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1
注册时间2014-12-29
威望935
金钱10027
贡献8640
金牌会员
 
威望- 935 点
贡献- 8640 次
金钱- 10027 枚
|
一大早,忽有老同学来电,没有寒暄虚寒没有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劈头盖脸就下达命令:在家呆着干嘛,何妨一下楼主人,出来,今天一起走走去。 、 没等我问清要去哪里,都有谁一起出去,那边的电话就挂断了。过了一小会,就听楼下喊:下楼,出发啦! 我磨蹭着检查了一下该带什么出去玩。又一想,家乡好看的去处,大抵都去过的,还能有什么新花样? 于是,把相机清除,让手提包更轻盈便捷。
“喂,又不是美女,还用得着对镜贴花黄精雕细刻么 ?”候在车门的这老同学老朋友,嘴巴还是那样,不嚷嚷个全世界都听得见,不数落戏谑几句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钻进车子,我忍不住又问去哪里。车里的那几位,就嘁嘁嚓嚓起来。最后,还是“猴哥”拍板:天一山庄。
“天一山庄?”哪里冒出来的?是山里的一个什么小旮旯?
车内几肚子的疑问。猴哥说,浏览新商报的时候,在报缝里看见一则广告介绍的。
那行,反正好久没一起出去了,随便去哪里都行。按照路线车行一百里外,也没见到路边有指示牌。停车,探问,原来我们走过了。于是掉转车头,回返,车内不再嬉笑喧闹,个个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终于看到了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广告牌。顺着路标,顺利到达天一山庄。
咦?山庄在哪里呢?眼前就有一个杂草环绕的小木屋。小木屋旁,一个木栅栏的院门,破旧不堪的样子,让人不忍心用力去打开,生怕一使劲,木栅栏就七零八落大卸八块了。
既然来了,就当爬山了,进去走走。木栅栏里面,有一处几乎是袖珍的动物园。我这么说,实在是因为那里面动物太那啥了,只有两只羊,懒洋洋的,也不咩咩叫;还有两只鹿,连个鹿角都没长,也没有“鹿鸣呦呦”。四只小东西住一起,好像井水不犯河水。那竹片栅栏上,倒是写着一句挺有意思的话:羊凶乎?鹿凶乎?羊鹿谁凶乎?
我们一行五人,隔着栅栏,眼巴巴地瞅着,看看到底谁能凶一点。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浪费了大家的感情,终于还是不知道谁凶一点。我忍不住笑:受骗了吧?羊鹿都不凶,凶的是人。
我心想,这大约是所谓山庄最好看的景致吧。毕竟,小山沟里人没有机会去大城市看动物园的。转眼看到“动物园”的另一侧,有棚架,有稻草人,稻草人挑着担子,担子里有黄灿灿的小瓜。我们忍不住上前摸摸,呵呵,瓜是真的。瓜棚边劳作的山里人说话了,过来看,那瓜就是在瓜棚里摘的。
进了瓜棚,环顾,哇,这里的瓜真奇怪。“蛇瓜”,如果不是瓜旁的标签写明了,我们还真以为是蛇悬挂在藤蔓上了,害得我差一点大叫着逃跑。“僧帽瓜”,拳头大小,那瓜的脸孔,很像僧人,头上戴着笠。“蝈蝈瓜”,也是小巧型的,瓜表面好像卧着一个个蝈蝈,突兀,欲飞。类似的,名字稀奇古怪的瓜,好多,让人瞠目。这一会儿,我忽然醒悟似地大呼小叫:快,谁拿相机了!拍照拍照!天哪!那四位,都和我一样的想法,居然都不带相机出来。还是第一次,大家一齐大叫后悔后悔。只好望瓜兴叹了。
瓜棚旁,花草挺奇异的。在QQ农场里见到的薰衣草,抢了大家的眼球,俯身,使劲嗅一嗅那味道,嗯,还真是资料上写的那种味儿。还有一小片害羞草,我们一个个都成了小孩子,伸手轻逗着害羞草,看它羞答答的闭合,要过十来分钟才回复打开叶子,我们都笑吟吟的。还有几种叫不出名字的,也没见过的花草,据说是新引进的,侍弄瓜棚的人,也不知道名字的。
热心的山里人说,这里是一个台湾老板开发的,这里的奇花异草,都是台湾引进的。这里已经开发五年了,你们往山里走,那里面好看。
