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4|回复: 23

写诗与修养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11: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12-12 12:51 编辑

写诗与修养
——在拙作《怎么从实践学写诗二 》下讨论

十七
  上面这个诗尾巴,意在提醒人们要有奋斗精神,不能在生存之外没有追求,要有更大的眼光,现代社会已经不同于旧的社会,不能都进过学校的门,出来还是老样子。
  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封建统治下,有极其现实的传统,像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狭隘意识,一直是小农经济带来的消极因素,加之片面认识“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从表面现象论表面现象,导致文人进取心及其观念也有偏颇,这都给普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严重扭曲。
  这种情形易于以个人和小圈子利益为判断标准,让各种层次的“一致对外”成了基本共识,对各种不合理现象,如奸臣及其腐败,也本着能忍则忍,能捂则捂,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致使出现利益纷争时,不重视个人的相互反思,也找不准合理的斗争方式。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
  在没有合理的斗争方式下,人们不得不安于弱者更弱,强者更强,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有恃无恐,胡作非为,尤其表现在弱势群体中,一方面有一口吃的就不肯斗争,一方面当面对攸关生死不得不斗争时,也因满足于小得即安,而没有彻底精神,甚至倒戈变身。
  所以,在长期的封建奴役下,人们普遍以趋利避害为准则,也养成了普遍从维护自身出发,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不良习惯,不知不觉就以扭曲的心理来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处于下层而无奈地渴望平等,要么到了上层便摇身一变,鸡犬升天,高高在上。
  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斗争是不可能的,没有斗争的社会也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倾向斗争还是反对斗争,都是背后的利益在驱使,而这些利益又不外乎个人利益、小圈子利益和阶级利益三个方面,其中阶级利益包括集体利益,小圈子利益也指集团利益,不管哪种利益,在和平时期,斗争的方式都是最该先考虑的。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虽然说中国今天已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您论述中的现象还是有普遍的存在。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官僚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小得即安和阵前倒戈等等不良的现象,像这些就属于封建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15: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
  就几十年以来的和平时期而言,即使已经宣布了剥削阶级消灭,而没有宣布阶级斗争消灭,甚至还清醒估计到有可能重新变得激化,并且这在当前通过经济斗争已经多少有所显现,特别是以既得利益集团为主要特征的明显阶层化的出现,纵然如此,与战争时期最不同的是,和平时期还有法律,法律是各种斗争的锐利武器,任何人抛开法律去做事都不允许,何况以显性的激烈阶级斗争方式?
  说到底,即使上升到阶级斗争,也不都呈现为一致对外的显性对抗斗争,还包括隐性的为了维护自身阶级性质而进行的各种程度各种形式的思想斗争,首先就是自我斗争,然后才是必要的人与人思想斗争,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思想上的关于向哪里发展,往哪里走的路线斗争。
  再深究一些,这些都属于认识上的斗争,不能轻易把认识斗争上升为实际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了的阶级斗争,毕竟思想状态和行为状态是两码事。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即使剥削阶级真的被消灭了,也还有剥削思想的存在,如此阶级的斗争就是长期的事业,何况当时剥削阶级只是暂时的隐藏起来了呢?马云上海经济峰会的讲话就完全证明了剥削阶级的存在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1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
  认识斗争是行为斗争的基础,有什么认识就会有什么表现,一旦表现为行为上的斗争,例如经济腐败和文化堕落现象,则说明斗争已经显性化,这时才需要有人站出来,而且以法律手段为首选。
  任何合理的斗争,尤其带有阶级性的斗争,都不是个人行为,都要从周围世界和阶级大局出发来选择怎么斗争,手段如何,时机如何,绝不是逞个人英雄主义,或站在个人立场而不顾社会秩序和整个阶级利益,要避免因此走向反面。
  以上说的是,如何对待做好自己和面对社会,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前面说的“如何摆正自己这个小客观和周围世界这个大客观”,是相辅相成的,前面说的是认识和修养,这回说的是态度和做法。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纵然再可气,斗争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尤其是关乎到大局的阶级斗争。和平时期法律是斗争的首要武器,还要分清斗争的性质,危害程度等等。首先就要能和大的客观保持一致,在不破坏国家正常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1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
