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0-3-8
威望1163
金钱6938
贡献5360
金牌会员
 
威望- 1163 点
贡献- 5360 次
金钱- 6938 枚
|
本帖最后由 陈毅忠 于 2021-12-5 21:33 编辑
我做了一首七律,题目是《咏雪》,诗是这样的:
恰是/思凡岁杪天,纷纷/飘坠似争先。应能/傅面墙头粉,定可/裁衣枝上棉。玉阁寒深惟寄兴,蓬斋光满也参禅。逢晴忽逐游云去,却遣春情到梦边。
有一位先生读了我的诗,在前四句的前二字之后打了斜线(如上),并说:“前四句的首二字有精进的空间,如去掉也完全可以。这就是五律和七律之间的一道壁障。”
我立马觉得他的意见很对,回复他说“言之有理”。但后来一想,他的意见又未必正确。“恰是”两字确实没多大意思,“纷纷”是状飘坠之态的,应无问题。“应能”和“定可”是揣度语气,可以增添情味。并举了杜甫的《宿府》来说明。《宿府》诗云:“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如斜线所示,前四句首二字似乎也可省去呀。我又想,还有没有别的诗可以用来说明问题呢?我想到了老杜的名篇《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题目已标明“蜀相”,故首句“丞相”两字可省。祠堂在锦官城外,尽人皆知,故第二句“锦官”两字可省。第三、四句的“映阶”和“隔叶”似乎也并不重要,可有可无。
这样的话,诗友们,该如何看待那位先生的意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