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不少学者对于格律诗词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总结出不少诗词理论,其中王渔洋、赵执信的拗救理论是对近体诗研究的重要贡献。王渔洋、赵执信的拗救理论提出在“律诗定体”“声调谱”书中,到近代经王力总结在“汉语诗律学”中,这是近代对诗词理论的巨大贡献!
什么叫理论?理论是对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理论来自实践,可以解释实践、指导实践。近体诗的拗救理论亦然。王渔洋赵执信王力等基于大量唐诗的实践,总结出律诗所用句法的一些规律,从而规范了律诗的句法,对后来人传承唐诗起到了指导作用。
例如拗救理论的下述内容:
1,本句自救以避孤平。平声收尾的平起(五言)句忌孤平,这是律诗的大忌。为了做到这一点,对于第一字是仄声的平起平收句有一种方法,就是第三字由仄改平,成为“仄平平仄平”句式,避免了孤平的出现。这就是从大量唐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之一,叫“本句自救以避孤平法”。
2,对句救出句之拗法。从律诗实践中换发现,律诗并不需要句句是符合沈约声律的标准律句。唐代大诗人们还经常使用非律句写律诗。但他们在使用各种非律句时,是使用了一些技巧的。这种“技巧”总结出来就叫“出句拗,对句救”。
由于这些经验或技巧的总结,就拓宽了诗人对句式句法的选择。所以拗救理论是很有实际意义的理论。
但就是这样理论的总结,却屡屡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人的攻击,最近网上就有人连篇累牍地发文攻击王力“强词夺理”。其特点是似乎没有读懂王力,进行曲解,也似乎由于文化水平所限,根本不懂什么是律诗的“律句”,也可能出于“要出名骂鲁迅”的心态,诋毁前贤,对传承中华文明是很有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