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60|回复: 9

古风十九听风组论文帖网址:

[复制链接]

75

主题

367

帖子

2491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联校十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3
贡献
540
金钱
938
发表于 2021-10-11 14: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落尘 于 2021-10-11 14:21 编辑

古风十九听风组论文帖网址:

0

主题

51

帖子

47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63
贡献
114
金钱
179
发表于 2021-10-22 20: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风筝 于 2021-10-22 20:15 编辑

                             学联心得


         我有幸来到古风学习中国璀璨文化之一——楹联。古风楹联学院在为期将近一年里,有机制、系统、全面教授楹联,这过程中,使我如沐春风。许多优秀的老师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传授指导我们学习楹联,难得的机会,师生之间的风趣幽默的讲练、学员间的交流,使我对这里的学习氛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动,使自己更有信心相信古人劳动智慧,以及华夏文明的璀璨。总之谢谢校长建立的平台,谢谢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了解我在学习楹联中经历的酸甜苦辣。
1,基础篇
学习知识、本领,非一朝一夕之功,优秀的背后都是毅力和汗水换来的,学联玩的就是静心和耐力,为此害得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联’消得人憔悴”。联学到瓶颈期,或者遇到联上的困难,我总是安慰自己:“眼里泪水就算没节操的滚出来,我至死不渝地对‘联’爱得深沉。”毕竟联之境界是无彼岸的,每堂课后,都有作业,每天还有练习题,老师轮换守着班群指导训练,过程艰辛却很幸福。
联之六要素,是联的最基本的重点要旨,这里就不累赘了,我就从如何对联,来谈谈我的心得。
以前有老师谆谆提醒,看到上联,请忘记联中的词性和结构,首先去读懂她的内容和思想,再根据对联六要素做出一个合理的回答。经过学习苦练,才知道老师的话的意思,六要素确实很重要,但是要分清孰轻孰重,好多同学囫囵吞枣的析联后,就开始琢磨词性结构为重点,忽略了意境的突出,最后对出来的句子十分鸡肋,或者十分别扭,因为思想境界扭曲了,形体就看起来不雅观了。那么我用例题说明,我们一起学习讨论对句吧-尤其流水思路。
梦到江南已夜雪【联友】
拿到一个出句,要多方位的去思考,把思维放的更开阔,不是一来就抠词性结构,要看句子要表达什么意思,她的意思懂了,你还要不失礼貌的微笑怎么回答句子。
有以下几种:
1、可能是游子思乡。从前四的“梦到江南”,江南可以暗指家乡,梦里回到江南,说明本人不在江南,以梦回家,回家正好是下雪的晚上,有时间有地点,还有被省略的主语“我”。所以,我们可以判断“梦到”二字,“梦”可做名词,我的“梦”,梦代替我,我化身梦,“梦到江南”可以理解为“主谓宾”,这样我们就可以对:
梦到江南已夜雪【联友】
郎骑竹马若从前(风筝)
为什么这样对?既然我分析的是“梦”是“我”,“我”就是“梦”,就是梦里的是我这个主角。假如我这样一个温柔女子回到家乡(江南),而且回到家乡正好赶上晚上,还下了雪。我既然是“温柔女子”,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需要关心我的人突然出现,剧情要有转折才美,这个关心我的是谁,可能是父亲,可能是朋友,但是为了美,我就生化出一个“情郎”一样的人物,他怎么来接我?当然是开着“宝马车”呗。
你也可从亲人的角度思考呀,那么把“梦到”看做“动词性偏正”或者“动补也行”,词性在不同的语句中有可能是多变的,比如:
梦到江南已夜雪【联友】
闲同老父话家常【风筝】
2、天气变化。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个每个人身边都会有,只是没注意,却被我注意了。“江南”一般给人的感觉就是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因为这样的地理气候,把江南比作春也是情有可原。所以问题就在“江南”二字,为什么?想想,你在睡觉,明明是一个好天气或者没有雪前的天气,我睡着了,梦里梦到的明明是“春天的景色”,怎么下雪了?这时有的人继续睡觉,有的人可能会醒来。那么我们把“梦到”中的“梦”是不是可以看做动词,合成动补关系,这样一来,你醒来后会怎么样?是兴奋、不开心、抱怨……其实人生没必要悲观,要学会处处有惊喜:
梦到江南已夜雪【联友】
醒来槛外探梅花【风筝】
有雪当然不能少梅花,这就是对句时,要学会合理地,有逻辑地嫁接惊喜,不能突兀。有同学可能会问,怎么醒来后外面有梅花开放?你们看出句说的是“已”,不是“正在”,“已”说明过了一段时间,有可能我在这个雪天里做梦“梦到江南”,冷醒了回到现实不行吗?而且正好看到梅花开放。
你也可以继续演绎梦里的其他剧情,如:
梦到江南已夜雪【联友】
欲寻梅影过溪桥【风筝】
你也可以写有的却少见,而且大家又知道的事情,如:
梦到江南已夜雪【联友】
神游墙角折梅花【风筝】
还有其他思路,我就不一一说了,这句是分析句子,把思维宕开就行,不要局限一个点上。这是我对句思路方法。
2出句篇
出句的创作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文无定法”。说的直白点,就是没有什么严格和固定不变的创作方式,其创作手法因人而异,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或者面对不同的内容时,创作手法也不会一样,所以古人的思想“文无定法”至今还是这个道理。那么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只能是多收集,多积累,多模仿。
我记得有个老师教过一种方法就是“临摹”:收集古联或者一些经典好联,然后按上下联分出来,要出上联,则用这副联的下联,自己对出一个上联,再打磨,反之亦然。且看那位老师的例子,下比:
偶贪杯酒得狂名【古】
先对字。
对词的方法随意对上一句,如:【不爱盘棋丢妄语】;
效果不是很好,那么我们再来修改通顺一点:【爱下象棋无妄语】;
语句通顺了些,但有些大白话了,再修改一下:【松下奕棋无俗语】;
这就有点意思了,还可以天马行空的拓展一下,如:【松下奕棋风得子(势)】(因为棋有“得子、得势”术语。“得子”就是多吃了对方一颗重要棋子,像是车、马、炮;“得势”就是情势明显较好。风放倒的是棋子还是松子?也许两者都可以想像得趣。)。
这就开始丢开原来的下比了,如果感觉还不理想,还可以顺着你对出来的这个句子继续拓展下去,只要注意本身句子的内容就好,与下联的关联或结构不是重点。
所以,我也跟着老师的方法运用。
古句下比:
新绿隔墙聊借看【古】
      我们还是先只对字,一看到这个下联就是暖色调,你可以把上联对成“忧愁别绪”的冷色调,也可以对成“盎然生机”,都随你,毕竟“文无定法”。古句是【落红满地莫教扫】,偏暖色,我就来一个冷色的。
于是先组句:【雁字生悲成一字】;
咦?前四后三都有一个“字”,似乎矛盾了,要么把前四的“字”换了,要么把后三的“字”换了,但是后三字浓,不好换,就换前四中的“字”,改:【归雁悲凉成一字】;
这样似乎顺了一点,再读几遍,发现“悲凉”的意弱了一些,与“隔墙”结构不对品,虽然“成一字”的条件是“悲凉”,但是意不够突出,那么我就换:【归雁含悲成一字】;这样情绪就升华了许多。
出句完成,耶!
3成联篇
进入高级班每天都有成联练习,猫总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大家,成联,首先一点要切题,围绕题目展开,不能偏颇或脱节,联贵在厚重,立意要高,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我们也要找出他的亮点,让他尽可能的高大上。其实成联最考验一个人的综合水平,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学好的,所以,虽然课程结束了了,可我还写不出一副像样的成联。丑媳妇最终还是要见公婆的,下面我就发几副不成熟的作品:
一叶知秋       文/风筝    风里起相思,一世清愁成蝶舞;
谁人同感慨,三杯薄酒祭秋殇。

