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5|回复: 38

简论新词的创造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发表于 2021-7-2 05: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遥远的筑声 于 2021-7-2 06:10 编辑

  简论新词的创造
  
  本人写作的古典声律著作《诗词赋联形式通论》里创造了一些声律学的新术语,例如我在讨论近体诗的律句和拗句时,采纳启功先生的孤平调和孤仄调术语,赋予了新义:孤平尾、孤仄尾,等等,引起大中华论坛许多朋友的诟病和嘲讽指责。
  不知者不怪。现在介绍一点语言学的基本常识,供朋友们参考。
  
  第一,学术论文可不可以自创新词术语?
  
  其答案请参看百度上介绍的基本语音常识“新词”。原文于下:
  
  新词
  
  在语言学,新词是一个最近铸造的词,或发明词或词组行动。它可能另外暗示对老词的用途在新感觉譬如基于新意思现有的词或词组。新词是特别有用的在辨认发明、新现象,或承担了新文化背景的老想法。词“新词”铸造了在1800年附近和是,在,新词时候。开发新词的人有时告诉新语创造者;新词语的使用是介绍一个新词行动入语言。
  
  第二、新词的主要类型
  
  新词语包括新词,即整个词语是新的,也包括新义,即词是旧的,义是新的。如损害计算机的“病毒”义相对于引发疾病的“病毒”义,就是旧词新义。
  
  第三,声律理论里能不能自创新术语?这个问题本来应当不言而喻。现在我还是简单举几个例子吧:
  
  大拗句、孤平、孤仄、甲种拗、乙种拗、丙种拗、拗救、本句自救、对句他救……这些术语哪一个不是近代诗论家自己新创的?
  
  第四,本人自创术语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1、本人使用的孤平尾,孤仄尾,就是旧词新义。借用启功先生使用在特殊句式中的术语“孤平、孤仄”,引申到任何部位。  
  
  如句尾的“仄平仄”我称之为孤平尾,句尾的“平仄平”我称之为孤仄尾。
    
  2、新词新义。主要有双孤调,指孤平调与孤仄调连用,如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最后谈谈新词语的生存可能。  
  
  新词语产生后有三种生存可能,一是问世后不久就无人使用,消退、“夭折”了;
  二是继续不稳定地、小范围地存在;
  三是被普遍使用、广泛流传而逐渐稳定,进入民族共同语词汇系统而成为其中一分子,这时这样的词语也就不“新”了。
  
  本人创造的新术语将会有那种生存可能?自然只能由时间和历史来检验了。
  
  有一点是可以指出的。本人的《诗词赋联形式通论》里新创了一些新术语,而《诗词赋联形式通论》获湖南省楹联家学会2019年吴恭亨理论奖〔除本人获理论奖之外,还有三位提名奖〕,以及全国楹联学会和瓯海宣传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楹联瓯海杯大赛的理论奖〔获奖者两人,本人排名第一〕。
  本人写作的《从《唐诗三百首》看王力平仄理论的失误》早就在中国楹联论坛、国粹论坛发表两年了,没有哪一位朋友诉说看不懂,也没有哪一位朋友指责我不该创造这些新术语。
  
  可见这些新术语至少暂时被小范围的诗友和专家学者接受了。
  
  最后弱弱地说一句,如大中华论坛哪位朋友还是看不懂本人文章里的“孤平尾、孤仄尾”之类的新术语,我就只能哑然一笑了!
  
  
  〔声明:本文一次性回答大中华论坛许多朋友对本人自创术语的批评贴。以后类似的批评贴,我再不予理睬。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2 06: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先生还是不如三羊先生呀,三羊先生直接创造出‘大唐声律是25律’,呵呵,看看,一个新词‘25律’就把什么王力、王渔洋、赵执信、董文涣、真空、现代律、清律、近体等等这些劳杂子一招毙命,何须哪么繁琐地创造出哪么多新词出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2 07: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2 08:54 编辑

‘大理论家’自有大理论家的派,‘’我很忙的‘’、‘’以后类似的批评贴,我再不予理睬‘’,理解理解,这世界从来就只有‘大理论家’质疑和批判他人、批判历史、批判权威的份,又怎会容许他人质疑、批判‘大理论家’呢?

