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5

满江红·清明祭张家山国军第十军冤魂千古

[复制链接]

506

主题

695

帖子

5093

积分

栏目嘉宾

东方风雅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861
贡献
577
金钱
1934
发表于 2015-4-5 2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图片20150405193133.png
满江红·清明祭张家山国军第十军冤魂千古

《楚慎言作品,欢迎转载,剽窃必究》

往事依稀,衡阳外,忠魂英烈。
争寸土,断垣萧瑟,一腔热血。
几十年青春舍命,九千里死生埋骨。
壮军威、肝胆对昆仑,豪情悦。

长城倒,山河裂。
从军去,妻儿别。
战潇湘方显,鬼雄人杰。
燎火孤城枪弹尽,硝烟群虏医粮绝。
奈投敌,委屈救伤兵,冤高节。


QQ图片20150405193158.png


注: 所注部分载录自互联网衡阳苯小子的空间http://blog.rednet.cn/?187905
   
1944年6月23日~8月8日震惊世界的“抗日衡阳保卫战”。在这个作战区域长达39万平方米(东西宽约1500米,南北长约2600米)的衡阳战场上,守军国民党第10军同日军侵华主力部队第11军,展开了为时47个昼夜的激战。这是我国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战场最大一次战役。也是抗战8年之中,作战时间最长、敌我两方作伤亡官兵最多、空前惨烈的城池争夺战。

    国军第10军在最后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依然死守衡阳城,终究因为敌众我寡而被日寇攻占。 第10军军长方先觉被俘,这便引出了一段根骨奇冤。
    方先觉,字“子珊”,原籍江苏萧县人,出生于1904年,黄埔3期毕业。他身材高大魁梧,骁勇善战。“芦沟桥事变”发生时,担任副团长,曾参加古北口战役负伤。伤愈后,升任团长。1937年11月第10军成立,33岁的方先觉升任为预备第10师师长,随即参加台儿庄战役。率部转战于皖南、浙西、浙东诸战场。1941年未至1942年初,日本第11军3次进犯长沙,第10军奉命固守长沙。方先觉率部在长沙外围的黄土岭、妙高峰,与日军激战两昼夜,击退日军精锐强敌,歼敌300余人。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获二等“宝鼎勋章”,晋升为第10军军长。第3次长沙战役后,第10军付出伤亡过半的惨痛代价,转移至衡山,实施为期10个月的整训。1943年,方先觉率第10军增援解救常德之围,获“云麾勋章”,第10军被誉为“泰山”部队。常德会战后,又返回衡山,进行不足4个月的“整补”后,便受命保卫衡阳
   
从1944年6月23日至8月8日,在这惨烈的47昼夜里,方先觉率领的第10军全体官兵的英勇抗击入侵日军的事迹和在衡阳保卫战中的贡献,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众多史料中也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此,不再进行详述,着重对方先觉是否“投降”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被俘”和“投降”的定义:
    “被俘”就是成为俘虏。《辞海》解释为:“战争时擒获敌人,或为敌人所获。”
   
“投降”:“指背弃民族或阶级利益,对敌人屈服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为卖国求荣,迎合外国侵略者的利益和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被俘”与“投降”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战场上,由于无法抗拒的外力因素,导致“被俘”,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每场战争都会有“被俘”现象出现,这是人们可以理解的,也是能够被接受的,仍然是可以称为“英雄”;正是如此,南宋文天祥(1236~1283)“被俘”了,现在仍称“民族英雄”。而“投降”则不同,他是指被敌人俘虏后,对敌人屈服、背弃民族或阶级利益,成为敌人的帮凶,那他只能是民族败类;明末、清初时的洪承畴(1593~1665)就是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二)、方先觉是否“投降”?
     