  写诗除了写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等景物,也要写离自己最近的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联系,这两样都不能不反映一定生活和社会现实。应该讲,写景物和写现实是写诗的两大主题,都最终要落实在反映什么样的认识和情感上。
  如果对现实认识不清,写景物所要寄托的精神意旨就好不到哪里去,十有八九是偏颇的,甚至是极端的,这就是想逃避现实,终究逃不了的原因。
  很多人想借写景物,来遣散内心无聊,空虚,乃至牢 骚,之所以最终怎么都觉得遣散不掉,还老觉得写得不满意,又不得不用维护脸面的做法来对待,也是这个原因。
  这个原因是人的内心有不合理矛盾的反映,实际是不应有的扭曲状态所致,正所谓,路不对,何以找到出口?认识不清,何以发现真美?是这两方面足以让人心情不得遣送,创作不得舒张,不得不在扭曲里,越不能自拔而越想自拔。
  正是这个原因,才意味着如果不改变认识,不提高认识,不加快思想进步,就难以通过写诗做到有目的地修身养性,更难以一边修身养性,一边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写诗。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认识和情感才是要表达的核心内涵,而景物和周围世界正是认识和情感延申和寄托,这就是表情达意。所以,认识和情感扭曲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表达也难免扭曲,这是认识局限和感情缺陷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2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
  当然,认识清楚、认清现实,都不等于随波逐流,更不可随波逐流,而是要有好的“三观”,尤其是有健康的价值取向,这才能让写诗不管怎么表达,都能有好的立场、定位,态度,并找到正确释放的出口。
  现实就是人的自身和周围世界,即一切实情。实情就是生活,没有实情,怎么意味活着和有生活?人不论干什么,包括身心内外,都不能否认实情,不能否认自己活着,何况写诗呢?
  写现实不仅需要合理的情感,最要命的是认识怎样,尤其是长期认识怎样,还特别是由此反映出来的个人具体修养如何。每个人都在现实之中,躲不开,逃不掉,所以在好的认识中,宁可通过写诗加强修身养性,也不可避开现实而不写。
  相比而言,写景物因多侧重对一时一地的精神感受,需要保持一定热情和有一定情绪支持,只要情感到位而认识不出现黑白颠倒的情形,一般都能在可接受的空间,对认识并不一定有多么具体、多么高的要求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这就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人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不同。写景诗多侧重于形象思维,描状需要观察真实到位,情感需要真挚感染,因寄情于景而议论偏少或者没有,所以认识的要求相对不高。而写现实的诗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2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
  也是这样,通常来看,写景物因为对认识要求不高,既是专门磨炼基本功的好方式,也是写诗过程中最易展现基本功的对方,所以连小孩子学写诗,也要从这里开始,然后本着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对认识的积累和修身养性的要求。
  不过,不能因为对认识要求不高,有利于感性发挥,就觉得这才有基本功,并以此为借口,夸大感性在写诗中的作用,用过于热衷感性写法,来对古人诗进行片面认知和解读,甚至以为传统诗就只有感性诗。
  由于涉及个人爱好,倾向写感性诗并非不好,但从观念上也偏颇于此则是不对,这会让写诗走向狭隘,一方面由于过于感性而乏于理性,这本身就是欠缺,一方面以为古人仅仅传道于此,并以此为有诗味,才更是诗,全然不顾千百年来客观传承的识文断字基础,便是以偏概全,盲人摸象了。
  即使认识和观念有所偏颇,也应该注意到古今变化,以及人们总的文化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才是写诗的人必须看到的大的客观,且是无法讳谈的生活现实。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写景诗确实能够给人直观的感受,也让大多数人易于接受和喜欢。但写景诗只是诗偏向感性的一种,与之相对的理性和感性理性交融的议论说理诗和哲理诗是属于是的另外两种风格和写作侧重方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2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似乎这无人不晓,然而嘴上说是一回事,必须问一问,为什么写诗很难体现出来?为什么自觉不自觉就把手里熟视无睹的扭捏做作,甚至抄 袭造假,也有意无意硬戴上个“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帽子?
  遍地事实证明,认识的稀里糊涂,特别是由此造成的情感毫无着落,都暴露了是精神和灵魂方面的问题,如迷茫空虚、虚荣浮躁,情绪极端,这些是无法让写诗自然而然就来源于生活的。
  写诗来源于生活,不是人在生活之中就必然来源于之,也不是有所看到、知道和感受就能来源于之,而是用认识当触角,无限深入生活,只有认识深刻了,深刻得如从根本上除脓去刺,且让读者觉得要么茅塞顿开,要么言如己出,于是才有可能来源于之。
  没有认识跟着,即使自信于基本功,把铁杵磨成了绣花针,也是磨铁杵的奴隶,是死在了基本功上,因为一开始就不懂得磨铁杵有什么用,更不懂得用绣花针做什么。

