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6-16
威望1016
金钱3495
贡献2251
金牌会员
 
威望- 1016 点
贡献- 2251 次
金钱- 3495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1-10-11 07:3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1
甘肃张掖宋进林《踏雪寻春》“雪花飞舞西风卷,走进温棚看景观。茄紫辣青瓜果旺,草莓熟透早春天。”熟透,莫若红透。
22
文人不独相轻,亦有相重、相捧,更有相害。文人相害不独上层,底层依然。
《庚溪诗话》载:宋神宗朝,苏东坡遭新党谮害,“赴诏狱,欲置之死,赖上独庇之,得出,止责置齐安。方其坐狱时,宰相有谮于上曰:轼有不臣意。上改容曰:轼虽有罪,不应至此。时相举轼《桧》诗云‘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地下蛰龙,非不臣而何?上曰: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时相语塞。”宰相若非文人,安能曲解苏诗?
熊韬《裴俊杰先生挽词》载:裴先生执教乡里,感政权新生而作《松树林记》。反右时,因有“日月双星,将大地照得通明”被曲解为“反意昭然若揭”,盖台湾有日月潭,乃是期冀蒋氏重返大陆,遂遭批斗!噫,若非文人焉能作如此之曲解?“一日,先生见批斗者亦有饱读之人,便作虚心求教状,曰宋朱熹有诗‘昨夜江边春水生’,不知下句为何?对曰‘艨艟巨舰一毛轻嘛!’俊杰先生喝道:尔敢言‘一毛轻’,竟反领袖也!对方一时慌乱,掌嘴不停。”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
23
张公自发任《尧乡诗词》主编,审稿时或为作者改动一二字,使之顿增诗味,今录几则:
国会长《重阳二日后临城桐花村望龙道登山》“紫藤因我醉,拦路索新诗”,张公将“因”字改“欺”。一字之改,紫藤形象便已鲜活。
成景亮《冬日》“诗吟浩渺三冬景,枝嵌琼华一树妆。”张公将“诗吟”改“鹰盘”,“枝嵌”改“淞嵌”。盖“诗吟”二字多余,“鹰盘”便觉境界高远。
张三元《游西湖》诗:“行踪纳入相机内,欣喜惹狂带影还。”张公将最后一句改为“带得江南烟雨还。”化实为虚,诗味陡增!
河北廊坊师院白云瑞《西湖冬景》“山外楼头浮影动,人间天上倩谁分”。张公将“倩谁分”改“月平分”。盖西湖十景有“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
24
佛门弟子与红尘才女对联,别有趣味。如北宋之佛印与琴操。一日,东坡邀二人游西湖,佛印手握长篙,正好打在水中的身影,琴操随口出联:“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佛印一时语塞。东坡遂出下联:“佳人汲水,绳系井底观音”。及船到“三潭印月”处,佛印看琴操赏月之姿态,出下联“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琴操不假思索,对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佛印和东坡一齐称赞“不愧女中才子!”
