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26

新闻诗

[复制链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发表于 2021-9-21 08: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喜欢清静,所以喜欢读古人诗以致远。不喜喧闹,所以一向不怎么读新闻,然而逃到世外桃源的诗坛,却发现诗人也开始写新闻诗,把欧印疫情,美国航母,塔利班上台等类新闻不断推来,不胜其扰。思索为何古人诗中少新闻诗,而近人独多,难道这是诗的进化?近日读了一篇研究新闻时政诗的文章,转来供新闻诗写作者参阅。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1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时政新闻诗写作漫议(杨小源)
有人给读报和看电视报导而写的诗词起名叫“时政新闻诗”。新闻而成诗,很有意思,值得琢磨。以下简称其为“新闻诗”。
古往今来,好新闻诗多多
写诗,当然亲身经历好,眼见为实,感受深,能写得好些。但任何人都不能只写亲历亲见的人和事。对那些世有所传、耳有所闻而并非亲历亲见的人和事,人们也是乐于去感受并把它写成诗的。从古到今,留下了大量新闻诗。翻开古人的诗集,在诗题上冠以“闻”字的,很多是新闻诗。以唐人为例,有名的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和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等即是;更多题上并无“闻”字,但确实是新闻诗,张籍和王建的乐府诗多是此类。
古人不但有写新闻诗的实践,更有理论指导。我以为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便是写新闻诗的理论上的高度总结。白居易又是这一理论的最好的实践者。他的《观刈麦》、《琵琶行》可能是亲身经历,《卖炭翁》便很可能是长安的一件传闻。他的《秦中吟》和《新乐府》中的很多也是新闻诗。
古代如此,到了近现代,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诗人们依据新闻写的诗词越来越多。如有感、杂感、读报或屏前杂咏等等简直成了诗词长河中一股不小的水流。有的诗刊设了“时政杂咏”栏目,不少报刊随时而动,专栏不断翻新。近各地的选集大赛作品集,感时感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1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说名家名作,应以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最为耀眼。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在4月23日占领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对这件改变中国历史、震惊世界的大事,毛泽东是三职集于一身的:首先,他是最高指挥者,他和朱总司令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其次,又是新闻记者,他亲自撰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和《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三篇消息,被誉为“新华社最优秀的记者”;第三,是诗人,本事的同月,写出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剰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另,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在小序中说:“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关于这两首诗,他在给胡乔木的信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写了两首宣传诗,为灭血吸虫而战。”更足以证明是标准的新闻诗。
当代诗坛名家的新闻诗也不泛名作。霍松林先生的《卢沟桥战歌》、《惊闻南京沦陷,日寇屠城》、《闻平型关大捷,喜赋》和《喜闻台儿庄大捷》等;刘征的《传闻贼一岛陷》、《忽闻郑州陷贼》、《鹧鸪天.读报有感》和《金缕曲。读报有感》等;李汝伦的《看手抄消息》《感时》、《四月七日听广播》、《四月八曰读报》等都是优秀的新闻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1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天书史 于 2021-9-21 08:36 编辑

新闻诗在当代诗坛上以及一些诗刊上往往占首要位置,很是抢眼。“贴近现实,切人生活”,即是诗坛力求高唱主旋律、反映新时期特色的使命决定的,也体现了诗人作为时代歌手的初衷,当代的诗人们尤其注意写大事,不愿意象宋人那样,留下“水泊梁山”不曾人韵的遗憾。笔者此前曾有一篇短文《浅谈当代诗词要突出写人物》,其中谈到:“中华民族六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到当代,是最兴旺发达的时代。人丁兴旺,思想活跃,英才辈出,人的故事也多而新鲜;近百年,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最多,面对世界列强,我们的父兄流血牺牲最多,而我们这一代人,机遇最好,社会开放,人气最旺,稳定,和谐,发展快,每天都有新事物诞生…………,与此同在的是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或者说*伟大’和“特大同在。总之可吟可咏可歌和可怨可刺之人物和故事都是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听从时代的呼唤,主动积极地‘兴当时事’(叶梦得语),满腔热情地把观察和吟咏的重点放在时代人物的身上,把写人物作为诗词写作的首要任务。”这个观点同样适合于提倡写新闻诗。我以为,因新闻的迅速多向,使得诗人眼界的开阔与宏大,使得诗词题材的广泛与多彩,都是诗词与时俱进,别开生面的表现。南北朝诗尚山水,唐诗尚激情,宋诗尚义理。我们这个时代的诗词能否尚时政新闻诗呢?可以说,有苗头,有趋势,有可能。有待实践和历史来回答。
新闻诗和新闻,似近实远
新闻诗大量涌现,但是新闻诗的质量不一。不客气说,不少新闻诗流于用韵语-几近是顺口溜似的韵语---写的新闻,既无情趣,也无意味。说是新闻,新闻的要素很缺乏;说是诗词,诗词的要素更不足,这不能不成为一个间题,值得研究。笔者年轻时曾在基层新闻单位工作过一段,对新闻略知一二。这里就新闻和新闻诗的异同谈点看法。简言之,是似近实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2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天书史 于 2021-9-21 08:37 编辑


