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37|回复: 17

格律的概念,规定格律的原则及规范诗律的一些概念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9 10:2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9 11:56 编辑

王力在语言的形式美中总结了三个原则: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

王力在谈格律诗要素时谈到两个要素,节奏,押韵。

古人都是围绕上述原则打造诗体的。从规定字数,体现整齐美开始,格律就形成了。因此,王力说出了“自由诗的反面就是格律诗”这句话。

王力的顽固拥戴者反而回避这句话,他们“选择性失明”了。说明他们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吃透王力的理论。

诗的字数整齐主要体现整齐美,诗的节奏主要体现抑扬美,诗的押韵主要体现回环美。当然这当中有交叉。

那么格律是什么?格,格子,格式,引申为规划,规定,考究。律,纪律,规律。

格调,规划调子,使音律和谐,动听。这就是格调的初始定义。

规划诗的字数,使之整齐分布,规划诗的平仄,使之有节奏,规划诗的押韵,使之体现回环的韵律。

字数整齐最好规定,押韵主要是用平水韵,这个分岐少。

节奏,俗称调子,规划调子,使之有规律,目的是体现抑扬美。古人最原始是用顿来体现调子,四声发现后,用平仄来体现。

古人在实践中反而打造,形成了公认的完美格式,这就是正格。也有人称为正律。

所以,格与律之间实际上省略了一个词。格(规划)字数使之律。规划节奏(调子)使之律。规划韵脚使之律。

所以正格也称为正律。相对应的就是变格,变律,拗格,拗律。

变律大家都知道,二四六节奏点没变,不受影响,可以容忍。

拗律中孤平拗律,小拗拗律也不影响节奏点,大拗拗律影响节奏点。

孤平拗律在本句救了,是最轻微的拗律,小拗拗律,大拗拗律在对句救,是严重的拗律。使出句对句的平仄节奏仍保持对立分布,故还仍带有一个律字。

小拗,大拗对句不救最为严重,小拗不失替,对句不救仍算沈宋体,大拗失替,对句不救就不能再算入沈宋体了。

古代学者水平也参差不齐,今人要重新归纳整理。原则是尽量从古,但是古人严重的理论缺陷,今人必须要纠正。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09: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拗,大拗对句不救最为严重,小拗不失替,对句不救仍算沈宋体,大拗失替,对句不救就不能再算入沈宋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0: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14 11:37 编辑

沈宋律自己没有著作,研究沈宋主要依据是诗例,真空律,赵,王的拗救论。

真空律是底线,必须要守四,六替,这是底线。

赵,王的拗救是否可信,主要只能看诗例,诗例上证明还是可信的。特别是孤平,在唐朝,宋朝诗例非常少,占比非常低。其它的拗救也有一定的诗例支持。

但是如观认为,沈宋律的底线是除守粘对就是守四六替。只要不违反这两条都可以算是沈宋体。

孤平,三平尾是要尽力避免,犯了也仍然算是沈宋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1: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14 12:14 编辑

赵执信的拗救十分复杂。

只有孤平拗救最为可信,也很实用。但是只在对句论,这就产生矛盾,要修正。

其它还有一些特拗,特拗在唐以后基本就淘汰了,现代人不是专业的没有必要再去研究它。

还有什么六连平救六连仄的,双救的。现代人谁有功夫捣鼓那些去?

这些属于繁琐技法,应象永明体一样淘汰掉。

所以如观就简化成主贴的拗救方法,已经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1: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拗,复杂的拗救技法现代都应该淘汰。

还有以对仗与否判断近体诗。

判断近体与否主要是粘对。

判断对仗与否需要研究词性。名词当动词用的,形容词当动词用的,宽对,流水对,等等,十分复杂。

诗赛考试要是按上述标准判断,不得把评委累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1-7-14 15:40 编辑

沈宋律自己没有著作,
     都说沈宋是近体的发明者,难道沈宋不知道将沈宋律法记录下来,扬名万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5: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1-7-14 15:47 编辑

