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4|回复: 3

谱籍介绍(附作者简介)

[复制链接]

1591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77
贡献
21777
金钱
2844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2-9 15: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1-12-9 15:23 编辑

                                 谱籍介绍(附作者简介)
    (一)、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南宋时已有《乐府混成集》,“古今歌词之谱,靡不具备”。这书早已失传,具体面目不得而知。
    (二)、最早的是明代张綖的《诗余图谱》。它分列词调,各调举出代表作品。有三大首创之功:其一是填词格律的创制;其二是二体学说的论定;其三是三分法的创立。格律创制:词调各有定格,词家以律填词,格律者何?声音之道谱是也,张綖在调谱未济填词无依之时,取唐宋数百家名人名篇为宗,并尊一法,创为声调谱系,对每调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仗、节律、结构等一一注明,井然有序,使用者索骏有象,射鹄有的。成为倚声之圭臬,填词之指南。(张綖,江苏高邮人,明诗文家、词曲家。字世文,自号南湖居士。王磐之婿。十五岁入郡庠,与兄经、纮,从弟绘合称“张氏四龙”。正德八年(1513)举人,八试会试不中,谒选为武昌通判,官至光州知州。后归隐武安湖上。著有《诗馀图谱》、《南湖诗集》、《杜诗通》和《杜律本义》等。)
    二体学说论定:张綖在《诗馀图谱·凡例》中首提词分婉约豪放二体,云:“按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此理论学说被词学界频繁引征,至目前仍在运用,可证二体说之取精用弘,惜之少有人知其学说出自张綖。
    三分法创立:所谓三分法,即依据词调之字数多少,将其诸调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打破了明以前一直按题材分类之体例,这一开创性的分类法,为后来词书的编纂体例提供了重要范式,且小令、中调、长调三分这概念沿用至今未变。在词人创作实践中也颇有禆益,因此,这个分法有其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且对同调异名和一调多体等问题皆有开拓之功,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价:是词由音律向格律转变的定型之作,其中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其对于词调的探讨。这部书虽有疏漏,但后世词谱却大体没有超出它的体例。
    (三)、明季万惟擅《诗余图谱》,乃爰张綖《诗余图谱》,加以厘订,各填己作一首,以为示范者也。(万惟擅山东曹县人。生卒不详。明季人。由恩贡授直隶曲阳县令,寻补湖广保安县。贼兵至,保康陷,知县万惟擅与妻李氏阖门殉节。)
    (四)、明天启年间程明善辑撰《啸余谱》万历二十二年(1595)原刻本,即明万历流云馆刻本,有十册十卷本和十六册十一卷插图本两种;清康熙间线装刻本,有三册二十五卷和十册十一卷本两种;后者近人赵尊岳据以辑入《明词汇刊》,析为二十五卷。《啸余谱》出现在《诗余图谱》之后,影响却远远超过《诗余图谱》。全书凡十卷,卷首《啸旨》,次《声音数》,《律吕》,《乐府》,《诗馀》,《致语》,《北曲谱》,《南曲谱》,《中原音韵》,《务头》,《南曲谱》,《中州音韵》,终之以《切韵》,内中词谱占了三卷。《啸余谱》收词三百三十调,四百五十体,在词调分类、载调别体以及格律标示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造,此举既在无形中濡染了明末清初词手的词学观念,也受到清代词学家的严厉批驳。《啸余谱》的内容及特点:一、关于词调分类为了在编排上有别于其他同类之书,‘啸余谱》采用分题类从的做法, 共分为二十五题。依次为:歌行题、令宇题、慢字题、近字题、犯字题、遍宇题、儿宇题、子字题、天文题、地理题、时令题、人物题、人事题、宫室题、器用 题、花木题、珍宝题、声色题、数目题、通用题、二宇题、三字题、四字题、五宇 题、七宇题。《啸余谱》的分类方式尽管引起后人的反感,然而却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啸余谱》更加方便查阅,(四库全书总臣提要)也认为,此谱。徒以通俗使用至今”,通俗便利了它的传播,所以《啸余谱》自问世以来直至清初广为流 传,如田同之《西圃词说》所描述的:。