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5-6-22
威望2573
金钱11911
贡献8110
金牌会员
 
威望- 2573 点
贡献- 8110 次
金钱- 11911 枚

|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12-1 14:31 编辑
元兢调声三术的护腰,相承就是拗救理论的鼻祖。
赵执信在他的著作里提到过三平相承等相关内容。赵执信时代正是文镜秘府论所提到的相关诗论书目失传的时代,他怎么会知道三平相承的?是通过诗门口口相传得来的,这就与文镜秘府论中的《诗髓脑》等相互印证。
由此可以证明赵执信的拗救理论是有传承的,不是凭空捏造的。
赵执信的拗救理论只是长期因口口相传缺乏系统性总结,需要修正,如观反对全盘否定。
沈宋律的二四六分明是受元兢的单换头启发推导来的,正格是受双换头启发推导出来的,拗救理论是受护腰,相承启发创制的。
沈宋当时为何没有专著?因为沈宋律原创性差,当时近体已经成型,水到渠成,呼之欲出。沈宋只是以官员身份倡导就可以了,故不好意思出专著。元兢当时是“犯臣”身份,不好提及他,故低调处理。
所以,凡是质疑拗救理论的人都是无知。
如观认为,救孤平的原旨是“平不令单”,后来实践中发展为只在对句论。并且救孤平又被赋与护主救驾的政治寓意,故而唐代诗人再违律也要救孤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