首先,从写作素材的来源看,二者似乎都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其实差异很大。新闻素材绝大多数是记者采写于社会生活实际,是第一手材料。新闻诗则往往是诗作者读新闻,所获是第二手材料。
其次,从文体上看,二者都见之于文字,但差异更大。新闻是记叙文,新闻诗是通过韵文体式和多种诗词手法进行的艺术创作。老话说,文如饭,可以饱人;诗如酒,可以醉人。
再次,从主体上看,二者的差异十分明显。新闻的作者不是新闻的主体,每条新闻都是以各自事件的当事人为其主体;而新闻诗原则上应当和所有诗词一样,其主体是诗的作者,诗词中不管出不出现“我”字,主体都是诗人本人。
第四,从作者的写作冲动上看,二者的作者都可以说是“有感而发“。新闻工作者写新闻于新闻敏感,更多的是从工作出发;而诗作者写新闻诗得之于艺术灵感,是从性情出发。
第五,从社会作用,即各自的社会效果上看,二者似乎不同程度地都能作用于社会;但新闻追求的是用事实教育人,而新闻诗是以情志或情趣感动人。
第六,从写作要求上看,二者都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但不仅其程度和内含相差太远,具体的手法也差异甚大。新闻讲究五个“ W ”,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以及是何结果。这些对诗词来说,既不求全,也未必十分紧要。长篇新闻诗即使铺陈很多事实,似乎是写事,但充其量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媒介,俗话说是“托”。诗词最要紧的是抒情言志,而新闻恰恰不允许评论。
第七,从结构上看,二者都是讲究谋篇布局,但二者的安排通常是相反的。新闻原则上是一种“倒金字塔”结款,即要求将最重要的事实或者事件的结果放在最前头作为导语,然后写背景,写事件经过等;新闻诗则往往将诗家的情、志,即意放在最后,所谓“卒章显志”。
新闻与新闻诗考异同葛主要有这些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2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写好新闻诗
在古代,新闻传媒有限,邸报阅读权仅限于官府。所以,秀才们的知十分有限,新知就更有限,闻而成诗多是旧闻诗,近乎咏史之类。很多怀古诗可以说是对古人旧事有感而作的旧闻诗,如李商隐的《龙池》、《马嵬二首》和《隋宫》等。只有到了当代,传媒不仅品类多,渠道广,而且速度特别快,又有声有色,甚至能够互动,这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老话也只有在今天才非常真实。当今诗家众多,又多是读惯了新闻的人,所以说,现在正应当是大量产生新闻诗的时代。那么,如何写新闻诗呢?笔者仅限于感觉其值得研究,虽然也写过一些时政杂咏,但并无经验。这里从揣摩古今名家名作人手,结合个人实践谈点想法。
应当说,新闻诗与其他诸如山水田园咏物诗相比,在写作上没有什么不同。无非严于格律,注意情景两端,追求意境格调,讲究谋篇布局,等等。但新闻诗又或多或少有其特殊性,所以,有几点还是值得注意的。我想到了十个要:
要选择真正受感动的新闻入诗,不能有闻必吟诗。诗人不仅要像记者那样认真分析新闻事实的本身及其背景和相关因素,认识新闻的深沉意义和价值,而且要深人开掘自身对新闻的感受,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写成诗的,只有那些确有深意或者新意并能真正感动你的新闻才有可能写成诗。这就需要下一番梳理、选择、分析和开掘的功夫。借助新闻所抒之情应当是独特的,见解应当是独到的,所表达的意应当是高于新闻的。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给我们提供了范例。
