自《诗经·大雅·公刘pp710》。
12(hóu)粮:干粮(tuó)囊:都是盛物的东西,囊大橐小。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
13)思:语气词,无义。戢:同“辑”,和睦。用:因而。光:发扬光大。
14)干戈戚扬:四种兵器。
15)爰方启行:爰,于是;方,开始;启行:出发。
16)厥:代词,他的,那个。
17)《诗》云:引自《诗经·大雅·绵:pp640》。
18)古公亶父:即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
19)率:循者。浒:水边。
20)爰:语首词,无义。姜女:太王的妃子,也称太姜。
(21)聿:语首词,无义。胥:动词,省视,视察。宇:屋宇。
(22)怨女:未出嫁的老处女。旷夫:未娶妻的单身汉。古代女子居内,男子居外,所以以内外代指。

2·6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①,则②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③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
(bi):及,至,等到。反:同“返”。
则:这里的用法是表示事情的结果。
士师:司法官

2·7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②之谓也,有世臣之③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④,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
故国:指历史悠久的国家。
乔木:高大的树木。
世臣: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
进:进用。
亡:去位,去职。

2·8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2·9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2·10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②,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⑥,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⑦而已矣。”

注释:
齐人伐燕: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五旬而举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
不取,必有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所以,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是当时人流行的观念。
武王是业:指武王灭纣。
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事殷商而没有造反。
箪: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米酒。
运:转。

2·11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①。’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②也。归市者③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④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奚我后⑤,后来其苏(6)!’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7)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8),如之何其可也。王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9),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
汤一征,自葛始:《尚书》逸文。
云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现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
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
吊:这里是安抚、慰问的意思。
奚:等待。后:王,君主。
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恢复,苏醒,复活。
系累:束缚,捆绑。
重器:指贵重的祭器。
旄(mao)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2·12邹与鲁哄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⑤,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6)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释:
邹与鲁哄:邹国与鲁国交战。昭,争吵,冲突,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孟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③莫之死:即“莫死之的倒装,“之’”指“有司”。意思是“没有人为他们而死。”④疾:憎恨。⑤转:弃尸的意思。(6)几:接近,差不多。(7)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8)尤:动词,责备、归罪。

2·13滕文公①问曰:“滕,小国也,间②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③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④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
滕文公:滕国国君。滕国,古国名,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儿子错叔绣。在今山东滕县西南。公元前414年被越国灭,不久复国,又被宋国消灭。②间:处。③池:城池,也就是护城河。④效:献,致。

2·14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注释:
薛:薛本为周初任姓诸侯国,春秋时期尚独立存在,不详何时被齐所灭。故地在今山东縢县东南四十里之处。
邠:同“豳”(bīn),在今陕西旬邑县西。
狄人:獯鬻(xūnyù)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夏商时称獯鬻,周时称猃狁,秦汉称匈奴。《孟子·梁惠王下》:“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赵岐注:“獯鬻,北狄彊者,今匈奴也。”《后汉书·南匈奴传》:“昔猃狁獯粥之敌中国,其所由来尚矣。”李贤注:“周曰猃狁,尧曰熏粥,秦曰匈奴。”明汪廷讷《种玉记·捷报》:“休道是白登曾此围高帝,獯鬻犹然屈太王。”赵岐(?-201年),字邠卿。京兆长陵县(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末年官员、经学家、画家。初名嘉,字台卿,后因避难而改名。
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六十里之箭括山,因岭颠有缺,山有两岐,故以为名。
如彼何:“奈筑薛之齐人何”。
强(qiǎng):勉也。

2·15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注释:
皮币:皮,毛皮制成的裘;币,缯帛。
属(zhǔ):使聚集在一起;集合。《左传》:“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属民(聚集民众);属兵(调集士兵);属役(聚集下役);属神(会聚群神);属游(聚游);属行(集结军队)
耆老:《曲礼》:“六十曰耆。”《说文》:“七十曰老。”
身:本人。《尚书·洪范》:“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

2·16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踰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踰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踰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注释:
鲁平公:《史记·鲁世家》:“景公二十九年卒,子叔立,是为平公。”
嬖()人:身份卑下而受宠爱的人。指姬妾、侍臣、左右等。《左传·昭公七年》:“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姶生孟摰。”
棺椁(guānguǒ)衣衾:棺与椁。《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椁、绞衾、圹袭之度。”《隶释·汉楚相孙叔敖碑》:“病甚临卒,将无棺郭。”衣衾(yīqīn):衣服与被子。《礼记·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指装殓死者的衣服与单被。《管子·禁藏》:“棺椁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孝经·丧亲》:“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唐玄宗注:“衣谓敛衣;衾,被也。” 邢炳疏:“衾谓单被,覆尸荐尸所用。”  
克:乐正子之名。乐正子可能是孟子的学生。
沮:通“阻”。
不果:《词诠》云:“凡事与预期相合者曰果,不合者曰不果。”
尼:旧读去声。《正字通》云:“犹曳止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4 1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