秋雨文/风筝雨声淅沥,来秋日里添凉意;羁客寂寥,执伞庭前望远方。


湖心亭/风筝谁人作一段传奇,堪留此座湖亭,赏心四面景,蔽庸凡风月;心底生万千况味,愿步先人后足,对酒武陵人,书自己性情。

3尾句

这近一年的学习培训里,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的印象,我只恨才疏学浅、文笔糟糕,够将所感触都文字显然于纸上。我尽力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完后心中所想所获能表达,回馈老师的辛苦付出,再次感谢校长,感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5

帖子

21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3
贡献
548
金钱
802
发表于 2021-10-27 08: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对联的心得
高山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枝独秀,上下工整,平仄交替,是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具有精炼,优美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自古流传,长盛不衰。
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结识了古风网校,并参加了对联十九期学习班。由于知识的匮乏,零基础学习对联,确实吃力,对句无从下手,词性,节奏显得混乱,后来学习六要素,多少有了头绪,反复琢磨,反复对比,并将《清联三百副》拿出揣摩,“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再多。”“人间岁月闲难得;天下知交老更新。”“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等等。找出名词,动词,找出动宾,主谓,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找,一点一点的对,再结合讲义,终于有了头绪,不为对联慌乱了,接下来就是入声字了,我是一个一个的记,虽然单调,但为了学好对联,还是坚持着。现在能记住很多。多练,多看,多记才是硬道理。虽然学的不好,但我依然坚持着,没有退缩。
对句是对联中很见功力的知识点。也是考察六要素精准的量天尺。练好对句至关重要。
1、          要反复琢磨上比,看它的立意和主题。
2、          用六要素分析上比。
3、          析联。通晓出句意境和意思。
4、          通过六要素一一对应出句,写出对句。
5、          做到句内和上下句平仄不失替,不失对。
6、          不三仄尾。
雨带新凉寒筑梦(再嫁东风)
风吹旧苦酒思情(高山)
雨带着丝丝凉意,冬天的气息到来了,也有雨的凉浸了作
者的伤心处。下联紧跟上联,风吹过,一段伤心的往事浮现,醉入深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茶于淡处方知味(风景)
风到尽头始转回(高山)
茶要品,淡淡清雅,才是味道。风在动,也有回旋的时候。
对句包含了很多的东西,不仅仅是六要素,还有平时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文学的积累,多看古诗词也很有帮助,那些经典的对联集锦也是难得的财富。看到好多同学对的好,真是由衷的羡慕,学习的路途多漫长,坚持最可贵。自己在对联的学习中,完成作业,多做练习,默默耕耘,希望能够有所收获,古风的精神,不能丢,要发扬下去。对于零基础的自己更要努力的。
同时也惊叹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造就了对联的艺术形式。有出句,有对句,也有成联。出句对句是两个人的事,一人立意写出上联,另一人根据上联的立意顺着往下走,做到内容相关,通过析联达到上下联一气呵成。而成联和出句对句不同,是一个人的事,上下联是一个主题,整体要求也提高了,学好成联更需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的来,欲速则不达。
自己在举步艰难中学习成联,不得要领是致命伤,只有多练再多练,不怕错,错了再练,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这里有本人的习作,敬请师友指正。
千山
高山
云烟缭绕,天作大佛弥勒笑;
锦绣巍峨,峰奇松俏圣人欢。
李清照
高山
千古一杰,多才横溢向天笑;
百家多叹,情困红尘遍地愁。

岳飞
高山
精忠使命,望眼尘沙应有恨;
尽瘁男儿,挥旗战场筑神兵。
这里要感谢古风学校的无私奉献,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给了我学习对联的机会,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尽管现在还没有学好,但我会一直学习下去,相信有一天,我一定写出合格的成联。古风的学习氛围很好,老师认真,学生肯学。师生互动热情高。愿古风越办越好,,愿古风桃李满天下。古风棒棒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0

帖子

16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9
贡献
409
金钱
608
发表于 2021-10-27 09:1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同学的论文写出了学习对联的心得体会。让我们看到零基础学员从学习对联的基础知识到会对句,能写成联的成长过程。论文通过。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5

帖子

57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49
贡献
1484
金钱
2143
发表于 2021-10-28 11: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北月光 于 2021-10-28 11:09 编辑

                       学联心得体会


     时间过的真快,一年的联班学习就要结束了。经过一年的学习,有着满满的收获。在此特别感恩古风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感恩有你们!