既然‘’你很忙的‘’、‘’以后类似的批评贴,我再不予理睬‘’什么什么的,孙先生还在论坛玩什么劲呢?大中华诗词论坛是如此不堪竟还有人看不懂本人文章里的“孤平尾、孤仄尾”之类的新术语,中国诗词论坛又能有几人看得懂什么本‘’人文章里的“孤平尾、孤仄尾”之类的新术语‘’呢?中华诗词论坛呢?新浪博客呢?其它论坛呢?孙先生啊,你就合该坐在云天之上自己慢慢享受‘大理论家’的尊华的,这么低端的、没有档次的论坛还玩个什么劲呢?一上大中华诗词论坛就让人指出‘’楼主对诗律知之不多,还需努力学习‘’,这置‘大理论家’的颜面于何地呢

点评

关于新术语,同意你的观点. 有论者评诗有一句口头禅:非诗语. 何谓非诗语?也就是非传统表述法. 可是诗有一层不变的表述法吗? 诗语,只有通不通,好不好,没有什么非诗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 0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7-2 07: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2 07:01
‘大理论家’自有大理论家的派,‘’我很忙的‘’、‘’以后类似的批评贴,我再不予理睬‘’,理解理解,这 ...

关于新术语,同意你的观点.
有论者评诗有一句口头禅:非诗语.
何谓非诗语?也就是非传统表述法.
可是诗有一层不变的表述法吗?
诗语,只有通不通,好不好,没有什么非诗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2 07: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7-2 07:27
关于新术语,同意你的观点.
有论者评诗有一句口头禅:非诗语.
何谓非诗语?也就是非传统表述法.

‘大理论家’确实是很忙的,在中国诗词论坛除了一个不懂声律的杨逍敢质疑孙先生的孤平普适说之外就剩拜读、欣赏、细品之类的了,孙先生受北山邀请而来就应该也好好享受拜读、欣赏、细品之类的,怎么可能容许尔辈不懂声律还敢批评‘大理论家’呢?我很忙的哈,别再来质疑我批评我了,尔辈只能说拜读、欣赏、细品之类的赞辞的

点评

我说的是另一回事. 但质疑是没有问题的.理论成立于质疑声中.质疑而不倒才是真理. 对于质疑,当然可以回答,可以不回答.但不能害怕质疑.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 07: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7-2 07: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2 07:39
‘大理论家’确实是很忙的,在中国诗词论坛除了一个不懂声律的杨逍敢质疑孙先生的孤平普适说之外就剩拜读 ...

我说的是另一回事.
但质疑是没有问题的.理论成立于质疑声中.质疑而不倒才是真理.
对于质疑,当然可以回答,可以不回答.但不能害怕质疑.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7-2 07: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7-2 07:47
主要还是李白生造“前川”,那是必须打倒的。

李白不李白是次要的,瀑布挂前川别扭不别扭,或通不通才是主要的.
论证通了也行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2 08: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7-2 07:44
我说的是另一回事.
但质疑是没有问题的.理论成立于质疑声中.质疑而不倒才是真理.
对于质疑,当然可以回答, ...

我说的也是另一回事,算借题发挥

我是北山邀请来的,你们就应该先懂这句话的话外之义,怎么能怀疑、质疑‘大理论家’孙先生呢?

孙先生质疑王力批判王渔洋、赵执信、董文涣之流的现代律、清律那叫天经地义,你们怎么可能质疑孙先生呢?孙先生可是什么‘’获湖南省楹联家学会2019年吴恭亨理论奖〔除本人获理论奖之外,还有三位提名奖〕,以及全国楹联学会和瓯海宣传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楹联瓯海杯大赛的理论奖〔获奖者两人,本人排名第一〕。‘’的‘大理论家’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什么王力、王渔洋、赵执信、董文涣之流都不在话下,尔辈无名小卒有资格质疑‘大理论家’甚至让‘大理论家’还须努力学习么?
我很忙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2 08: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2 09:29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2 08:04
我说的也是另一回事,算借题发挥

我是北山邀请来的,你们就应该先懂这句话的话外之义,怎么能怀疑、质 ...

不过我咋就感到哪么奇怪呢?孙先生既然是很忙的。既然是‘’本文一次性回答大中华论坛许多朋友对本人自创术语的批评贴。以后类似的批评贴,我再不予理睬。‘’云云之类的,怎么就哪么有闲专写帖而且还专发主帖呢?看来孙先生除了不屑之外还不懂回帖吧?又或者孙先生不把这个诗词理论版变成孙逐明声律专版不过瘾???

