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3|回复: 8

元兢是近体、拗救理论的鼻祖,避孤平与三平尾的原因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5 08: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12-1 14:31 编辑

元兢调声三术的护腰,相承就是拗救理论的鼻祖。

赵执信在他的著作里提到过三平相承等相关内容。赵执信时代正是文镜秘府论所提到的相关诗论书目失传的时代,他怎么会知道三平相承的?是通过诗门口口相传得来的,这就与文镜秘府论中的《诗髓脑》等相互印证。

由此可以证明赵执信的拗救理论是有传承的,不是凭空捏造的。

赵执信的拗救理论只是长期因口口相传缺乏系统性总结,需要修正,如观反对全盘否定。

沈宋律的二四六分明是受元兢的单换头启发推导来的,正格是受双换头启发推导出来的,拗救理论是受护腰,相承启发创制的。

沈宋当时为何没有专著?因为沈宋律原创性差,当时近体已经成型,水到渠成,呼之欲出。沈宋只是以官员身份倡导就可以了,故不好意思出专著。元兢当时是“犯臣”身份,不好提及他,故低调处理。

所以,凡是质疑拗救理论的人都是无知。

如观认为,救孤平的原旨是“平不令单”,后来实践中发展为只在对句论。并且救孤平又被赋与护主救驾的政治寓意,故而唐代诗人再违律也要救孤平。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5 09: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宋律原创性差,
       具体差在哪里。

点评

沈宋当时既要吸收元兢的理论,又要与“犯臣”元兢尽量划清界限。当时是处于一个两难境地。 故而一切都尽量要低调处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5 09:50
沈约的孙女,元兢本人,李世民等一大批诗人都写过标准的沈宋体。只不过当时没有占主导而已。 所以沈宋律原创性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5 0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5 09: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5 09:27
沈宋律原创性差,
       具体差在哪里。

沈约的孙女,元兢本人,李世民等一大批诗人都写过标准的沈宋体。只不过当时没有占主导而已。

所以沈宋律原创性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5 09: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5 09:27
沈宋律原创性差,
       具体差在哪里。

沈宋当时既要吸收元兢的理论,又要与“犯臣”元兢尽量划清界限。当时是处于一个两难境地。

故而一切都尽量要低调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6 15: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拗救理论,无非是把一些借签或参考格律写成的诗,也当作近体或律诗,并从中总结出出宽对严,前拗后救的学说,不宜提倡。

点评

民间那样写写就算了,也管不了。但是诗赛应规范,统一格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6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6 18: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6 15:33
所谓拗救理论,无非是把一些借签或参考格律写成的诗,也当作近体或律诗,并从中总结出出宽对严,前拗后救的 ...

民间那样写写就算了,也管不了。但是诗赛应规范,统一格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17 1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兢真的是近体、拗救理论的鼻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3

主题

8156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26
贡献
7688
金钱
1591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17 20: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3-3-17 20:13 编辑

无非是翻陈年流水帐罢了。
唐人的孤平说,三平说都不能否定格律。
135 ,246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修正作用。 应以格律为准,而不是以唐人的说法,做法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3-17 2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兢时格律诗处于何种情况?说鼻祖恐怕不当,顶多萌芽。甚至萌芽都没有。护腰与拗救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