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1

诗律与诗体的区别与关系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3 13: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14 01:02 编辑

格律不是由具体某个人创造的,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史上有几个格律的总结者,

一、沈约
二、元兢
三、沈佺期宋之问,真空、王士祯赵执信

注意,他们只是总结者、倡导者、推动者。原创者是劳动人民。“古风律”是谁创的?连个代表人物也确认不了了。

真空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王士祯、赵执信论孤平,他们是对沈宋律的一个总结。沈宋律没有具体的著作、文献,只能从诗例上来证明,真空,赵、王是对沈宋律的一个补充。故而他们是一个体系。

下面再说说诗律与诗体的关系:

诗律是诗体的内核,诗体是诗律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述的那些人是各自诗律的代表人物。

诗律只是提出了一些主张,但是要真正地被大家接受,真正被广泛用于实践创作,才能表现为诗体。

沈约的四声八病,在真正的现实创作中,它的诗体的形成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永明体的典型诗例其实非常少,这就说明沈约律在真正推广实践中不是很成功的,尽管它很有道理,但同时执行起来也太繁琐。

沈约律的内核对永明体的推动不是很成功。元兢律就更不用说,元兢体在诗体史上的地位好比是王莽与刘秀之间的更始帝,很尴尬。

永明体、元兢体虽然在诗体发展史上没有什么地位,但是沈约律、元兢律在诗律史上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沈约论对、元兢论粘。这可是被沈宋律所继承。沈约律的八病后世的诗人还是在尽量去避免的。元兢的相承、护腰是后世拗救理论的鼻祖。

所以,沈约、元兢虽然从诗体上说是昙花一现,但是从诗律的角度上说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诗人违律,无论怎么违反一般还是要守粘对的。这就是沈约律、元兢律对诗体发展的巨大贡献。

所以如观告诫现代学者,研究格律一定要注意诗律与诗体的区分,否则你的大脑就是一团浆糊。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还在那里五十步笑百步地去笑话别人。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1-7-13 18: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说法,永远是一团乱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