我是受北山邀请来的哈    哈   哈   哈


就想弱弱地问下孙先生:你很忙的就真以为别人都闲得蛋疼?凭什么在金筑子的百家论坛和中国诗词论坛都一再要求别人通读你所谓的系列帖?凭什么在这里不断地帖上生帖?不懂一个问题一帖说清楚还是真想把诗词理论版变成孙逐明声律专版才过瘾???


卖弄你得过什么浆和不断地帖上生帖转移话题就能证明王力是错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1-7-2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孙逐明先生在研究中自造一个新词来指代某些特定的情况,本身没有问题,比如此前存在拗句、孤平等等,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都是声律家们不断造出来的。只不过,后者长期以来得到了人们认可、经历住了理论的检验。

前者如果能够经得住理论的检验和认可,对声律研究未尝不是一个发明。

让时间来证明吧。

当然,有人持不同意见,进行质疑,也无可厚非。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2 09: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2 10:05 编辑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1-7-2 09:25
我觉得孙逐明先生在研究中自造一个新词来指代某些特定的情况,本身没有问题,比如此前存在拗句、孤平等等, ...

问题是孙逐明自造的什么夹平、夹仄、夹平尾、夹仄尾是在什么前题下自造的?问题是孙逐明自造的什么夹平、夹仄、夹平尾、夹仄尾之类的所谓新词得到了学界的认可还是得到学术机构的采纳么?问题是孙逐明竟以自造的什么夹平、夹仄、夹平尾、夹仄尾去否认历史、否认权威甚至于否认一切,剩下的就是自证自和自话自说、不断地帖上生帖转移话题,这孙先生是不懂理论还是还是真想把诗词理论版变成孙逐明声律专版才过瘾???

没经过充分论证的理论算什么理论?还好意思说‘’让时间来证明吧‘’,一句‘’让时间来证明吧‘’就能证明孙氏理论正确?一句‘’让时间来证明吧‘’、一句‘我很忙的’、一句‘我是北山邀请来的’就能堵住悠悠众口并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不客气地说,搞理论搞成靠卖嘴算是奇葩了

点评

如果承任孙先生的理论是正确的,干麻还要用时间来证明呢?陈老师有时候性子忒急。 每个人研究的方向与方法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2 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7-2 09: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7-2 08:03
第一别扭的形成,究其原因,还是修为尚浅、不懂诗语。“站在乌江上”,殊非诗语。
当然,批评你的,假装不 ...

这你随便说,
可以说不通,可以说不好,这样说我只问你如何不通,如何不好.
但说非诗语,我就不以为然,连问都懒得问.没有意义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8
贡献
33010
金钱
52952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21-7-2 1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1-7-2 09:47
问题是孙逐明自造的什么夹平、夹仄、夹平尾、夹仄尾是在什么前题下自造的?问题是孙逐明自造的什么夹平、 ...

如果承任孙先生的理论是正确的,我干麻还要说用时间来证明呢?陈老师有时候性子忒急。

每个人研究的方向与方法不同。

点评

  先生是回帖中唯一赞同理论研究者可以自创新术语的一人,且郑重声明您赞同可以自创术语,并不等于完全赞同我的格律主张。——谢谢先生的评论,赞同先生的主张,更赞赏先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网络是一个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3 07:05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2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1-7-2 10:03
如果承任孙先生的理论是正确的,我干麻还要说用时间来证明呢?陈老师有时候性子忒急。

每个人研究的方向 ...



看不惯孙先生的昏招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7-2 21: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7-2 10:03
所以“站在乌江上”那帖子下,大家都懒得说什么了。非诗语,说它做什么。 ...

大家不说,一家仍说.一家虽说,因是说非诗语,故我不以为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3 06: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3 10:42 编辑
潘大军 发表于 2021-7-2 09:54
孤仄尾,这个提法有些些道理。启功讲孤仄,并说尾(末三字)上不能有孤仄,转换过来,大体是说 仄仄平仄平  ...

