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5|回复: 0

孤平与夹平的关系,救孤平的政治寓意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1 23: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11 23:13 编辑

正律没有“平不令单”,孤平应是在创变律过程中产生的“课题”。

从音律角度上说,救孤平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突出近体平声主导的特色,二是使音律继续保持和谐。“平不令单”的原旨应该是不允许任何夹平出现。

后来受到“出句从宽,对句从严”的影响,部分诗人只在对句救,出句不救,渐成风气。出句不救的孤平称为小拗,所有无法救的夹平称为大拗。古代的诗律与诗体,理论与实践是逐渐磨合而成的,因此学术名词是一直处于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模糊状态。

如观认为,孤平本是指所有夹平,这是原旨。但是为了屈从与权宜解说小拗、大拗,孤平才仅指在对句二、四节奏点上,有本句拗救余地而未救的夹平。夹平是指不在二、四节奏点上,连本句拗救的余地都没有的单平,是因大拗而产生的,所以其实性质更为严重。

如观认为,孤平从指所有的夹平,最后退缩到只在对句论,是一步步向诗体退化现实妥协的结果。但是底线是必须在对句要论,这是被赋有政治寓意的,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那就是,在对句救孤平有护主救驾的政治寓意。

古代皇帝自称“朕”,但也经常自称“孤”、“寡人”。贵而无位、高不胜寒。这是一个反问句,意为问群臣、问子民,你们究竟谁是真正与我是一条心的人呢?所以救孤平便有此寓意。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正律被侵蚀了,阵形乱了,平声韵句的“孤”平落单了,此时谁来护主救驾呢?所以,唐代近体诗,格律宁可不守,但是“孤”平必救。

及至宋,有年代久远失传的因素,加之王安石废诗词进科考,诗词远离“上层建筑”,加上明代的真空律一搅合,孤平句诗例明显增多。到了清代,经过赵、王避孤平的再教育,孤平句诗例才又猛然减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