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66|回复: 3

【孔雀东南飞】句式析2021.07.13重订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7-13 06: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1-7-13 06:55 编辑

【孔雀东南飞】句式析2021.07.13重订
人或言,有些拗句或非律句为古诗句,误也。五言句式仅32式,汉代古诗【孔雀东南飞】一诗囊括而尽,哪句不是古诗句?
五言诗句其节凑为二三(221212)句式,不包括词之特色句,(如一四句式)计有32式。
自唐律诗兴起,择古诗句中合诗法之句为律句,并非创新句也。
律句分为正律句及拗律句,律句之外的拗句为非律句也。
唐人制律句至简也,依白居易诗论:正律句为:五言为二四不同,二九对避,又避下三连声病。七言为:二四不同,二六对避,又避下三连声病。则不承认失替句及三仄尾和三平尾句。用后人概括为正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另依唐人诗论“调声术”其一“双换头论”強调一联中上下句第一字应平仄不同,但允许同平,不能同仄,已避免失粘。
唐人论诗,所有不合律句通称失粘,沒有孤平孤仄之论。而双换头最善,即不犯任何病。
“调声术”其二要求五言第三字平仄相反,第三字,句之腰也,称之“护腰术”。
“调声术”其三要求,上句仄声多,下句必拗第三字仄为平上承或下承。称之“相承术”
如三平上承联:仄仄仄平仄,下句必为四平“平平平仄平”句上承;或三平句“仄平平仄平”。
三平下承联: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三平下承术強调尾三连平救尾三连仄。王力先生之论不合唐人诗法也。
王力先生论诗言平仄两两相替,古人诗多如此,但并未有典证。是今律也。
王力先生诗论律句仅四句,其它均为拗句(拗律句及非律句),拗句支持仄脚失替句(大拗句及特拗句),不支持仄平脚孤平句,不支持平收特拗句和拗极句,并视孤平句及三平尾为大忌。也与唐人诗论与创作相悖。
王力先生云:救然后律,即视被救之拗句等同律句
律诗并非完合排斥非律句及未救之大拗句入诗。王力先生云,拗句(非律句及未救之大拗句)多于三句则为古风式律诗(五律七律),若用之于绝句,则多于一句为古风式律诗。故偶尔见非律句入律诗,断不必大惊小怪,竞而怀疑律诗理论。
【孔雀东南飞】作者:佚名西汉·357*5=1785
诗句命名依格律诗理论可命名如下:
.
【仄仄/平平/仄】系列116
此句式称作仄起仄收句。解镫式句型(221)。有下列八式:
1.标律句。仄仄/平平//--正格 18 18/116=11.2%
2.小拗句。平仄/平平//--仄收单仄句 8   8/116=6.9%
3等律句。平仄/仄平//--单仄单平互救句 8   8/116=6.9%
4.大拗句。仄仄/仄平//--单平句王力诗论中的小拗句 20   20/116=17.2%
5.大拗句。仄仄/平仄//--单平、失替句 18    18/116=15.5%
6.大拗句。平仄/平仄//--单仄、单平、失替句 5    5/116=4.3%
7.大拗句。平仄仄仄仄/--后四连仄句 22    22/116=19%
8.大拗句。仄仄/仄仄//-五连仄句 17   17/116=14.7%
二.
【平平/仄仄/平】系列51
此句式称作平起平收句。解镫式句型(221)。可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平平仄仄平/正格句7   7/51=13.7%
2.小拗句。平平平仄平/单仄句。此句式多用于拗句他救 6   6/51=11.8%
3.等律句。仄平平仄平/单平单仄互救句 8   8/51=15.7%
4.大拗句。仄平仄仄平/平收单平句王力诗论中的孤平句 2   2/51=3.9%
5.非律句。平平平平平/五连平失替句1    1/51=1.9%
6.非律句。仄平仄平平/单平、单仄失替句 10   10/51=19.6%
7.非律句。仄平平平平/尾四连平,失替句10   10/51=19.6%
8.非律句。平平仄平平/单仄失替句 7   7/51=13.7%
三.