       在这里,我说一下个人学联之旅中一点不成熟的理解,不当之处请老师给予评点指正,谢谢!
  一. 什么是流水对?上联和下联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分别独立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种对联称为流水对。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 条件、 转折等关系。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 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 流水对。
例如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 芦荻花”、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即是。
再看几个古诗中的经典流水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


这些流水句子,下句是上句的延伸递进或转折,上下联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


怎样学习流水对呢?在“工稳贴切新奇”之外,校长还有秘诀,那就是:  四心、三多跟六字口诀。


四心:  静心,细心,信心,恒心。


三多:  多看,多练,多想。


六字口诀:  看到出句问两个问题,1.为什么?2.然后呢?




只有正确理解了出句才能对好对句,下面从学联三个阶段说起。




【1】对句。


枕石
为什么枕石,然后呢
枕石=醉酒 今音【为什么】
枕石=听泉  【然后呢】


然后继续延展成一个出句:


枕石抱壶醉


枕石听泉唱
【2】析联对句。
山居客少唯僧到【陆小凤】


析联:
看到这个句子,我首先想到隐居之人,不闻世事,少与友人往来,有孤高之气。
   怎样对这个句子呢? 高僧来了,拿什么招待呢,因为地处人迹罕至的地方,买啥都不方便,所以就有对句
山居客少唯僧到【陆小凤】
辟地村稀愁酒沽【月光】
表现了主人的内疚之情。


一纸相思无处寄【陆小凤】
这联的意思是,灯下写了情书一封封,却不知寄向何处,寄给谁。表现了作者的无奈,孤独,羁旅在外,与家人断了音讯,于是对句
一纸相思无处寄【陆小凤】
十年孤旅有谁怜【月光】




二、出句。
关于出句,我总结了几条注意事项
1、首先掌握马蹄律的两种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2、闲暇之余多读一些古诗词,积累词汇,力求做到意境饱满,内容不空洞。


3、浅显易懂,不用生僻字,尽量避免成语入句和三仄尾。


4、前四的铺垫与后三的衔接不能有断痕、必须要有递进或者转折的关系。


5、取象或抒情要符合情理、常规,不能自相矛盾。物象不要太多,组字要精炼。


6、句子不能出的太满,要给对句方一定的空间。不要口语化,运用诗家语。表达不能太直白,要留些余味。


7、合理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句子更耐品,更显得灵动。


下面晒几个出句,欢迎老师同学砸砖。


扯片山云妆我舍【月光】
纵有千言难落笔【月光】
莺声渐老春芳歇【月光】
尘满菱花从别后【月光】
十里青山疗病眼【月光】


三.成联。


成联需要三个阶段:
1.立意;
2.收集资料;
3.行文润色。
成联的种类很多,咏物联,人物联,书斋联,山水名胜联,历史事件联等。
拿咏物联来说,通常的写作手法,不外乎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咏物联,关键在一个“咏”字,要有情融入,不能停留在对物的表面描写之上。
对物的描写是联的“形”,通过对物的描写来抒发人的志向、感情是联的“神”。一副成功的咏物联,要形神兼备。
不管是什么种类的成联,不管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切题。
要扣住题目,紧紧围绕题目展开,上下联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同一个主题,不能松散,不能偏颇,更不能脱离。


下面晒两副浅陋作品,固然不够好,也是用心了。


归隐
文/月光
岁月从容,寻一处清幽,或弹或饮
风云变幻,添几分洒脱,不喜不悲


重阳节
文/月光
梦回故里,头插茱萸饮菊酒。
身在他乡,心思兄弟醉山亭。


我的资质平平,但我相信勤能补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在此特别感谢猫师在我酬唱阶段的辛勤付出赠联一幅
赠猫师
文/月光
满腹经纶,真教学子入联境;
一腔意气,不忘初心报古风。
最后:愿我们做永远的朋友,在学联、流水对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4

帖子

32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20
贡献
814
金钱
1242
发表于 2021-10-28 2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风何处不为家 于 2021-10-28 21:44 编辑

我的古风学联之路
清风家
     每逢过年看到家家贴春联,很羡慕那些自写的对联。看电视剧纪晓岚的巧对对联就更对对联感兴趣了,于是报名来古风学习楹联。听了老师第一堂课方知对联学问挺大,包含的知识有人文、地理、名胜、诗词、及至典故等,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不好的,只能下定决心慢慢学吧。下面谈谈我在十九期的学习历程。
  对联是中国除诗词歌赋曲文之外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用两行文字上下对举,共同表述一个主题。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又称楹联。俗称对对子。
对联有许多对法,古风是学习流水对联,这比平常对联更有难度。
学习对联首先要掌握对联的六,

一.对联的六要素:
1:字数对等、2:平仄对立、3:节率对拍、4:词性对品、5:结构对应、6:句意关联。
上下联要:字数相等,句子中各节奏点的字,字音平仄要交替;节奏点相对位置的字,字音平仄要相反,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词性分实词和虚词,要实对实虚对虚,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等,结构要偏正结构对应偏正结构,主谓对应主谓等;而且上下联意思关联不能各说各的。
例如:红花~绿叶,不能是红花~叶绿,应该是花红~叶绿。
例:
  雨过千山翠【联友】
  窗开满目新【墨】
看这个联雨过对应窗开,千对应满,山翠对应目新完全附合六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记住这六要素。

二.流水对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有些流水对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
举例:
箫声呜咽穿林入【听琴】
心事浮沉待酒浇【梦曦】
上联写林外传来呜咽的箫声,下联写听到箫声人的心情。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出句要多问一下为什么这样写。还要看出句是暖色还是冷色调,出句是呜咽的箫声就不能对出快乐的心情。若出句是写春天花开对句就不能对秋天萧条。

三.对联赏析
长短句赏析:就是用诗家语来表达出句与对句的意,这个意要延伸到字面外,  不能白话表达。这对没学过诗词是有困难的,只能多看来摸仿老师的写法了。看东风校长精彩的长短句析联使我受到启发,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着:
1.出句:远渚时看飞白鹭【相忘】
      对句:行舟已觉出红尘【一晌贪欢】
赏析:
闲来江上泛舟行,远望一行白鹭影。
烦恼红尘抛脑后,此时顿觉一身轻。
2.空阶一夜听蕉雨【柒米】
       红烛无声泪故人【相忘】 
赏析:
雨敲芭蕉声不断,长夜孤灯泪始干,秋已老,梦难园,远方故人可平安。

