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41|回复: 45

关于律诗对仗的误区

[复制链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发表于 2021-7-10 0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鹗飞 于 2021-7-15 23:22 编辑

关于律诗对仗的误区
一 引言
这里说的律诗,指八句律诗,不包括排律,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和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一二两句叫首联,三四两句叫颔联(也叫次联),五六两句叫颈联(也称警联),最后两句叫尾联(也叫末联)。一首律诗,好比一个人的整体,从上到下,首,下巴,脖子,尾,必须是一个有机体,是完备的。

关于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对仗,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首联和尾联不必对仗。中间两联,即颔联两句和颈联两句要求对仗。并把此定为规矩。比如龚炳孙先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及研究员)在文献1的序中这样说:“七言律诗由七言八句组成,中四句为骈偶句,必用对仗。而首尾四句则无须。”一些中学和大学教科书上也这样说: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诗词津梁一书中甚至这样说:”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 。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这样说:”律诗有三个要素:第二是对仗合律,中两联必须讲对仗。” 注意这里用的词是“必须”。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中华书局,2014.3)一书中这样说:“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注意这里用的词不是“必须”了。

实际上,五律和七律中,可以看到的诗例,有四联都不对仗的,有仅一联对仗的,有两联对仗的,有三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对仗的 (见文献(2)。

因此说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是片面的。只不过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律诗比较常见而已,但不能当成唯一的规则。下面用一些诗例来说明。

二 诗例

(1) 四联皆不对仗

例1 夜泊牛渚懷古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见《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

例2 舟中晚望唐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

见《五七言今体诗钞》,《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例3 洛中送奚三還揚州唐 孟浩然
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
羨君從此去,朝夕見鄉中。
予亦離家久,南歸恨不同。
音書若有問,江上會相逢。

见四庫全書 孟浩然集巻四五言律詩。

以上三首,八句四联皆不对,似已不容再辩。古人有专门的评论,摘引入下:《沧浪诗话》:“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对于例2, 明谢天瑞诗法一书卷五“律诗不对”一节,即引用此诗,用以说明八句皆不对仗。
《唐诗鉴赏辞典》有下述评论:“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

例4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出,归时每日斜。

见《唐三体诗评》。
明 谢天瑞诗法卷八 律诗正体: “此诗八句,一意顺下,通不对。”
《升庵诗话》:五言律,八句不對,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穩貼古詩也。僧皎然有《訪陸鴻漸不遇》一首云: …。 雖不及李白之雄麗,亦清致可喜。
中国诗学通论范况: “此诗八句,一意顺下,通不对, 而音节是律。”

例5 晚泊潯陽望廬山唐 孟浩然  
挂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

《唐三体诗评》:后半写“望”字,闲远空阔。
《岘傭说诗》:五律有清空一气,不可以炼句炼字求者,最为高格。如襄阳“挂席几千里”,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说诗晬语》:(五律)又有通体俱散者,李太白《夜泊牛渚》、孟浩然《晚泊浔阳》、释皎然《寻陆鸿渐》等章,兴到成诗,人力无与.

例6 秋笛唐·杜甫
清商欲盡奏,奏苦血霑衣。
他日傷心極,征人白骨歸。
相逢恐恨過,故作發聲微。
不見秋雲動,悲風稍稍飛。

见九家集注杜詩巻二十 宋 郭知達 編 近體詩


(2) 四联仅有一联对仗

例7 只颈联对仗: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嚴滄浪在沧浪诗话一书里云:“唐人七言律詩,當以〈黃鶴樓〉為第一。”
《瀛奎律髓-元-方回》卷一: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
《唐詩鼓吹》-金-元好問卷四.
四庫全書 御定全唐詩録卷十一收入此诗,并标明是近體詩。
此诗还被收入下列书里,都注明了是七言律诗。
四庫全書  唐音巻五 元 楊士弘 撰 唐詩正音四 七言律詩
《御選唐詩-清-聖祖玄燁》卷十七 七言律
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八十八  藝文志  七言律詩
四庫全書 古今詩删卷十六 明 李攀龍 編  唐七言律詩

例8 只颈联对仗
鸚鵡洲 唐李白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烟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见《瀛奎律髓》, 《唐七律选》, 四庫全書御定全唐詩錄卷二十三
中国诗学通论范况: 以上七言,颔联不对,唯颈联对。