      清朝人所说的孤平是律诗大忌,拗救学说,怎么会在唐时的文献里,找不到片言只语。

点评

如观认为这是当时的“潜规则”。 救孤平有救主护驾的政治寓意,因此才心照不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4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5: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因为他觉得重要,必须写。
    唐人对后人所说的诗之大忌,诗之规定不作记载,从一个侧面说明,后人的孤平说,拗救说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点评

要不是文镜秘府论,我们都不知道有多少诗论都失传了,这不奇怪。 诗人大都在民间活动,都靠口口相传,因此救孤平也是通过师父口授徒弟代代传下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4 15: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5: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铜川 于 2021-7-14 15:53 编辑

占比非常低
       我穿白衣服,发现二十个人穿白衣服,两个人穿黑衣服,然后我就该反对别人穿黑衣服,并作出禁止别人穿黑衣服的规定。

点评

唐代不救孤平意谓着眼里没有皇帝,会给你上纲上线的,会毁了你政治前途的,谁还敢不救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4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5: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4 15:38
清朝人所说的孤平是律诗大忌,拗救学说,怎么会在唐时的文献里,找不到片言只语。 ...

如观认为这是当时的“潜规则”。

救孤平有救主护驾的政治寓意,因此才心照不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5: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4 15:46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因为他觉得重要,必须写。
    唐人对后人所说的诗之大忌,诗之规定不作记载, ...

要不是文镜秘府论,我们都不知道有多少诗论都失传了,这不奇怪。

诗人大都在民间活动,都靠口口相传,因此救孤平也是通过师父口授徒弟代代传下来。

点评

重要的,必须的,肯定会有文字记载,而不是口口相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4 16: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6: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14 15:59
要不是文镜秘府论,我们都不知道有多少诗论都失传了,这不奇怪。

诗人大都在民间活动,都靠口口相传,因 ...

重要的,必须的,肯定会有文字记载,而不是口口相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6: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4 15:51
占比非常低
       我穿白衣服,发现二十个人穿白衣服,两个人穿黑衣服,然后我就该反对别人穿黑衣服,并作 ...

唐代不救孤平意谓着眼里没有皇帝,会给你上纲上线的,会毁了你政治前途的,谁还敢不救孤平?

点评

依首席之意,救孤平,是另有隐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4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6: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厂里,重要的产品,肯定会有图纸。

点评

是不好明说的潜规则,哪里有书面的东西? 工厂里老师傅可以抽抽烟,喝喝茶多休息一会儿,年轻的就要帮老师傅多干活儿。 这样的潜规则会写进厂规里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4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6: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14 16:03
唐代不救孤平意谓着眼里没有皇帝,会给你上纲上线的,会毁了你政治前途的,谁还敢不救孤平? ...

依首席之意,救孤平,是另有隐情。

点评

我是这样认为的。 唐代社会这样宽松,诗人大拗,小拗,六连平,六连仄什么都敢写,为什么唯独不敢写孤平? 除了和政治有关外还能是什么?救孤平已经是政治底线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4 1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6: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4 16:04
工厂里,重要的产品,肯定会有图纸。

是不好明说的潜规则,哪里有书面的东西?

工厂里老师傅可以抽抽烟,喝喝茶多休息一会儿,年轻的就要帮老师傅多干活儿。

这样的潜规则会写进厂规里吗?

点评

潜规则,好商量。 问题是现在没有皇帝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4 16: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1

主题

826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308
贡献
7801
金钱
1616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14 16: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1-7-14 16:10
是不好明说的潜规则,哪里有书面的东西?

工厂里老师傅可以抽抽烟,喝喝茶多休息一会儿,年轻的就要帮老 ...

    潜规则,好商量。
    问题是现在没有皇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14 16: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14 16:20 编辑
安铜川 发表于 2021-7-14 16:06
依首席之意,救孤平,是另有隐情。

我是这样认为的。

唐代社会这样宽松,诗人大拗,小拗,五连平,五连仄什么都敢写,为什么唯独不敢写孤平?

除了和政治有关外还能是什么?救孤平已经是政治底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7 18: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