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伊春·乌伊岭湿地自然保护区
据资料介绍:乌伊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小兴安岭过渡地带,是我国高纬度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稀有性的林间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个湿地是两千年八月份才开始正式开园迎客的。 保护区内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湿地面积广阔,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是松花江及黑龙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欧亚东北亚水禽迁徙过境的重要通道和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也是伊春市的母亲河――汤旺河的源头。
据好友黑珍珠说,这里被当地人称作是伊春乌伊岭的“西湖”。杭州的西湖我是出游过的。听了这样的说法,我倒是很好奇了,这里怎么可以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相比呢?
下车伊始,湿地里这瓦蓝瓦蓝的汪洋,一下子俘虏了我的眼睛,我的心神。我大叫,行,行,不输给西湖!我们一行人,沿着堤岸进入湿地腹地。湿地可真不小啊,我还“四只眼”呢,也是不够用,看不到边际。那种感觉真的就是井底之蛙,跳出井了,四下贪婪地张望不已。
坐船了,我因为贪婪地四处张望落在最后一个上船。船不大,能坐十来个人的样子。我以为,我是坐在船尾。船开了,哈哈,我坐的竟然是船头,大约忘形于湿地的我是又找不到北了吧。不过,这找不到“北”的感觉,我没嚷嚷出来,倒不是怕同伴们笑我,是我凭栏坐观,屏气凝息着,听凭自己沉迷在这巨型的画意里了。诗社黄社长大呼:傻大姐,你坐船头,位置好,快,多拍照片!我没吭声回应,我怕,怕一出声音,手一哆嗦,把照片拍模糊了。
湿地的水,和天一样的瓦蓝,清灵灵的,揽了好多白云在她的怀抱里,白云呢,就这么安详地自在地游弋着,随意我们一船划破水中天,穿行天空里。
湿地里的草,密密地布满沼泽里,大都披上了黄金铠甲,在阳光下,在清爽甜甜的气息里,静静地注目着我们。微风拂过,草儿傲立,草儿轻吟,草儿巧笑。是看我们身穿薄棉袄的样子,笑我们怕冷么?还是欢喜着野鸭嬉戏其中呢?
哦,野鸭!就在前方那到水湾里。还是船家眼尖,小声提示大家。一船的人儿,眼神齐刷刷地探照灯一样搜寻。嘁嘁喳喳地,指点,拍照。最可怜的是我,我啊,努力地睁圆了眼睛,还是看不到野鸭。等到船行靠近了野鸭,惊起野鸭,野鸭扑棱棱地飞上天,我才看见野鸭的倩影。嘿嘿,我真的是只看见倩影了,那野鸭实在是扑飞得太快太高了,至于野鸭们的穿戴打扮,我是无缘得见。我的心,还在追逐野鸭高飞尽,“趋之若鹜”啊。
如果不是船头潺潺的激水的声响在提示着我,恍惚中,我还以为置身在两岸麦浪滚滚的黄金里呢。“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我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英雄了啊。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水,都是最自然的最原始的,都是生命最原始的底版,最原始的色调,毫无人工雕饰,没有做作的。你的心会和湿地是这样地接近,融合。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地裸露着胸膛,裸露着赤诚,裸露着魂魄,会把人的五脏六腑都洗涤一清的。船头的我,思维停滞,在机械地把手里的“索尼”咔嚓咔嚓按个不停。我太贪婪了,恨不得把这湿地的魂都装进“索尼”里,给带回家。
见过观棋不语真君子 ,大约还没见过观景不语的吧?这一次,游湿地,不用前呼后应,不用伛偻提携,不用歌于途,栖于树了,我可以得空了,不说一句话,安静地,安静地趴在船头栏杆上,安静成了塑像一般。内心却在千言万语,滔滔不绝地默念,草儿,水儿,树儿,野鸭们,你们好啊,你们生在这诗意的地方,你们生在画意的地方,你们生在这祥和安静的世外桃源啊。
两岸的灌木丛,也是这般安静,你们是在倾听我的心语么?你们殷殷地微笑,会心地微笑,是叫我加入你们的行列,变成你们其中的一棵?可是,我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呢!我要变成什么呀?亲爱的小灌木们,请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名字?我们无名。哦,对了,我有名,有姓名,还有网名。可是有名字的我能活过百年?能比一棵草一棵树活得久远?“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千古一帝,无人能敌,纵然有蓬莱仙山仙丹,也枉然,不能让帝王多活一世一时。何况,我这草芥一样的小平民呢。草木虽渺小,但是,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被火烧了,有再发芽的时候;被砍伐了,只要根还在,也有再生的时候。可是我呢,能向天再借五百年?
