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4|回复: 10

【转载】《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二十二)

[复制链接]

17

主题

309

帖子

12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7
贡献
342
金钱
506
发表于 2021-9-23 18: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兄弟诗词园地上的一个连载系列,已连载至27期,疑似未完,最近却又未见续集,不知何故。
以下是第二十二期原文,内中星号不知何故。为忠实于原文,全文照录,提供列位方家批评指导!


【特别提醒】
诚请跟帖交流的朋友先行移步浏览:
此处原为《《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一)》~《《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二十一)》的链接地址。因本人不具贴发链接权限,故此从略——赤足者注

《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二十二)
二十二、国家语委不谙《汉语拼音方案》令人匪夷所思
由前述二十余期《中华通韵》批判可知,国标《中华通韵》实乃中国诗词史上的超级笑话。此等超级笑话的酿成,中古平水韵哑韵综合症长时期大面积感染肆虐无疑是最大诱因,而中华诗词学会多年来强行误导,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致造成整个中国大陆堪称空前绝后的声韵认知混乱,加之亲手炮制了连普通韵友水准都有所不及的所谓国标《中华通韵》,显然应负直接的主要责任。《中华通韵》之亘古荒唐,实在难怪语言学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韵友在知乎网上如是调侃:“中华“通”韵?狗屁不通。”
更为荒唐的是,本该以学术见长的国家语委居然不谙其前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一手推出的《汉语拼音方案》的来龙去脉和表音弊端。在《中华通韵》事件上,先是越权超范围决策立项,却又未就其表音弊端做出起码的解释与澄清,继而又本末倒置,将“押韵实为押音色”带歪到音位层面上乱弹琴,进而又不负责任地一女嫁三夫,并矮个子里拔大个,最终选了个堪称最丑的女婿——中华诗词学会炮制的《中华通韵》。在整个《中华通韵》事件中,国家语委所扮演的尴尬角色及其在客观上所起到的推波助澜式巨大副作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第九期《中华通韵》批判的主题是“《中华通韵》编审团队并未真正看懂《汉语拼音方案》”,并曾心疼地为编审团队的老哥哥老姐姐们如是开脱:“《中华通韵》编审团队积数年之功,其实并未真正看懂《汉语拼音方案》,尤其是那张韵母表。此事糗则糗矣,却多少有些客观原因。”
其客观原因便是:
“事实上,《汉语拼音方案》并非专为汉字注音而设计的,而是汉字拉丁化的产物。换言之,《汉语拼音方案》用于汉字注音只是权宜之计或曰过渡措施,其更主要的目的是为汉字拉丁化打基础的。稍具常识的朋友都知道,《汉语拼音方案》之前,曾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注音符号,又称注音字母,连吕叔湘先生都曾充分肯定过。现行最新版新华字典中,仍然对应列出每个汉字的注音字母,台湾地区直到本世纪初更是一直在用,甚而至于,《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中的名称音本身,便是用注音字母标注的。这就说明,若仅就为汉字注音而言,当年推出《汉语拼音方案》既非必要更非迫切。
当时之所以舍弃行之有效的注音字母而另搞一套,从根本上说,乃是汉字拉丁化使然。由于种种原因,汉字拉丁化运动由来已久,历史上曾经掀起过几次浪潮,仅新文化运动前后,便有刘半农、鲁迅、蔡元培、郭沫若、陶行知等六七百位文化精英联名参与其间。新中国成立后再度形成高潮,建国不久,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也曾明确提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于是,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际,在分明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注音字母的情况下,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1958年推出了《汉语拼音方案》。
有资料显示, 1956年《中国汉语拼音草案》征求意见时,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的吴玉章先生曾在多个场合公开发表看法,明确表示这个拼音方案将是中国拼音化文字的基础,将来还有后续方案,尽管这个方案现阶段只是用于汉字注音。还有资料显示:当时的总体考虑是,先将《汉语拼音方案》用于注音,帮助识字,待时机成熟时再废除汉字,取而代之,此间先实行汉字简化,并取消异体字,废除繁体字。由此可见,《汉语拼音方案》醉翁之意其实并不在酒,而在最终废除汉字也。”
此乃无可辩驳而又并不遥远的基本史实,大量历史资料均可证明。就算中华诗词学会高端老哥哥老姐姐们不熟悉,就算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支撑《中华通韵》的科研团队成员也不熟悉,就算盲目为《中华通韵》鼓吹的教授、研究员、博士导以及普通轿夫、吹鼓手都不熟悉,就算国家语委乃至教育部的有关官员还不熟悉,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及其旗下的专家学者们总该熟悉才是,因为那是国家语委触手可及的家史,而《中华通韵》又贵为国家标准啊!国家语委及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居然不谙《汉语拼音方案》的来龙去脉和表音弊端,这又怎么可能呢?谁敢相信呀!
然而,无情的事实却是,从《中华通韵》愣把e与ie、üe合韵之类亘古荒唐来看,整个国家语委疑似真就无人熟悉这段历史,否则怎么没人就“文字尚形”原则作出起码的背景解释,并对《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的字符并未严格贯彻纯音标系统的“一音一符、一符一音”原则做出必要的澄清呢?比如,韵母表中的ie、üe之e并非单韵母e,zhi、chi、shi、ri、zi、ci、si之i并非单韵母i,ao、ou、ong之o并非单韵母o,ao本应为au,iong本应为üng等等,诸如此类表音弊端不是“文字尚形”后遗症又是什么呢?如果国家语委对此谙熟,缘何竟未做出起码的解释与澄清,而稀里糊涂地审定了依形定音的《中华通韵》呢?