四.学习对句
析联做到能准确地分析出句的意、切入点、物象、冷暖调,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对句,每天坚持练习对句,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渐渐有点进步。
由于才疏学浅却没对出几个好句来。随选练习中的几个对句:

1.出句:汲水桃溪春在手【再嫁东风】
这个出句仿佛让我看到一个画面:春天桃花开了小溪从桃林中穿过,一少女来到溪边躬身用双手捧起水喝了一口,随水入口一桃花瓣含在嘴角。于是我对的对句是:

出句:汲水桃溪春在手【再嫁东风】
对句:含花一瓣口留香【清风家】

2.几点闲鸥追落日【联友】
      一江春水送归舟【清风家】
看这出句的物象:闲鸥、落日、切入点是动词追。从这三点可以几点闲鸥对一江春水,动词追对送,落日对归舟。做到符合六要素。

3.
出句:步月西窗下【联友】
对句:吟诗竹影中【清风家】
析出句是月下散步到西窗下,然后呢?可以从听觉上对句。上下联最好是动与静、视觉与听觉、景与情等相对,这样更生动。

4.
出句:别卿顿觉春光淡【联友】
对句:把盏频嫌香味无【清风家】
看到这个出句首先分析此句的含意:与她分别后忽然感觉春光暗淡了,当然春光还是那样美好只是他心情暗淡了。于是我就对上,由于心情不好而喝酒时忍不住叨叨这酒没味了,其实酒还是那醇香的酒只是他心情不好而已。

五.学习成联
成联与对联不同,对联是以出句意来对句,对句思路要根据出句意而走。成联要求根据题目整联独立完成,上下比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要先立意想写什么再谋篇,上下比对仗若上下比内分句对仗就可以忽略上下比对仗。猫师和茶师耐心指导我们,无奈太笨没真正学好。发几个练习作业看老师点评从中再继续研究学习吧。

1.
题图
文/清风家
东君驾到,篱内草花醒;
山野隐居,案边笔墨香。

不懂点评:虽然短小,但是把意思表达清楚了,缺点是下结突兀,前面的铺垫不够,不足以引出案边、笔墨之类。

2.
题湖心亭
文/清风家
倚栏垂叶戏红鱼,赏此刻云影波光,柳烟山翠;
望匾凝神思对意,想当初帝王挥笔,名句留今。

评:774句式,选择不错,自对也工,两条线还是清晰,整个联也是实写,少了些生发,没有自己的角度。

3.
一叶知秋
文/清风家
凉风拂面,桐叶落肩,微感一丝秋意;
韶华已去,愁绪新添,长叹几缕鬓霜。

清漪点评:四四六句式商可,一二分句自对,下比二三分句意有重复。立意不错。上景下情,思路清晰,唯遣词句不够含蓄凝炼。太过直白。

4.
赠清漪组长
文/清风家
不闻俗事,听风听雨听禅曲;
犹似清泉,且碧且漪且静心。

5.
学楹联有感
文/清风家
沐浴春风,看诸师化用古诗,频出妙句,方恨胸中文墨少;
传承国粹,同学友推平敲仄,炼对凝联,应知脚下路程长。

在此感谢古风老师无私奉献、辛苦指导。怎奈自己文化底蕴太浅没有学好愧对老师,需要继续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0

帖子

215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6
贡献
526
金钱
814
发表于 2021-10-28 21: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联记
        晋子杨
为什么学对联,目的是什么?我学联的目的充满铜臭味,想靠写对联挣钱钱。憧憬一下未来,如果我学会了对联,在街头摆张桌子,几张红纸,然后给人写春联,喜联,寿联……
     话说在我的家乡鄂西山区虽然比较贫穷落后,但每到春节或者那家有喜事都有贴对联的习俗,自打我记事起一直延续至今。比如我家里每年春节必贴春联,那行云流水的字体,吉祥而优美的语言,总能深深地吸引我。打小我就一直梦想能自已作一幅春联。
    来到古风十九期学习对联快一年,才发现写联太难,我那想靠写联挣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当然对我来说收获还是不小的。
  第一, 初识搜韵
开始老师发了个搜韵的链接,说搜韵是一个工具,以后会经常用到。当我懂得如何用搜韵时才发现搜韵确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对于不懂的字词查询非常方便,特别是对普通话不标准的我来说,查入声字平仄太方便了。
  第二,印象最深的练习找入声字
记得开始的练习有找入声字,当时连入声字是什么都不知道,又如何找呢?古代汉语分为为:上、平、去、入四声;现代汉语四声以汉语普通话为基础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没有入声字;入声字按照“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原则,全部分派到平、上、去三声里了。就这点内容,当时就是不明白,我的体会是:其实入声字也不需要刻意去背下来,更重要的是掌握入声字的发音规律。
   第三、对联六要素,对联禁忌:
1.对联六要素:
字数相等
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
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

2.
对联禁忌
1忌合掌
2忌同声落脚
3忌同声收尾
4忌三平尾避免三仄尾
5忌孤平孤仄
6忌同位异位重字,
7忌联意隔阂
8忌上重下轻
真正在创作中要做到这几点确相当不容易。知道了对联六要素及禁忌,也只能算知道对联的形式。
  第四,关于流水对,古风主教流水对。流水对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根据不同的上联,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1、在上联的情形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递进思路;
2、为什么会有上联的情形呢?因果思路;
3、这种情形下,会有不同结果或动作产生么?转折思路;
4、如果发生这种情形,会引起什么事情发生?假设思路;
5、出现这种情形,是想做啥?目的思路;
6、上联的情形是最终目的或结果么?选择思路;
7、上联的动作产生,接下来会是啥动作?顺承思路;
8、达成上联的情形,需要做什么样的行动?条件思路
有些流水对上下联的位置是可以互换的,比如因果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有些是不可互换位置的,比如顺承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假设关系。
  虽然学的多了,但修为远远不够。几乎找不出象样的流水对句。
  以上是我学联以来印象深刻的几个知识点,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已是收获满满了。下面是我的几幅成联作品:

