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4

[其他] 转发搜韵的一篇文章

[复制链接]

4602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8119
贡献
14437
金钱
28382
发表于 2021-7-22 18: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相逢一笑春 于 2021-7-22 20:22 编辑

转发搜韵的一篇文章
很多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提起笔的时候,写出来的诗句却总是有“语句不通”的问题,并且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句子不通顺。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诗词爱好者在写诗的时候,一方面能正确认识到律诗要合格律;但另一方面,又不免觉得要合格律很难,格律有时会“束缚”自己,因此在写作时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格律上,力求写出能够符合格律的诗句。
    在这种格律导向型写法的影响下,很多创作者往往没有明晰的写作思路,而是怎么写能符合格律规则就怎么写,为了合律无所不用其极,以至于常常忽略汉语的语法和文体的深层次写作要求。而在阅读的时候,又只关注诗词作品是否符合格律,而拒绝从诗词作品中揣摩学习用词、造句、立意、章法等技法。
    格律为导向写作思路不清晰这两大根源因素导致很多爱好者写出来的诗句存在语句不通的毛病。而一个连句子都写不通的人,却想通过诗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这可能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搜韵课堂的杨雪窗老师分析了非常多的当代诗词案例,总结出诗词爱好者“语句不通”的六大表现:
1.生造词
2.缩写不当
3.交代不明
4.逻辑意思不清楚,搭配不当
5.意脉衔接不连贯
6.前后矛盾
下面全广告被我删去。



130

主题

5169

帖子

2万

积分

副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琅琊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80
贡献
6017
金钱
733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2 21: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之受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2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8119
贡献
14437
金钱
2838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2 23: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一首诗是好诗还是坏诗,就看你能改掉几个字,并且比原句好。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改吗?无法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怎么改?这些都是无法改的千古绝唱。一字千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琅琊山诗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63
贡献
12811
金钱
1462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23 17:0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了,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11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