以上每句的平仄并非丝毫不能更动的,除了五言B式句外,无论五言、七言的首字,都可以更换。这是因为句子的发端处限制较宽。只有五言B式句首字不能更换,是因为它如果换用仄声,则下边一字便成为两仄所夹的“孤平”,声调便不好听。七言句是五言句上加两个字而成的,不但七言句本身的首字可以更换,即从五言句首带进来的可换之字也仍保留着可换的资格。--启功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用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两字相连,不可令单也。其二四应仄平者,第一字平仄皆可用,以仄仄仄三字相连,换以平字无妨也。大约仄可换平,平断不可换仄,第三字同此。若单句第一字,可勿论。----王渔洋

王力和赵执信论孤平的就不录了,都指同一个句式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仄仄平即孤平。在孙大学者看来只须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加上随意新造再普适化就够了的

孙大学者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打倒格律,先打倒王力,再打倒启功,打倒王渔洋、赵执信,打倒现代律、清律,打倒孤平、拗救,打倒三平尾,打倒对仗。。。怎么象是红卫兵回来了

所谓格律派的提法就一个,唐人有例的就合律,不过,这是个卖矛又卖盾的玩意,不用校验唐诗,就用孙大学者的夹平、夹仄、孤平调、孤仄调去校验一下今人诗或者是我们自己写的诗就可明白有多少诗病或者格律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


所谓双孤调就更不用说了,连律句与非律句也不用分别了,连格律古风的诗体也不用分别了,这发明真是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3 06: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3 07:22 编辑

以上每句的平仄并非丝毫不能更动的,除了五言B式句外,无论五言、七言的首字,都可以更换。这是因为句子的发端处限制较宽。只有五言B式句首字不能更换,是因为它如果换用仄声,则下边一字便成为两仄所的“孤平”,声调便不好听。七言句是五言句上加两个字而成的,不但七言句本身的首字可以更换,即从五言句首带进来的可换之字也仍保留着可换的资格。--启功

这启功也真是浑,什么文字不好用偏用了个夹字干嘛?这不正好给孙大学者发明创造的充足的理由了么?和尚摸得凭啥我摸不得?启功夹得凭啥孙大学者夹不得?

启功你指定B句式是你自个的事--浑啊,我孙大学者何许人物也,偏要‘’引申到任何部位‘’看你能奈我何?我孙大学者偏用‘’引申到任何部位‘’打倒王力看你王力又能奈我何?谁让你俩不你抄我的、我抄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1-7-3 07: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21-7-2 10:03
如果承任孙先生的理论是正确的,我干麻还要说用时间来证明呢?陈老师有时候性子忒急。

每个人研究的方向 ...

  先生是回帖中唯一赞同理论研究者可以自创新术语的一人,且郑重声明您赞同可以自创术语,并不等于完全赞同我的格律主张。——谢谢先生的评论,赞同先生的主张,更赞赏先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网络是一个浮躁的世界,诗歌论坛中热衷理论研究的帖子多于牛毛。但是缺乏基本常识的帖子也比比皆是。例如,连篇累牍反对自创诗律术语的帖子,就是其中之一。我的主贴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3 0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1-7-3 07:59 编辑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1-7-3 07:05
  先生是回帖中唯一赞同理论研究者可以自创新术语的一人,且郑重声明您赞同可以自创术语,并不等于完全 ...

孙先生说得太对了,谁敢反对孙先生自创就让谁好看


孙大学者是布袋和尚--说不得,孙大学者一贯提倡有独特想法和观点,夹平、夹仄、孤平调、孤仄调、双孤调这些玩意正是孙大学者有独特想法和观点的充分体现,为了打倒王力什么办法不能用啊,打倒了王力,王渔洋、赵执信、董文涣就不在话下了,都跟王力穿一条裤的;等收拾完了王力回头再来收拾启功,谁让你跟王力也穿一条裤整甚现代律干嘛?我孙大学者要是不把王力、王渔洋、赵执信、董文涣、启功这些死人气活怎显本事怎显有独特想法和观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先生毕竟还是太繁琐了,应该学习一下三羊的,今人浮躁自是无须多说,难得孙先生今天不很忙了,何不把旧帖一古脑儿一次性发完也好让大家通读你的系列才有资格评说你、才不会误解了孙先生,是吧?十页够不够?不够让北山给您老开专版如何?孙先生不把这个诗词理论版变成孙逐明声律专版不过瘾得有多不好呀,是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1-7-3 08: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学基本常识〔来源,百度百科〕