要重在写感受,不要用韵语重复新闻。对诗来说,新闻本事应当是“兴”,是借助新闻起兴以抒发作者的感受,诗的主要部分应当是写感受。杜甫的《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堪称这种手法新闻诗的典范。若从诗题说,将世间所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2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进诗中,也无不可。但老杜不,除了“收蓟北”三个字扣题,透露新闻信息而外,全然写自己听到喜讯后的感受,通过一系列行动和想往表达出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认为,可以说是新闻诗中的绝品。
要见物见人见情,使新闻本事和作者的感受相融合。林从龙先生谈写诗曾经列出一个公式“画+话=诗”。新闻诗虽然重在写感受,但对新闻本事不能一点也不透露。透露也好,让出地步予以描述也好,这就要将林先生的公式变为“新闻+话=新闻诗”了。对人诗的那点新闻本事也要写出身临其境之感,不要见物不见人,特别要写好人物、细节。诗作者的“话”,要由此至彼,防止就事论事,要有升华,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表面上看,有点和评述性新闻相似,但绝不是新闻述评,更不是廉价的、不痛不痒的读后感,是要动真情,写实感。1995年安徽省阜南县中岗镇沈寨村加大征收农民提留款,村干部沈可理带人携枪进行全面清缴。村民沈军龙没钱,要求缓交一天,竟被拒绝。为此双方发生争执并厮打起来。村干部持枪射击,造成村民一死两伤。此案后由安徽省高院终结,两名被告均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中一人缓期两年执行,同时被判处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诗人刘征先生读了新华社发的消息后悲愤难当,填了词《金缕曲。读报有感》:
掠胖当白昼。破门来,狞眉恶吏,骚然鸡狗。权压乡民山压顶,斗胆遮天一手。求一日,缓交可否?示惩不单皮肉苦,黑洞洞,数
命当枪口。伤二子,毙一叟。 我闻忍泪
況思久。甚今时,公仆酷似,当年敌寇?!诉向法庭诸事了,哪管虫生腐肉?推窗看,满天星斗。东院搓麻声毕剥,西楼歌舞方狂扭。笔化作,雷霆吼。
上与写事断可惊心下片笋,感天动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2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不停留于思考。推窗,听到了搓麻声,看到的是歌舞狂。对此,能不“笔化作,雷霆吼”吗?
要艺术加工。新闻要求真实,用事实说话,不允许合理想象,除评述性新闻外,不允许作者站出来评论;诗是艺术,则必须进行艺术加工,再创造。选择之外,包括想象和联想,包括集中概括使之典型化,包括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段,更包括作者直接站出来抒情和议论,等等。首届华夏诗词奖获一等奖作品,李成瑞先生的《千人断指叹》是“读2003年2月28日报载《千人断指当止》一文感赋”,是道地的新闻诗。揭露和控诉不法老板和官员互相勾结,为了赚取金钱而视工人生命为草芥的罪恶行径。