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9|回复: 1

什么是违律?违律的“级别”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8 10:3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1-7-8 13:22 编辑

当然技巧也有可能变成格律。在齐梁时代,平仄的和谐还只是一种技巧,到了盛唐,这种和谐成为固定的格式,也就变了格律。(王力)
------------------------------------
据三羊提供的诗例,沈约的孙女就写过一首完全符合沈宋体的诗。但是当时只是偶尔有人写,没有形成群体效应。故按照王力的说法,当时只能算是一种技巧,不能算是格律。

格律是指有一定群体影响力的作诗技巧。当被国家政权采纳后便上升为礼制。

按照现在的话说叫作个人意志上升为群体意志,再上升为国家意志。

所以说,格律也是分等级的。大清科考律,钦匡的,官方认可的,所以“级别”最高。

孤平拗律,小拗大拗对句救。这是诗人群体约定俗成的,故“级别”低。

至少你要“混到”群体中流行才有资格被称为格律。没山没水你称什么大王呢?

既然格律有“级别”,那么违律也就有级别。大清科考律只承认正律,变律。你写孤平拗律,小拗,大拗就是违律。

但是在沈宋体中,它虽也算违律,但是允许你补救。你只要孤平拗救了,小拗大拗对句救了也算你不违律。然后再给你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孤平拗律,小拗拗律,大拗拗律。

但是你孤平了,小拗了,大拗了。你连救都不救,说明你目无礼制,不懂规矩。这种情况下才叫拗句。

所以违律的级别是不一样的,称谓也是有讲究的。诗门长期在民间,没有个制式标谁,所以今人要把它统一起来。

变律,顾名思义,变通的律法。它的本质是变通,不是违反。所以变与拗性质完全不一样,怎么能混在一起呢?

拗律,拗而律之,拗后律之。犯了错误及时改正,不追究了,免于刑事处罚,口头教育,当场释放。

这才叫拗律。拗律也分级别。级别最高的是孤平拗律。孤平本与孤仄是一个级别的,应视为变律。但是因有了平不令单这句话才被称为孤平的。必须进行本句拗救才会得到宽大处理,本句拗救后被称为孤平拗律。

而小拗,大拗产生夹平了,是对孤平拗律的进一步违反。“罪行严重”。但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仍给你改过的机会,只要在对句救了,仍从宽处理。施与小拗拗律,大拗拗律之名。

但是小拗,大拗你不去救,依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罪加一等,被称为小拗句,大拗句。

小拗句因未违反沈宋的四,六替,故可仍视为沈宋体。大拗句,违了四,六替,对句又不救,逐出沈宋体,降为元兢体。

所以,违律是分级别的。依次为变律,孤平拗律,小拗拗律,大拗拗律,小拗句,大拗句。

近体实践诗体也有级别,依次为大清科考律体,如观律体,沈宋律体,元兢律体。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7-8 10: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对这些诗律名词称谓混乱,今人要去整理。

现在理论界的争吵,说句得罪人的话,都是五十步笑百步,至今没见一个清醒的。

能把王力的理论吃透也就勉强算个及格吧,能及格的也不多,余者均不及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