学联所遇感怀
文/晋子杨
造势魔头,布道猫师,满屏妙语堪填海;
东风讲义,学员受益,一幅佳联可值钱。

十九初级班主任是东风校长,其对联的认知解读,其渊博学识,其讲课风格令人难忘。中级以后是魔师的班主任,她对十九的认真负责有目共睹。猫师的耐心辅导令人钦佩。这些难忘的记忆不是一幅成联能表达的。

题高考
文/晋子杨
看着红袍,烧高香,穷尽奇招争虎榜;
应三更火,五夜鸡,须凭实力定输赢。

三脚猫点评:立意不稳,布局不合理。三更灯火五更鸡放在上联似乎更合适,两个三字句用得不妥,三更灯火五更鸡,不是三更火五夜鸡,不能随意拆分成语。去搜一些经典的成联作品看看,学习一下别人写作手法,立意、布局、组织语言、遣词用字等等。谢谢老师点评。我想力求把高考写实一点。

湖心亭
文/晋子杨
三塔同归,观湖山四季风,六桥烟柳;
二虫借宿,听情侣子夜歌,皓月清筝。
 
为了写这个成联专门查了资料,上比写亭的前世今生,拆三塔归一建亭,以及白天能看到的四季风景。乾隆帝都被这美景所吸引,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及题字虫二,也是湖心亭的标志,上比写白天下比夜晚,我的思路把二虫拟人化与人狂欢到半夜,赏月,月下奏春曲弹古筝,总之没有白天黑夜的热闹,正是风月无边。

题卢沟晓月
文/晋子杨
山鉴狼烟起,桥辗铁蹄声,万里如听狮子吼;
水从丹江至,月回永定河,一城重现皎舒辉。

三脚猫点评:晋子杨这个联问题严重啊!五言句句脚失对,这种基础错误应该避免。立意不准,文不对题。语言不通顺,用词不准确。
初学能写到这个地步算是很不错了,很多人凑都凑不上呢!有时间可以读一下清联三百,揣摩一下前人是怎么写成联的,多加练习,必有所进。
 写这个练习我也是查了资料,由于环境破坏,永定河干涸,近二十年未见卢沟晓月。只有南水北调工程完工之后,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入京才重现卢沟晓月。

赠十九联班老师
文/晋子杨
大爱无疆,十九援教无薪,却用心滋育满园桃李艳;
洪恩难报,万般呵护难忘,且从容解得楹联奥妙开。

赠古风学院
文/晋子杨
首创开网,传承经典,教材精专,再嫁导师威武;
满园春色,群贤层出,业绩斐然,古风学院长存。

老师看了说有马屁味,哈哈,那说明拍到位了。主要基础的平仄有问题,这个要改一下,以表达我对老师及学院的感谢崇敬之情,

赠十九联班老师
文/晋子杨
大爱无疆,无偿施教,用心滋育满园桃李艳;
洪恩难报,难忘呵护,从容解得楹联奥妙开。

赠古风学院
文/晋子杨
首开网校,教辅精专育贤才,看谁比古风威武;
再培新苑,叶茂桐高引凤居,信他日学院长存。
    临近毕业之际,感慨良多。首先要感谢东风校长创立了古风学习平台。能让我得窥流水对的奥妙,也感谢十九各位老师的关照,及所有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在此我也感谢听风组清漪组长及同学们对我的帮助。一路走来,虽说艰难,却也即将毕业。所谓的毕业其实也仅代表我愿意继续留在古风重新开始学习,而没有当逃兵。努力实现能够写出一幅春联的梦想。最后再次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4
贡献
4
金钱
8
发表于 2021-10-29 13: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十九学联体会
——梦中虹
        时间如白骥过隙,转眼一年的古风十九学习就要结束了,回望过去在这一年学习的点点滴滴,一路艰辛,但我还是走过来了,因为我喜欢文字,喜欢对联,更喜欢这里的老师们,他们默默无闻的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无私的奉献,耐心的引导,令我感动。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知识。下面写一下自己一年来在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学习,打好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要从最基础的学习,每周按时听课,落下的找资料学习,我是学生,一边学习,还要一边网络学习,每天虽然很辛苦,但是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不觉辛苦,苦中有甜,在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
        1、我知道什么是对联?对联是一种文学裁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字数虽少,却内涵深刻,对联是动人的两行字,上下两句既对仗又意思有关联,对联是一首诗,对联是一幅画。
2、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
字数相等、词性相当、
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4.对联的禁忌有哪些?
对联九忌是:
一忌合掌
二忌失替
三忌失对
四忌乱脚(指必须仄起平收)
五忌不规则重字
六忌孤平孤仄
七忌尾三平
八忌头重脚轻
九忌拗救
想对出真正意义上的联,以上这些规则一定要遵守。


5、我知道什么叫流水对
(1)
古风教学以流水对为主:
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
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如杜甫:
1、忽闻哀痛诏,又下圣明朝
2、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有些流水对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
例如: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
流水对共有八种关系:顺承(连贯)、递进、条件、假设、转折、选择、因果、目的。上承下接,关系流畅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第二、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年来,每天坚持早读晚读,爬楼学习,必不可少。每天读声律启蒙,诗经,给自读天河900对,每天读10个。讲义反复的看,不懂就问,一路走来,得到很多同学支持和帮助,给我无情的力量。我们要牢牢记住,三多四心。
三多:多看、多想、多练
四心:细心、恒心、信心、静心
我坚持每天做练习,每天睁开眼睛就来群里读倾城老师发的资料,然后做练习,高级出句练习,成联练习一直坚持,虽然有时候感觉很吃力,也有时候想放弃。每每这时又想到““一百次跌倒了,一百零一次站起来”一定要坚持。我战胜了自己。


第三,要知道如何对句


   拿到一个出句后,先仔细读读出句,只有读懂出句,才能对句。一般的步骤为:


1/找准出句节奏
节奏是联对仗的关键,节奏不对称,就不能实现对仗的工整。在应对时,只有把握对了节奏,才能正确了解句意。
2/把握出句风格
不同风格的出句,其表达的意境和心里状态是不同的,有人将联的风格分为雄奇、婉转、工丽、典雅、自然、质朴、真切、浪漫、趣味、新异等十种,很有道理。