佛印曾出联“碧纱帐里睡佳人,烟笼芍药”,并无戏谑;琴操对曰“青草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实乃调侃。
今翻《中华诗人》第二卷,见妙则居士与菁青女士联对,亦颇觉有趣。略录一二:
菁青“独上高楼,待我扪星天末”,妙则“众观老叟,看君两间坛间”。
妙则“重读史书,哀叹忠良无好命”;菁青“再谈当下,怒看污吏抖神威”。或谓污吏当不得“神威”,莫若“淫威”。
菁青“大漠苍茫,马啸西风追冷月”;妙则“雄关漫道,我登东隘赞朝阳”。
妙则“白发叟狂,提笔飞书三百字”;菁青“酒中仙逸,腾云直上九重天”。
菁青“十里长河煮落日”,妙则“一滩靓女秀冰肌”;
妙则“穿越梅岭,侧望长安,一身正气笔如剑”;菁青“攀登蜀道,回归故里,万丈豪情势若虹”;
菁青“拿酒来,千杯饮尽方题句”,妙则“抱琴去,一曲弹完再说情”。
才情、胸襟、气势,菁青似胜妙则一筹。
25
韩愈以文驱鳄鱼本为奇事,太守投诗得雨亦是奇事。《庚溪诗话》载:有太守因旱而祈雨于龙潭,仅得小雨,作诗云:“祈雨精诚尚未通,浮云开阖有无中。潭龙恐我羞归去,略洒些些表不空。”写之投于潭中,继而大雨随足。
26
古代才女有以诗赠答心术不端男子而令其悚然者,摘录三则以供谈资:
《升菴诗话》载:唐僖宗年间,进士郑殷彝游会稽寓唐安寺,见粉壁有琅琊王霞卿“临轩转恨、睹物增悲”之诗:“春来引步暂寻幽,愁见风光倚寺楼。正好开怀对烟月,双眉不展自如钩。”郑遂和诗云:“题诗仙子此曾游,应是寻春别凤楼。赖得从来未相识,免教锦帐对银钩。”霞卿乃邑宰韩嵩自京师挈之任所,韩遇暴寇而卒,郑知后欣然谒之,霞卿以疾辞而不见,令婢持诗答曰:“君是烟霄折桂身,圣朝方切用儒珍。正堪西上文场战,空向途中泥妇人。”郑得诗大惭而退。
《山房随笔》载:元好问之妹文而艳,平章张当揆欲娶之,使人嘱好问,好问以可否在妹辞之。张喜而自往,时元妹正补天花板,辍而迎之。张询其近日所作,元妹答曰:“补天手段暂施张,不许纤尘落画堂。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张悚然而出。
《随园诗话》载:杭州赵钧台买妾苏州。有李姓女,貌佳而足欠裹,赵因而嫌之,媒妪言此女能诗,可面试。赵以《弓鞋》命题戏之,女即书云:“三寸弓鞋自古无,观音大士赤双趺。不知裹足从何起,起自人间贱丈夫”赵悚然而退。
27
带愁字之诗词句多不胜数。愁有多长?李白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多高?白居易曰“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愁有多大?秦少游曰“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愁有多重?李清照曰“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宋石象之有诗《咏愁》“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匝地丝。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可谓写出愁之缘由与形状。
28
诗人借前人诗句诗意者不乏其人。庾信“永韬三尺剑,长卷一戎衣”,杜甫“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苏子卿“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王安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贾至“桃花历乱李花香”,山谷“桃花零乱杏花香”;严恽《落花》“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东坡全借之“太守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李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石曼卿“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毛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亦有无意与古人诗暗合者。宋王禹偁《春居杂兴》“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谓与杜甫“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王却以能与杜诗暗合而喜,非但不改,还赋诗“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
予读范公峻海《竹涛集》中《芜湖乘轮船至南京》“舱间清气水中栽,身侧飞流舰外开。欲赏长天云卷浪,开窗放入大江来。”问是否借用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之句?范公言未曾见过曾诗,盖见景生情而得句。此亦为无意间与古人暗合也。
29
五言最能体现气势。杜审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沈佺期“山月临窗近, 天河入户低”、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戴叔伦“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文兆“一径松杉老,三更雨雪深”、宇昭“马放来降地,雕闲战后云”、余靖“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党怀英“潮吞淮泽小、云抱楚天低”、东湖“明月江山夜、候虫天地秋”,另有题林影联“日月明方见,乾坤暗即收”和古联“月明满地水,云起一天山”等等,细参此等句式,当有益于养胸襟之气。
30
河北元氏作者石双霞一首《红枣颂》:“西舍东邻淘气童,彩琼雕塑小灯笼。新春不庆中秋庆,挂满枝头映叶红。”另我想起小时候,用刀在红枣上刻出花点点的事,然此诗二句不通顺,三句直白,结句无力,遂作了修改:《雕红枣小灯笼》:“西舍东邻淘气童,小刀雕刻小灯笼。丰收将在秋来到,挂在枝头映日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