日本战地记者小田岛在1944年8月13日《朝日新闻》撰稿说:“该军长等旋随部队前往投降谈判场所涂仁中学,我部队长偕幕僚长以下诸人,于8日午前10时45分在学校防空壕内开始谈判。壕内置有一张木桌,部队长坐在正面,方军长坐在他的对面,该军长两侧为第10军参谋长孙鸣玉以下……。部队长突破紧张的空气,以严重的口气凛然地说:‘本官以日本军最高指挥官的资格向贵官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拒绝了敌军所提出的七项投降条件,提出我方面的无条件的投降要求书,并且很严厉的说:‘请及时答复’,部队长的视线集中于军长的脸上。方军长听了翻译的话以后.低声确定的答道:‘服从这个要求’。部队长说:‘至于解除武装的事回头听日军指示’。这样衡阳守军全面的向我军无条件投降了,时已12时,在投降书上签了名的军长的脸上表现了动摇不定的恐惧,最后我某参谋长向方军长要求道:‘请命令衡阳重庆军即时停止战斗行为’。方军长当即请参谋长命令全军停止战斗。方军长会同我部队长又把服从全面投降的事告知各师长,各师长也都无异议的同意了。部队长最后声明,各师长的身份,皇军负保障之责。这感动了投降我军的敌将们,会见终了后走出来的方军长及各师长的脸上浮现了一些安静的情态。”当时的武汉政府报纸首先刊载说:“方先觉的军队接受了日本的改编,名为‘先和军’,方先觉任军长,兼省主席。”
    大多数说方先觉“投降”的文章,都是根据上述报道和敌占区的报纸记载作为自己文章的依据。 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些欠妥!每场战争期间,敌我双方为了战略上的需要,都会利用媒体进行有利自己一方的宣传和报道,在这些宣传、报道里面,往往渗杂有许多是虚假、夸大、缩小的成份,与事实真相必定会有很大的偏差,这是一般的常识性的问题。因此,不加分析地拿这些报道作为史料依据,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学术行为。敌我双方的宣传报道只能作“参考”,不能作“依据”。更不能将“被俘”与“投降”之间的概念,不加甄别地混为一谈。对于任何历史事件,都应该结合多种史料反复核实,严格、科学、公正地进行论证后,充分挤出其间不真实的成份,才能给予适当的结论。
    方先觉是否“投降”,我们可以从下面亲历者的回忆,帮助找出准确的答案:
   (1)据白天霖编撰《圣战中的衡阳保卫战》一书记载:“战后的最一天,方先觉军长等拍呈蒋委员长电,由孙参谋拟电稿,电文如下:‘敌人今晨已由北门冲进来,城内已无可用之弹药及可增之兵,危急万分。生等只有一死为国;以报作育之至恩,来生再见。   方先觉、容有略、葛先才、铙少伟、孙鸣玉同叩’   ……衡阳陷落之日(8月8日),由于我官兵义愤填膺,各自为战,满城尽是枪声,处处狙击敌人,以致引起敌军愤怒,肆意开屠杀。而手榴弹爆炸之声,此起彼落,遂成为我官兵集体殉国与敌偕亡之体炮矣!此时仍有7000余伤患员官兵,于颓壁中痛苦呻吟,或举枪自杀,或跳井投江,或悬梁而亡;重伤不能行动者,争求轻伤者或持械官兵补他一枪,以了残生,其惨状非笔墨所能形容!”
   