事实上,不单《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韵母表后的附加说明也未侧重精确表音,而几乎全是基于“写”亦即行文需要而设定的。我们不妨简单浏览并仔细品味一下:
“(1)“知、蚩、诗、日、资、雌、思"等七个音节的韵母用i,即:知、蚩、诗、日、资、雌、思等字zhi、chi、shi、ri、zi、ci、si。
(2)韵母ㄦ写成er,用做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ar。
(3)韵母ㄝ单用的时候写成ê。
(4)i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忧),yan(烟),yin(因),yɑng(央),ying(英),yong(雍)。
u 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 wa(蛙), wo(窝), wɑ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ü列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ü上两点省略。
ü列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lü(吕),nü(女)。
(5)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6)在给汉字注音的时候,为了使拼式简短,ng 可以省作 ŋ。”
天下韵友不妨仔细瞧瞧,《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后附这六条说明,居然没有任何关于“如何读”的要领说明,而几乎全是关于“如何写”的,既有省写,比如jü、qü、xü省作ju、qu、xu;又有改写,比如ia、ua、uo改写成ya、wa、wo;又有省写加改写,比如iê简写并改写成ye;还有加写,比如i、u本可独立表音,对应的注音字母本来也是简简单单的ㄧ、ㄨ ,《汉语拼音方案》却非要分别在前面加个y、w,而写成yi、wu;另外还有省写外加加写,比如单韵母ü也可独立表音,对应的注音字母同样是简简单单的ㄩ,《汉语拼音方案》却非要先省去ü上两点然后又在前面加上个y,即写成yu。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无数铁的事实表明,《汉语拼音方案》的的确确是以适当时取代方块汉字为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而设计的。别管毛泽东主席曾经怎么说,别管吴玉章老先生曾经怎么说,也别管周恩来总理曾经怎么说,别管当今学术界正在怎么说,更别管《中华通韵》炮制团队如何理解,《汉语拼音方案》框架式五部分内容就在那儿摆着,现代读书音亦即普通话语音系统就在那儿摆着,有识之士只要稍加对比,简单辨析一下,便不难体会这一点。那不是任何部门任何人员仅凭官位便可随便瞎说的,也不是任何部门任何人员仅凭学位便可随便瞎说的,更不是任何部门任何人员仅凭无知无畏便可随便瞎说的,而应坦然承认并正确对待才是。
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在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多少多少周年的文章中,几乎全然不顾、只字不提这一历史背景和设计初衷,反而将《汉语拼音方案》并不精确的阶段性**功能——为汉字注音无限放大并神吹神侃。即便是对《汉语拼音方案》提出商榷或优化调整意见的文章,也大多都是先在“识字、推普”等等方面漫无边际地神侃一通,甚而至于先以“《汉语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一个最佳方案”之类宏论总体表态之后,才敢提出相应商榷意见或优化调整建议。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学术现象。
何也?唯书唯上唯师唯玄之风使然也。这不仅是诗韵研究方面的通病,更是诗词研究方面的通病,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通病,也是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通病。当然,为尊者讳而丧失基本学术原则,或为维护既得学术地位而不惜偏离科学偏离学术甚至将错就错心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须知,当年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老先生们可谓清一色的文化精英和学术翘楚,当今之相关学术领域几乎全为其徒子徒孙所掌控,然则谁又肯于甚或敢于轻易对师父、师祖说出半个不字呢?殊不知此等态度并非对老一辈专家学者真正的尊重,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当年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汉字拉丁化运动本没有错,起码无可厚非,就汉字拉丁化而言,当时的《汉语拼音方案》也的确堪称最佳,但就音标层面而言也如此神侃,则显然言过其实,甚或瞎说八道了。
国家语委及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旗下的专家学者们是否也有此等心理,笔者不敢肯定,有关人等是否真的不谙《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来龙去脉及其作为注音工具的弊端,笔者其实也不敢肯定,更不敢相信。不过,从其稀里糊涂地审定所谓国标《中华通韵》,并堂而皇之地认同e与ie、üe合韵之类奇葩韵部来看,又实在没有理由认为有关人等真懂。不懂“押韵的实质乃是押音色”其实情有可原,不谙《汉语拼音方案》实乃汉字拉丁化运动的产物,不谙《汉语拼音方案》并未严格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基本原则、不谙ie、üe之e并非单韵母e而是单韵母ê等等,则实在令人费解,的确匪夷所思。
【点评】