【平平//仄仄】系列 56
属平起仄收句。撷腰式句型(212)他可以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平平平仄仄/正格 6   6/56=10.7%
2.准律句。仄平平仄仄/-孤平拗救句6   6/56=10.7%
3.等律句。平平仄平仄/--特定拗句12   12/56=21.4%
4.小拗句。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句 12   12/56=21.4%
5.大拗句。仄平仄平仄/孤平特拗句 8   8/56=14.3%
6.大拗句。仄平仄仄仄/孤平三仄尾句 8   8/56=14.3%
7.非律句。仄平平平仄/单平。单仄失替 3   3/56=5.3%
8.非律句。平平平平仄/四连平。单仄失替 1   1/56=1.8%
【仄仄//平平】系列 135
属仄起平收句式。撷腰式句型(212)他可以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仄仄仄平平/--正格 39   39/212=18.4%
2.准律句。平仄仄平平/--孤仄拗救句 18   18/212=8.5%
3.小拗句。仄仄平平平/三平尾句21   21/212=10%
4.非律句。平仄仄仄平/单仄失替句 11   11/212=5.2%
5.非律句。仄仄仄仄平/四连仄。单平失替句 19   19/212=9%
6.非律句。平仄平平平/单仄三平尾句5   5/212=2.36%
7.非律句。平仄平仄平/--单仄。单平失替句 5   5/212=2.36%
8.等律句。仄仄平仄平/--单平。失替句 (平收特拗句)17   17/212=8%·
......
用句排序表
1.标律句。仄仄//平平/正格 39   39/357=18.4%
2.大拗句。平仄/仄仄//四连仄句 22    22/357=19%
3.小拗句。仄仄//平平/三平尾句21   21/357=10%
4.大拗句。仄仄/仄平//单平句 20   20/357=17.2%
5.非律句。仄仄//仄平/四连仄。单平失替句 19   19/357=9%
6.标律句。仄仄/平平//正格 18 18/357=11.2%
7.大拗句。仄仄/平仄//单平、失替句 18    18/357=15.5%
8.准律句。平仄//平平/孤仄拗救句 18   18/357=8.5%
9.大拗句。仄仄/仄仄//-五连仄句 17   17/357=14.7%
10.等律句。仄仄//仄平/单平。失替句 17   17/357=8%
11.等律句。平平//平仄/特定拗句。12   12/357=21.4%
12.小拗句。平平//仄仄/三仄尾句 12   12/357=21.4%
13.非律句。平仄//仄平/单仄失替句 11   11/357=5.2%
14.非律句。仄平/仄平//单平、单仄失替句 10   10/357=19.6%
15.非律句。仄平/平平//尾四连平,失替句10   10/357=19.6%
16.小拗句。平仄/平平//仄收单仄句 8   8/357=6.9%
17等律句。平仄/仄平//单仄单平互救句 8   8/357=6.9%
18.等律句。仄平/平仄//单平单仄互救句 8   8/357=15.7%
19.大拗句。仄平//平仄/孤平特拗句 8   8/357=14.3%
20.大拗句。仄平//仄仄/孤平三仄尾句 8   8/357=14.3%
21.标律句。平平/仄仄//正格句7   7/357=13.7%
22.非律句。平平/仄平//单仄失替句 7   7/357=13.7%
23.小拗句。平平/平仄//单仄句 6   6/357=11.8%
24.标律句。平平//仄仄/正格 6   6/357=10.7%
25.准律句。仄平/平仄//-孤平拗救句6   6/357=10.7%
26.拗极句。平仄//平平/单仄三平尾句5   5/357=2.36%
27.拗极句。平仄/平仄//单仄。单平失替句 5   5/357=2.36%
28.大拗句。平仄/平仄//单仄、单平、失替句 5    5/357=4.3%
29.大拗句。仄平/仄仄//平收单平句 2   2/357=3.9%
30.非律句。仄平//平仄/单平。单仄失替 3   3/357=5.3%
31.非律句。平平/平平//五连平失替句1    1/357=1.9%
32.非律句。平平//平仄/四连平。单仄失替 1   1/357=1.8%
。。。
[孔雀东南飞句式析
诗句命名依格律诗理论可命名如下:
.