自国初至康熙十年前.填词家多沿明人,遵守《啸余谱》一书。”万树也不得不承认“于是《啸余谱》一书通行天壤,靡不骇称博核。奉作章程矣。百年以来,蒸尝弗辍。” 二、关于载调别体 《啸余谱》所载调体远远超过了《诗余图谱》。一调数体在《啸余谱》中成为著者重点强调的新问题。三、关于格律标示 《啸余谱》只列调体,不注图谱,对于格律的标示。只于字下注明可平可仄。调名下注有双调、长调及别名等,句后注明为几字句。押韵处注明韵、叶。平声字左侧加竖线以明之,仄声宇无符号,平声不拘者于字旁注“可平”或“可仄”。下片间有未注平仄者,盖其体与上片同。同体而选录数词者则仅于第一首加注。此谱标示的平仄宇数,句读韵脚,讹误甚多。邹祗谟说它“错乱句读。增减宇数、而强缀标目、妄分韵脚”。(程明善里籍,生平未详。)
    (五)、清康熙十八年杭州仁和赖以邠撰著《填词图谱》九卷,收词谱545调。将词之格律及词牌以圈、点图形格式列谱。《填词图谱》是编踵张綖之书而作,亦取古词为谱。而以黑白圈记其平仄为图。赖以邠在《填词图谱.凡例》中指出:词中句读,不可不辨有四字句而上一下三、中两字相连者,有五字句而上一下四者,有六字句而上三下三者,有七字句而上三下四者,有八字句而上一下七、或上五下三、上三下五者,有九字句而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上三下六者。此等句法,不可枚举。词的这些句法,都是依从乐句的节拍而调整变动的;所以不能用读诗的句读来读词。而词人在填词时,也必须按照词谱来填,句法不能随意变更。(赖以邠,杭州仁和(今杭州)人,字水西。少年时负有才名,诗词书画,无不精妙,更工于写兰,晴雨风雪,各尽其态。)
    (六)、清康熙二十六年万树《词律》二十卷,收盛唐以来到元代词谱660调,共一千一百八十个体例。虽名为词律,实际并非词的音律。订正了许多旧词谱的错误,在考订调名,分辨词、曲,核校平仄四声等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它的体例大致是:先列调名,再举例词,并在例词的字旁用小字注明平仄、句读、韵脚、换韵情况等等。凡一个词牌有多种词体的,则分别列举,称“又一体”;一调有与它调相关联的,则先列本调,再列与它有关的其他词调(如在列举了《木兰花》谱后,又列举《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评价:为词学发展史上重要的词谱之一。(万树(1630年—1688年),字红友,一字花农,号山翁、山农,明末清初常州府宜兴(今江苏宜兴县)人,清初著名诗人、词学家、戏曲文学作家。明末戏曲作家吴炳的外甥。清顺治年间以监生游学北京,未得官而归;康熙年间入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府作幕僚,一切奏议皆由其执笔,闲暇时作剧供吴家伶人演出。作品有戏曲20余种,仅存传奇《风流棒》、《空青石》、《念八翻》3种,合刻为《拥双艳三种曲》;诗文集《堆絮园集》、《花浓集》也已失传,仅存《璇玑碎锦》、《香胆词》传世。)
    (七)、清康熙五十四年陈廷敬、王奕清等《钦定词谱》,陈廷敬等奉康熙命编写,以万树《词律》为基础,纠正错漏,并予以增订,收词谱826调,2306体,因该书为康熙所钦定,故名《钦定词谱》。也非词的音谱,只是词的文字格式。从详备的角度说,超过了《词律》。它的体例大体上同于《诗馀图谱》:先列调名,调名下注明调名的来源、异名情况、各体的异同等。然后举例词,在字旁注明各字的平仄格式,注明韵脚好换韵情况。其他体例,略同于《词律》。评价:《四库全书总目》誉之为“分刌节度,穷极窃眇,倚声家可永守法程”。虽然仍未包括现存全部词调,但在未有更完备的词谱之前,《钦定词谱》算是最善本。词谱标准,然亦有疏漏和错误,唐、宋、金、元人词中不少调体亦遭遗漏。(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
    (八)、清杜文澜咸豐十一年序刊本《词律校勘记》二十卷为万树补遗正误的、光绪二年(1876)杜文澜为《词律》校勘并有《词律补遗》一卷,因《拾遗》之外,又得五十调。收入了一些《词律》不收的北曲曲牌,他把《庆宣和》、《凭阑人》、《寿阳曲》、《天净沙》、《乾荷叶》、《喜春来》、《金字经》、《后庭花破子》、《平湖乐》、《殿前欢》、《水仙子》这些元人小令中常用的牌调,都拉入《词律》了。校勘记散附杜刻《词律》各阕之后。是书有清刻本,一九八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光绪刻本影印。
    (九)、同治十二年(1873)徐本立(字诚庵)《词律拾遗》八卷,为万树补遗正误的。其中一至六卷为补调补体,卷七至卷八则为订正原书之补注。他把《庆宣和》、《凭阑人》、《寿阳曲》、《天净沙》、《乾荷叶》、《喜春来》、《金字经》、《后庭花破子》、《平湖乐》、《殿前欢》、《水仙子》这些元人小令中常用的牌调,都拉入《词律》了。(杜文澜(公元一八一五年至一八八一年)字小舫,浙江秀水人。少年中举,逢太平天国战乱,参军幕,有干才,为曾国藩所称。官至江苏道员,署两淮盐运使。工词,著有《宋香词》《憩园词话》。)