点评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是生活被艺术升华,生活是动态的,而艺术是把动态生活完美地加工演绎成精品流芳百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3 23:30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艺术来源于生活绝对不是复制生活。生活中有好的现象和不好的现象,不论好坏对于艺术表达而言都是有价值的,就是揭露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这是写诗的基本方向。而不论是真善美,抑或是假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
  必须承认,是什么人才能写什么诗,是认识到了,生活才可能到,只有生活里做到了什么,才能写出什么。这上面,除了好好修身养性,主动提高自己,谁也没法自己跟自己较劲,一较劲就成了人诗两层皮,离了口是心非和表里扭曲,就写不出诗来,
  说是写出诗来,其实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诗所要的东西,如同用草包充粮食,拿麻袋蒙人,这是禁不起戳破的花活,一两次玩玩可以,果真把这当成了正经八本的游戏,非病态不可解释。
  到此这一部分,又说的是写诗与具体做人的联系,关键在于认识和情感这两方面。认识真,则情感不假,认识不真,则情感虚,情感一无,则认识也无,背书不算,这就是生活的逻辑,也是修养的逻辑。
  纵然认识若单纯作为知识存在,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情感若形成人诗割裂,可伪装和虚饰,但背后的做人和修养怎么样,总是由日常存在的实际状态和具体表现来决定,只要什么人还以为自己活着,这就是蒙不了人的。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诗就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文学体裁,如果不能真实的表达自我那也就不能称之为诗。认识不到就情感扭曲,如此写出来的诗就充满了矛盾,虽也真实的表达了自我,但这种真实是认识和情感真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2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11: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
  几句,借此刻清宵,表一表笔耕之情,---
  三更半夜论吟诗,论到人人鼾盛时。碧月不闻田上事,闲云难解垄间痴。
  西风浅浅循窗过,北斗高高恐路迟。只有长宵能待我,鸡啼此刻欲谁知。

点评

老师,熬夜我都受不了,您年纪大了可要多多保重,况且还在休养之中。一定要重视尊重客观规律,唯科学规范的作息才更易于您的身体恢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3 10:02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写出时间事件,呈现出了作者的实践甘苦画面,让人读了非常感动,记录后学。 颔联承接上联,勾画出了一幅月夜闲云照田间的画面,以静生动,表现出作者寂寞冷清的孤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22: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14: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我们中国是农耕文化,小农经济一直是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封建社会存在的剥削过于严重,普通人家一年到头都很难吃上几顿饱饭,所以”民以食为天“是当时真实的写照。如此造成一个结果就是普遍民众的忍耐力超强,也就是说能吃饱饭是没有几个人会主动反抗剥削的。又由于经济条件普遍都没有接受过教育,加上科举选拔的制度,故民众对读书人有一种自然而然敬畏,实际上有受青天文化的影响,也是对未来剥削阶级的畏惧。普遍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相信命运自有天定,致使多数人对贪污腐败现象麻木不仁和视而不见,实际上是当时没有思想认识的武器来揭露剥削的根源,也就难以找到合理的斗争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15: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2
十八  在没有合理的斗争方式下,人们不得不安于弱者更弱,强者更强,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有恃无恐 ...

