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8|回复: 42

完颜璹《朝中措》之我解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25 07: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完颜璹《朝中措》之我解

词曰: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上片第一句:襄阳,地名,在湖北。古之战地名城。灞陵桥,在陕西,古之名桥。有关这两个地方的古诗词,不胜枚举。一般而言,诗的第一句是给全诗定调的。这一句告诉我们诗人是走在襄阳古道上想到灞陵桥。这就为后边的写景抒情奠定了基础。于是感慨随之而出,曰诗兴与秋高。秋则天高风高。此时诗人诗兴如秋之天高风高。第二句,就是一般感慨,没有什么特别的。
下片第一句,玉塞,一般认为指玉门关;陇首即陇山头,一般指六盘山南部。江臯,江边高地。霜清玉塞,云飞陇首是从灞陵桥联想更远的北方大地,以霜清和云状其清冷、苍茫。风落江,又回到眼前的襄阳古道,还是写景,眼前秋风萧萧。这一句就是说祖国大地秋萧瑟。写景也是抒情,情以景出耳。第二句,凤凰台,应该是指南京的凤凰台。说梦到凤凰台上,其实还是想象。山围故国周遭,表面是写景,其实是说金陵比别的地方形势好或可靠。
这里需要辨析的是故国这个词。故国一词有六种含义:一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二是已经灭亡的国家或前代王朝,三是本国、祖国,四是故乡、家乡,五是旧都、古城,六是旧封邑。从诗意看,第二和第六是可以排除的,其它不好确定,但我认为第五最合诗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字包含内涵丰富而运用起来又可以展现无穷魅力。
我对这首词的总体印象是:通畅大气,真情实感,意象典型,意境宏大,文字考究,具有很高艺术性,同时具有很好的思想性。就是这首好词却被我的一个诗友以误解故国而说成是一首词的堆砌,虚情假意的坏词。这是我给他的回复。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5 09:3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是拿我大宋江山说事?就是不知此词作于朝金朝南渡前还是南渡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09: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璹 Shú

密璹(1172年-1232年),又名完颜璹,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号樗轩老人。金世宗之孙,越王完颜永功之子。生于金大定十二年,潜心学问,“日以讲诵吟咏为事,时时潜与士大夫唱酬”,“家所藏法书名画,几与中秘等”。元好问说他“于书无所不读,而以《资治通鉴》为专门,驰骋上下千有三百馀年之事,其善恶、是非、得失、成败,道之如目前,穿贯他书,考證同异,虽老于史学者不加详也”,与蔡圭、萧贡并称《通鉴》名家。卒于天兴元年,终年六十一岁。累封密国公,有诗词名《如庵小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09: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个人觉得:赏析学习古人的古典诗词作品,【知人论世】是首先要做的功课。

作为理论版版主,贴一些个人赏析文章的时候,这一原则也是需要遵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作者,贴此文时,对于【原诗词作品】的断句问题的勘校,也是必须的。

完颜璹《朝中措》之我解

词曰: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襄阳古道灞陵桥,此为韵句。该处须断为句号。不可不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0: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作者对于【句讀问题;断句问题】的不重视。

该文中,所言的【第一句;第二句】之言,根本就片面的个人的主观臆断。

点评

句断,断 是形式.意联联的是风容.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如果这是两句,请解释这两句之间的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句,毫不客气的话:此文作者,根本就不懂【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0: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9-25 10:08
因为作者对于【句讀问题;断句问题】的不重视。

该文中,所言的【第一句;第二句】之言,根本就片面的个人 ...

句断,断 是形式.意联联的是风容.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如果这是两句,请解释这两句之间的关系?

点评

汇江版主,您还别不服气。 俺猜想:您对古典诗词吟读吟唱吟诵这块儿,是有欠缺的。 不然的话,您也不会这般急轰轰的反驳俺的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0:33
词为声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0: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读此词,个人感觉是:这是一首才人词。

【诗兴与秋高】,暗地里的意思是:诗兴才情与秋高。

整首词,有【江山依旧在,都付笑谈中】的意味。从【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处,解得。

下片,写景【风、霜、云、梦、山】,作者眼前身边之景,有实意;与之关联的地名【玉塞、陇首、江皋、凤凰台、故国】,包括上片之【霸陵桥】,为虚景,作者心中之景。

此词中心语是【襄阳古道】。

点评

关于词之总体,我怎么觉得你的理解和我的理解基本一致呢? 只是在【诗兴与秋高】里加了一个才情,而这在文本是没有物质基础. 霜清的是玉寒,玉塞不在眼前;云飞在陇首,陇山不在眼前;不在眼前,却说是眼前身边之景,连梦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0: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9-25 10:22
句断,断 是形式.意联联的是风容.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如果这是两句,请解释这两句之间的关系 ...

