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5|回复: 11

关于尚书之尚字读音辨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7-12 02: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1-7-12 23:41 编辑

关于尚书之尚字读音辨。2021.07.12
尚书,古书名。其尚通上,其音作上。
尚书,古官名。尚,平声。
选了唐宋律诗含尚书一词在句尾诗计32首。其中尚若读仄,则为非律句了。故尚书一词处在一三五位置非犯孤平。(例多不举)
句例:
妙略多推霍骠骑,能文独见沈尚书。 唐·韩翃
莲府望高秦御史,柳营官重汉尚书。 唐·薛逢
衔命出尚书,新恩换使车。 唐·刘禹锡
韦公八十馀,位至六尚书。 唐·刘禹锡
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 唐·刘禹锡
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 唐·白居易
醉傅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 唐·白居易
唯是名衔人不会,毗耶长者白尚书。 唐·白居易
处处侯门可曳裾,人人争事蜀尚书。 韦兵曹臧文 唐·元稹
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唐·李商隐
旧将已成三仆射,老身犹是六尚书。唐·薛能
昔冠北门诸学士,今先南省六尚书。 唐末宋初·李昉
辇下十年前进士,省中四品次尚书。宋·李至
西掖永怀王阁老⑴,北门堪叹扈尚书⑵。 宋·王禹偁
比并合饶皮博士,形相偏属薛尚书。宋·林逋
樽味阻陪曹相国,带围空老沈尚书⑵。宋·宋庠
多愁庾开府,苦瘦沈尚书。 宋·宋祁
赋成谁见忆,唯是沈尚书。 宋·宋祁
解组便为闲处士,新花莫笑病尚书。宋·欧阳修
名霸者来为御史,姓关人去作尚书。宋·文同
礼贤齐相国(自注:平仲。),爱客郑尚书宋·刘攽
顾我言非韩吏部,多公节似孔尚书。宋·范祖禹
怕草侵陵为剪除,新诗应笑病尚书宋·陆佃
省中何必就尚书,且向新桥一振裾。宋·陆佃
铁冠真御史,革履旧尚书。宋·范成大
后日沙堤新宰相,当年革履旧尚书。宋·范成大
众推真学士,上念老尚书。宋·楼钥
已矣空求真学士,伤哉閒杀老尚书。宋·楼钥
身名俱泰老尚书,叱驭宁辞万里途。宋·楼钥
单传合上相,小却但尚书。宋·叶适
岩岩萧太傅,謇謇郑尚书。宋·叶适
翰林真学士,吏部老尚书。宋·舒岳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发表于 2021-7-12 03: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鹗飞 于 2021-7-12 03:36 编辑

"其中尚若读仄,则为非律句了。故尚书一词处在二四位置非犯孤平。"

唐朝诗人恐怕不知道孤平这个词, 也不会按今人总结的律写诗的。

其中尚若读仄,则为后人所谓的非律句了,这没有问题。

应该看佩文韵府书里(或更老的韵书里的)关于尚的注释。如能找到是平声的解释,大家都会服的。

我看到的佩文韵府里的解释,是仄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发表于 2021-7-12 03: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尚若读仄,则为后人所谓的非律句了,这没有问题。

比如这句: 能文独见沈尚书
如果把尚按仄声:
平平仄仄中仄平 (所谓的非律句)

照样可以有很多诗句(随便找):

君王掌上容一人。元稹
平平仄仄平仄平,

高低遶郭滯秋花。杜牧
平平仄仄仄平平,

風吹積雪銷太行。歐陽修
平平仄仄平仄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74

帖子

4223

积分

高级会员

一壶诗梦版主

Rank: 4

威望
657
贡献
889
金钱
1736
发表于 2021-7-12 06: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先生辛苦了,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1-7-12 12: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做,有些【削足适履】之嫌。

汉字读音的演变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音韵学语音学汉字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结合一起。

尚书,无论作为官名,或者儒经书名,出现的时间,远比人们发现四声声调【平仄】一语的时间更古老。

无论官名或书名,均作去声,漾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21-7-12 23: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这句: 能文独见沈尚书
如果把尚按仄声:
平平仄仄中仄平 (所谓的非律句)。

辨识多音多义字是诗者应掌捱的基本功。
能文独见沈尚书。平平仄仄仄平平,标律句也

若读仄声,平平仄仄仄仄平。非律句也。
沈:姓也。读如沈阳之沈,上声。
沈:古通沉。即沉浮之沉。平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21-7-12 23: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举尚在六字位置,因二四六分明之故,若将我举之诗例尚字读作仄声,都变戓非律句了!难道这些唐宋大家均是南郭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3 00: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平仄的32种,怎么算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4

主题

825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294
贡献
7790
金钱
161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3 06: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2x1x2x1x2x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发表于 2021-7-13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鹗飞 于 2021-7-13 10:26 编辑

很奇怪的话:
"辨识多音多义字是诗者应掌捱的基本功。
能文独见沈尚书。平平仄仄仄平平,标律句也"

沈字位置上的字,可平可仄。

你那个所谓的“非律句” ,我看和实际众多的律诗矛盾。

看下列诗例,按你肯定是出律,不是律诗,可是 慶湖遺老詩集巻七 书里明白无误写着:近體詩
寄李趙二友生 宋·賀鑄 七言律詩
東風掠地百草青,顛毛餘幾今星星。
平平仄仄仄仄平
長年嬰疾斷還往,無處避愁徒醉醒。
聯馬尋芳狹斜道,銜舟待月滄浪亭。
遥輸此興二公子,漲海未應沈一萍。

这样的所谓“非律句” 在古人的 “律” 诗里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5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3 1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平水韵只注仄声。实际“尚”应注【通】,即平仄均可。例:
仄读:

送韦商州弼 唐·沈佺期

会府应文昌,商山镇国阳。
闻君监郡史,暂罢尚书郎。

平读:
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 唐·杨巨源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持麈尾 璠玙 庚尚书
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
闻寻周触士,知伴庾尚书。尚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楼主| 发表于 2021-7-13 17: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引一三五,因易起三平尾,孤平之争。而笫六字无可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0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