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1|回复: 1

诗韵的科学性时代性习惯性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1 09: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韵的科学性时代性习惯性

      诗之韵,首先,它是科学的。韵产生于一种语言的语音相谐,它是自然的,没有任何免强的因素参与的。例如诗经的韵,楚词的韵。只要作者是按自己的语音入韵的,这韵的构成就是科学的。然而,自从诗这种韵文发展到国家层面引起上层建筑重视之后,韵书就因之而产生了。因为国家这个范围大了之后,各地的语音就有差别了,又由于语音的差别必然带来韵音的差别,因而就需要所谓的韵书来强行规定韵音的一致,这诗韵就从科学性转入人为性了。从此,一首诗,甲地读来是押韵的,乙地读来也许就很别扭,但别扭也得认为它是合理的。
   然而某个韵书的编成,首先它是根据某个时代某个地域的语音为准绳的。这地域往往是以某个政治中心的语言为标准的。中国的六朝时期,是论汉语四声蜂起的年代,所产生的韵书之韵音则不尽相同。到了隋代中国分久必合的大统一时代,就有陆法言的《切韵》一书产生。切韵为了照顾六朝的各地韵书,把韵部分得很细,以求得各地语音都能照顾。但这分得很细的多至193韵的切韵,却不适合写诗,因为一个具体的作者,他的语音不可能达到193韵,好比他分不清先、仙之别,阳、唐之别。但他不能不写诗,他就依前人用过的韵以习惯的方式继承下来,这就是唐人诗韵。即后来的平水韵。
   律诗产生于唐朝,但它的用韵却是六朝永明体诗用韵的继承。我们称这为用韵的习惯性。到了宋代,词的创作风行了,产生了词的用韵,这就是词韵的时代性。到了元朝,时音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中原音韵》产生了。但由于诗人的习惯性,诗只能用诗韵即平水韵,词只能用词韵即词林正韵,曲却只能依曲韵即中原音韵。



51

主题

1532

帖子

558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10
贡献
1640
金钱
1997
发表于 2021-7-18 11: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十年前的观点,经年不易啊!
既如此,为何就不能今日普通话?
来这里,感觉 不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5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