3/体会出句意境。
体会意境,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体会出句者出句时的心理活动,把握出句都想要表达的内心语言和情感。这里要注意的是,出句中是否有时间的限定和场所的限定。也就是说,出句者是在怎样的时空环境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只有这样,才能内容相关。
4/找好切入点。
看看在哪下刀有准又快。
四,作品展
我的对句练习
1.
束担烟云沽酒去【相忘】
装兜星月踏歌回(梦中)




2.
百年不过一抔土【相忘】
此刻何争那个名(梦中)


3.
轻舟一叶桃源里【相忘】
腰里 两壶野渡中(梦中)




4.
停杯未住愁滋味【柒米】
流泪方知痛我心(梦中)




5.
恨未相逢春亦老【柒米】
自从别去梦犹存(梦中)


6.
心向梅花开到寂【相忘】
我于雪中望成痴(梦中)


我的出句练习:


1/春风一过花千树(虹)
2/倚石闲听流水调(虹)
3/几缕相思流笔底(虹)
4/入室清风香小字(虹)
5/蝶栖小扇春心动(虹)
6/诗酒一壶闲对月(虹)
7/欲乘黄鹤排云上(虹)
8/一树梅花香小舍(虹
9/十里清荷香我袖(虹)
10/一诺囚心何以释(虹)