  新词


  在语言学,新词是一个最近铸造的词,或发明词或词组行动。它可能另外暗示对老词的用途在新感觉譬如基于新意思现有的词或词组。新词是特别有用的在辨认发明、新现象,或承担了新文化背景的老想法。词“新词”铸造了在1800年附近和是,在,新词时候。开发新词的人有时告诉新语创造者;新词语的使用是介绍一个新词行动入语言。

  目录
  1 引证解释
  2 改变的文化
  3 文化采纳
  4 版本
  5 类型新词
  6 在文学里
  7 解释界定
  8 新词列表
  9 来源

  引证解释

  1、新作的诗词。
  唐 刘禹锡《踏歌词》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宋 辛弃疾《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清 吴伟业《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 南朝 阮司马,累侬夫壻病愁多。”
  清 厉鹗《人日立春用壬寅年人日雪韵》:“佳节翩翩故作妍,新词祝向酒尊边。” [1]
  鲁迅《赠人》诗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2.新产生的词语。
  如:近些年产生的科技新词如激光、航天飞机、超导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3.没有学过的词语。 [2]

  改变的文化

  新词倾向于经常发生在迅速地改变的文化,并且在有信息的容易和快速的传播的情况。他们由基于经常创造由结合现有的词(参见复合名词和形容词) 或词新和独特的词尾或前缀。那些是portmanteaus 被变短。新词可能并且被创造通过简称或首字母缩略词,由故意地押韵以现有的词,或简单地通过扮演以声音。
  新词经常变得普遍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互联网,或口述的消息(参见也Wiktionary 的Neologisms:unstable 或Protologism 页为通俗化铸造的词wiki地点) - 特别是,许多语言学家嫌疑犯,青年人。嫌疑犯,青年人。每个词在语言是,某时,新词,虽则多数这些停止是这样通过时间和采纳。
  新词经常变成语言的被接受的部分。其它次,然而,他们消失从通常用法。是否新词继续作为语言一部分取决于许多因素,大概最重要哪些是采纳由公众。采纳由语言专家和加入入字典象是否并且起作用,现象由新词描述依然是当前,如此继续需要形容标志。它是异常的,然而,使词进入通常用途如果它不类似其他词或词用一个可识别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然而,奇怪的新词成功因为想法在他们之后是特别难忘或激发)。当词或词组不再是"新的," 这不再是新词。新词也许需要数十年变得"老",虽则。观点不同在确切地多么老词必须将不再被认为新词; 文化采纳大概充当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比时间就此。

  文化采纳


  在铸造以后,新词不变地接受察视由公众和由语言学家确定他们的适合对语言。许多非常迅速被接受; 其他人吸引反对。语言专家有时反对新词根据一项适当的条款为事已经被描述存在在语言。作为"对语言的恶习和无知有时并且烦恶新词用途这个论据,嘲弄新词的Non-experts。"
  一些新词,特别是那些应付敏感主题,经常被反对对根据他们遮暗问题讨论,并且这样词的新奇经常带领一次讨论从根问题和铁路侧线关于新词的意思。
  新词的拥护者看它象是有用的,和并且帮助语言增长和改变; 经常他们觉得这些词作为是乐趣和创造性的方式扮演以语言。并且,多数新词语义精确度,与什么一起通常是直接的句法,经常使他们更加容易掌握由不是语言的说母语的人的人。
  这些辩论结果,当他们发生,有很多影响是否新词最终变成语言的一被接受的部分。语言学家也许有时延迟采纳,例如由拒绝包括新词在字典; 这可能有时导致新词死在时间期间。然而如果公众继续利用规定,它流洒其身份作为新词和总最终输入语言在语言专家的反对。

  版本

  不稳定- 极端新,只由非常小部分亚文化群提议或使用。
  散开- 达成重大观众,但不被获得支持。
  稳定- 被获得可认识和大概持久的支持。

  类型新词

  科学- 词或词组被创造描述新科学发现。例子: 夸克
  技术- 词或词组被创造描述发明。例子: laser
  政治- 词或词组被创造做某一种类政治或修辞观点,有时或许为了Sapir-Whorf 假说。例子: 赞成生活
  流行文化- 词或词组演变从大众传播媒体内容或使用描述普遍的文化现象(这些也许被认为俗话的分部)。例子: carb
  进口- 词或词组发起于其它语言。他们典型地被使用表达没有等效条款在母语的想法。(参见loanword。) 例子: 大富翁
  商标经常是新词保证他们是卓越的从其它品牌。如果法律商标保护丢失,新词也许进入语言当a genericized 商标。例子: 柯达
  Nonce 词- 词铸造和被使用只为一个尤其场合,通常为一个特别文艺作用。
  心理- 无意义的词由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发地发明。

