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2|回复: 5

近体避孤平与避三平尾的理论依据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6 0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16 13:23 编辑

元兢:
二、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庾信诗曰:“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

三、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赵执信:
执信尝问声调于王士祯,士祯靳不肯言,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因着为此书。其例古体诗五言重第三字,七言重第五字,而以上下二字消息之,大抵以三平为正格。
----------------------------------------------
在元兢的《诗髓脑》失传的状态下,赵执信对护腰与相承的描述就变成了这样。大体与元兢原话相符。所以他们二人是相互印证,故可证古体诗的调声三术是可信的。“执信乃发唐人诸集,排比钩稽,竟得其法,因着为此书。"赵执信考察的是当时存世的唐代的其它书籍,整理的声调谱。

《声调谱》先介绍的是古体的调声之法,后介绍的是近体的调声之法。所以所谓的拗救实际上就是调声。近体的调声之法是参照古体的调声之法而得来的。

古体“大抵以三平为正格”,既然古体以三平为正格,那么近体就不能再以三平为正格了。所以近体要避三平,以示与古体的区别。

另外,古体不厌孤平,厌孤仄。这个赵执信也讲过,具体待考。古风多是仄韵尾,突出仄韵。那么近体为示区别,要去救孤平而不去救孤仄。

古体的调声术本身就被视为正格。近体因为已经有了正格,故其调声术(拗救)被视为拗格。





1854

主题

8158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9
贡献
7691
金钱
159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6 15: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那么多,孤平,三平,在声律上都没有问题。之所以要忌,是因为不愿用旧句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4

主题

8158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9
贡献
7691
金钱
159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6 15: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好比说律诗中要忌用成语,熟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4

主题

8158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9
贡献
7691
金钱
159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6 15: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1-7-16 15:10 编辑

其实在律诗,或近体中,用成语,熟语,没什么不好,应根据个人爱好或习惯而定。
是否用孤平,三平,也应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4

主题

8158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9
贡献
7691
金钱
1591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6 15: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五,二四六,即讲创新,又讲继承,就好比要讲政策的连续性,是正确的。任何否定一三五,二四六,添加一些附加条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点评

人人都按照正律、变律写就没有这些问题。但是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有人违律又不是全违,这怎么办?于是拗救理论才会产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6 1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1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6 15:14
一三五,二四六,即讲创新,又讲继承,就好比要讲政策的连续性,是正确的。任何否定一三五,二四六,添加一 ...

人人都按照正律、变律写就没有这些问题。但是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有人违律又不是全违,这怎么办?于是拗救理论才会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09: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