成联

学联有感
——梦中虹
欣逢好友,邀来联校频磨字,常三更不寐由来苦;
幸遇恩师,指点迷津初入门,且一载同窗何忍离。


我的赠联


赠梦回长安师
——十九联班梦中虹
多才多艺也,曾闻美妙歌声,略带乡音,吟诵屏前堪有趣;
且韧且柔兮,可喜绝佳联品,尤称典范,点评幕后不求名。
赠猫师
——十九联班梦中虹
性情刚烈,谦为三脚猫,出言生趣,犹堪品质如春色。
才艺更精,且做联师者,授人以渔,甘为古风献爱心。
赠:小草老师
——梦中虹
身体娇柔,不求名利,纵然被雨打风欺,甘为人间呈绿色;
心怀坦荡,无记是非,依旧是日磨夜炼,宁将余岁献联班。
赠醉梦老师
——梦中虹
痴梦醉古风,国粹传承堪典范,风吹雨打搏迷雾;
初心临网校,联班指导乃航帆,柳暗花明见一村。
赠茶师
——梦中虹
看似英雄,长背宝剑网中行,频帮联友草虫捡,百寻不厌,可敬也;
堪为师者,且带学生文里品,多见三更作业批,千里难逢,佩服哉!
总结语:
一年的学习,转眼就结束了,把自己在古风一年的学习经历,分享给大家,在联班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但是自己感觉有好多不足之处,对联对不好,析句也不太好,成联没学会,我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有句话说得好:唯有东风勤着力,朽木也能成绿茵。以后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不辜负一路走来,陪伴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最后,向所有的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礼!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7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2
贡献
189
金钱
284
发表于 2021-10-30 0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对联学习之旅
                                                        ————古风楹联十九期听风组“雨后初晴”
        于对联产生兴趣还是在吟诵班,有几位老师偶尔发一句,很羡慕,原来可以用这么精炼的语言来表达所看所思所想,便也动了学习之心,等了好久,古风十九终于开班了,而且由才华横溢、幽默风趣的东风校长主讲,倍感荣幸。很庆幸遇到了很多敬业有才华的老师,尤其是在清漪老师的鼓励下得以走到最后。
  感谢所有老师的默默地付出,对联的路还很漫长,且行且成长吧。下面说一下我的学习收获。
        一、初识对联
        以前未学过诗词,甚至不知平仄。由平仄到入声字到对联六要素,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课。
  (一)对联六要素: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相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二)对联禁忌
   1、忌合掌
   2、忌同声落脚
   3、忌同声收尾
   4、忌三平尾避免三仄尾
   5、忌孤平孤仄
   6、忌同位异位重字,
   7、忌联意隔阂
   8、忌上重下轻
  (三)关联的主要方式:
   1、即时景物的关联
   2、触景生情的关联
   3、态度与行为的关联
   4、事物特征的关联
   5、句意的关联
   6、物与意的双关联
     (四)入声字:在使用中记忆巩固,学以致用。
  一些常用入声字:如竹、木、绿、月、药、一、叶、七、学、雪、绝、日、月、出、入,黑、白、发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课,为中、高级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流水对是古风楹联的特色,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环节:
  (一)流水对以及流水对的几种关系:流水对是指对联在意义上就像行云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有些流水对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
  (二)流水对的逻辑关系,并举例:
         1、连贯关系(顺承)
         出句:系马桥头寻酒肆[联友]
         对句:躬身溪畔问村姑[联友]
   2、递进关系
         出句:一生不曾屈服[联友]
   对句:临死还要斗争[联友]
   3、条件关系
   出句:必须经得千般冷[前人]
         对句:才可炼成一段香[前人]
   4、假设关系
         出句:若是浮名真卸下[联友]
         对句:何来俗累又添加[联友]
         5、 转折关系
         出句:已至三更方搁笔[联友]
         对句:忽来灵感又铺笺[联友]
         6、选择关系
         出句:宁题梅竹三分骨[联友]
         对句:不赋李桃万种娇[联友]
         7、因果关系
         出句:当年错把佳人负[联友]
         对句:今日独将苦果尝[联友]
   8、目的关系
         出句:欲破樊笼寻自在[联友]
         对句:先存底气待时机[联友]
   三、对句的要求简单总结为:工、稳、贴、切、新、奇。
   1、所谓工,首先是指工整,对句要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
   2、所谓稳,对对句而言,主要是要求与出句的强弱上要安稳。
   3、所谓贴,就是合体。立意高远、主旨明确、态度明朗、措词得当。
   4、所谓切,就是针对性强,表现准确。
   5、所谓新,就是立意、遣词要新颖,思想要具有时代性,不落俗套。
   6、所谓奇,应是新到极致。就是要求联语、意境新奇高妙,出乎常人 。
    这些知识也潜移默化到对句成联中,理论指导实践。
         四、日常的一些对句和出句,虽不成熟,也是自己的成长见证:
  (一)对句思路分析:
        1、
        出句:湖山收杖底
  对句:诗酒慰生平【雨后初晴】
  思路:出句大气,以我之杖可以走遍所有的湖山。那么如何对句呢?老师常讲要能托得住上联。上联从景写起,夸张手法。那么生活中也要有诗有酒,才能对得住湖山尽收杖底一说,所以对诗酒慰生平,生平对杖底不是很工,没有想到更好的,只能意优先。出对句从两个侧面概括了这一生酷爱游山玩水,喜欢饮酒作诗,人物形象鲜明。
  2、
        出句:许是前生缘未尽【龙鱼儿】
  对句:方教斯世手相牵【雨后初晴】
  思路:只有前生缘未尽,今世才会有牵连。所以对句,今生把手牵,再续前生未了缘。
        3、
        出句:人间若有忘情水
        对句:心上何来离别愁【雨后初晴】
        思路:人间如果有了忘情水,就不会有痛有愁,与亲人恋人离别后心中不舍,所以愁,盼何日才能再相见。原来对句:以“世上”对“人间”,合掌,改为心上,更具体生动些。
        4、
        出句:怕见繁花落【云诗】
  对句:偏添客路寒【雨后初晴】
  思路:分析出句,对句为递进关系才更契合题意。本已为繁花落伤感,那么还有什么更让这种伤感加深呢?秋天了,花儿纷纷飘落下来,天气也在逐渐变寒,而我又在漂泊的路上,所以对“新添客路寒”。老师看后,改一字,更明确了这种关联和递进关系:偏添客路寒。“偏”代替“新”,点睛之笔。
  5、
        出句:野鹿回头花挂角
  对句:松风拂面草为簪【雨后初晴】
  思路:出句一片温暖悠闲祥和的景象,对句更应锦上添花。出句写鹿,对句应写人,会更生动些:松间吹过的微风轻轻抚摸着我的面庞,行走其间,小草无意间挂在头发上,像簪子一样自然美丽。
  6、
        出句:浅按秦筝斜竹雨=联友
  对句:轻吟汉赋绕茶烟【雨后初晴】
  思路:外面下着小雨,顺着竹叶滑落,我在屋内尽情地享受这一刻的娴静,柔柔弹着秦筝,轻轻吟着汉赋,炉上烧着茶,茶烟袅袅,这一刻太美好。
(二)自由出句及看图出句:
        久逢故里忙约酒
        花开却又盼花谢
        东风绿绕枯水岸
        望断江天空折柳
        花开有日莫空待
        衔泥双燕横穿柳
        柳低点水鱼轻跃
        倚窗问月情何寄
        通过出对句找出不足,练习较少,词汇量欠缺,一日不练,原地踏步,三日不练,必定退步,深有感触。学习对联必须要多看诗词,多分析,勤练习。
        五、成联的学习:
        成联的学习是让人又期待又胆怯的环节,因为学会成联才是学习对联的最终目的,可是没有了出句的思路参考,完全要出于自己的思考,既是对基础的考验,也是对诗家语掌握程度的考量,没有一定的诗词基础想写好不易。但这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也成了一种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所以在老师的鼓励下,坚持下来了。
  言归正传,说一下成联:所有的出对句都是为成联打基础的,成联也是最有魅力的,成联就是指一副完整的楹联作品,它并不是楹联艺术中与出句、应对并列的一个分类,成联的定义,就是楹联的本身定义。之所以有“成联”这个提法,是为了强调其所形成作品的完整性,以区别于单纯的出句和应对等单边创作。
     举几个作业例子,解析自己的成联思路:
        1、镶“暖阳”“黄鸭”入句成联:
        午后
        文/雨后初晴
        别久暖阳倾小镇;
        悠哉黄鸭泛清溪。
     思路:有暖阳,有黄鸭,自然想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久别的太阳暖暖地照下来,阳光洒满了安静的小镇,有一群小黄鸭在清清的溪水中嬉戏,快乐温馨。
        2、看图成联:
        傍晚
        文/雨后初晴
        鸥鹭双飞追日去;
        渔舟相伴载霞归。
     思路:画面中有鸟、有落日、有小舟、有渔夫、有垂柳、有晚霞,这是一天劳作之后最美的时候,满载而归。所以题目取傍晚,联意:太阳落山了,鸥鹭双飞还,渔夫满载归。
        3、命题联:
        瘦西湖
        文/雨后初晴
        水清柳绿,轻舟几叶随风去;
        霞蔚云蒸,廿四桥亭入画中。
        4、命题联:
        岳飞
        文/雨后初晴
        忠义心,报国志,无双智勇金人颤;
        五德治,三军严,武穆精神万世传。
        5、命题联:
        落花
        文/雨后初晴
        亦曾竟放悠然,千般玉貌安崎路;
        今日从容离别,满径香魂慰此生。
        六、感悟、感谢
  回顾这一年的联路历程,是老师的鼓励让我有了信心,得以坚持下来,收获颇多。学习不可心急,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我而言,与自己相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后在联路上不急不争,多参与,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还有一个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收获,学习对联后,对吟诵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对诗词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吟诵的规则掌握、感情的运用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
  最后再次感谢东风校长和幽默风趣超富责任感的班主任小魔老师,以及十九期所有老师无私的奉献和耐心指导!感谢学友们的一路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

帖子

6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58
金钱
222
发表于 2021-10-30 00: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儿飘 于 2021-10-30 11:31 编辑

古风学联心得
文/云儿飘

一年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一提到毕业就伤心难过。舍不得古风最可敬可爱的老师们以及听风的兄弟姐妹们!一想到学联之门会就此关闭,我就着急,恨不当初。因为我基础太差,底子太薄,短短的时间跟不上队伍,没能学会对句,出句,成联等,很是惭愧、后悔。尽管如此,我为能有幸加入古风学习,感到非常幸福。一年的学习受益匪浅,在此向各位老师同学表示深深的感谢!


