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皮匠”与和尚 则成语叫“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大家一商量,就有好的办法出来。但是还有一个“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俗话。同样都是三个,为何结果大大不同。前者成了诸葛亮,后者成为没水喝。是皮匠智商比和尚高,还是和尚的体力不如皮匠?都不是。一个和尚也知道挑水吃,两个和尚可以抬水吃,问题是和尚与皮匠的心态不一样,道德不一样,责任不一样。三个皮匠虽“臭”,但是个个同心合力,都有责任感,都有道德观念,所以就成为诸葛亮。和尚呢?贪生怕死,贪图安逸,自私自利,生怕自己吃了一点亏,不愿挑水,不愿抬水,终于搞得大家没得水喝,只有喝尿,尿液没有! 现实中有的一个“寺庙”里,“长老”“ 副长老” 七八人,“和尚”数百,可是办事效率一点没有,还互相扯皮,为争待遇和奖金闹得不可开交,结果不仅没为人民办好事,反而大家都成了“没水喝”。 因此我们希望“和尚”早日变成“皮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