    (十)、清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白香词谱》收词谱100调,所选词大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为便于初学者(入门级),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白香词谱》同时又是一本简明词选。所选的词都是比较 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 它兼收并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评价:入门级词谱,是流传较广的填词工具书。是《词律》的简编。(舒梦兰(1759~1835)字香叔,又字白香,晚号天香居士,《白香词谱》的编纂者。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生于江西靖安县城西外“世大夫第”(又名“木门楼”)。)
此后有谢朝征《白香词谱笺》。谢笺抽去原书中苏轼《蝶恋花》一首,存九十九调,仿朱彝尊《词综》,改以作家时代先后为序,先标姓名,再列词调;并仿厉鹦、查为仁《绝妙好词笺》体例,于每词后详列里居、出处、文献掌故,增入资料颇多。于是,由原书的词谱性质,改为侧重词的内容本事考评了。(谢朝征,字韦庵,广东南海人,同治、光绪间任湖北典史。)
1918年,天虚我生陈栩、陈小蝶父子又为《白香词谱》作考正,以新版问世,称《考正白香词谱》。此书鉴于《白香词谱》谬误颇多,而《词律》、《钦定词谱》互有抵触,不便初学,“乃复剖析毫厘,折中而求一是”,“广搜诸家所作,逐细引证,舍短取长,著为定谱”,“为学填词者之津梁”(天虚我生《白序》)。书共三卷,收自唐至清诸家词一百首,于每调之后,附“考正”一项,说明词调渊源及异名;又附“填词法”一项,说明该词调句法、平仄、叶韵等方面应注意事项,对初学者作详细指导。所注声谱,改半白半黑圈为◎记号。舒氏原本谬误之处,也逐一加以辨正。书末附录《词人姓氏录》和《增订晚翠轩词韵》,也为使用此谱者提供了方便。(陈栩(1879~1940.3.24)原名寿嵩,字昆叔,后改名栩,号蝶仙,别署天虚我生,浙江钱塘人。为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清贡生,专意著述,著述甚多,词曲最着一时。)
    (十一)、王力编著《诗词格律》收词牌50调。(王力(1900年8月10日—1986年5月3日),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一。王力一直从事语言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语言科学、培养语言学专门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语言学方面的专著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
    (十二)、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收词谱153调,是当代收收词谱最多,流传最广的填词工具书。是龙先生在大学任教时的讲义,于《词律》、《词谱》择取的常用词调。比较白香,其实它也完全是一本在《词律》、《词谱》基础上的选本。所收词牌150余调,间或指出适宜表达的情感及某些特定句法和字声,同时不似白香只举一体,所选词牌列有定格及变格。(龙榆生(1902-1966年),本名龙沐勋,字榆生,号忍寒。江西万载县人,著名学者,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1966年11月18日,病逝于上海。)
    (十三)、杨文生1981年编著《词谱简编》,编者参考了词谱和多种近代著作,选录了比较通用的一百三十八个词牌和近四百五十首著名的唐、宋词,编写而成。(杨文生,生于民国,一生专注于中国古体诗研究, 著有《词谱简编》《王维诗集笺 注》等书。)
    (十四)、谢映先编《中华词律》,“200诗律”、“常用词谱”、“韵书”三部分。“简明诗律”是作者通过自己学习诗词的经验教训,总结提炼而成;“常用词谱”有160个,选择名家名词作为范例;“韵书”包括《平水韵》、《词林正韵》、《宽韵》、《中华新韵》四部。共收词1427调、3663体。较《康熙词谱》多601调、1357体。其与诗、曲混淆,存有争议者,则严加甄别,附录存目。词调均溯其来历,举其别名,并附调名索引及同调异名图示。调谱则标明声韵、平仄,倚声填词,学者称便。(谢映先,1926——2012,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文艺中学。湖南退休税务干部,《文学世界》专栏作家,衡阳市诗词学会顾问。精通文史,酷爱诗词。著有《中国税收史话》《衡阳市税务志》《中华词律》等)