       谢谢老师的教诲,虽然说中国今天已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您论述中的现象还是有普遍的存在。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官僚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小得即安和阵前倒戈等等不良的现象,像这些就属于封建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当然也有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落后意识的侵蚀。
       其中阶级利益和小圈子利益在官员和商人之间的表现才更为突出,而在资本的冲下普通老百姓也都做着成为人上人的美梦,成了为富人抬轿和歌功颂德的奴隶,好多人已经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和阶级立场。
       可见,和平时期由于阶级矛盾的缓和,更容易让人丧失警惕而产生麻痹思想。根据和平时期这样的特点,就要经常加强思想教育建设,也要分清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别,如此才能制定出合理且正确的斗争方法和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16: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2
十九  就几十年以来的和平时期而言,即使已经宣布了剥削阶级消灭,而没有宣布阶级斗争消灭,甚至还清醒估计 ...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即使剥削阶级真的被消灭了,也还有剥削思想的存在,如此阶级的斗争就是长期的事业,何况当时剥削阶级只是暂时的隐藏起来了呢?马云上海经济峰会的讲话就完全证明了剥削阶级的存在和强大,已经到来非政府干预就无可奈何的局面,这就已经到了激烈化的程度。
       现在的法律有时间显然已经无力对抗和防范剥削阶级的崛起,否则就无法解释今天社会上的诸多现象,如房价,医疗,教育等等行业的暴力割韭菜现象,已经到了奴隶人民的地步。这证明出的是政府制定法律的体系已经被剥削阶级攻破,如果以这种不合理的法律来治国也算不上什么真正的”依法治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17: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3
二十  认识斗争是行为斗争的基础,有什么认识就会有什么表现,一旦表现为行为上的斗争,例如经济腐败和文化 ...

      谢谢老师的教诲,纵然再可气,斗争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尤其是关乎到大局的阶级斗争。和平时期法律是斗争的首要武器,还要分清斗争的性质,危害程度等等。首先就要能和大的客观保持一致,在不破坏国家正常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合法的揭露和反击。
       也要保持相应的耐心,要认识到混乱至此非一朝一夕的事,也就不要有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思想,否则首先就不理智,总是要朝正本清源的方向一点一点的前进。什么时候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大多数人能够有公平公正幸福的生活环境,也就绝对不能以自己的得失为得失。
       这首先就要求斗争者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坚定的阶级立场,如此才能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有益于人,继而有益于社会,最终有利于祖国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2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4
二十一  写诗除了写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等景物,也要写离自己最近的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和联系,这两样都不能不 ...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认识和情感才是要表达的核心内涵,而景物和周围世界正是认识和情感延申和寄托,这就是表情达意。所以,认识和情感扭曲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表达也难免扭曲,这是认识局限和感情缺陷造成的必然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说人是观念的产物。要想发现真善美看似简单,实际上又谈何容易,这都要靠个人是否真有真善美的修养,这就是什么样的人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的道理。而写诗既然是表达真善美,离开了能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和能感受真善美的心灵又如何能做的到呢?您的教诲让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这也是唯物主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21: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5
二十二  当然,认识清楚、认清现实,都不等于随波逐流,更不可随波逐流,而是要有好的“三观”,尤其是有健 ...

