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丁若水 于 2015-3-29 14:31 编辑
吴老的这首七律自剖心迹,把自己的一片痴心,一腔肝胆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联“纱帽宁忘遮白发,布衣尚想窧青春”,虽然已经满头霜雪,却总希望能够忘记纱帽下的白发。虽然只是一袭布衣,却仍然怀想窧住的是青春岁月。这里我们看到老人家身心不老,昂扬乐观的心态。
颔联紧承上联:“满腔稚趣狂为胆,一顶烟簑热护身。”满腔稚趣,不失天真和童心,这份赤子情怀来源于一身正气,秉持自我,保持本色的操守,可见脱略不拘,疏狂本真的性情。对句化用“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路走来,从青春到白首,经历了多少人间风雨,坎坷艰辛,然而那份古道热肠始终温暖着自己和他人,“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颈联一转宕开去“箭可穿杨谁怕狠?诗能裹腹不愁贫!”不仅一腔赤诚,古道热肠,更有坚如磐石,无坚不摧的韧性和勇武,嫉恶如仇,勇于担当的性情由此可见。对句又一转“诗能裹腹不愁贫”,从横刀立马的形象一变而为羽扇纶巾的儒士,爱诗成痴,诗可果腹,贫又如何?这一联让我们看到了老人家勇可冠三军,诗可垂千古的文韬武略。
尾联承上句“诗能裹腹不愁贫”回到眼前,收束全篇“都来古韵谈天地,桑梓难同此地亲。”对古韵的一腔热爱一览无余,知心知己更胜乡情!
整首诗意脉清晰,气势宏大,纵横捭阖之间流转自如,非常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