例9 只颈联对仗
送岐州源長史歸 唐王維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論。
秋風正蕭索,客散孟嘗門。
故驛通槐里,長亭下槿原。
征西舊旌節,從此向河源。

王右丞集箋注巻八 近體詩
《御定全唐詩錄-清-徐倬》卷十三近體詩
唐音巻四 元 楊士弘 編 唐詩正音三 五言律詩

例10 只颈联对仗
歸田 唐元稹
陶君三十七,挂綬出都門。
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邨。
冬修方丈室,春種桔橰園。
千萬人間事,從茲不復言。

元氏長慶集巻十四 唐 元稹 撰 律詩

例11 只颈联对仗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瀛奎律髓》:老杜诗,自入蜀后又别,至夔州又别,后至湖南又别。此诗脱去体贴,于不甚对偶之中,寓无穷婉曲之意。惟陈后山得其法。

例12 只颈联对仗
宿法華寺 唐崔國輔
松雨時復滴,寺門清且涼。
此心竟誰證,回憩支公牀。
壁畫感靈跡,龕經傳異香。
獨遊寄象外,忽忽歸南昌。

例13 只颈联对仗
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 唐岑參 五言律詩
昨日山有信,祗今耕種時。
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
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棊。
東谿憶汝處,閑臥對鸕鷀。

《竹林答问》:为变律调而通体有对有不对者,如崔国辅“松雨时复滴”、岑参“昨日山有信”是也。虽古诗仍归律体。

例14 只颈联对仗
长安春日 唐曹松
浩浩看花晨,六街扬远尘。
尘中一丈日,谁是晏眠人。
御柳垂着水,野莺啼破春。
徒云多失意,犹自惜离秦。

见三体唐诗 卷五五言律诗

例15  只颈联对仗
下第 唐贾岛
下第惟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明谢天瑞诗法卷八五律平仄体:“此诗颔联亦无对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至颈联方对偶。”

例16 只颈联对仗
即事 唐杜甫
聞道花門破,和親事却非。
人憐漢公主,生得渡河歸。
秋思拋雲髻,腰支勝寶衣。
羣兇猶索戰,回首意多違。

见九家集注杜詩巻二十 宋 郭知達 編 近體詩
御定全唐詩錄巻二十九 杜甫(六) 近體詩
《杜诗镜铨》:三、四系直下格。又,公诗每不拘对偶。
蜂腰格:是指颈联单独运用对仗。这是律诗对仗的一种特殊变格。它通常见于五言律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云:“(蜂腰體)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

例17 只颈联对仗
南游有感 唐于武陵
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
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
东风千里树,西日一洲蘋。
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

见三体唐诗 卷六五言律诗

例18 仅首联对仗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野老就耕去,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例10 只颔联对仗:
李监宅唐杜甫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
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见九家集注杜詩巻十七 宋 郭知達 編 近體詩

例20 只颔联对仗:
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见《瀛奎律髓》
《岘傭说诗》:五言律亦可施议论断制,如少陵“胡马大宛名”一首。
《初白庵诗话》:“竹批”句小巧,对得飘忽。

例21只颔联对仗:
杜位宅守岁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见《瀛奎律髓》。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自流水写下,不甚拘对偶,非就句对之谓。“四十”二字相连为义,不得拆开平对也。

例22 只颔联对仗:
歸雁 唐 杜甫
聞道今春雁,南歸自廣州。
見花辭漲海,避雪到羅浮。
是物關兵氣,何時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见九家集注杜詩卷三十五 宋郭知達編 近體詩

(3) 两联对仗 (不是颔联-颈联对仗)

例23首联和颈联都用对仗,其余不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见三体唐诗 卷五五言律诗,《瀛奎律髓》, 《唐五律诗精评》
《瀛奎律髓》: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通体谐律,何得云古诗、律诗之间?然前八句不对之律诗,皆谓之古诗矣。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自然”二字不足以尽之。许印芳:“此五律中拗体。‘空’字平声。前半不用对偶,乃五律中散行格。又有通首不对者,孟襄阳、李青莲集中皆有之,李集尤多,五律格调之最高者也。虚谷不知五律原有此格,故凡八句不对之律诗皆不选取,学问之陋如此!”
《唐诗广选》:胡元瑞曰:中二联,五言律之入禅者。
《唐诗摘钞》:全篇直叙。对一二,不对三四,名换柱对。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