仄仄/平平/116
此句式称作仄起仄收句。解镫式句型(221)。有下列八式:
1.标律句。仄仄/平平//--正格 18   18/116=11.2%
十七为君妇。妾不堪驱使。会不相从许。慎勿违吾语。
往昔初阳岁。奉事循公姥。念母劳家里。泪落连珠子。
且暂还家去。说有兰家女。否泰如天地。出置前窗下。
果不如先愿。府吏还家去。贵贱情何薄。渐见愁煎迫。
奄奄黄昏后。踯躅青骢马。
。。。
2.小拗句。平仄/平平//--仄收单仄句 8   8/116=6.9%
还必相迎取。腰若流纨素。今日还家去。今日违情义。
明日来迎汝。移我琉璃榻。中有双飞鸟。婀娜随风转。
。。。
3小拗句。平仄/仄平//--单仄单平互救句 8   8/116=6.9%
吾意久怀忿。吾已失恩义。仍更被驱遣。兼愧贵家子。
今日被驱遣。蒲苇一时纫。零泪应声落。交语速装束。
。。。
4.大拗句。仄仄/仄平//--单平句王力诗论中的小拗句 20   20/116=17.2%
始尔未为久。便可白公姥。哽咽不能语。以此下心意。
足下蹑丝履。却与小姑别。故作不良计。汝是大家子。
窈窕艳城郭。我命绝今日。自可断来信。不得便相许。
不嫁义郎体。处分适兄意。六合正相应。泪落便如泻。
左手持刀尺。府吏谓新妇。仕宦于台阁。未至二三里。
。。。
5.大拗句。仄仄/平仄//--单平、失替句 18    18/116=15.5%
结发同枕席。此妇无礼节。府吏长跪告。小子无所畏。
再拜还入户。昼夜勤作息。耳著明月珰。本自无教训。
隐隐何甸甸。杂彩三百匹。女子先有誓。阿女含泪答。
府吏闻此变。我有亲父母。执手分道去。四体康且直。
慎勿为妇死。府吏闻此事。
。。。
6.大拗句。平仄/平仄//--单仄、单平、失替句 5    5/116=4.3%
君既为府吏。儿实无罪过。良吉三十日。磐石方且厚。
新妇车在后。
大拗句--必求下句拗救的句式
。。。
7.大拗句。平仄仄仄仄/--后四连仄句 22    22/116=19%
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何敢助妇语。新妇谓府吏。人贱物亦鄙。生小出野里。
俱会大道口。新妇谓府吏。君既若见录。年始十八九。
贫贱有此女。先嫁得府吏。虽与府吏要。今已二十七。
青雀白鹄舫。新妇谓府吏。同是被逼迫。三日断五匹。
何意致不厚。初七及下九。
。。。
8.大拗句。仄仄/仄仄//-五连仄句 17   17/116=14.7%
夜夜不得息。幸复得此妇。阿母谓府吏。逼迫有阿母。
物物各自异。阿母怒不止。恐不任我意。阿母大拊掌。
十七遣汝嫁。阿母谓阿女。幸可广问讯。既欲结大义。
诺诺复尔尔。便利此月内。阿母谓阿女。便复在旦夕。
作计乃尔立。
。。。。。。
·二.
平平/仄仄/平。51
此句式称作平起平收句。解镫式句型(221)。可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平平仄仄平/正格句7   7/51=13.7%
非为织作迟。徐徐更谓之。言谈大有缘。金车玉作轮。
朝成绣夹裙。因求假暂归。行人驻足听。
。。。
2.小拗句。平平平仄平/单仄句此句式多用于拗句他救 6   6/51=11.8%
心中常苦悲。徒留无所施。伶俜萦苦辛。于今无会因。
流苏金镂鞍。心知长别离。
。。。
3.小拗句。仄平平仄平/单平单仄互救句拗句他救 8   8/51=15.7%
及时相遣归。谢家来贵门。谓言无誓违。不迎而自归。
便言多令才。又非君所详。勿违今日言。仰头相向鸣。
。。。
4.大拗句。仄平仄仄平/平收单平句王力诗论中的孤平句 2   2/51=3.9%
不图子自归。手巾掩口啼。
。。。
5.非律句。平平平平平/五连平失替句1    1/51=1.9%
兰芝初还时
。。。
6.非律句。仄平仄平平/单平、单仄失替句 10   10/51=19.6%
大人故嫌迟。指如削葱根。小姑始扶床。性行暴如雷。
入门上家堂。府君得闻之。阿兄得闻之。贺卿得高迁。
举身赴清池。戒之慎勿忘。
。。。
7.非律句。仄平平平平/尾四连平,失替句10   10/51=19.6%
女行无偏斜。口如含朱丹。感君区区怀。二情同依依。
遣丞为媒人。怅然心中烦。晚成单罗衫。自名为鸳鸯。
自名秦罗敷。何意致不厚。
。。。
8.非律句。平平仄平平/单仄失替句 7   7/51=13.7%
君家妇难为。何言复来还。愁思出门啼。摧藏马悲哀。
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葳蕤自生光
。。。
·三.
