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9|回复: 3

从《枫桥夜泊》到《涛声依旧》

[复制链接]

891

主题

8839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10
贡献
9215
金钱
1373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0-10 10: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枫桥夜泊》到《涛声依旧》

.
   张继《枫桥夜泊》,使苏州寒山寺名闻遐迩。重要的是,中华文化魅力,使一篇佳作具有巨大威力。古代古典建筑因应诗文的享誉,还有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以及云南大观楼等等。
.

   大作者有大才气。若论名望,张继不算最突出的。但是《涛声依旧》的出现,让张继在今天重显赫了。这就是名曲的力量。
.

    淬叶之声说过,《三字经》里“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后来的五经四书,重文轻乐(谱曲),把“乐经”给拈掉了,实是可惜。《诗经》成了语文课本(不学诗无以言),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兴盛了(项羽刘邦都能哼)、汉乐府名骚一时;魏武横槊赋诗,也是口吟咏;唐诗案卷化了,李白等的诗之余来了,柳永还是双料能写词能谱曲“杨柳岸”成为佳话;宋又使词案卷化,元曲又兴起......
.
    今天现代诗走了条不归路,古典诗又小圈子化(小众化),现代歌曲大行其道......《涛声依旧》堂而皇之登上大雅之堂。
.
     《涛声依旧》陈小奇词曲/毛宁原唱


带走一盏渔火 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却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 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 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现代人依然聪慧有加,真的把《枫桥夜泊》弄火了,弄活了。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0-10 11: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诗友的光临,说的不错,枫桥夜泊乃羁旅之愁,涛声依旧乃相思之愁,借助古人的原作而营造意境,移花接木。中国文化称之为“礼乐文化”,故历朝历代不乏仁人志士的继承和发扬,如孔子就说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可见礼乐是制度;高山流水的故事也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知音,可见乐可以交心;《广陵散》已经是魏晋时期,可见音乐可以超越生死的恐惧:,汉有乐府,唐有诗歌,宋词元曲,明朝的小说故事里,清朝人的逛戏院子等等,当然也包括今天好的流行歌曲歌词,其本质都是中国礼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些东西都是民族的基因,写在文化里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498
金钱
11573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0-10 1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聆听副首版的文章,不过“乐经”听说是秦始皇他老人家给烧了,可惜的很。不然我相信今天的歌曲会更好听。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196

帖子

49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9
贡献
1388
金钱
1818
发表于 2021-10-10 12: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些道理,不过错字太多,“现代诗走了条不归路”这句我是认可的,本身就是小散文,为什么非叫诗呢?真不明白是虚荣心作怪,还是麻木不仁。至于传统诗词小众也是真的,那是因为传统文化还在复兴的路上,等国人真正的有了自信和自尊,那是就不再小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