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219
2170
高级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1万
7万
论坛元老
纳兰容容 发表于 2021-11-23 09:56 古籍中的格律规则,资料缺乏。我们已经了解很少。比如,关于“拗体”。我们今天,有的认为是古风,而宋人认 ...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3 10:08 资料少,照样可以考证! 依据唐朝作品,完全可以考证出唐朝声律吗?!
1779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3 09:01 这是一种什么声律?或者说,这是古风不是近体诗!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3 09:33 拗救理论原本就是不论理: 平平仄平仄,怎么等于 平平平仄仄 呢?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11-23 11:50 古风也有其律,如雄纠纠,起来等非近体也算古风吗?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11-23 11:55 你认为不是,他认为是,无甚争头。若不承认,近体半数非律了。我也无必要引证古人诗论,反正你什么都不信 ...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3 12:55 理论的问题,并非【你认为·他认为】的问题,而是一个【对立统一】的问题! 共性与个性,是对立统一的钥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11-23 15:49 谈统一有可能吗?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3 16:36 【若不承认,近体半数非律了】? 太少了,而不能拿特拗句滥竽充数啊!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3 16:40 肯定存在统一!没有统一标准, 唐朝的科举:考生如何答卷?考官如何判卷???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11-23 17:40 你只知死律!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11-23 17:41 你可从唐试律诗总结。
19
226
1122
一味难求 发表于 2021-11-24 14:50 “咱要小心他粗心”,跟帖又扯上老樵,究竟怎么回事呀?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