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日丝雨 于 2021-11-24 21:36 编辑
作业一
(陆离13-秋日丝雨)
一、复习讲义,熟悉我国传统诗歌的演变过程:
答:简单的大流程,就是民间自然形成的乐府诗,风雅颂,然后楚辞,到唐朝形成小高潮,
格律基本完善,宋代进一步发展,并把词这种形式发扬光大,清朝将格律进一步严谨,之
后就是近现代诗词了,逐渐从西方引入了白话诗词,也叫现代诗歌。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出它主要历经了从二言到四言,到骚体楚辞,
到五言七言已经及杂言,到前格律诗,到最终形成的格律诗.(包括古白话诗,以及词,散曲,和
新诗,等)这十一种主要形式中国诗歌。
二、回答问题:
1、“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是哪些人?诗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举一例说明。
答:(1)【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其代表人物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
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
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
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2)诗歌的主要特征是——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
之气。
建安风骨——“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建安诗人中,曹操的对酒当歌、曹植的名都白马、
王粲的登楼赋哀、陈琳的饮马长城……,星辰灿烂,谱出了中古文学的佳音. 建安诗人对民生
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廊清天下的盼望,悲天悯人的情操配合建功立业的壮志,正是建安风骨的
精髓。
2、唐朝诗人以诗歌风格可以分为几类?代表人物是谁?请分别找一首他们的绝句代表作。
答:唐代诗人以诗歌可以分为七类。
一、山水诗,主要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然美.
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派,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山
水诗派的创作及其艺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诗歌的特质.
代表作之一(五言绝句)
鹿柴
王维 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二、咏物诗,看似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往往寄托诗人的情怀与思想.
代表人物有贺知章,李商隐等。
1.《咏柳》唐朝·贺知章(七言绝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木兰花】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三、田园诗,主要是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农家的生活.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等。
【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田家元日】
唐 ·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四、怀古诗,一般不仅叙古事而融入诗人的感受与评论,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曲折的反映
出诗人自己对现实的关注.杜甫,刘禹锡等为代表人物
【昭君村】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 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 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 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五、送别诗,一般表面诗人或友人离情别绪或是留恋或安慰、嘱咐、惆怅、期望、伤
怀的心境等等.代表人物有李白,王昌龄,王勃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自己的一点读诗感悟:或许做这个题的时候,会选择李白的《赠汪伦》,我更喜欢李白
这首能让人读哭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送走友人的情景。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六、行旅诗,主要是表现行旅生涯诗人的旅程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
代表诗人物有韦应物等。
【送姚孙还河中】
作者:唐。韦应物
上国旅游罢,故园生事微。风尘满路起,行人何处归。
留思芳树饮,惜别暮春晖。几日投关郡,河山对掩扉。
七、边塞诗,一般是表现思妇征人的忧怨与担心,熏染边塞苦寒的边境,壮写士兵的艰辛
生活与保家卫国的高度热情与英雄的气概,抒发了诗人的同情之感,另有表现边塞生活的
孤苦孤寂,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弊端等等.这些分类主要是按照诗的取材范围来分的,当然唐
诗的分类还有其他的,重要是这几种.代表诗人有高适、王昌龄、王维等等。
《塞上》 唐。高适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之《燕歌行》、岑参《白雪歌》、 《走马川行》等七言 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