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5124
2万
金牌会员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7万
诗无敌版主
版主
1万
12万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1319
8万
诗无敌执行首版
首席版主
463
5478
尘与沙 发表于 2021-10-6 17:50 其实不事不典从尚自然会更好。典事多反而难工。
陈毅忠 发表于 2021-10-6 22:38 用典在似用未用之间也是很好的。知道这个典故的人做典故理解,自有一层意味;不知其典的人也能读得懂。 ...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1-10-6 22:50 我倾向于尽量不用典,用自己的话写出自己感受。
69
1073
4323
高级会员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11-26 22:04 五律 叶 凌空虽向雀,落地岂为蝉。碧水偷承载,红墙暗阻拦。
385
4万
律诗绝句副首版
副首版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11-27 12:12 一首诗中,用典确实不宜过多。对“桐叶封弟 ”,我的理解,小孩子拿桐叶来玩,也不大可能是在秋季。春、夏 ...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11-27 13:56 多少不是问题,贴切不贴切是问题,生硬不生硬是问题,有痕无痕是问题.
叩心 发表于 2021-11-27 13:31 故水今犹在,无诗往下传,不说典,估计没几个人去想这一联的典。就像义山的诗,几乎句句有典,甚至一句几 ...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11-27 15:46 仅代表个人看法。另,关于《黄鹤楼》中的用典,我也在其他帖子中提到过的。问好兄。 ...
204
2645
叩心 发表于 2021-11-27 16:35 雄关兄可以发来链接,弟也学习一下。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11-27 20:51 这个是链接: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8937&extra=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11-27 21:14 叩兄,我真实的想法,喜欢此作,但用典过滥。当然,可以再深入讨论。
门外汉 发表于 2021-11-27 19:41 用典的确略生硬,用典要不知道典故的诗友也能读懂,那怕理解错了也好,比如苏东坡“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 ...
叩心 发表于 2021-11-27 23:17 不说典,相信很多人只会觉得颈联有典故。 前二联从表面上可以这样理解。 落叶归根是再自然不过的,我之所 ...
叩心 发表于 2021-11-27 23:07 链接打不开。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11-28 07:36 大家有误解,也许就出在你的注释上。“桐叶封弟”,我的理解,主旨是储君不可戏言,要讲信誉。周公为何对 ...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11-28 07:42 复制后,再贴到网页最上端的搜索引擎处,回车。
叩心 发表于 2021-11-28 09:41 真的不知道如何弄的,复制粘贴到网页搜索,什么也没有,难道我电脑有问题吗? ...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11-28 09:44 很有可能。我自己试了几次,都能搜到。这样吧,我到律版把那个旧帖顶上了,兄看后,就不要再顶了。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0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