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2

诗词修辞手法—通感

[复制链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0-26 10:1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诗词例话》,今天谈一下“通感”这一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曾经说: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拈出。这就是通感。通感是古诗词创作中最奇妙的一种修辞方式。不过,这种方式虽然存在于古人作品中,钱钟书先生却是最早的阐述者。
   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将通感单独作为一篇进行了介绍。
一、什么是通感
   周振甫先生,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对于通感作了言简意赅的解释:
“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
  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说得更复杂一些: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那么,体现在诗词中,是什么结果呢?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钱钟书说的这种种现象,其实我们在欣赏古诗词中,的确经常遇到。但是在钱钟书之前,古人并没有很清晰归纳出“通感”这个修辞方法。而且,在“通感”的例子中,很多也具有拟人、比喻等等修辞的特点。下面,说几种比较常见的通感。

二、视觉与触觉
   钱钟书先生举例的是,范成大 (宋)《新邻招集强往便归》的颔联:
已觉笙歌无暖热,仍嫌风月太清寒。
风月是视觉,却有了温度的触觉感受。
又如刘驾《秋夕》:
促织灯下吟,灯光冷于水。
灯光是视觉,但是也有温度。
三、听觉与视觉
   下面这三个例子,就是听觉与视觉的通感:李颀《听董丈弹胡笳》:“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韩愈《听颖师弹琴》:“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贾岛《客思》“促织声尖尖似针”。 (钱钟书《通感》 )
  另外, 声音(听觉)是有形状的,形状是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孔颖达《礼记正义》对这节文章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解释。“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此。 (钱钟书《通感》 )

四、视觉与嗅觉
   关于视觉与嗅觉的通感,周振甫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再像“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香”是嗅觉,“暗”是视觉,是嗅觉通于视觉,突出香的清淡。
暗,是眼睛的感受;香,是鼻子的感受。       而浮动,其实也是眼睛的感受。视觉、嗅觉、视觉的通感。暗香一词,后来被姜夔用作了一个词牌的名字,专门咏梅。

五、嗅觉与触觉
   关于嗅觉与触觉,周振甫先生也举了一个例子:林逋的《梅花》诗:“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香”是嗅觉,“压”是触觉,是嗅觉通于触觉,用的也是通感手法。香压一词,其实用得还挺多,例如中唐诗人杨巨源有句:
艳欺藤蔓莺无限,香压荆花蝶不飞。《紫薇》
   这里的“香”,很容易和借代手法混淆, 这是诗家语的句法。我的理解是:艳莺欺藤蔓,香蝶压荆花。艳和香是修饰语。但是这种句法学起来有难度,如果用通感来解释,好像学习起来就简单多了。
   通感,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也很多。例如“这个小姑娘笑起来真甜”,这是视觉与嗅觉或者触觉。又如“他的嗓音很尖锐”,这是听觉与触觉。
   诗友们平时欣赏古诗词的时候,遇到一些特殊奇妙的句子,不妨看一看,是不是用了通感的手段。另外,在创作的时候,也可以尝试一下通感如何使用。

3967

主题

12万

帖子

4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沧浪诗社区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6345
贡献
122522
金钱
141500

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1-11-14 20: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践中,是有通感的修辞写法。所以,看到类似于“听到了鸟飞”“看到了溪水流的声音”,不要轻易的给扣上动字不当的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主题

3343

帖子

1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诗社上海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58
贡献
2659
金钱
756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0 1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首版点评!祝秋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