诗以“铿当复铿当,机床冲压忙”的车间劳动场景和声音开篇,接下来描写机床工人被迫超负荷劳动以致身心疲惫、神经麻木而被机器轧断手指的惨酷情景:“三万六千秒,每天十时长,日久渐麻木,千钧落指上,筋骨成烂泥,鲜血溅屋墙,指指连心痛,痛厥机器旁。一地‘五金乡',千人断指伤。……”写得极其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产生了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量。作者在这首诗中还成功地运用“纪事”与“纪言”相结合的形式,打破了单纯纪事的局限性。对“千人断指”的惊心动魄的描述之后,又以伤残工人回到故乡,引出“复有断臂者,前来诉衷肠”,记录了另一批被残害的劳动者的心声“断指诚可叹,尚有双臂膀。今我难耕作,怎获糊口粮?曾闻挖煤者,处境更凄惶。风洞久不修,瓦斯把命戕。最惨金矿工,订立生死状’。万元一条命,买断无商量。亡者尸弃野,肉躯饲贪狼。财源滚滚进,血泪汩汩淌!”从而由机床工被断指的遭遇写到挖煤工、采金工更为悲惨的命运。这不是简单的三个方面新闻事件的罗列,而是层层递进的艺术构思,表现出作者选择素和艺术加工的本事,更加广泛、深刻地揭露了那些贪婪狠毒、毫无人性的“官员”、“大款”的血腥罪行。诗的结尾写道:“先烈入梦来,血照红旗扬。奈何红旗不,主人成羔羊?狂笑复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2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复铿当,东方出太阳!”不仅与开篇的首尾呼应,使全诗音韵节奏回还往复,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更显示出工人自尊、自信、自强的勇气与力量。全诗显得悲壮慷慨,既感人肺腑,又激励人们思索与奋发,努力清除这种腐败不公的现象。总之,这是一首具有强大心灵震撼力的新闻诗佳作,有评论家称之为当代的“三吏三别”,绝非过誉。
要从多侧面入手写新闻诗。新闻讲究角度;诗词也有个多侧面的问题。须知,诗往往从侧面、甚至从背面写。赵京战先生主编的《新韵三百首》的第一章“时代风采”中有五首赞颂青藏铁路通车:有的展现背景,通过反思写新貌;有的状其美景:有的赞其作用:有的吟咏筑路的艰难…………侧面不同,都是新闻诗,都很成功。注意多侧面,能够较有效地防止大事同题一窝风。
要敢于用白描手法写新闻诗。新闻重在记叙,少有描述,更不要说整体白描了。新闻诗并不主张用韵语写新闻本事。但诗词中有白描,有全篇白描的,新闻诗可以借鉴。我们可以设想,当初元稹有可能就是把宫女讲皇帝隐私的事当作新闻看待的,从而写出了名诗《行宫》:“寥落古行官,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全诗白描了那么一个场景,一件小事,如信手拈来。但景语即情语,事实胜议论,极为含蓄,或者说含量极大。山西诗家王默然的七绝《雪中等失主》小序:“一小学五年级学生,路上拾到25600元现金。”诗日:“放学路上雪飞飘,下脚踏出深雪凹,紧抱钱夹等失主,亭亭恰似玉精雕。”也是一首成功的白描写法的新闻诗。
要特别注重形象思维和运用诗词的语言。这本来是所有诗词共同的要求,之所以强调提出,是因为新闻诗的素材来自新闻,写作时,一不小心,就可能顺拐、当俘虏,将新闻的标题或者行文中的概念化的词语、现成的官腔、流行的套话、甚至外交辞令,实行摘要,凑合成诗。那就不去读新闻不。新诗要求运用形象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3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年9月21日上午8:29