(2)蔡汝霖著《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方先觉于8月5日下午3点召开了有四个师长、军参谋长、战区督战官等人参加的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会上,第3师师长周庆祥主张突围,认为现在还来得及,再过几天就不行了。方先觉认为没有突围命令,跑了不好办。有人拿出一本《常德会战检讨会议录》,将蒋介石训斥余程万:‘你如何当人家的长官,能忍心将你负伤的官兵舍弃私自逃出。’的一段话念给方先觉听,方先觉听完这段话后对几位师长说:‘突围力量是有,可以突出去。但是我们走了,剩下这样多伤兵怎么办?敌人见了伤兵就杀,守常德的余程万可以不问伤兵,我方先觉不能,你们忍心丢下伤兵让敌人去杀,以后活着那个再愿意做你们的部下?’经过一番议论后,参加会议的人都哭了起来,都感到死到临头了。方先觉说:‘决不突围,一定死守,你们每个师长只准留卫士4人,其余一概上前方作战,如查出多留一人,按公说就算违抗命令,按私说你们对不起朋友,剩一兵一弹,也不准再说突围的话。我方先觉决不私自逃走。必要时,大家都到军部来,我们死在一处,如要自杀,我先动手。’他最后威严地说:‘要知道我自杀了,你们纵然逃脱,委座亦不能饶恕你们,你们自己也不能为人。’……8月7日,日军由演武坪向军部逼进时,预10师第28团团长曾京带了十几个人来抢救方先觉,想保方先觉突围。方说:‘你不要管我,你要守住你的阵地,赶快回去’。入夜,方先觉对他的幕僚和卫兵说:‘你们已陪我尽到了最大责任,你们各自想办法寻生路去吧,我就死在这里’。说完要夺卫兵的枪自杀。以后方几次想自杀都被阻止了。”

   (3)何种圃著《方先觉与衡阳保卫战》一文说:“8月8日凌晨,大批敌骑摇旗呐喊向军部扑来,伤残官兵无力还击,大势已去。方先觉掏出手枪自杀,两个卫士横腰抱住,子弹虚射,自杀未果。此时,张副官竖起白旗,以致官兵被俘。”
  (4)李若栋(原国民党第10军预10师第28团第3营营长)说:“8月7日夜,午夜时,日军距地下室室仅数十米,军长方先觉最后给蒋介石的电报是“来生再见”,并举枪自杀,在旁的副官处处长张广宽夺其手枪。紧接着举起白手帕向日军摇摆,双方枪战停止,日军便闯入地下室把军长方先觉和3位师长带走了。”
  (5)1976年,方先觉在台湾对日本《产经新闻》记者古屋奎说:“翌(8 日)晨,有自称为日军第11军使者的竹内参谋来接洽停战,我告诉他,我们绝没有投降之意,同时提出:①保证生存官兵安全,并让他们休息;②收容伤兵,并郑重埋葬阵亡官兵等条件。竹内说:‘中国军勇敢作战的情形,不仅在此地的日军,就连日本天皇和大本营都已有所闻’。特地表示歉意,并对我方的条件完全同意,而日本纪录说我们投降,甚至有说是举行了投降仪式,是绝对错误的,我以军人的名誉发誓没有那回事。”