词为声学。

点评

声学是不含意义的声学吗? 词从歌来,注重声律,这是肯定的.但到了后来,词者就诗之余了.也就是以内容为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5: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0: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9-25 10:22
句断,断 是形式.意联联的是风容.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如果这是两句,请解释这两句之间的关系 ...

汇江版主,您还别不服气。

俺猜想:您对古典诗词吟读吟唱吟诵这块儿,是有欠缺的。

不然的话,您也不会这般急轰轰的反驳俺的罢。

点评

我没有反驳你,我只是问你第一句这两个分句之间或你言前两句之间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94

帖子

61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5
贡献
1203
金钱
2900
发表于 2021-9-25 1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词的主旨和宋 姜夔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是一致的。
抒发了一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1-9-25 10:44
这首词的主旨和宋 姜夔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是一致的。
抒发了一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

完颜璹,并不是普通黎民百姓,也不是一般的落魄词人。

点评

身分不决定诗的质量,甚至不决定诗的倾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襄阳古道灞陵桥。俺的理解是:【襄阳古道】是指【宛襄古道】,宛与襄之间的古官道。【霸陵桥】呢,则在陕西。二者,是因为作者的【诗兴才情】联系一起的。

大概意思是:通往襄阳的古道上(古人行走游历是慢节奏的,交通工具等原因限制),随处可见有像【霸陵桥】那样的送别之处,(却引发不出俺的离情别绪)。

俺的情致(诗兴才情)与秋高。是【诗兴与秋高】句之意。

点评

宛是文本中没有的东西,这种实际的东西,不宜加塞.。 【霸陵桥】呢,则在陕西。二者,是因为作者的【诗兴才情】联系一起的。---这与我说得有多大区别?只是 没有说才情? 随处可见有像【霸陵桥】那样的送别之处,-----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1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有一个思路,愿意与诸位分享一下。

欧阳修是文学家,可以理解为【语文老师】;完颜璹呢,重在研究历史,可以理解为【历史老师】。

咱们可以试想一下:语文老师填的《朝中措》与历史老师填的《朝中措》,是不是很值得玩索的呢?值得玩索的地方在哪里?有哪些呢?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4: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9-25 10:28
俺读此词,个人感觉是:这是一首才人词。

【诗兴与秋高】,暗地里的意思是:诗兴才情与秋高。

关于词之总体,我怎么觉得你的理解和我的理解基本一致呢?
只是在【诗兴与秋高】里加了一个才情,而这在文本是没有物质基础.
霜清的是玉寒,玉塞不在眼前;云飞在陇首,陇山不在眼前;不在眼前,却说是眼前身边之景,连梦也成眼前之景,连梦里的山或山围也成了眼前之景.很奇葩.而江皋就在眼前,却成了虚景,心中之景.也很奇葩.襄只有阳三道没有被歧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5: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学是不含意义的声学吗?
词从歌来,注重声律,这是肯定的.但到了后来,词者就诗之余了.也就是以内容为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5: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9-25 10:33
汇江版主,您还别不服气。

俺猜想:您对古典诗词吟读吟唱吟诵这块儿,是有欠缺的。

我没有反驳你,我只是问你第一句这两个分句之间或你言前两句之间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5: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1-9-25 10:44
这首词的主旨和宋 姜夔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是一致的。
抒发了一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 ...

这个观点不错,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是没有你说得明白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5: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9-25 10:48
完颜璹,并不是普通黎民百姓,也不是一般的落魄词人。

身分不决定诗的质量,甚至不决定诗的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5: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9-25 11:02
襄阳古道灞陵桥。俺的理解是:【襄阳古道】是指【宛襄古道】,宛与襄之间的古官道。【霸陵桥】呢,则在陕西 ...

宛是文本中没有的东西,这种实际的东西,不宜加塞.。
【霸陵桥】呢,则在陕西。二者,是因为作者的【诗兴才情】联系一起的。---这与我说得有多大区别?只是 没有说才情?
随处可见有像【霸陵桥】那样的送别之处,-----而这恰恰不是一首别情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5: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9-25 11:11
俺有一个思路,愿意与诸位分享一下。

欧阳修是文学家,可以理解为【语文老师】;完颜璹呢,重在研究历史, ...