湿地里的灌木草莽们哟,你们的生命如此地坚韧。寒冷奈何不了你们,醍醐奈何不了你们,风暴奈何不了你们。你们从明月中走来,你们浴一身清辉,你们吮吸着沼泽湿地的甜浆,你们才如此地繁茂啊。生于自然中的朋友们,至真至纯的朋友们,你们和黑土地一样永恒。
我只知道,松树,是生长在山岭上的,甚至是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但是,这生长在水泽之乡的落叶松,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落叶松应时而金黄着针叶,稀稀疏疏的,三五成群地的,或者集结开会似的,傲立在湿地里。记得我的家乡,杨柳吐水。印象里,杨柳是可以临水照清影的。素不知,世界之奇妙:堂堂的大丈夫,落叶松们,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岩层贫瘠也就罢了,竟然不择地势,随遇而安到如此境地!如何叫人不肃然起敬,如何叫人不敬畏着生命!敬畏着自然!
只是有点遗憾,湿地的落叶松们,我怎么就发呆到如此程度,忘记了把你装在索尼里带回家呢?不对,带回家了,我是用心带回来的,一如带回来好友黑珍珠的情义一样。
小船悠悠,心儿悠悠,梦亦悠悠,湿地啊也悠悠,幽幽。回船的时候,夕阳在山,在水。那水中的夕阳惊醒了我的酣梦,把我缤纷的思绪从遥远拉到眼前。快门闪闪留晚霞,借得豪情慰平生。
我从没描写过夕阳晚霞,虽然在家乡常见,但是熟视无睹。扪心自问:真的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平坦的地方没有奇境?好像不是,家乡的夕阳晚霞固然也美,但缺乏湿地的神韵,缺乏湿地的灵气,缺乏湿地的斑斓。语言贫瘠的我,词不达意的我,找不出合适的词句来描写湿地的夕阳,情急之下,我搬出来“新娘”一词。湿地,你这位“新娘”啊,我有幸一睹你风韵卓著的模样。
我不敢抬头看天上的“新娘”,就我这眼神,哪里敢和“新娘”的光芒抗衡?强悍的势力在前,我是不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逃到强悍的背面啊,我去看水里的“新娘”。
这水里的“新娘”,光芒照人,千娇百媚。我疑心是谁偷了汉朝的羽衣唐朝的霓裳,给如水的新娘做了嫁衣。酡红,绯红,绛红,粉红,金黄,淡黄,淡绿,深绿,淡紫,深紫,......
真想请教美术老师,让他教我色彩的名字,那样,我就不会这么笨拙地罗列着一堆幼稚的不准确的词语,纵然搜索枯肠,也笔底才华少,还偏要写出溢美之词,送给湿地水中的夕阳新娘。
夕阳的光影越来越模糊散乱了,是那水里的新娘,打开了发髻散发的流光么?晶晶然,蒙蒙然,走进了夜幕下的帷帐,酣睡在湿气清芬的梦乡,梦乡里有珍珠在闪亮。
驱车绕堤岸,来到湿地的制高点,在离“西湖”不远的峰岭上,有一座“观鸟台”也叫“望湖亭”。登高而望,湿地全貌尽收眼底。秋日里的湿地,也是一个斑斓的世界。不同的是,这斑斓里,有蓝水晶在汪洋在闪耀。黑珍珠指着一大片的蓝水晶和频洲交错相拥的地方,让我们看像什么图案。黑珍珠说,现在水瘦的时候,这里呈现的是一幅中国地图;水肥的时候,这里呈现的是一幅世界地图。那世界地图,我们来的不是时候,看不见。但这中国地图,很清晰地凸现在湿地里。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是用了什么样的能工巧匠,用了什么样的独具匠心,才雕琢出这么惟妙惟肖的地图呢?
我调试镜头,拉近推远,都不行,拍摄不了称心的照片。这相机,远景拍摄不了,还有此时光线越发地暗淡了。不知道诗友们,有谁拍摄到了?
带着一腔的眷恋,带着满腹的遐思,带着一枚蓝水晶中的新娘,我们甜甜地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