例24 首联和颈联都用对仗,其余不对
唐 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例25 首联和颈联都用对仗,其余不对
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體下•偷春體》:凡起聯相對,而次聯不對者,謂之“偷春體”。言如梅花之先春而開。如唐李白《送友人》詩:“靑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篷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詩:“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仳離放紅蕊,想像顰靑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均是。

例26 第一句对第三句, 第二句对第四句
吊僧 郑谷
几思闻静话,夜雨对禅床,
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梦绕长松塔,遥焚一炷香。

此诗被引用为谢天瑞 (明)诗法的例子: 扇对格, 又名隔句對. 此格出於白居易金針詩格. 原文是这样写的:“詩有扇對格, 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例27 颈联和尾联都用对仗,其余不对
早花 唐杜甫 五言律詩
西京安穩未,不見一人來。
臘日巴江曲,山花已自開。
盈盈當雪杏,豔豔待春梅。
直苦風塵暗,誰憂客鬢催。

《杜詩詳註-清-仇兆鰲》卷十二 :“此诗上四散行,下四整对,亦“藏春格”也”.藏春格:藏春格是指一、二联不对仗,三四联才对仗。

三 结语
综上各例所示,律诗中必用对仗的说法太绝对了。古人的律诗,有的律诗八句都不对仗,有的律诗八句仅有一联对仗。因此说律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更是片面的。只不过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律诗比较常见而已,但不能当成唯一的规则。

参考文献:
1.唐七律诗精评孙琴安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2.中国诗学通论范况 商务印书馆 1930年版
3唐五律诗精评孙琴安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4诗法 明谢天瑞编
5瀛奎律髓  元方回编

补例:第廿八,总不对对。(谢谢潭州雨梦先生补充此例)

如:“平生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共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此总不对之诗,如此作者,最为佳妙。夫属对法,非真风花竹木,用事而已;若双声即双声对,叠韵即叠韵对。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17:0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主要看平仄,其次对仗,但从诗律史来看,先有对仗,后有平仄。完全不对仗的律诗大概只有太白有权利写,唐代只颈联对仗的蜂腰体很多,读来颇觉韵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17:05: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这样说:”律诗有三个要素:第二是对仗合律,中两联必须讲对仗。” 注意这里用的词是“必须”。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中华书局,2014.3)一书中这样说:“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注意这里用的词不是“必须”了。


……
王力这两处论述目的不同,所以措辞不同,第一处讲律诗三要素,王力认为对仗是必须的要素,与古代诗律家观点有出入,古人认为对仗不是必须的,这些地方有争议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古人也没有明文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7-10 19: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又说,对仗是修辞问题。故不属格律问题。
強调二三联必须对仗,仅为壬力定的正格。反之皆变体也。有人斥为齐梁体,大话忽悠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1
发表于 2021-7-10 19: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分数格,颔颈联对仗律诗称作首尾不对格。
文中展示了偷春格,蜂腰格,总不对对格,隔句对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19: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10 19:56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7-10 17:05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这样说:”律诗有三个要素:第二是对仗合律,中两联必须讲对仗。” 注意这 ...

至于彻首尾不对那只是律诗尚未成为定型的时候的种特殊情况。赵执信《声调后谱》说:“开元天宝之间,巨公大手颇尚不循沈宋之格。至中唐以后,诗赋试帖日严,古近体遂判不相入。”,这话虽说的是平仄,但是关于对仗也可以这样说。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杨氏的话是对的,平仄稳贴是律,但彻首尾不对则还不完全符合律诗的规格。-------王力


1正格就平仄说:五言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的句子第一字不论,仄平脚的句子每字就论;七言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的句子一三不论,仄平脚的句子第一字不论。就押韵说:必须严格地依照平水韵;就对仗说:律诗中两联用对仗。
     2.变格就平仄说
:可用各种拗救,又仄仄脚可以连用三仄收尾,如果倒数第五字用平声的话。就押韵说:可以起
句借韵;就对仗说
: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只有尾联不对)
     3例外就平仄说
:用古体诗的平仄,如“昔闻洞庭水(“昔”字仄声)、“八月湖水平”(仄平脚的律句倒数第四字不能用仄声)等等。就押韵说:用了通韵(实际上是出韵又叫落韵);就对仗说:彻首尾用对仗。
讲诗律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如果过于强调特殊、以例外乱正规,那就简直无诗律可言。
-------王力

有理由怀疑你也是有意跟王力怼、跟古人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1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0 19:23
至于彻首尾不对那只是律诗尚未成为定型的时候的种特殊情况。赵执信《声调后谱》说:“开元天宝之间,巨公大 ...