   上述战争亲历者对方先觉“被俘”前的情景,描述得非常清楚、详细。给阅读者呈现出,那战争最后阶段时的惨烈、悲壮场面。这些资料的作者,都是事件的亲历者,都是他们若干年后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可以说是脱离了当时 “利害”关系的冲突,并与有关档案记载相符(还有许多亲历者回忆文章的内容都与此大同小异),应该是非常接近“史实真相”。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样的结论:方先觉应该属于“被俘”,而非“投降”。理由如下:
  (1)方先觉能够为第10军的7000名伤员,而主动放弃“突围”逃生的机会,选择了“与大家同生死”。这样的将军,在抗日战争期间,那些众多高级将军们中能有几个?我想:如果在后来的战斗中,那些将军都像方先觉一样,日军就不可能打能“打通大陆交通线”,战果也还会是那样惨!今天,我们舍身处地去想一想: 当时,衡阳外围援军共有8个军(20、26、73、74、79、93、100),总人数是进攻衡阳日军的3倍,且握有全新美式机械化装备,可见其实力雄厚。他们到达雨母山、鸡窝山、樟树坳等地后(离衡阳城10华里以内),便停止不前,却说“激战一番,日军兵力强大”而撤走。事实是:“只有雨母山方向……重庆军企图冲破阵地,联队引诱坦克靠近350米直距射程内,立即调动速射炮击毁其两辆,第三辆见此情况,慌忙在公路上调头逃去,激战便告结束。”——(日军档案记载)
   “20日午后,遥闻西南郊外隐约的枪炮声,经与62军电台取得联络,约定互为策应,以期早日会师。方军长命军特务营精选官兵150余人编成5个突击排,由曹华亭营长率领,利用夜暗,冒险突出重围。天明以前,突击部队抵西南之五里亭,不意友军踪影已渺。历尽险阻,竟未能相会,遂于21日夜失望而回。归途经敌军节节阻击,伤亡过半。曹营长虽受伤,仍然率残部生还……。”——白天霖编撰《圣战中的衡阳保卫战》
   这难道说不奇怪吗?150余人能够在同样的路线上,虽损失过半,却来去自如。而那些人数3倍于日军、且手中握有崭新美式武器的援军,却驻足不前,不敢进城,游离于衡阳西南郊外,无法打开衡阳城的“解围”之路,说是“防止日军包围”。这种说法能叫人相信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有资料记载:第100军军长李天霞说:“衡阳解了围,方先觉岂不成了抗日英雄!”由此,可见国民党军队内的派系斗争的激烈程度。因此,衡阳城陷落、方先觉为何“被俘”的真正原因,不是敌军的兵力强大和攻势凌厉,而是由于国民党军界的严重“内耗”,而诱发外围解围不力所造成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能够解读出“衡阳保卫战”期间,另一个难以理解的“谜团”;那就是在衡阳47天的战斗时,“国民党军队已开始有了混合编成的中美空军,空中优势已不在日军手中,”可是,衡阳战区却没有发生任何“空战”。据史料记载:国民党空军损失的唯一飞机,则是由日军地面炮火击中的。每天双方空军就像事先排好节目一样,你的飞机轰炸完,走了;我的飞机再来轰炸。这一现象,叫我们读史的人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评论。
   说到这里,再来读一段1944年12月18日重庆《扫荡报》社论:“……衡阳失守后将近1个月,敌人继续发动攻势。大家以为全州是第2个衡阳,而敌人一腿就跨过了大榕江,全州不战而弃。桂林名城天险,调重兵,聚粮械,连布置防务的负责人都说‘桂林能打3个月’。结果啊!36小时而陷!柳州也同日完事!这一路的守军真太差劲了!桂林一带的将军们,请你们照方军长的镜子,你们还有什么颜色?方军长啊!谁知道还有更糟糕的事情在后头!柳州弃守之后,敌人马不停蹄,跟纵入侵。陷宜山,越怀远,破金城,踏河池,蹂南丹,窜六寨,破下司上司,突黑石关,过中捞河,闯过了独山。进军千里,直如无人之境。……”
   今天,我们再读到六十多年前的这段社论后,我们还能要求方先觉将军会有怎么样的“表现”,战争是残酷的,它不是文学创作。此时的衡阳城内,弹药消耗已尽,却没有补充;“战场周围的野草、浮萍等,早在日军第二次总攻前就全都被吃光了”;在这样弹尽粮绝的战场上,其结果不是“牺牲”,就是“被俘”,这是战争中无情的规律。方先觉应该对此非常清楚,他有“突围”的实力和机会,但他选择了“死守”和“牺牲”,可惜没有实现。那结果只能是“被俘”,保住数千名受伤战友的性命——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245
贡献
67760
金钱
7157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4-5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十年青春舍命,九千里死生埋骨。
壮军威、肝胆对昆仑,豪情悦。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国家的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0

主题

6万

帖子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245
贡献
67760
金钱
71577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4-5 20: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城倒,山河裂。
从军去,妻儿别。
战潇湘方显,鬼雄人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气壮山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8016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309
贡献
8078
金钱
8519
发表于 2015-4-5 20: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烈致敬!

点评

附议!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6 0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主题

217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99
贡献
2588
金钱
3921
发表于 2015-4-5 23: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祭奠抗日阵亡将士,足见作者的爱国情怀,一曲满江红悲怆激昂,昭示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3443
贡献
36450
金钱
42159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4-6 07:3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云深 发表于 2015-4-5 20:46
向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烈致敬!

附议!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2 1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