1)第九期《中华通韵》批判的主题为:《中华通韵》编审团队并未真正看懂《汉语拼音方案》。其实,《中华通韵》编审团队是个泛泛的概念,别家别人没看懂《汉语拼音方案》均情有可原,唯独国家语委及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旗下的专家学者们不谙《汉语拼音方案》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故此,就e与ie、üe合韵之类荒唐而言,板子拍到国家语委身上才显公平。本期在继续批判不伦不类《中华通韵》的基础上,将国家语委及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单拉出来提出批评,既是警示国家语委,更是警示中诗学会,无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强行误导,还是强不知以为知而强行误导,其结果都一样,那就是:误韵误诗误国误民。再次强烈呼吁立即废止《中华通韵》,以免谬种流传。
2)中华诗词学会前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某师大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P先生曾在《对《中华通韵》颁行一事的四点浅见》中神侃:“ 《中华通韵》与此前私人编写的各种新韵书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严格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划分韵部。韵头i、u、ü除外,只有韵腹的字,韵腹相同即视为同韵;兼有韵腹与韵尾的字,韵腹与韵尾完全相同方视为同韵。发音相近者,一律不予合并。这样的划分,更严谨,更符合学理,对基础教育的具体操作与诗歌写作的具体实践来说都更加简便易行。”二十年来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之不堪,实乃中华诗词学会长期强行误导使然,未知此等神侃是否也是受到国家语委及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有意无意的误导使然呢?
3)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窃以为似宜如此辩证地看待: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汉字拉丁化的产物,作为适当时取代方块汉字的初步方案,《汉语拼音方案》的确堪称当时最佳,国内国外都可以这么说。在世界各国的拼音文字中,一符(包括字母组合)多音毕竟是普遍现象,而《汉语拼音方案》像e、i、o那样一符表二音、表三音、表多音的情况毕竟不多,殊为难得。但若作为纯为汉字注音的音标系统,不仅绝非最佳,恐怕连较好也未必称得上,因为《汉语拼音方案》严重违背了“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音标原则,并且不必要的省写、改写、加写、变读、隔音符号规则既不必要又过于复杂,连国家语委自己都被绕进去了。
4)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毛主席确实说过:“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周总理也确实说过:“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两位伟人各有针对,说的其实都对,没有正词法之类后续方案支撑,《汉语拼音方案》就算累死,也是代替不了汉字的。周总理的说法与吴玉章先生的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关键是最终推出的《汉语拼音方案》基本上是按时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的吴玉章先生的构想亦即按汉语拼音文字初步方案设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方案未能严格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原则当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难于避免的,然则从注音角度审视出的弊端与蛇足也就不足为奇了。只不知为什么,国家语委竟未阐明这一点。
5)前文曾经说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全面迈入信息时代之际,汉字曾经面临过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死劫难,汉字拉丁化再次被实质性地提上议事日程。吴玉章先生所设想的汉字拉丁化的后续方案之一《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曾不失时机地于1982 年开始研制,并于1984年推出经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发表的**稿,后因中文输入法亦即汉字录入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果,大约1986年左右,汉字拉丁化文字改革才被叫停,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也相应地易名为国家语委,并由国务院直属单位降格为教育部临时代管。
6)尽管如此,汉字拉丁化事宜仍然留有余地。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明文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请注意,此处拼写与注音是并称的,实则是为汉字拉丁化继续留有余地。自 1982 年开始研制,1984年推出**稿,2012 年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大抵就是为拼音文字服务的。 其以词为拼写单位之规则和按语法词类分节规定分词连写之规则显然与注音无涉,而纯粹是为拼音文字服务的。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 方块汉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料应无虞,这一点天下韵友们倒是尽可放心的。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3 19:2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早说过了:拼音字母可以连写,注音字母不可以。仅此一项,掌握认字、书写的时间速度,注音字母不及拼音字母。