平平//仄仄 56
属平起仄收句。撷腰式句型(212)他可以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平平平仄仄/正格 6   6/56=10.7%
兰芝惭阿母。赍钱三百万。君还何所望。寒风摧树木。
徘徊庭树下。枝枝相覆盖。
。。。
2.准律句。仄平平仄仄/-孤平拗救句6   6/56=10.7%
十三能织素。谓言无罪过。小姑如我长。十三教汝织。
汝今何罪过。两家求合葬。
。。。
3.小拗句。平平仄平仄/--特定拗句。12   12/56=21.4%
鸡鸣入机织。黄泉共为友。东家有贤女。勤心养公姥。
君当作磐石。还家十余日。兰芝仰头答。媒人下床去。
心中大欢喜。黄泉下相见。东家有贤女。东西植松柏。
。。。
4.小拗句。平平仄仄仄/三仄尾句 12   12/56=21.4%
槌床便大怒。吾今且报府。红罗复斗帐。箱帘六七十。
鸡鸣外欲曙。纤纤作细步。低头共耳语。吾今且赴府。
媒人去数日。从人四五百。卿当日胜贵。生人作死别。
。。。
5.大拗句。仄平仄平仄/孤平特拗句 8   8/56=14.3%
可怜体无比。举言谓新妇。不堪母驱使。誓天不相负。
妾当作蒲苇。不堪吏人妇。谢家事夫婿。揽裙脱丝履。
。。。
6.大拗句。仄平仄仄仄/孤平三仄尾句 8   8/56=14.3%
上堂拜阿母。伏惟启阿母。自君别我后。上堂拜阿母。
转头向户里。举言谓阿妹。下官奉使命。莫令事不举。
。。。
7.非律句。仄平平平仄/单平。单仄失替 3   3/56=5.3%
出门登车去。怅然遥相望。命如南山石。
。。。
8.非律句。平平平平仄/衰颜甘屏迹--四连平。单仄失替 1   1/56=1.8%
时时为安慰。
。。。。。。
仄仄//平平 135
属仄起平收句式。撷腰式句型(212)他可以演变成下列八式:
1.标律句。仄仄仄平平/--正格 39   39/212=18.4%
五里一徘徊。十四学裁衣。十六诵诗书。府吏得闻之。
共事二三年。举动自专由。阿母得闻之。府吏默无声。
我自不驱卿。妾有绣腰襦。种种在其中。久久莫相忘。
昔作女儿时。涕落百余行。下马入车中。不久望君来。
阿母大悲摧。县令遣媒来。窈窕世无双。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阿母白媒人。岂合令郎君。有此令郎君。
阿母谢媒人。后嫁得郎君。便可作婚姻。视历复开书。
适得府君书。阿女默无声。右手执绫罗。举手拍马鞍。
以我应他人。可以卒千年。念与世间辞。阿母得闻之。
左右种梧桐。寡妇起彷徨。汝可去应之
。。。
2.准律句。平仄仄平平/--孤仄拗救句 18   18/212=8.5%
何乃太区区。卿但暂还家。留待作遗施。新妇起严妆。
嬉戏莫相忘。蒲苇纫如丝。其往欲何云。渠会永无缘。
卿可去成婚。嗟叹使心伤。吾独向黄泉。今日大风寒。
新妇入青庐。云有第三郎。交广市鲑珍。何不作衣裳。
知是故人来。精妙世无双。
。。。
3.大拗句。仄仄平平平/三平尾句21   21/212=10%
孔雀东南飞。十五弹箜篌。贱妾留空房。不久当归还。
勿复重纷纭。绿碧青丝绳。好自相扶将。不久当还归。
举手长劳劳。进退无颜仪。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
始适还家门。理实如兄言。络绎如浮云。蹑履相逢迎。
各各还家门。自挂东南枝。合葬华山傍。叶叶相交通。
四角垂香囊。
。。。
4.非律句。平仄仄仄平/单仄失替句 11   11/212=5.2%
头上玳瑁光。人事不可量。何意出此言。君尔妾亦然。
千万不复全。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还部白府君。新妇识马声。多谢后世人。
。。。
5.非律句。仄仄仄仄平/四连仄。单平失替句 19   19/212=9%
汝岂得自由。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进止敢自专。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府吏马在前。晻晻日欲暝。
供养卒大恩。结誓不别离。令母在后单。勿复怨鬼神。
府吏再拜还。夜夜达五更。老姥岂敢言。那得自任专。
便作旦夕间。恨恨那可论。直说太守家。
6.非律句。平仄平平平/单仄三平尾句5   5/212=2.36%
中道还兄门。皆用青丝穿。长叹空房中。新妇初来时。
魂去尸长留。
。。。
7.非律句。平仄平仄平/--单仄。单平失替句 5   5/212=2.36%
相见常日稀。磐石无转移。登即相许和。寻遣丞请还。
其日牛马嘶。
。。。
8.平收特拗句。仄仄平仄平/--单平。失替句 17   17/212=8%·
守节情不移。阿母为汝求。不足迎后人。受母钱帛多。
誓不相隔卿。我有亲父兄。逆以煎我怀。十六知礼仪。
郁郁登郡门。主簿通语言。故遣来贵门。作计何不量。
足以荣汝身。四角龙子幡。逼迫兼弟兄。阿母为汝求。
寂寂人定初。
。。。
附二:
孔雀东南飞共计357
作者:佚名两汉·357*5=1785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
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
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
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
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
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
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
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
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
"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
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
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744

帖子

4095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理论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92
贡献
1038
金钱
1729
发表于 2021-7-13 15: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21: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文章再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0 09: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