古风老师们的博学多才、无私奉献、激情热情常常令我感动。为了国学的传承,你们披星戴月,无怨无悔,你们是网校里最可敬可爱的人!你们风趣幽默的讲解,深入浅出的评析,精彩的分享与对句、成联都让我难以忘记!一想起学联路上的点点滴滴,我感触很深。从最初的对联基础,对字对词,到后来的析句对句出句,成联等等,无不渗透了老师们的汗水和心血。我能从零基础到现在的水平,是和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学友们的热情帮助分不开的,否则,我至今对对联肯定一无所知。
通过学习,我有了以下收获:
一、知道了如何析句对句。
拿到一个出句后,先仔细读读出句,只有读懂出句,才能对句。一般的步骤为:
1、找准出句节奏
节奏是联对仗的关键,节奏不对称,就不能实现对仗的工整。在应对时,只有把握对了节奏,才能正确了解句意。
2、把握出句风格。不同风格的出句,其表达的意境和心里状态是不同的,有人将联的风格分为雄奇、婉转、工丽、典雅、自然、质朴、真切、浪漫、趣味、新异等十种,很有道理。
3、体会出句意境。体会意境,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体会出句者出句时的心理活动,把握出句都想要表达的内心语言和情感。这里要注意的是,出句中是否有时间的限定和场所的限定。也就是说,出句者是在怎样的时空环境中表达这种情感的。只有这样,才能内容相关。
4、找好切入点。这个非常关键。


二、认识了什么是流水对。
上联和下联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分别独立来读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种对联称为流水对。它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贯、因果、 条件、 转折等关系。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并不对立,实际上是一 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 流水对。
例如“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
这些流水句子,下句是上句的延伸递进或转折,上下联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


三、知道了如何出句   
出句和对句是有很大区别的,可以天马行空,却不可率性而为。对于出句的要点,我感悟到以下几点:1、要有意的留白,要给读者留下想象、品味的空间,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应对的欲望。出句的时候不要把句意写满了。
2、句子的情感色彩要明确。出句的时候,主题可以不点明,但句子的色调要明朗,这里的色调指的是情感的基调冷暖。色调含混不清或冷暖穿插的句子,会让人很难以应对。
3、把握好句子的流畅性。不管你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或情感,都要注意句子的流畅性。流畅性包括语感和意的表达过程,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遣词造句上。
四、初步知道了什么叫成联以及它的格式,什么叫上下比,如何从上下比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合围一个主题。
写之前要先立意,想想写什么再谋篇,上下比对仗时,若上下比分句内对仗就可以忽略上下比对仗。立意要稳,要切题,句式也要稳等好多知识。
五、相关练习作品
l、对句练习
守到梅开心不悔 [联友]
迎来春至酒同斟【云儿飘】
诗酒生涯同月老(风)
梅兰心性比天高【云儿飘】
十年犹觉修为浅【老秋】
一字方知学问深【云儿飘】
一任西风凉到枕【无痕】
且随幽梦早还乡【云儿飘】
为梦不辞挥汗雨【老秋】
扬帆何惧打头风【云儿飘】
小楼一夜虫微语【联友】
秋月半弯客未眠【云儿飘】
2、出句练习
桃红一抹新晴后【云儿飘】
一夜春风堆锦绣【云儿飘】
芸窗一闭尘嚣远【云儿飘】
一帘春雨润诗笔【云儿飘】
留恋春光归去晚【云儿飘】
草色青青洇远渡【云儿飘】
残阳一地和秋老【云儿飘】
长安一别梅花落【云儿飘】
暮云起处家何在【云儿飘】


3、成联练习
题毛笔
文/云儿飘
刚直立身,和柔随意,千古文章经妙手;
顿提折转,黑白丹青,一方天地任贤人。
三脚猫老师点评:前两分句摹形不错,可惜尾结没有经由前面的形而去升华,相互割裂,结句也口号化了。前两分句位置互调下,语感更好。


题下棋
文/云儿飘
方寸之间,楚河汉界争天地;
心眸到处,黑白阴阳识计谋。
三脚猫老师点评:立意不准,语言组织的松散直白,尤其是下联,表述不清,词不达意。


题高考
文/云儿飘
倒计时中,多少新题消永夜;秋闱场上,一支健笔写华章。
三脚猫老师点评:立意正确,布局也合理,上联用语直白,下联虚浮无力。


重阳节
文/云儿飘
遍插茱萸,不见儿时友;
聊斟菊酒,低吟扇底诗。
清漪老师评:四五句式,底盘欠稳,上比写思故友,下比写赏菊吟诗。上比句切入主题简明扼要,不做过多纠缠。下比后分句切题模糊。


中秋感怀
文/云儿飘
千载轮回,可知世上梦多少;
几番求索,共赏今宵月一轮。


四方山人老师评:这副联有点像上面小凤的那一副,文字简短而干脆。上联由千百年来的月圆月缺而有所感怀,不知道这世上的梦想有多少可以实现。细究这两句,还是有细微的断痕,最好中间再承接一句。下联则转到了赏月上来,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几番求索,与共赏今宵月关系不大啊,这个求索是作何解释呢?共赏之共,又是何人,作者也没有点出。细节的地方,还要多多斟酌。


秋雨
文/云儿飘
暑去天涯,凉生自我;
色匀草木,魂化乾坤。
清漪老师点评:两分句骈句简单明了,前后分句因果关系,但太笼统,流于表面,立意未稳,未能完全体现秋雨之题,秋风也能生凉催寒。多分句联最主要的还是要扣题。上比表达不自然,自对也不工,下比略飘。


我知道平时的练习和作业很糟糕,错误百出,但老师们仍然给我们鲜花掌声和耐心的指导和鼓励,我才有勇气和信心走到今天。你们很多时侯丢下家人和工作,抽出时间到群里抢着评阅练习,指导作业。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们的无私和热情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古风人!一提起古风的辅导、评阅老师,外面的人都赞不绝口。作为古风人,我也感到骄傲自豪,我决心以你们为榜样,走好学联路,走好人生路。


常听古风老师们有一句话:只要你想学,古风一个都不会落下!我又倍受鼓舞,心中又燃起了希望,我不会放弃学联的!我相信以后不论是出句、对句,还是成联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再次感谢古风那些默默付出的老师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