这个问题正正倒是不错.但玩索还是不要脱离文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824

帖子

31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882
金钱
1264
发表于 2021-9-25 18: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个网上的赏析,仅供参考:
品诗文网诗歌大全山水风景诗
(金)完颜璹《朝 中 措》六盘山诗词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朝中措

(金)完颜璹

襄阳古道灞陵桥①,诗兴与秋高。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②,云飞陇首③,风落江皋④。

梦到凤凰台上⑤,山围故国周遭⑥。

【作者简介】

完颜璹(音shú)(1172~1232年),金代文学家。原名寿孙,字仲宝,一作仲实,又字子瑜,因所居有樗(音chū)轩而自号樗轩老人,金世宗完颜雍的孙子,越王的长子,被封为密国公。博学有俊才,文笔委曲,诗词文甚多。著有《如葊(音ān)小稿》。

【词语简注】

①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灞陵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河上,唐时人们多在此饯别,故又名销魂桥。

②玉塞: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小方盘城。

③云飞陇首:陇首即陇头,指六盘山。柳恽《捣衣》诗有“亭臬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本句即化用而来。

④江皋:江边的平地。

⑤凤凰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本句亦为化用。

⑥山围故国周遭:唐刘禹锡《石头城》诗有“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江苏南京市在三国时曾被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六朝均在此建都。

【内容简析】

《朝中措》一词是金朝宗室完颜璹所写的一首词。时陇山(六盘山)地区已为金人所据,且已建政立制,故金国词人笔有涉及。词牌名“朝中措”,始见宋欧阳修词,又名《照红梅》《芙蓉曲》《梅月圆》。双调,四十八字。前阕四句三平韵,后阕五句两平韵。有多种变体。金人诗词多学唐人宋人,而完颜璹作为少数民族词人,其作品疏淡清新,幽秀可诵,实属难能可贵。

词的上阕,写作者吊古思今,感慨千古人物和当时豪杰。词的起始两句,作者写无论在襄阳古道,还是在灞陵桥上,自己的诗兴,都与秋日的天空一样高远。接下来的“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两句,化用宋诗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千古风流人物”和“一时多少豪杰”两句,仅将“豪杰”改为“雄豪”,来表达作者对千古英雄豪杰的赞颂与仰慕之情。上阕重在抒情,吊古思今,颂扬英雄豪杰。

词的下阕,写作者眼见北国风光,抒发沧桑变迁之慨叹。“霜清玉塞”以下三句,作者写西北边塞玉门关一片清霜,六盘山顶飘飞着朵朵秋云,萧瑟秋风将片片树叶吹落在江边平地。词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慨:我的梦飘荡到凤凰台上,只见昔日繁华的故都,四周围绕着荒山,景象又是多么的凄凉啊。在词的下阕,作者先写景,后抒情,语言清丽,格调苍凉,富有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5 19:3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难求兀自求 发表于 2021-9-25 18:50
贴个网上的赏析,仅供参考:
品诗文网诗歌大全山水风景诗
(金)完颜璹《朝 中 措》六盘山诗词赏析

请问这是贞祐南渡(迁)前还是贞祐南渡后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23: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1-9-25 19:38
请问这是贞祐南渡(迁)前还是贞祐南渡后作品?

俺觉得:该词是作者晚年之作。应是:宋元联合与金作战,最后导致金朝灭亡,那一时期。

其当时作战地区,就是襄阳附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5 23: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元联合,对金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比较符合作者词中说的【山围故国周遭】之意。

俺的个人猜测,不一定真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6 04:4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9-25 23:37
宋元联合,对金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比较符合作者词中说的【山围故国周遭】之意。

俺的个人猜测,不一定真确 ...

宋元联手灭金时,完颜璹已经死在之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6 04:5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难求兀自求 发表于 2021-9-25 18:50
贴个网上的赏析,仅供参考:
品诗文网诗歌大全山水风景诗
(金)完颜璹《朝 中 措》六盘山诗词赏析

你不是喜欢用横膈膜说事吗?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隔着胸腔与腹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6 07: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诗词 发表于 2021-9-25 23:37
宋元联合,对金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比较符合作者词中说的【山围故国周遭】之意。

俺的个人猜测,不一定真确 ...

这一时期,具体的内容,俺了解的不够多。只是,因为这首词的讨论,从网络上现学的一些皮毛。

惹得山水先生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9-26 08: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理论版》自北山钓者领导以下,诸多版主以及师友学友,都喜欢谈论【诗格律】尤其【声律问题】。

大多在:【引书为证】或者【自说自证】。结合自己的所谓的调查统计归纳分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