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4-13 00:48 编辑
请解释吕氏春秋中所说
吕氏春秋中就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阳生贵己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部分讲义里没有,需自己寻找翻阅资料)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它认为,这不同的思想应当统一起来,“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不二》)思想统一后,才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一穴。”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所以,《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
他们的区别是:
老聃贵柔,道家是天道。讲求的是天命,天道,无为。道家的主要思想柔能克刚,弱势生存,无为而治。
孔子贵仁,儒家是王道。讲求仁义治天下,所主张的,是恢复礼乐制度,讲求仁爱。
墨翟贵廉,墨家的是帝道。这里说的帝道,不是皇帝的道,而是上古圣王之道,说的是尧舜禹汤。墨家的主要思想,兼爱,尚同,平等。
阳生贵己,杨朱的思想,叫“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他提倡的是,每个人,都要爱惜自己,每个人都不要为天下贡献哪怕是一根汗毛,那么,天下就大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