   你到底想“说”《中华通韵》,还是想“说”注音字母?
   这都是不应你在此版“说”的事!

点评

你把《《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一)》~《《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二十一)》都浏览一遍,就不会这么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4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1-9-23 19: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拼音没有学好,此论像五花姐的裹脚。

点评

主帖看懂了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09

帖子

12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7
贡献
342
金钱
506
 楼主| 发表于 2021-9-24 10: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1-9-23 19:28
早说过了:拼音字母可以连写,注音字母不可以。仅此一项,掌握认字、书写的时间速度,注音字母不及拼音字母 ...

你把《《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一)》~《《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二十一)》都浏览一遍,就不会这么说了。

点评

你开什么玩笑,与你等龟壳儿辩上近千层的帖上,该说的全说过了。 你不认可的,首先把注音字母连写写给各位围观者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4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4 10:3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赤足者 发表于 2021-9-24 10:29
你把《《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一)》~《《中华通韵》批判(连载之二十一)》都浏览一遍,就不会这么说 ...

你开什么玩笑,与你等龟壳儿辩上近千层的帖上,该说的全说过了。

  你不认可的,首先把注音字母连写写给各位围观者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09

帖子

12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7
贡献
342
金钱
506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7: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汉 发表于 2021-9-23 19:35
俺拼音没有学好,此论像五花姐的裹脚。

主帖看懂了没?

点评

别把诗韵表抬得这么高,扯得这么远。 汉字的识、读,从“读若法”到“反切法”,再从“注音字母(符号)拼读识字”到“北拉拼音拼读识字”,“汉语拼音拼读识字”法,根本没有把制定诗韵放在首位(字典字的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5 18:2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赤足者 发表于 2021-9-25 17:11
主帖看懂了没?

别把诗韵表抬得这么高,扯得这么远。

   汉字的识、读,从“读若法”到“反切法”,再从“注音字母(符号)拼读识字”到“北拉拼音拼读识字”,“汉语拼音拼读识字”法,根本没有把制定诗韵放在首位(字典字的识、读)、副首位(字典字的部首查字、声母顺序查字,包括“四角号码字典查字”)。



  

点评

主帖看懂了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09

帖子

12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7
贡献
342
金钱
506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18: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1-9-25 18:23
别把诗韵表抬得这么高,扯得这么远。

   汉字的识、读,从“读若法”到“反切法”,再从“注音字母(符 ...

主帖看懂了没?

点评

1949年全国人口5.4~5.5亿,文盲率高达80%,1952年开始扫盲,八年扫盲三千万,而八年人口出生率过亿,这时间,谁会去想用注音字母,汉语拼音为你诗韵服务而不想去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你正常一点不可以吗?主帖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9:28
你把不懂的事儿弄懂了上来讲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1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5 19:1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赤足者 发表于 2021-9-25 18:51
主帖看懂了没?

你把不懂的事儿弄懂了上来讲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5 19:2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赤足者 发表于 2021-9-25 18:51
主帖看懂了没?

1949年全国人口5.4~5.5亿,文盲率高达80%,1952年开始扫盲,八年扫盲三千万,而八年人口出生率过亿,这时间,谁会去想用注音字母,汉语拼音为你诗韵服务而不想去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你正常一点不可以吗?主帖乱往上溯源!

点评

有道理,乱显摆,再往上溯源,不但赤足,而且裸替散发。 五花姐可以研究一下原始人打猎发什么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5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1-9-25 20: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1-9-25 19:28
1949年全国人口5.4~5.5亿,文盲率高达80%,1952年开始扫盲,八年扫盲三千万,而八年人口出生率过亿,这 ...

有道理,乱显摆,再往上溯源,不但赤足,而且裸替散发。
五花姐可以研究一下原始人打猎发什么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