谢谢老师的教诲,这就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人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不同。写景诗多侧重于形象思维,描状需要观察真实到位,情感需要真挚感染,因寄情于景而议论偏少或者没有,所以认识的要求相对不高。而写现实的诗多是有感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解决问题多需要依靠理性分析和判断,对认识的要求相对就较高。所以,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的人就绝不会随波逐流,因为能够做到独立自主自觉主动。而随波逐流正是认识思想不能独立自主和缺乏主见的表现,无法看清现实就无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逃避问题就是逃避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21: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5
二十三  也是这样,通常来看,写景物因为对认识要求不高,既是专门磨炼基本功的好方式,也是写诗过程中最易 ...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写景诗确实能够给人直观的感受,也让大多数人易于接受和喜欢。但写景诗只是诗偏向感性的一种,与之相对的理性和感性理性交融的议论说理诗和哲理诗是属于是的另外两种风格和写作侧重方向。以为只有感性才是诗味明显是认识不够全面也过于主观了。事实上,说理诗也并非一味的说理,写景诗也并非完全没有理性,事实上感性和理性是无法完全分割的,老师只是为了让人能够容易明白,才有了感性和理性的区分,这是一种侧重和相对而言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2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6
二十四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似乎这无人不晓,然而嘴上说是一回事,必须问一问,为什么写诗很难体现出 ...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艺术来源于生活绝对不是复制生活。生活中有好的现象和不好的现象,不论好坏对于艺术表达而言都是有价值的,就是揭露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这是写诗的基本方向。而不论是真善美,抑或是假丑恶都是需要人认识能够辨别,情感能够判断,否则它们就只是客观的现象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说写诗的人要有良好的认识和健康的情感,非如此就难以成诗。而良好的认识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修养才能提高,直至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健康的情感就来源于正确和深刻的认识对个人内因的改造,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道理。

点评

以后不要说“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这样的客套话,也包括在结尾,有这些就淡化了客观讨论性质,就本着有什么说什么,去掉没用的东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2 2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1-12-12 21:41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艺术来源于生活绝对不是复制生活。生活中有好的现象和不好的现象,不论好坏对 ...

以后不要说“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这样的客套话,也包括在结尾,有这些就淡化了客观讨论性质,就本着有什么说什么,去掉没用的东西。

点评

好的,以后就不说那些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12 2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21: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7
二十五  必须承认,是什么人才能写什么诗,是认识到了,生活才可能到,只有生活里做到了什么,才能写出什么 ...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诗就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文学体裁,如果不能真实的表达自我那也就不能称之为诗。认识不到就情感扭曲,如此写出来的诗就充满了矛盾,虽也真实的表达了自我,但这种真实是认识和情感真实的不和谐,也就无法给人以精神引领的作用,这就违背了艺术的宗旨。所以,写诗非但要真实的表达自我,还要深刻的表达自我,同时也要充满人味的表达自我,这就是人诗合一。至于就诗论诗的玩花活,那除了能欺骗不懂诗的人和欺骗自己,没有其它太大的价值,蹉跎岁月和自取其辱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22: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8
二十六  几句,借此刻清宵,表一表笔耕之情,---  三更半夜论吟诗,论到人人鼾盛时。碧月不闻田上事,闲云 ...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写出时间事件,呈现出了作者的实践甘苦画面,让人读了非常感动,记录后学。
                           颔联承接上联,勾画出了一幅月夜闲云照田间的画面,以静生动,表现出作者寂寞冷清的孤独画面。(这里的孤单并非生活中的真实孤独,而是内心别人不懂的感受)
                            颈联承接上联,用西风和北斗两种物象的拟人化手法,道出了似乎西风也在催人安睡,北斗星也在催人回家的画面,这是人的主观和客观在做斗争,表现出的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同时更见渲染了一个孤寂孤独的画面。     
                             尾联出句转折,说出来只有从长夜能够伴我,对句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就像此刻鸡鸣一样是为了叫醒熟睡的人,此时应该已经接近天明了。
总的来说,此诗展现的是一个诗人的实践甘苦,让后学读了受益匪浅,学习问好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2 22: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21:57
以后不要说“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对”这样的客套话,也包括在结尾,有这些就淡化了客观讨论性质,就本 ...

好的,以后就不说那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16
金钱
11575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3 1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8
二十六  几句,借此刻清宵,表一表笔耕之情,---  三更半夜论吟诗,论到人人鼾盛时。碧月不闻田上事,闲云 ...

老师,熬夜我都受不了,您年纪大了可要多多保重,况且还在休养之中。一定要重视尊重客观规律,唯科学规范的作息才更易于您的身体恢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4

主题

5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545
贡献
58283
金钱
64597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QQ
发表于 2021-12-13 23: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2-12 11:46
二十四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似乎这无人不晓,然而嘴上说是一回事,必须问一问,为什么写诗很难体现出 ...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是生活被艺术升华,生活是动态的,而艺术是把动态生活完美地加工演绎成精品流芳百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7: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