    (十五)、赵京战2006年《诗词韵律合编》是一本诗词学习、创作的工具书。本书内容包括“简明诗律”、“常用词谱”、“韵书”三部分。一、简明诗律这是快速掌握诗词格律的教材,是编著者根据自己学习诗词的经验教训,总结提炼,归纳成口诀的形式,提纲挈领,易学易记。二、常用词谱常用词谱160个,选择名家名词作为范例,配上平仄符号,一目了然,易学易用。对谱中可平可仄处,参考《唐宋词格律》、《词律辞典》和唐宋词例进行了校订,涵盖面广,兼容性强。为了有利于创作,对于历代流传的诸多变体、别格,进行了梳理,删繁就简,正本清流。对于历代创作中的添字、减字、偷声、摊破、慢曲、衬字等,除少数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者外,皆以本调为准,不再例举。三、韵书《平水韵》、《词林正韵》、《宽韵》、《中华新韵》四部韵书,韵部中的字表都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进行了排序,查找方便。(赵京战,笔名苇可,河北安平人,1966年入伍,空军功勋飞行员,副师职,大校军衔(已退休)。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常务副主编。)
    (十六)、许传刚 2009年《回文词谱》。收词谱153调,898式。发明错杂回文和两读字理论,使可遇不可求的回文词称为凡谱都可回文,把词的回文特殊性变成词的回文普遍性,填补了回文词无谱的空白,是中国第一部回文词谱。(许传刚,江西宜黄人,1947年生,77年考取大学。从事教育工作,中学高级教师,创办过一所民办中学。创建了当今诗词流派杂体诗的“奇诗派”。有《神智诗词》《回文词谱》《刚刚圖体诗集》(三册)《对偶对仗》(上下册)《临川回文集》《填词教学参考资料》(上下册)等著作。)
    (十七)、2009年潘慎、秋枫编《中华词律辞典》。以《钦定词谱》为依据,以《词律辞典》为基础,参阅了《词律》、《历代诗余》、、《全唐五代词》、《全宋词》、《清名家词》、《明词综》、《全金元词》等书籍而编成的。由潘慎、秋枫合力编撰而成,共收词调词调2566,又体4186, 5000余首例词。按词调字数由少至多列序调体例:1、词调介绍(本词调来源与出处);2、调略(单双调说明、字数、句数、韵数、平韵仄韵间韵说明);3、词谱和例词(尽量选用有代表性的名篇佳篇);4、要点(说明本词调的句式特点和换韵等应注意之问题);5、别名词(另列,但均标明本调名如‘金缕曲’就是‘贺新郎’等)。它总结了自唐五代以来词调的发展概况,堪称集词调之大成,做为工具书,是不可或缺的。(作者资料缺)
    (十八)、蔡国华2015年《唐宋律词词谱》收词谱790调。何谓律词?“‘律词’是近年词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其主要特征是同调之词定格定律,包括词有定章、章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等。”“严守四声平仄是律词的核心要素。”通俗的说,除了其他要素外,词中的每一句子都是律句,这样的词,称为律词。(蔡国华,1946年生,上海市崇明人。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中学高级教师,历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2006年退休后,潜心学写诗词。)

455

主题

1337

帖子

8894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44
贡献
1684
金钱
335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0 08:4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认真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10 15: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同学不错嘛,有一本能流芳千古的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103
贡献
19613
金钱
25779
发表于 2022-5-8 16: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致敬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