维,以高度概括的诗的语言再现新闻本事,是再创造。这里,我以为,“趣”字很重要。诗界前辈陆伟然先生主张“无趣不成诗”。大要如此,可谓是经验谈。新闻诗因其本事几乎尽人皆知,弄不好,就有炒剩饭之嫌,所以要特别注意使之有趣:包括情趣、风趣、意趣、理趣,乃至机锋语趣。总之,有趣,吸引人,感人,就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可读性”的问题了。
要发挥绝句、小令短平快的特长。新闻有简明新闻、快讯之类,电视屏幕下边的字条,一两句话,就是一条新闻。诗词中的绝句和小令,讲究的是抒写生活中瞬间特写的横切面镜头,大约可以类比。广东中山的邹优添先生有一首以《新闻速写》为题的七绝,小序为新闻本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181

帖子

11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0
贡献
273
金钱
42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1 08:3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年9月21日上午8:29
“山东省苍山县教师待遇低下被迫打工,追讨被欠工资竟遭老板威胁:“穷老师,打死你两捆啤酒就摆平了云云。”诗曰“褴楼衣裳瘦骨轻,工人谁问是园丁。欠薪三百真难讨,颈项不如啤酒瓶。”这类新闻诗在北京诗词学会段天顺先生主编的《竹枝词新唱》中占了很重的分量。
要稳得住。新闻讲究时效,有道是“时间就是新闻的生命”。诗是艺术品,并无时效性:新闻诗不必和新闻一样去抢时间。当然,出版诗刊,通常对重大事件及时作出反应,要求适当快些,就又当别论了。
要给新闻诗适当加个序或者注,简要介绍新闻本事。最后,我预祝新闻诗繁荣,为中华诗词的重振作出应有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9-21 11:59: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诗不管什么体什么类,一读便觉得好,不必肚里藏百家诗话,腹内备万种赏析法,更不必他人解析,自家作注,然而好诗不是人人有,天天有,大多是平平记述自己所见所感。。

点评

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1 17: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09

帖子

12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7
贡献
342
金钱
506
发表于 2021-9-21 12: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确有可以提炼之处,惜乎大多流于简单说事论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4

主题

8817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49
贡献
9146
金钱
1357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21 12: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触叶叶书所见,诗句片片现心音。

岁月日日流水去,新闻未必不旧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9643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沈阳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70
贡献
11178
金钱
13256
发表于 2021-9-21 12: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作,触动灵感,因时、因事、因人、因物,有感而发。关系到时事的,就被称作新闻诗。其中,没有宣传动机的,应该不算。

点评

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9-21 1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21 17: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植杖叟 发表于 2021-9-21 12:58
诗作,触动灵感,因时、因事、因人、因物,有感而发。关系到时事的,就被称作新闻诗。其中,没有宣传动机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21 17: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9-21 11:59
好的诗不管什么体什么类,一读便觉得好,不必肚里藏百家诗话,腹内备万种赏析法,更不必他人解析,自家作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22 10: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22 07:23
杨先生分析的很透彻。所谓新闻诗,顾名思义就是叙事诗。中国古典诗歌从本质上说是抒情的,叙事在诗中亦必须 ...

所谓新闻诗,顾名思义就是叙事诗。-----这是一个误判断.
新闻诗,实际就是时事诗.就是把当前一些事件当作题材来写.至于怎么写,那就与时事无关了,那就是诗人倾向/功力的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32

帖子

502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1
贡献
973
金钱
2418
发表于 2021-9-23 11: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叙述一种事实,真实是它的生命,也是它的底线。
诗歌喜用夸张。新闻每日都有,表明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社会生活是诗歌的唯一源泉,诗人是敏感的群体,所以新闻入诗,
用诗改造新闻,就是事理之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9643

帖子

3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沈阳诗苑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870
贡献
11178
金钱
13256
发表于 2021-9-25 07: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25 00:08
诗所写的应是对新闻事件生发的感慨,而不是在复述新闻报道,更不能跟新闻报道是一个调子。如是一个调子, ...

新闻诗的特点,就是紧跟时事,来的快。新闻一出,马上有诗,往往难以保证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32

帖子

502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1
贡献
973
金钱
2418
发表于 2021-9-25 09: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25 00:08
诗所写的应是对新闻事件生发的感慨,而不是在复述新闻报道,更不能跟新闻报道是一个调子。如是一个调子, ...

没有那个写诗的人,会把新闻复制成诗。而是用诗改造新闻,不仅
把散文改造成韵文,要点在于把新闻的真实改造成为艺术的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32

帖子

502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1
贡献
973
金钱
2418
发表于 2021-9-25 09: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25 00:12
最起码诗人应该比记者更高明才是,现在倒好,诗人变成了记者的传声筒,记者怎么说你诗人就跟着怎么说,这 ...

新闻报道与诗歌(记者与诗人)谈不到谁比谁高明,他们都是社会分工
的产物,都是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不同的是,一个用散文,
一个用韵文;一个记叙已经发生的事情,一个追记可能发生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32

帖子

502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01
贡献
973
金钱
2418
发表于 2021-9-25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具有时效性,过了三天,大约就成了旧闻。
诗没有这种束缚,即使过了十年、几十年......诗人也可以根据这一社会
事件敷衍成诗歌。只是这个新闻事件原有的个别意义已经消失了,进入诗中
的这个新闻事件具有了普遍意义,是融合了诗人的情感和评价而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28 06: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