  在文学里

  许多新词来自大众文学,和倾向于出现用不同的形式。最通常地,他们简单地被采取从词被使用在书的记叙文; 例如,McJob 从道格拉斯Coupland 的量x: 传说为加快的文化 和网际空间从威廉Gibson 的 Neuromancer。有时书的标题将变成新词。例如,捉住22 (从约瑟夫·Heller 的小说的标题) 并且量x (从Coupland 的小说的标题) 有许多英国报告人词汇量的变成的部分。并且值得记录是作者的名字变成新词的案件,虽然条款有时根据只那位作者一工作。这象Orwellian (从乔治·Orwell,提到他新颖的十九Eighty-Four) 并且Ballardesque包括如此词(从J.G. Ballard,崩溃的作者 )。
  Lewis Carroll 的诗"Jabberwocky" 称"neologistic 诗的国王" 如同它合并了一些许多被发明的词。托马斯·Browne 先生早期的现代英国散文文字1605-1682 依照由OED 记录是许多新词的来源。

  解释界定

  名词解释新词语的界定是比较宽松的,只要是现有的词汇中没有的都可以称之为新词语。学术界讲的当代新词语一般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产生的新词语。
  新词语包括新词,即整个词语是新的,也包括新义,即词是旧的,义是新的。如损害计算机的“病毒”义相对于引发疾病的“病毒”义,就是旧词新义。新词语产生后有三种生存可能,一是问世后不久就无人使用,消退、“夭折”了;二是继续不稳定地、小范围地存在;三是被普遍使用、广泛流传而逐渐稳定,进入民族共同语词汇系统而成为其中一分子,这时这样的词语也就不“新”了。新词语的产生总是伴随着旧词语的淘汰,新旧词语的总量因此可以保持一个平衡状态。新词语的产生有多种形式:或是来源于外语,外来词的本土化;或是吸收方言词,使用区域上的扩大化;或是旧词新用,使用上的现代化;或是新创词语,表达新概念新事物;或是借用行业用语,专门领域用语的泛化。
  产生背景新词语的产生总是与社会、人口、物质、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的变迁密切相关的,所以最能产生新词语的地方总是起于社会的某些最活跃的领域、人群、媒体,甚至某些地区。它不仅仅是作为新的语言载体、新的交际工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记录了整个社会的每一步进程。我们使用着语言,又生活在语言中;我们影响了语言,反过来,也受到语言的影响。像由前几年的“下岗”“休岗”“脱岗”“离岗”“留岗”“退岗”,再到现在的“失业”,这里反映的就不单单是工作雇佣关系的真实化,也映射出人们对这一变化所持有的态度变得更加客观、平和。
  第四次中外语言交融语言是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的。在汉语的历史上有过汉魏、唐宋、清末三次大的中外语言交融时期。就是在20世纪,汉语的变化也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出现阵阵高潮。而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当代汉语演变则来得更为猛烈,新的语言成分不断涌现,至今不见消减,把它称之为汉语史上的第四次中外语言交融毫不为过。新词语的出现可谓是铺天盖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记得80年代中期有关新词语的研究文章中出现的“立交桥”“彩电”等,如今却是谁人不识君。
  在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1984年就呼吁要加强对新词语的研究。至今国内学术界已出版了新词语研究著作数十种,发表论文数百篇。专门收录新词语的词典达到四十余种,刚刚出版的《新华新词语词典》可谓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而《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的出现,则预示着新词语已经从学术研究的层面进入了社会通用词语的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9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3
贡献
7954
金钱
10415
发表于 2021-7-3 08: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1-7-3 08:42
  语言学基本常识〔来源,百度百科〕

孙大学者可不带这么玩的,这么个玩法叫百度大将

孙先生就应该一如既往帖上生帖象绿藻一样繁植才好玩呀,又不是没玩过,也不是没人玩过,吟者就玩过而且还在玩,吟者是不把网站变成韵争网不过瘾,孙先生又何妨不把这个诗词理论版变成孙逐明声律专版不过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5 0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