里面好看,快走。前呼后拥的,我们前往山里。山里的路,没有柏油路水泥路,是清纯的白沙山路,看着都舒坦,忍不住脱下鞋,赤脚走在山间小路上。好歌的老同学,还边走边吼几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旁,有指示牌,有枝叶相连掩映下的羊肠小道森林隧道。有多久没走过这样的小道了?真的是久违了原始山路啊。我们每个人都欣欣然,“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返璞归真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脚下的小石阶,是黄色的石头砌成的,石头都是就地取材的。小路转弯拐角处,时而出现一个小亭子,木柱,茅屋顶,木凳木桌,有的还题名为:陶然亭。就这小亭,也敢叫“陶然亭”!山谷处,有水库碧波荡漾,有金鱼游泳,有木屋茶肆横跨水上。木棚,木桌,木凳,一应俱全。木头都是自然色,没有油漆过。
一个神情不俗的高个女子热心招呼我们免费品台湾草籽茶,草籽,倒在茶杯里,一点点溶解,变成果汁一样的糊状饮品,抿一口,味道很清爽。那女子一袭长裙落地,很飘逸,裙子花色是带有异域风情的。一会儿,她接了电话,急匆匆地离开去为客人导游去了。
见她走了,这里的一个负责接待的山里女说,这女的是台湾老板娘。台湾老板,在这里投资两千多万,买下两千多亩的山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这里算是山口接待站,你们快走吧,里面才好看的。于是,我们继续赶路,山路坡度挺缓的。去过泰山黄山后,走在这里,那简直是“走泥丸”了。
来到山顶,极目远望,满山遍野的果树,果实压弯了枝头。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大樱桃,桑葚,刚刚过季,路边的桑葚零零落落的还有紫红遗留枝头,可以采摘。苹果树,梨树,果子都套着各色小袋,不仔细看,远处的树上,更像繁花似锦珠光宝气的,一片汪洋了。惜缘,炮台,台湾风味自助餐,台湾风情谷,宝葫芦谷,低洼地,随处可见清泉,一路走,看,三个多小时,还没游遍。
临风而立,我很向往过一过这样的生活:
绿杨荫里小儿呼,落照西斜酒一壶。云卷云舒身外事,一船明月过山湖。
高岭处的观景台,我们见到了64岁的老板和老板娘。那台湾老板,T恤,休闲裤,裤子上沾泥带土的,一看就是刚劳作过的。看不出来一点台湾人的样子,看不出来印象里的老板那种盛气凌人的派头,倒是很像邻居家的老哥哥。我们的交谈,也像和邻居家老哥哥交谈一样,仿佛认识了很久。老板娘像老姐姐一样,乐盈盈地给家人泡茶,拿台湾小食品给我们吃。老板老板娘厚道,待人真诚。
于是,我们知道了,山里的石头含麦饭石,含量还很高。山庄的格局布置,都出自老板的谋划。山庄的一切一切,都很朴拙,朴拙到有点破旧的意境,朴拙到很原始的意境。我痴痴地想看见,山里特有的生活场景:
松风竹影绕篱笆,坳里村居三两家。鸡吠声喧迎远客,青藤枝上荡山娃。
可是, 山庄里,算上我们,一共有两帮游山的,太寂静了。“蝉叫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山路边,野花丛丛片片,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猴哥”指着那双飞的蝴蝶大叫:快看,哪一只是祝英台,哪一只是梁山伯?
哈哈,哈哈,一行人笑得东倒西歪,笑声差点把苹果震落。
我们相约,下次再来一定带相机,把这里的朴拙天然别致原始带回家去。
有句诗很好:“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距离我家五六十里的天一山庄,此刻,已经是我心里的“卧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