论对属
  凡为文章,皆须对属;。。。
在于文章,皆须对属;其不对者,止得一处二处有之。若以不对为常,则非复文章。(若常不对,则与俗之言无异。)。。。
------------
即便律诗还没形成的时代都提倡对属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新唐书·文艺传中·宋之问》:“ 魏 建安 后汔 江 左,诗律屡变,至 沉约 、 庾信 ,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
最早能见的律诗定义也明确属对稳切、属对精密。

你们喜欢跟古人怼、喜欢跟王力怼就怼吧,起码能蹭点流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19: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0 19:32
论对属
  凡为文章,皆须对属;。。。
在于文章,皆须对属;其不对者,止得一处二处有之。若以不对为常 ...

绍兴重修通用贡举式
试卷犯不考【但一事不考余皆不考】
犯名讳【谓于式应避者即笔误而义非者不为犯】
文理纰缪【全无文理即为纰缪】
试赋论不识题
策义不应所问而别指事【畧应所问而全指别事已解问意而广为证说者非】
漏写官题【谓全漏官题者如止少字及有误依脱字例】
策义写问目或不写道数及不依次【谓先第二后第一之类即字误而文依次者非】
诗赋题全漏写官韵
论题全漏写限五百字以上【如止少字依脱字例】
诗赋不压官韵【如文意分明止是漏书字即依脱字例谓如赋官韵用华字压云祥开日漏华字诗字韵用居字压云山河壮帝漏居字之类】
诗赋落韵【如文意分明止是误书字即依字误例谓如赋祥开日华误书作日草之类】
诗赋重叠用韵【如文意分明只是误书字即依字误例谓如赋官韵用东字压云隂魄既没大明在东吐象成字昭文有融误书作昭文有东之类诗官韵用灵字压云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误书作楚客不堪灵之类】
赋协韵正韵重叠
诗赋失平侧
小赋内不见题
赋少二十字
诗赋数少   剩
诗全用古人一聨
诗两韵以前不见题
论少五十字
卷内切注及书
试卷不写奉试及对或谨对论曰或谨论及涂注乙字若干并无涂注乙字
试卷犯点抹

文理丛杂
文意重叠
误用字
脱三字
文意不与题相类
诗赋重叠用字
诗赋不对【赋初用韵及用邻韵引而不对者非    诗破题及诗赋末两句亦不须对】
诗赋属对偏枯
小赋四句以前不见题
赋压官韵无来处
赋全用古人一聨语
赋第一句末与第二句末用平声不协韵     

赋侧韵第三句末用平声【今谓赋眼如第一句用侧声即第三句用平声亦许】
赋初入韵用隔句对第二句无韵【用长句引而协韵者非】

赋少十字
策议经论连用本朝人文集十句
诗全用古人一句
诗叠用两字【两字各一叠或一字两叠皆是】
诗用隔句对
论少二十字

错用一字
脱一字
误一字
赋少五字
论少十字
诗叠用一字
-------------------
唐代科考文献缺如,宋代的还在,怎么就敢说古人也没有明文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20:5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0 19:23
至于彻首尾不对那只是律诗尚未成为定型的时候的种特殊情况。赵执信《声调后谱》说:“开元天宝之间,巨公大 ...

好好说话不行?怎么把这个坛子搞得恶臭满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20:59: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0 19:23
至于彻首尾不对那只是律诗尚未成为定型的时候的种特殊情况。赵执信《声调后谱》说:“开元天宝之间,巨公大 ...

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

……
你找古人话证明律诗必须对,我也可找古人话证明律诗可不对,什么叫跟王力怼,跟古人怼?没点涵养,不会好好说话,不要来论坛给人添恶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21:1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散行格

常建《题破山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方回:“欧公喜此诗。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冯舒:“古、律之分在声病,且不论平仄,何有于对与不对?万里全然不晓。”纪昀:“通体谐律,何得云古诗、律诗之间?然前八句不对之律诗,皆谓之古诗矣。”许印芳:“此五律中拗体。‘空’字平声。前半不用对偶,乃五律中散行格。又有通首不对者,孟襄阳、李青莲集中皆有之,李集尤多,五律格调之最高者也。虚谷不知五律原有此格,故凡八句不对之律诗皆不选取,学问之陋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21: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0 21:05
明白,北山的话是不能反对的,否则就是没点涵养,不会好好说话,给人添恶心 ...

有人投诉你骂人“王八”,若发现再有类似恶言,立即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21:1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0 21:05
明白,北山的话是不能反对的,否则就是没点涵养,不会好好说话,给人添恶心 ...

论坛本来就是个互相交流,互相纠错的地方,看你把个论坛搞的鸡飞狗跳,人人侧目,你自省一下你的心态,性格,怎么如此偏狭?为何要搞的人人不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21: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7-10 21:11
有人投诉你骂人“王八”,若发现再有类似恶言,立即处理。

骂了吗?原话是‘王八还活千年呢,有用吗’,骂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21: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10 21:23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7-10 21:14
论坛本来就是个互相交流,互相纠错的地方,看你把个论坛搞的鸡飞狗跳,人人侧目,你自省一下你的心态,性 ...

怎么看说的都象是您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21:1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天说这个怼王力,那个怼古人,我看是你把论坛的人怼了个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2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7-10 21:18
成天说这个怼王力,那个怼古人,我看是你把论坛的人怼了个遍!

您老说得太对了,北山一句顶一万句

这号我也不要了,你禁吧,我不玩理论版了行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21: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散行格?散行,随意行走,格,格式;新名词,随意律,我发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5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0 2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是律诗要素之一,最少颈联一联对仗,否则不是律诗。这是律诗格律之一,毋庸置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21: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律是什么?六律也、吕律也、均布也、法也、不律谓之笔也,诗的最高境界是有法即无法,我跟字典怼行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21: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21-7-10 21:28
对仗是律诗要素之一,最少颈联一联对仗,否则不是律诗。这是律诗格律之一,毋庸置疑。 ...

哪是古人定的、科考定的、王力归纳的,不作数,有例就算,散行格也是格,随意律也是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1-7-10 21:4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0 19:40
绍兴重修通用贡举式
试卷犯不考【但一事不考余皆不考】
犯名讳【谓于式应避者即笔误而义非者不为犯】

你这个人啊,文化不少,也愚腐的很,对于一个不科考的人,平常即兴作一首律诗,你拿贡举条式给他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2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7-10 17:00
律诗主要看平仄,其次对仗,但从诗律史来看,先有对仗,后有平仄。完全不对仗的律诗大概只有太白有权利写, ...

谢谢!完全同意。本人不是反对对仗,相反,本人认为对仗反映一种写诗的功力,使诗更精彩耐读。本人写的律诗还都是有两联或以上的对仗的。写此文的目地是因为看到了有通不对的诗例,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有好句子的时候,可以不拘对仗的要求。当然,具体写诗的时候,还是诗人自己来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5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0 21: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10 21:36
哪是古人定的、科考定的、王力归纳的,不作数,有例就算,散行格也是格,随意律也是律 ...

奇谈怪论!王力归纳的就不算数?你归纳的算数?诗律,本身就是一种归纳的理论。无论谁归纳的都算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主题

7556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325
贡献
8297
金钱
10916
发表于 2021-7-10 21: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7-10 21:46
你这个人啊,文化不少,也愚腐的很,对于一个不科考的人,平常即兴作一首律诗,你拿贡举条式给他看? ...

我没文化呀,北山都说了古人也没有明文规定,有文化的人怎么可以反驳副站长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21: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7-10 19:15
对仗分数格,颔颈联对仗律诗称作首尾不对格。
文中展示了偷春格,蜂腰格,总不对对格,隔句对格 ...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5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7-10 21: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鹗飞 发表于 2021-7-10 21:48
谢谢!完全同意。本人不是反对对仗,相反,本人认为对仗反映一种写诗的功力,使诗更精彩耐读。本人写的律 ...

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这点是诗词理论的底线之一。请大家勿错误导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21: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7-10 19:30
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    如何不对?

谢谢!《沧浪诗话》说是不对,我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21: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7-10 19:36
例7、例17,一首?两首?

谢谢指出,贴此坛的时候编辑了一下,搞混了,抱歉,已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91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100
金钱
166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2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21-7-10 21:10
散行格

常建《题破山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谢谢,还没看到过这。学习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0 0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